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緊急情報

“所以,必須要想一個妥善的應對法子,如果應對敵人的紅衣大炮,你們有沒有說什麼好主意?”

提到紅衣大炮,孔有德就有些頭疼,本來他是想運過來的,但奈何紅衣大炮數量太少了,各個地方都很需要,最終放棄了這個打算。

孫元化鑄造的將近三十門紅衣大炮,有五門在萊州城,用於萊州城的防務,另外有幾門在逃跑的登州水師戰船上面,當初孔有德控制登州城後,手裡一共也就二十門。

因爲要讓耿仲明和李九成當擋箭牌,替他在萊州一帶抵抗明軍先期的進攻,好讓他能夠安心的在後方練兵,順便拿下整個登州府,於是直接分給他們一半紅衣大炮,還有一些佛郎機和其他的武器。

自己手裡頭就剩下十門了,登州城作爲大本營,同時黃龍差不多已經肅清了旅順,隨時可以率領兩支水師從海上來攻,登州城的防務力量必不可好,爲此,還從威海衛調運了兩門到登州城。

而威海衛已經開工建設一個多月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自然需要紅衣大炮鎮守,在不遠的未來,這裡將會比登州城還要重要。

也就是說,這十門紅衣大炮,七門在登州城和水城,三門在威海衛,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紅衣大炮,應該算是這個時代最強力的戰爭大殺器,擁有着最遠的射程,最大的威力。

紅衣大炮也和佛郎機一樣,實心炮彈和散彈兩種都可以發射,不像佛郎機很難對城牆造成影響,紅衣大炮如果打實心炮彈的話,能夠對城牆造成嚴重的傷害。

當初攻打張可大鎮守的水城之時,孔有德就是用十五門紅衣大炮,對着振揚門展開了猛烈轟擊,最後直接將其中一段城牆轟塌,從而攻陷水城。

原本歷史上,多鐸率軍攻打史可法鎮守的揚州之時,屢次進攻沒有任何進展,而且承受了巨大的損失,最後在紅衣大炮抵達後,對着揚州城牆持續轟擊了三天,終於將這座堅城轟開。

“大人,屬下認爲,可以修建大量的藏兵洞,用於躲避敵人初期的炮擊,一旦敵人開始進攻,那麼爲了避免誤傷自己人,定然會停止炮擊,我軍此時就可以出來迎戰了!”

蘇凱風站出來說道,他畢竟是炮營千總,對炮戰研究比較透徹,所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藏兵洞?”

“是的,只要敵人不是選擇轟塔城牆,那麼有藏兵洞的保護,我軍就可以躲在其中,避免被敵人的火炮大量殺傷!”

聽他這麼一說,孔有德明白了,藏兵洞說白了就是‘團長’裡面,龍文章帶着炮灰團打的那些耗子洞啊。

至於效果如何,至少在劇中,那些簡陋的耗子洞的防炮擊效果還是不錯的,而紅衣大炮沒法打開花彈,對他們的威脅也就進一步降低了。

“這主意不錯,先就按照這個計劃執行,如果都更好的辦法再說!”孔有德對這個辦法很滿意、

這個辦法的好處就是,可以儘量減少人員的傷亡,在城牆的後面,挖兩道道壕溝,壕溝兩側挖出兩排坑道,或者做的更絕點,直接挖出一堆地道,完全可以讓所有士兵藏身其中。

而這年頭又不存在導彈技術,炮彈都是近似於拋物線運動,想要砸到藏身其中的士兵,幾乎是不可能的。

操作起來也很方便,雖然有些房子貼近城牆,但招遠縣城的普通人估計還不到三百個,大部分房子都是空的,直接拆掉就是,而且還能省一批材料。

“樑百石,後勤方面怎麼樣了?”

