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

千百年來中國的老百姓一直都在呼喚天降青天爲民做主。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在歷史長河中真正的青天大老爺卻是鳳毛麟角。正如戲文中清官鬥倒奸臣的情節永遠只能是百姓茶餘飯後聊以自*的談資。許多時候“青天”亦不過只是老百姓一相情願的臆想罷了。然而中華朝的不少百姓卻十分堅信青天就在自己的身邊。不過這個青天既不是老天爺賞賜的,也不是皇帝選拔的,乃是由千千萬萬老百姓的民意凝聚而成的輿論。而承載這些民意的正是幾張薄薄的報紙。

說起來報紙對於中原大地來說既不是泊來品,也不是稀罕物。早在唐朝時中國便有了“邸報”,但那只是通行於官府內部的參考資料罷了。真正屬於民間大衆的報紙是起源於北宋的“小報”。小報並非報名,只是人們對區別於官方邸報的民間傳播物的稱謂。與官方的邸報一樣,小報所報道的也不外乎是一些有關皇帝諭旨、大臣奏議、臺諫章疏、官吏升遷任免等之類的內容。不同於官報,小報的發行速度上比邸報快;時效性更強;爲了迎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其傳播信息中往往夾帶着許多官方尚未公佈或禁止公佈的消息。因此小報往往受到士大夫知識分子、在野的官僚的歡迎。然而在封建統治者看來小報卻是一種大逆不道的刊物。

試想皇帝發出一道命令或大臣奏議一項政策,連相應的官員都還沒來得及得到消息,外界的草民卻已經人盡皆知了。這對想要掌控一切的君王來說是一樁何等恐怖而又膽戰心驚的事情。無怪乎,民報一經出現就立即被歷朝的君王定爲非法刊物嚴格查禁。

然而中華朝的弘武女皇卻偏偏就是這麼一個不信邪、不怕鬼的皇帝。在尚未登基前她便已經頂風作案明目張膽地資助開辦了多家民間報社。在登基後,也沒有因爲身份的變化,而轉變之前支持民報的態度。或許正因爲是受了弘武女皇的影響,中華朝民報的底氣比之前任何一個朝代的小報都要足。他們不僅在老百姓面前大膽地揭開了遮掩在高高朝堂之上的神秘面紗,更以犀利而又強硬的筆鋒直接道出了蠅頭小民們的心聲。這讓久盼青天大老爺的老百姓似乎從民報的身上找到了傳說中“青天”的影子。這纔有了直擊朝堂、解析政令,真神眼;扶弱責強、伸張正義,庶青天的“青天眼”美譽。

弘武五年六月的劉富春一案則更是將民報的聲威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雖然劉富春事件最先是由侯方域發現,出面上書女皇的也是方以智、陳子龍等人。但出於政治原因,東林黨這次完全是以媒體的面目向民間公佈事件。以至於外界的不少老百姓都以爲發現併爲劉富春做主的是《東林時報》而不是侯方域等人。這麼做固然是讓侯方域等人喪失了一次揚名利萬的機會。但由此能爲整個東林黨提高聲譽,喪失些個人的榮辱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於是《東林時報》的一炮成名讓京畿乃至整個江南的報社眼前爲之一亮。他們這才發現原來報紙不但可以充當清議的角色,還可以過一把青天大老爺的隱。覺得有利可圖的各個大小報社立刻派出了各自最得力的記者到處探聽消息,希望能在自己的地界楸出一兩樁相似的不平事來。另一方面,亦有不少在鄉里受了官府委屈的老百姓照葫蘆畫瓢的學習劉富春。不同的是劉富春是上京告御狀,他們則是跑去當地最有影響的報社門口大呼冤枉。而已然被老百姓譽爲“東青天”的《東林時報》更是三天兩頭就能一兩個前來喊冤的百姓。

