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

這幾天雖然在作戰,但北直隸和青州府,濟南府方面的消息,一直沒有間斷,源源不斷的消息被送到孔有德的手裡,本來就有李耀傑手下的人手,之後李養性安排過去的情報人員也發揮了作用。

同時,白蓮教方面發過來的情報也不少,他們現在是關寧軍的第一個目標,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同時他們的情報網更爲發達,對於這支軍隊的情況瞭解的更爲詳細。

比如明軍這次的統帥,是兵部右侍郎劉宇烈,此人出任過關寧巡撫,朝中還有個各個劉宇揚當着吏部侍郎,此前的第一平叛本來是讓他做統帥的,結果換成了兵部左侍郎範景文。

此外,明軍的各個將領,基本信息也被白蓮教的人掌握了,一併發送過來了,其中讓孔有德比較感興趣的事,吳三桂居然也來了,而且還是明軍的前鋒。

雖然吳三桂現在還只是個小小的守備,但卻讓白蓮教的人極爲恐懼,因爲明軍那一支沿着海興,沾化,陽信一線直撲青州的前鋒,裡面就有吳三桂在。

這支五千人的前鋒,帶隊的是祖寬,原本是吳三桂他大舅祖大壽的家丁,靠着站功也爬到了寧遠參將一職,這次和祖大弼一起被任命爲前鋒統帥,各帶一支五千人的兵馬,一支從北邊直撲青州,一支沿着運河南下濟南,從西邊進攻青州。

而吳三桂也在祖寬營中,算是這支前鋒大軍裡面的前鋒,一直走在大軍的前面。

根據白蓮教的敘述,此人打仗跟不要命了一樣,不管白蓮教的軍隊有多少,這吳三桂就像瘋子一樣帶人殺上來。

就在五天前,白蓮教的五大頭目之一王好飛組織了一波埋伏,打聽到吳三桂帶着一千人前出大部隊四十里,就準備幹掉吳三桂這一千人,提升一下被關寧軍打擊到底的士氣,順便殺一殺關寧軍的銳氣。

王好飛的組織能力還算不錯,埋伏行動完成的很不錯,也確實埋伏到了吳三桂,他當時身邊只有一百多人,多半是出來偵察敵情的,被白蓮教埋伏了個正着。

結果面對白蓮教近萬人的大軍,吳三桂居然沒有絲毫退卻,帶着一百多人就殺上來了,直奔王好飛所在的中軍,結果白蓮教雖然人多勢衆,但愣是沒辦法擋住吳三桂的進攻。

王好飛只得拼命的將護衛調遣上來,阻擋吳三桂的衝鋒,然而無濟於事,吳三桂和他手底下的關寧軍如若無人之境,一路砍來到王好飛的中軍大陣,王好飛也慌神了,擔心再不走的話命都要留在這了。

於是他掉頭就跑,其他白蓮教的人看到老大的跑了,敵人又這麼兇殘,根本不敢再戰,一窩蜂的全跑了。

就這樣,吳三桂以一百多人,擊潰了白蓮教的一萬多人,上演了一出‘白騎破萬敵’。

截止情報發出的時間,也就是兩天前,關寧軍的前鋒已經拿下了樂安和博興,距離青州只有百里的距離了,而白蓮教也在集結抵抗,但依舊是節節敗退,只能遲緩關寧軍的進攻步伐。

爲此,白蓮教不得不向天策軍求援,希望天策軍能夠增調兵力,協助他們一同對付關寧軍,並且表示將來擊退關寧軍後,他們可以讓出青州府一半的地盤。

對於白蓮教的這些請求,孔有德不可置否,他的目的就是要用白蓮教拖住關寧軍,好爲他修建防線爭取時間,這個時候參合進去可不是什麼好事。

況且,這白蓮教也真夠弱的,十幾萬人的隊伍,還有孔有德賣給他們的大量武器,愣是叫關寧軍的五千人打的跟孫子似的。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大量情報,綜合起來,孔有德就對這次要面對的敵人,有了清晰地瞭解。

這次天策軍要面對的,差不多是十五萬大軍。

大明朝廷一共出動了十三萬大軍,其中關寧軍一共出動了五萬人,另外有密雲,昌平,薊鎮,宣府等四鎮五萬邊軍,京營也抽掉了一萬多人,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地方軍隊,主要是河間府,順德府,保定府,東昌府,濟南府,保定府這些地方湊起來的一萬多人。

如果再加上青州城內被圍困的一萬多明軍,以及可能從兗州府增援的新兵,那就快真的接近十五萬人了。

就算去掉那五萬充數的雜牌軍,關寧軍和邊軍加起來的十萬人,可以堪稱大明朝廷能拿出來的最強軍力了,用這樣一支大軍,去遼東平原跟韃子野戰,皇太極也得認真對待,拿出全部軍隊與之對陣。

說實話,孔有德到現在都沒弄明白,崇禎和朝廷是怎麼想的,爲了對付他這區區一個‘叛軍頭子’,擺出這麼大的陣仗。

難道他真的讓朝廷這麼忌憚?或者是有什麼事情,讓朝廷對自己極爲恐懼?

