第636章 戰鐵山

其次鐵山的資源相當豐富,就像鹽城以出產海鹽著稱,鐵山的鐵礦資源尤爲豐富,無論是儲量還是品質,都相當高,至少比登萊本地的礦石要好,如果拿下來,天策軍的軍用鋼鐵就不用發愁了。

相比之下,鐵山的軍事價值更爲重要。

早在天啓二年,毛文龍便率領着新成立的東江鎮,攻克了隔海相望的鐵山,雖然這個時候鐵山還是朝鮮的地盤,包括寬甸,昌城,義州等地都被東江鎮戰據,但朝鮮人也拿毛文龍沒法子,打又打不過,只能向天啓皇帝彈劾,結果天啓皇帝壓根不搭理他們,朝鮮人只能吃悶虧。

但到了天啓七年,以及崇禎元年,事情就發生了一些變化。

後金兩次死磕關寧防線,崩了一嘴的牙,死傷慘重,只得撤退,與此同時,毛文龍還不斷在他們身後搞事情,甚至派出數千兵馬向瀋陽挺近,當時主力都不再瀋陽和遼陽,都被拉到關寧防線去了,搞得一衆奴酋心驚膽戰,生怕出現什麼意外,於是匆匆撤軍。

看到短期內攻破關寧防線基本不可能,他們便把注意力轉向了身後,先解決毛文龍這個讓人恨得癢癢的對手再說,就算不能消滅它,也要給他點教訓,讓他短時間內沒辦法再搞事情。

於是天啓七年年底,皇太極派遣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率韃子兵3萬多人,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開始進攻東江真的陸地地盤。

崇禎元年二月,堅守了兩個月的義州被攻破,不久之後,鐵山,昌城,寬甸等一票東江鎮的據點,也被這三萬多韃子挨個攻陷,殘餘的東江鎮士兵不得不撤回到海上。

後來韃子逼迫朝鮮簽訂城下之盟,尊後金爲宗主國,派遣李覺赴後金爲人質,每年向後金進貢,韃子才撤兵。

但鐵山,義州等地,並沒有還給朝鮮,這裡還是聯絡朝鮮的交通要道,他們打下來可是費了不少力氣的,朝鮮人本身就不靠譜,萬一又讓毛文龍搶回去了,他們爲了打這些城池死的人就算是白死了,到時候還得再來一遍。

於是韃子就地派兵駐守,主要是八旗兵和漢軍旗,同時還有部分朝鮮僕從軍,一方面防備東江鎮上岸偷襲,一方面監視皮島的動向。

原本鐵山的韃子軍隊有兩個不滿編的甲喇,還有一千五百多人的漢軍旗,一千朝鮮僕從軍,但隨着沈世魁的投誠,穆克坦帶着一千韃子和一千漢軍旗登皮島,現在那以前韃子損失殆盡,漢軍旗也獨木難支,消滅他們是遲早的事情。

現在的鐵山,只剩下六個牛錄,大約一千四五百人的韃子,算上漢軍旗和朝鮮軍隊,加起來也就三千多人,就算從其他地方調遣,估計也不會超過五千。

孔有德經常說要重新拿下原本東江鎮的陸地據點,然後一步步的圍困死韃子,徐文儀對此也是很贊成的,現在這麼好的機會,豈能白白放過。

他只是有了初步的設想,但具體實施,還得等拿下皮島以及周圍的島嶼再說。

東江城內,有了突擊隊的加入,以及三十門便於攜帶的雲飛炮,剩餘的七八百誓死抵抗的漢軍旗,堅守了不到半個時辰,就被消滅了,除了三百多投降,其餘的全部被殺。

隨着東江城被拿下,沈世魁等一票投降韃子的高級軍官被活捉,散佈在島上其他地方的少量明軍,也都相繼走出隱蔽處投降。

周邊的三十多座島嶼,只有五座有駐軍,基本也都是望風而降,派去監視他們的少量韃子和漢軍旗,也都被當地駐軍斬殺,當做加入天策軍的投名狀。

隨後徐文儀便召集幾個主要將領,包括何星,徐爾顯,吳克金,劉明達等歸順的原東江鎮將了,商議接下來登陸作戰的事情。

他們對徐文儀的大膽想法感到吃驚,但見識過天策軍的戰力,也覺得應該能夠完成,於是紛紛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獻計獻策,幫助制定作戰計劃。