“回大人,已有六千石糧草運達,還有兩千石正在運輸之中,預計兩天之內可以全部運到……”

看着這個樑百石,或者說是男版鳳姐吐沫橫飛的介紹着自己任務的進度,孔有德就感覺像是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雖然自己不是個顏值至上的人,但這樑百石長得實在是太磕磣了,甚至能達到影響食慾的地步,真要說起來,鳳姐都要比他好上三分。

還是記得當初第一次在蓬萊縣衙見到他的時候,孔有德可是被嚇了一大跳,還以爲遇見鬼了,後來才知道他是秦致遠招來的下手,能力不錯,於是就留了下來。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樑百石確實有能力,土改方面的工作完成的相當出色。

四月初拿下整個登州府之後,秦致遠被孔有德提拔到登州知府的位置上,蓬萊知縣的位置空了出來,樑百石就被放到了蓬萊知縣的位置。

記得樑百石曾經說過,自己在老家遼陽的時候,還有個舉人的身份,就是因爲長得太難看了,所以直到韃子佔領遼陽,他都沒能當上官,最後流落到登州,幫人代寫書信,或者做點其他類似的臨時工,勉強餬口,直到被秦致遠錄用。

對於他說的這個舉人身份,孔有德開始有些懷疑,後來也就相信了,因爲他的文采和能力擺在那,就算是現在去參加科舉,考個舉人也問題不大的。

而且,自古以來,相貌都對當官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唐朝的‘身言書判’,考科舉的士子進士及第後,不直接授官,須再通過吏部選官一關。

分別對體貌豐偉,言辭辯證,楷法遒美,文理優長四個方面進行考覈,四項全部達標才能授官,而相貌方面排在第一名,可見其重要性,雖然明朝的制度有所不同,但大致還是差不多的,相貌是一項很重要的考覈指標。

說實話,如果把孔有德放在吏部考覈官員的位置上,來了樑百石這個號選手,多半也會直接刷掉的。

當初之所以決定留用樑百石,主要還是手底下有才能的人手太少,只能將就着用,沒辦法的事情。

至於這次用他來負責後勤,依舊是人手限制。秦致遠鎮守登州,一方面要和黃桂中一起,防備北邊的黃龍,還要統籌整個登州府的事物。孟思哲,張普成,湯容,吳康泰都要負責各縣的土改事物,而且大敵當前,肯定有人有些不一樣的想法,再加上各地都還有零星的響馬賊,事務繁多,他們也都需要坐鎮。

至於朱樂山,則是和鄧德明一起鎮守黃縣,那地方同樣重要,萬一範景文不搭理招遠,直接奔襲登州,黃縣就是必經之路,同樣不能把他調離,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將樑百石帶來。

“幹得不錯!那你先下去吧,繼續負責後勤方面的事物,戰事結束後少不了你的賞賜!”

看到樑百石說完,孔有德趕忙把他打發走,免得因爲他的長相,看的在座的將領心理不舒坦,從而影響了士氣。

樑百石也很知趣的退下了,他並沒有因爲被嫌棄長得難看而苦惱或者氣憤,反而對孔有德很是感激,畢竟如果沒有他,自己一輩子也沒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孔有德才是他的恩人。

隨後,孔有德又與衆將領商議,力求將對敵計劃做到最完美,能夠徹底將範景文的兵馬解決掉,一統整個登萊。

與此同時,範景文的大帳內,一衆明軍將領此刻臉上都洋溢着笑容。

“撫臺大人此招果然高明,一戰之下,叛軍被打的丟盔棄甲而逃,大漲我軍威風啊!”劉國柱率先開口讚美道。

他說這話並不是奉承範景文,而是發自內心的,因爲這十天來,他都快被叛軍這支火銃騎兵逼瘋了,損失慘重不說,還拿敵人沒一點辦法。

徐元永用的那個招數,損失了六七百兵馬,還搭上去兩個千總,一個參將,差點連徐元永都被幹掉了,才勉強繳獲叛軍四十支火銃。

現在巡撫大人一來,直接就繳獲了一百多支火銃

“劉總兵孤軍堅守多日,能夠在叛軍的進攻下守住營寨,實屬不易!不過叛軍主力尚存,任重道遠,還望劉總兵繼續努力,協助本官早日將叛軍剷除!”