具體原因,暫時還不得而知,但接下來的戰鬥,肯定是一場持久戰。

按照孔有德的預計,最少最少也要三個月才能決定打完,打個半年都不奇怪,甚至打上一年都不是不可能。

想要像招遠之戰那樣,一戰定勝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招遠之戰能夠快速結束,是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範景文的輕敵,青州府白蓮教起事分了他的心,讓他急於解決天策軍而後調兵對付白蓮教等等,多種原因讓雙方都絕對打一場決定生死的大決戰。

爲此,孔有德必須要做長期作戰的準備,好早現在已經不是三個月前的局勢了,要是三個月前他聽說朝廷排出來這麼多軍隊,多半會等三艘蓋倫船完工,直接跑路去投奔鄭芝龍了。

現在他他有這個資本打下去了,前段時間,秦致遠收上來的上半年的糧稅,接近九十萬石的糧食,解決了天策軍面臨的糧食方面的問題。

再過三個月,第二季的糧食又要成熟了,哪怕不收稅,單單那一百來個大農場,接近五百萬畝耕地的產出,也足夠天策軍吃上好幾年了。

兵工廠也進入了滿負荷運轉的狀態,各種武器彈藥都在全力生產,熬下去的話也能供應的上來。

此外,就是要爲擴軍做打算,打仗是要死人的,這三天來進萊州城,儘管有着絕對的火力優勢,天策軍一樣有接近千人的傷亡,更何況面對人數更多,戰力更強的關寧軍和邊軍,傷亡肯定不少。

所以,對於這些想要參加天策軍的小夥子,孔有德是很樂意的,他們將成爲後備兵源,訓練完成將會源源不斷的補充到天策軍中。

不過這事他不打算親自負責,這方面的事情,有專門的總後勤部負責,孟有才這個後勤總長就是幹這個的,招兵,訓練新兵,提供後勤支援,安置退伍傷殘老兵,都是總後勤部負責。

孔有德給他的額度,是一萬五千人,一個月內,招收一萬五千人的合格兵員投入到新兵訓練中,至於從這次特地從來參軍的青壯年中招收多少,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

相關的徵兵標準,經過數次完善,已經變得很成熟了,相關的招兵人員也有豐富的經驗,只要按部就班的招收就可以了。

在此之後,招收的新兵將被編入新兵營,進行爲期三個月訓練,而後按照實際情況,補充道各個作戰部隊或者守備部隊,這些流程也都相當的完善。

慶功會過後,孔有德就帶人來到萊州灣,和宋統殷,徐文儀一起,對未來的萊州灣港口做規劃。

不同於威海衛軍港,那是天策軍水師主力的主基地,艦隊的維護,訓練,停泊等等,都在威海衛的軍港進行,萊州灣的港口,將會是軍民兩用。

一部分成爲水師的分基地,平日了停泊一支小規模的艦隊,負責維護海面的安全,另一部分,則將發展成商業港口。

關寧軍和邊軍雖然難打,但孔有德相信,勝利必將屬於天策軍。

這一仗打完,就算朝廷還想不死不休的打,估計也是有心無力。

以關寧軍和邊軍爲主的十三萬平叛大軍,可以說是大明朝廷能夠拿出來的最大的一支軍事力量,如果這支部隊全軍覆沒,朝廷想要再組建一支這樣的軍隊,沒個兩三年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算是重創,一年之內他們也無法再戰。

打仗打的就是戰爭潛力,大明朝雖然有一億多人口,但根本沒法想後世那樣,做到全民皆兵的地步,能夠組織一直十多萬人的大軍,對於一個積弊已深的暮年王朝來說,已經是相當費事的。

他的這個正事,一方面是爲了水師的發展,另外就是關於渤海以及黃海的經濟規劃中的一個環節。

爲了以後的長期發展,孔有德自然打算開發海洋資源,除了海鹽這個大產業外,孔有德還打算開闢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商運,一方面則是漁業資源。