經過半天的商議,計劃基本制定完成。

按照這份計劃,水師仍舊分作兩部分,一部分進入鴨綠江,炮擊江邊的義州城,阻止這裡的韃子增援鐵山,同時切斷韃子可能的增援,只要把鴨綠江賭上,遼東的韃子暫時就沒辦法渡河增援。

然後突擊隊從鐵山城西南的港口登陸,水師戰船提供炮火掩護,完成初步登陸作戰,繼而發動對鐵山城的進攻,力圖在三天之內拿下鐵山城,。

緊接着在鐵山城修整一段時間後,繼續進攻義州城,先期將這兩個據點拿下,之後是否繼續進攻還得視情況而定。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還打算把鴨綠江北岸的九連城給拿下來,到時候在鳳凰城一帶修建幾座菱堡,在西岸穩穩的紮下根。

菱堡,其實質就是把城塞從一個凸多邊形變成一個凹多邊形,這樣的改進,使得無論進攻城堡的任何一點,都會使攻擊方暴露給超過一個的棱堡面,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進行多重打擊。

其誕生到現在也有一百多年了,經過不斷地完善,種類和形制也相當完善。

單個的菱堡,配備火炮和火槍部隊,有着充足的糧草情況下,輕易就能擋住五倍十倍的敵人,如果是多個菱堡互相配合掩護,擋住二十倍,三十倍的敵人也不稀奇。

而建造菱堡,對於徐文儀來說不是什麼難事,雖然沒有親自組織修建過,但是在西班牙接近二十年的軍旅生涯,見到的各式各樣的菱堡還是不少的,只要制定出大體的建造思路,畫出草圖,剩下的交給工匠們就可以了。

至於所需的資源和錢糧,都不是什麼問題,這段時間水泥局生產的水泥,基本上都劃撥給水師了,雖然比不上後世各種高性能的水泥,但是摻上沙土,幹了之後堅固程度比泥土堆砌的城牆堅固多了。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時間,對於天策軍的行動,遼東的韃子不可能坐視不理,能不能爭取到充足的時間修建菱堡還是個問題,不過這些都得等拿下義州城和鐵山城再說。

只要拿下這兩地,水師此次的作戰任務就算是完美結束,其餘的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制定好作戰計劃之後,水師以及歸順的明軍便開始了緊張的籌備工作,他們也將投入到進攻當中。

與此同時對皮島的肅清也在進行,一些罪大惡極,幫助韃子欺壓皮島本地百姓的軍官和士兵將都被殺掉,皮島不單單是一座軍事堡壘,也生活着五萬多從遼東投奔而來的漢人,同時也爲皮島補充兵源。

至於其餘的俘虜,被押送回登州去挖礦,具體如何處置,還得等打完仗,由孔有德來處理。

兩天之後,準備齊全的天策軍水師,正式發動了對鐵山的進攻。

水師主力艦隊的戰船,都排成了一層層的橫列,側身對準了鐵山城的方向,所有火炮都已經裝填完畢,炮兵嚴陣以待,隨時可以展開攻擊。

鐵山作爲重要的軍事據點,也是有港口存在的,不過崇禎元年鐵山被韃子佔去,由於韃子沒有水師,港口也基本沒有維護,現在已經是破敗不堪,但作爲登陸點還是可以的。

登陸的戰士,包括突擊隊的三個大隊,三千原東江鎮主動歸順的士兵,其中一千是皮島上面歸順的明軍,這三千明軍由遊擊何星,遊擊許爾顯,守備吳克達,參將劉明達四人分別率領,陸續從沙船改成的運兵船登陸,進入了遼東的陸地。

登陸過程相當順利,預想中的阻擊並沒有發生,無論是韃子,還是漢軍旗,朝鮮僕從軍,都沒有出來搞事情,看樣子留守的那個甲喇章京是個聰明人,沒有像穆克坦一樣莽撞。

還是老辦法,登陸之後用長矛建立起簡易陣地,防備韃子騎兵的衝擊,至於港口周圍的一些建築,直接被殺掉或者炸掉了,免得成爲韃子的掩體。

隨着第一部分行動完成,徐文儀也來到了陸地,查看韃子的動向,從望遠鏡看去,只有鐵山城周圍有韃子騎兵在活動,其他地方人影都看不到。

不過他也不着急,按部就班的進攻即可,攻城戰對於他們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萊州城那樣重兵守備的堅城都被打下來了,區區一座鐵山城,還能難住他們?