聽着範景文的誇讚,劉國柱有些不好意思的連連稱是,不過既然巡撫大人不追擊他作戰不利的責任,那便是好事。

範景文說這些,並不是嘲諷劉國柱,而是深切的體會到了他的不容易。

之前劉國柱送去了五支新式火銃,他們只是試射了一番,知道性能出衆,由於沒有足夠多的新式火銃,也沒有時間試射,更沒有與叛軍這支兵馬交戰過,所以並不知道具體作戰效果如何。

直到今天上午,一千六百火銃兵在寨牆上與五百多叛軍對射,不到半刻鐘的時間,他們居然就傷亡了接近五百人,而叛軍的損失還不到他們的十分之一,他們才真正體會到了這種火銃強大之處。

以三倍有餘的兵力,與敵人正面交戰,戰果還不足敵人的十分之一,可以說是相當丟人了,而這樣的戰果,還是他範景文一手訓練出來的通州軍打出來的。作爲遠遠不如他們的保定兵,能夠堅持下來算是相當不容易了。

上午將叛軍騎兵擊退之後,繳獲了叛軍丟下的火銃之後,範景文便下令,將所有的一百四十三支新式火銃集中起來,然後從全軍中挑選最精銳的一百四十三名火銃兵,對他們進行了訓練。

不到半個時辰的訓練,他們就熟練地掌握了這種新式火銃,然後在訓練場上對木板製作的標靶進行射擊,效果相當的顯著,當時所有將領都觀看了這一次射擊訓練,都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諸位,這次只是小勝一場,大家切不可掉以輕心,接下來還有更艱苦的戰鬥在等着你們!”

爲了防止將領們大意輕敵,範景文特意提醒道,其實不用他提醒這些將領都知道,這股叛軍的實力遠比他們之前猜測要高,甚至不在邊軍之下。

“好了,現在大家來商議一下,關於如何剿滅叛軍!是以逸待勞,等待叛軍大局來攻,還是我軍主動進攻,直接進攻招遠,亦或是手下部分兵馬牽制招遠,直接攻擊登州城?”

楊御藩率先開口道“撫臺大人,屬下一位,我軍應當主動出擊,直接進攻招遠城!然後攜大勝之威,一局光復黃縣和登州城,繼而將其他各地的叛軍肅清!”

“大人,末將不贊同此法!目前招遠兩側的羅山和架旗山已被叛軍佔領,如若我軍主動進攻,兩翼必定受到威脅,若是強行攻山,則必然損失不小,對士氣有損!”徐元永這個時候卻站出來反駁道。

楊御藩不以爲然的說道“既然如此,直接將架旗山或者羅山攻下,就算損失些兵馬,也無大礙!……”

“大人,末將仍舊不贊同,叛軍……”

正在衆人爭論不休的時候,突然有一名衛兵進來,說是萊州方面有緊急情況,請示範景文是否放他們進來,打斷了兩人之間的爭論。

“帶進來!”

聽到萊州方面有消息,範景文心理也是咯噔一聲,因爲他想到不是有什麼好事情,而是壞事情,他最擔心的是耿仲明部叛軍的情況。

現在萊州城是萊州知府朱萬年,戶部侍郎兼山東督糧道劉重慶兩人負責,他們辦事穩重,範景文不擔心萊州城出什麼簍子,反倒是擔心王道純和劉澤清,彭友謨。

自己率軍走後,他率領重建的撫標營(巡撫標兵營)和劉澤清,彭友謨一起,圍困耿仲明的兩萬叛軍,劉澤清雖然能力一般,之前是跟着楊御藩的老爹楊肇基混起來的,但他還算是穩重,不會做太過激進的事情,但王道純就不一樣了。

王道純是個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當初孔有德剛在吳橋發生叛亂的時候,位於南邊平原縣的他得知消息,立馬就上書當時的巡撫餘大成,要求率軍平叛,並且提前安排沿途各縣準備平叛所需的糧草,比任何人都積極。