只要這兩方面利用的好,在加上其他的一些進項,哪怕只是佔着登萊二府,孔有德就有足夠的資源,維持一支強大的軍隊。

海運,哪怕到了後世都是成本最低的運輸方式,一條船走運河到北直隸的花費,起碼是走海路的五倍以上,不單單是衣食住行上的花費,還有沿途各級官府的盤剝,閻王好過,小鬼難纏,沒有足夠強大的背景,普通人要想借助運河做生意,

等到這一仗打完,局面安定了,海面上沒有各種盤剝,再加上天策軍水師的安全保障,想要發展起海運並不算困難,到時候南來北往的商船,必定爲登萊帶來更大繁榮。

此外,只要解決了東江鎮,從長江口以北,這廣大的區域都是天策軍水師的地盤了,捕撈業就可以提升日程了。

孔有德還打算成立專業的捕撈隊,集中捕魚,提高天策軍的肉食佔比,另外還可以向民間出售,獲得部分軍費的同事,還能帶動民間捕撈業的發展。

大明朝的捕撈業一直都不怎麼發達,海禁,倭寇,海盜換着來,有些時候一起來,搞得漁民們經濟條件都很差,只有一些靠近海岸,又沒有土地的百姓,或者祖上就是漁民的百姓,纔會去海里謀生活。

這麼好的漁業資源,浪費了就不好了,一旦能夠得到有效利用,天策軍治下百姓的蛋白質攝入量提起來了,身體素質必定越能大大的提高,單純的依靠家養的豬羊是做不到的。

孔有德的計劃是,在官方捕撈船隊的帶領下,大力發展民間捕撈業,算是變相的爲天策軍培養後備水手,同時拓寬他們的視野,將來他可是打算加入大航海的序列,與各國爭霸的。

對於孔有德的想法,徐文儀是相當支持的,說是,回到大明兩年多了,在對海洋的瞭解上面,還是孔有德的水平最高,甚至有些時候連他都有些佩服。

正在幾人進行規劃的時候,李養性匆匆趕來,說道“大人,有重要情報!關於東江鎮的!”

“東江鎮?他們又來偷襲了?”

李養性搖了搖頭,說道“不是的,是旅順那邊,韃子於六天前攻下旅順,東江總兵黃龍戰死!”

說着,將手裡的一封情報遞了出來。

孔有德接過來看了看,果然如李養性所說,旅順被韃子攻佔了。

根據情報所說,從七月十六開始,韃子就在投靠的耿仲明所部協助下,利用手頭的紅衣大炮和其他火炮,對旅順諸城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以前韃子也進攻過,不過沒有得力的攻城器械,基本都是損失慘重,大敗而歸,而這一次有了紅衣大炮助陣,他們在這方面的劣勢就少了很多。

儘管黃龍手裡頭也有十二門紅衣大炮,但他手裡的水師在之前與耿仲明的水戰後遭遇的強風暴中,損失了一半的戰船,其中就有兩艘搭載紅衣大炮的一號福船沉沒,損失了四門,只剩下八門,仍舊處於劣勢地位。

短短十天的功夫,就有木城驛,土城子,望海堝三座城池失陷,黃龍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於是讓尚可喜率領水師,準備突襲韃子的後勤基地復州衛城,以解旅順的燃眉之急。

尚可喜率領水師殘部,準備從復州衛城北側的西海灣登陸,進攻復州衛城,結果進攻行動相當不順利,韃子在這裡的防備很嚴密,尚可喜只得率軍撤退。

沒想到卻遭遇了韃子的水師,當初風暴之後,耿仲明帶着殘存的四十來艘戰船投靠韃子,遠征林丹汗班師回朝的皇太極便在此基礎上,組建了屬於自己的水師,同時安插了不少韃子在水師裡面,統帥仍舊是耿仲明。