隨後上岸的五千軍隊,便開始朝着鐵山城推進,接近到差不多一里半的時候,突然發現有大股騎兵從城後竄出,奔襲而來。

“列陣,迎戰!”

徐文儀冷笑一聲,然後果斷下令。

這股騎兵大約八百人,大部分都是韃子騎兵,也有少數漢軍旗和朝鮮人的騎兵,不過都無所謂,他手裡可是有着五千軍隊,對付區區八百來人,根本就是小事一樁。

徐文儀早就預估到了韃子會來這麼一手,所以行進的隊列都是按照戰鬥隊形展開的,命令一下達,歸順明軍便列陣兩側,支起長矛陣,突擊隊的戰事分佈其間,六十門大炮於陣中依次排開。

“開炮!”

一聲令下,六十門火炮一同開火,雲飛炮打的是散彈,佛郎機則是打的實心炮彈。

炮兵都是專業的炮兵,韃子的騎兵也是專業的騎兵,這麼一來,也就是的預判的彈道非常精準,基本上都落到了韃子騎兵中間,頓時成片的騎兵被砸倒。

徐文儀發現,這一輪被擊中的五六十個韃子騎兵裡面,有一個的裝扮很向穆克坦,也就是說,這很有可能就是駐守鐵山城的韃子頭目,甲喇章京巴爾達。

果然,他的判斷很快就得到了驗證,之間騎兵隊伍出現了一陣慌亂,速度也減慢了不少。

隨着第二輪炮擊下去,又有五六十人被擊中,這個時候騎兵隊伍便徹底亂做一團,有向東南逃跑的,明顯是朝鮮騎兵,有直接往鐵山城逃跑的,當然也有繼續衝鋒的,不過數量不過,還不到百人。

當他們衝到三四十丈的距離,突擊隊的戰士們紛紛開火,加上第三輪炮擊也開始了,一輪下去,這不到百人的騎兵,頓時只剩下不到二十個了。

看到身邊的戰鬥有死完了,他們也失去了繼續衝鋒的膽量,向後逃去,徐文儀沒有下令追擊,而是讓火炮繼續換上實心炮彈轟擊。

這一仗,開始的快,結束更快,從發現韃子騎兵,到結束戰鬥,只有區區不到一盞茶的功夫,殺傷的敵軍也就兩百人左右。

對於徐文儀來說,這場戰鬥有好有壞,好的方面是以迅雷之勢擊敗了韃子騎兵,展現了天策軍強大的實力,安了歸順明軍的心,至少不用擔心他們會起別的心思。

至於壞處嘛,就是增加了攻城的難度,跑掉的騎兵,除了四五十個跑向東南的朝鮮僕從軍,其餘的都逃回了鐵山城,他們的損失不到三百人,相對於三千多人的守城兵馬來說,並不算多。

分出一箇中隊打掃戰場,其餘兵馬繼續推進,很快就來到了距離半里的位置。

根據之前偵查的情報,韃子在鐵山城的火炮很少,只有區區兩門佛郎機,還有十幾門虎蹲炮,對天策軍根本沒什麼威脅。

調整好火炮之後,炮兵們便展開了對鐵山城的轟擊,這一次他們可不像打萊州城一樣縮手縮腳,萊州城當時不但有明軍,還有十幾萬普通百姓,要是死傷太多,對天策軍名聲不利,所以都是儘量往近處打,很少有炮彈落進城內。