餘大成各種推脫,不願出兵,而後他又連夜趕回濟南,試圖說服餘大成出兵,結果餘大成閉門不見,他有遊說將領,總之就一定要將這支叛軍消滅掉。

第五十六章 郝學文逃跑了第423章 告一段落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471章 他們真的是倭寇嗎?第519章 連夜進攻第612章 我褲子都脫了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190章 虛驚一場第358章 審問第181章 英國佬的巨型戰艦第308章 明軍居然有火炮第233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332章 憋屈的吳安邦第685章 這話你自己信不?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697章 中原戰局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269章 爲了百姓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509章 狡猾的韃子第830章 德類格死了第294章 守城戰真簡單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151章 鹽場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262章 論功行賞第194章 膛線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837章 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第651章 視察地盤第五十章 慌亂的明軍第六十一章 這是個作死少年?第275章 一個不留第579章 娶親的事兒得抓緊第八十二章 騙炮第678章 勝利就在眼前第632章 軍議第791章 青年才俊祖澤潤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586章 演習,裁撤衛所第300章 追擊戰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308章 明軍居然有火炮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152章 以工代賑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699章 文登級戰艦第522章 徐家兄弟要離開第231章 變數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第393章 黑暗森林第721章 炮擊萩城第812章 試探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815章 闖王第540章 佔據入海口第四十七章 整編降兵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195章 賜宴第3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639章 血流成河第831章 全殲韃子騎兵第679章 騎牆衝鋒第298章 槍騎兵第123章 魏望侯投敵第163章 打土豪、分田地?行不通第二十四章 瀋陽中屯衛第十五章 營嘯是如何發生的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九十八章 蠢蠢欲動的聞香教第431章 試探第168章 徐文儀的來歷第662章 京城亂起來了第二十八章 大明忠臣尚可喜第808章 警告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210章 炮戰第201章 戰船開建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510章 敵人最後的據點第四十九章 打土豪,不分田地第397章 國窮民窮豪強富第317章 還好不是營嘯第266章 巧合?第650章 招攬範景文第801章 全完了第751章 火箭彈第669章 硬碰硬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
第五十六章 郝學文逃跑了第423章 告一段落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471章 他們真的是倭寇嗎?第519章 連夜進攻第612章 我褲子都脫了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190章 虛驚一場第358章 審問第181章 英國佬的巨型戰艦第308章 明軍居然有火炮第233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332章 憋屈的吳安邦第685章 這話你自己信不?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697章 中原戰局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269章 爲了百姓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509章 狡猾的韃子第830章 德類格死了第294章 守城戰真簡單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151章 鹽場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262章 論功行賞第194章 膛線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837章 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第651章 視察地盤第五十章 慌亂的明軍第六十一章 這是個作死少年?第275章 一個不留第579章 娶親的事兒得抓緊第八十二章 騙炮第678章 勝利就在眼前第632章 軍議第791章 青年才俊祖澤潤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586章 演習,裁撤衛所第300章 追擊戰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308章 明軍居然有火炮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152章 以工代賑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699章 文登級戰艦第522章 徐家兄弟要離開第231章 變數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第393章 黑暗森林第721章 炮擊萩城第812章 試探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815章 闖王第540章 佔據入海口第四十七章 整編降兵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195章 賜宴第3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639章 血流成河第831章 全殲韃子騎兵第679章 騎牆衝鋒第298章 槍騎兵第123章 魏望侯投敵第163章 打土豪、分田地?行不通第二十四章 瀋陽中屯衛第十五章 營嘯是如何發生的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九十八章 蠢蠢欲動的聞香教第431章 試探第168章 徐文儀的來歷第662章 京城亂起來了第二十八章 大明忠臣尚可喜第808章 警告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210章 炮戰第201章 戰船開建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510章 敵人最後的據點第四十九章 打土豪,不分田地第397章 國窮民窮豪強富第317章 還好不是營嘯第266章 巧合?第650章 招攬範景文第801章 全完了第751章 火箭彈第669章 硬碰硬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