本來尚可喜麾下的水師就在那次風暴中損失慘重,又進攻復州衛城實力,士氣低迷,突然遭遇韃子水師,猝不及防之下,被耿仲明打的大敗,又被擊沉和搶佔了七八條船。

好在韃子的這支水師組建時日不久,訓練時間也不充足,的航海技術沒有提升多少,讓尚可喜帶着殘部逃了回來。

第391章 兩個難纏的對手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767章 進攻廣州城第503章 投降吧第649章 沒有誠意的談判第873章 重新當狗第517章 一雪前恥第118章 初戰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第343章 八個總兵第423章 告一段落第430章 一定要阻止這場悲劇第395章 進山第770章 騎兵對騎兵第560章 彭曉冬第一百章 朱萬年送糧草第431章 試探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693章 衍聖公第629章 人命如草芥第425章 火力至上第四十八章 孫元化的煩惱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488章 當斬第467章 張國臣第158章 昏聵巡撫第660章 四面受敵第465章 打基礎第449章 把敵人炸上天第729章 斷後路第846章 老冤家第120章 初戰失利第七十一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763章 新的海上霸主第443章 只能勝利,不能失敗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第七十七章 火器狂人孫元化第八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被包圍第8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725章 德川家光下血本了第225章 糧換鹽引第462章 明爭暗鬥第795章 炮戰第287章 靜靜等待第718章 蝦夷地第263章 我的槍騎兵軍隊第635章 皮島,鐵山,義州,九連城第842章 誅殺聖裔第484章 五千倭軍第645章 葉赫師第三十三章 大淩河之戰結束了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621章 背鍋俠第766章 風水輪流轉第251章 聞所未聞的軍隊第三十七章 孫元化好友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327章 焚燬糧草第781章 栽在自己人手上第272章 拿下萊陽城第598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三十一章 超大號散彈槍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都309章 局勢反轉第668章 來借錢第252章 沒想到吧第841章 四面合圍完成第469章 這就撤退了?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284章 參將劉遠航第778章 回程,戰爭再起第367章 打劫第506章 龐大的計劃第581章 新式火炮有了進展第232章 蔡鵬程兄弟第四十七章 整編降兵第215章 開炮!第二十五章 神奇的飛地第八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八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178章 戰爭動員能力第403章 倔強的徐爾鬥第294章 守城戰真簡單第468章 看出身份第621章 背鍋俠第635章 皮島,鐵山,義州,九連城第349章 回到登州第145章 張可大的決斷第378章 險峻的牙山第九十五章 大方的衡王第339章 受降第826章 耿仲明死了第289章 不情願的吳安邦第617章 半渡而擊第791章 青年才俊祖澤潤第8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36章 劉澤清第210章 賣隊友是明軍的傳統
第391章 兩個難纏的對手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767章 進攻廣州城第503章 投降吧第649章 沒有誠意的談判第873章 重新當狗第517章 一雪前恥第118章 初戰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第343章 八個總兵第423章 告一段落第430章 一定要阻止這場悲劇第395章 進山第770章 騎兵對騎兵第560章 彭曉冬第一百章 朱萬年送糧草第431章 試探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693章 衍聖公第629章 人命如草芥第425章 火力至上第四十八章 孫元化的煩惱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488章 當斬第467章 張國臣第158章 昏聵巡撫第660章 四面受敵第465章 打基礎第449章 把敵人炸上天第729章 斷後路第846章 老冤家第120章 初戰失利第七十一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763章 新的海上霸主第443章 只能勝利,不能失敗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第七十七章 火器狂人孫元化第八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被包圍第8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725章 德川家光下血本了第225章 糧換鹽引第462章 明爭暗鬥第795章 炮戰第287章 靜靜等待第718章 蝦夷地第263章 我的槍騎兵軍隊第635章 皮島,鐵山,義州,九連城第842章 誅殺聖裔第484章 五千倭軍第645章 葉赫師第三十三章 大淩河之戰結束了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621章 背鍋俠第766章 風水輪流轉第251章 聞所未聞的軍隊第三十七章 孫元化好友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327章 焚燬糧草第781章 栽在自己人手上第272章 拿下萊陽城第598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三十一章 超大號散彈槍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都309章 局勢反轉第668章 來借錢第252章 沒想到吧第841章 四面合圍完成第469章 這就撤退了?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284章 參將劉遠航第778章 回程,戰爭再起第367章 打劫第506章 龐大的計劃第581章 新式火炮有了進展第232章 蔡鵬程兄弟第四十七章 整編降兵第215章 開炮!第二十五章 神奇的飛地第八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八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178章 戰爭動員能力第403章 倔強的徐爾鬥第294章 守城戰真簡單第468章 看出身份第621章 背鍋俠第635章 皮島,鐵山,義州,九連城第349章 回到登州第145章 張可大的決斷第378章 險峻的牙山第九十五章 大方的衡王第339章 受降第826章 耿仲明死了第289章 不情願的吳安邦第617章 半渡而擊第791章 青年才俊祖澤潤第8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36章 劉澤清第210章 賣隊友是明軍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