但這次不一樣,城內不是韃子和漢軍旗,就是朝鮮僕從軍,就算有普通百姓那也是韃子和朝鮮的百姓,死絕了都跟天策軍無關,還能幫東江的百姓泄憤,一舉兩得。

炮擊一個時辰後,夜幕降臨,一開戰老大就被幹掉,再加上天策軍兇猛的炮火,城頭的敵軍早就躲着不敢出來了。

夜間,當然不可能成爲他們的保護傘,黑夜就是突擊隊的戰場,按照陸軍的辦法,徐文儀也挑選了一百多個槍術最好的突擊隊員,讓他們去狙殺城頭巡邏的明軍。

第八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702章第八十四章 士氣第801章 全完了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351章 徐爾默到登州第463章 沒按劇本來啊第482章 戰鬥徹底結束了第117章 大戰前夕第736章 堵住太田資宗第586章 演習,裁撤衛所第663章 對策第150章 沙河鹽檢司第779章 皇太極的魄力第614章 山東總督劉宇烈第 259章第854章 炮擊赫圖阿拉第892章 決戰開始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469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654章 馬世龍第564章 不眠之夜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第648章 搏一把第145章 張可大的決斷第213章 朝堂之爭第733章 伏擊戰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252章 沒想到吧第392章 有收穫了第260章 舉起手來第610章 活捉祖寬第465章 都是燧發槍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九十九章 抵達萊州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257章 不能拈輕怕重第708章 李琿的抉擇第五十八章 王道純的平叛計劃第461章 雙島第118章 初戰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885章 霸權已定第187章 令行禁止第667章 船要,人也要第五十四章 再次進攻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152章 以工代賑第429章 爲啥敵人這麼強?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九十三章 戰後統計第756章 合作的可能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第879章 閱兵結束第351章 徐爾默到登州第768章 單方面碾壓第445章 單方面屠殺第273章 哪來的韃子?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787章 接戰第473章 戰艦命名第834章 我不甘心第707章 王者歸來第253章 王霸之氣?第579章 娶親的事兒得抓緊第213章 朝堂之爭第859章 闖王的日子難過了第620章 不詳的預感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十八章 軍議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463章 歷史的慣性第102章 悽慘的難民第393章 黑暗森林第713章 兩手準備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351章 徐爾默到登州第626章 一場表演第132章 絕望的孫元化(第四更)第169章 海商和海盜的區別第823章 排隊槍斃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第251章 聞所未聞的軍隊第247章 直搗福山城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638章 不計傷亡的強攻第177章 皇權不下鄉第666章 打白旗第401章 不科學
第八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702章第八十四章 士氣第801章 全完了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351章 徐爾默到登州第463章 沒按劇本來啊第482章 戰鬥徹底結束了第117章 大戰前夕第736章 堵住太田資宗第586章 演習,裁撤衛所第663章 對策第150章 沙河鹽檢司第779章 皇太極的魄力第614章 山東總督劉宇烈第 259章第854章 炮擊赫圖阿拉第892章 決戰開始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469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654章 馬世龍第564章 不眠之夜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第648章 搏一把第145章 張可大的決斷第213章 朝堂之爭第733章 伏擊戰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252章 沒想到吧第392章 有收穫了第260章 舉起手來第610章 活捉祖寬第465章 都是燧發槍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九十九章 抵達萊州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257章 不能拈輕怕重第708章 李琿的抉擇第五十八章 王道純的平叛計劃第461章 雙島第118章 初戰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885章 霸權已定第187章 令行禁止第667章 船要,人也要第五十四章 再次進攻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152章 以工代賑第429章 爲啥敵人這麼強?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九十三章 戰後統計第756章 合作的可能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第879章 閱兵結束第351章 徐爾默到登州第768章 單方面碾壓第445章 單方面屠殺第273章 哪來的韃子?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787章 接戰第473章 戰艦命名第834章 我不甘心第707章 王者歸來第253章 王霸之氣?第579章 娶親的事兒得抓緊第213章 朝堂之爭第859章 闖王的日子難過了第620章 不詳的預感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十八章 軍議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463章 歷史的慣性第102章 悽慘的難民第393章 黑暗森林第713章 兩手準備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351章 徐爾默到登州第626章 一場表演第132章 絕望的孫元化(第四更)第169章 海商和海盜的區別第823章 排隊槍斃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第251章 聞所未聞的軍隊第247章 直搗福山城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638章 不計傷亡的強攻第177章 皇權不下鄉第666章 打白旗第401章 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