顯然無論是在什麼時代“刁民”與“小報”的無敵結合都是官僚們的終極噩夢。一時間京畿各地的大小衙門如臨大敵,各級官員更是人人自危、如坐鍼氈。而百姓上訪找報紙伸冤的情緒卻爲之更爲高昂起來。畢竟去司法衙門打官司,要先交一筆訴訟費,然後等開庭,即使贏了官司還要等執行。可媒體只要發現你反映的事情有新聞價值,或者是社會熱點問題,非常講效率的記者們就會在第一時間把新聞搶到手發出去。一旦事情經過那些有影響力的報紙傳播開來,過去你找他都不理不睬的官老爺,現在則可能主動來登你的門,甚至還可能倒過來向你打招呼。如此廉價而又高效的途徑又怎能不讓老百姓趨之若騖。

當然久經沙場的官老爺們可不會就此被一幫泥腿子刁民所束縛。在司法院忙於爲劉富春案開庭做準備之時,來自各地衙門的摺子也像雪花一般堆滿了女皇的案牘。這些摺子有些寫的痛心疾首,有些寫得正義凜然,還有些寫得聲淚俱下,更有甚者還寫下了血書以銘其志。雖然風格與內容不盡相同,但這些文章卻無一例外的都將箭頭指向了同一個目標——嚴懲小報。

“陛下,這是杭州監察使上奏的摺子。上面還附有杭州府十四名官員的聯合署名。”御書房中董小婉小心翼翼的將一份奏章遞給了女皇陛下。奏章上的字跡工整而又秀麗,讓人一看就覺得賞心悅目。然而龍椅上的孫露卻連正眼都沒看那摺子一眼,只是冷冷地開口問道:“又是一份讓朕嚴懲民報的摺子吧。”

董小婉先是楞了一下,但見女皇冷若冰霜的表情,當下便不敢怠慢的回答道:“回陛下,杭州監察使蔡大人奏稱錢江民報……”

“妖言惑衆、誹謗官府對吧?”未等董小婉說完,孫露就已不置可否的接口道。這也難怪,這些日子類似的奏章實在是不少,以至於孫露才聽個開頭就能猜到結尾了。卻見她跟着欣然起身渡步而下圍着底下紫檀桌上堆着的奏摺轉了一圈後,向着不敢作聲的董小婉沉聲問道:“這麼一大堆東西,該不會同你手重的摺子說的是一樣的內容吧。”

“回陛下,這些摺子敘述的事件雖各不相同,但都是請求陛下嚴懲民報的。”董小婉鎮定的回答道。事實上,她也覺得這些奏請嚴懲民報的官員太過糊塗。說起來這幫官老爺也都是飽讀聖賢之書的人,怎麼連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典故都不知曉。而今不少民間小報都在揭官府的短,此時跳出來說要嚴懲民報,不正表示自己心中有鬼嗎。難怪女皇陛下連看都沒看多少摺子,臉色已然氣得鐵青了。

“好嘛。這一堆紙張算起來也值不少錢了。卻給這幫蠢貨寫了連篇鬼話,還真是盡職盡責呢。”氣急間孫露也顧不得自己的身份,咬牙咒罵起來。

“陛下請息怒。氣傷了身子可不值。”董小婉趕忙上前柔聲勸慰道。

“氣,朕當然生氣。試問遇上這種事情那個君王能不生氣。哼,這些大老爺平日裡欺上瞞下的手段是一等一。現在遇到比他們更蠻橫的主就沒轍了。還好意思說那些去報社喊冤的百姓是刁民。也不想想若是他們真是克盡職守了,老百姓還用得着去報社當刁民嗎。若是民報的報道真的是在妖言惑衆,他們大可去告報社誣陷誹謗啊。但他們卻沒去司法院告報社,一是因爲他們中的某些人心中本就有鬼;二來是他們也好面子,不敢告報社,怕被老百姓戳脊梁骨。所以呢,現在就跑來向朕哭訴叫屈了。不過,好在他們還有些自知之明只敢上書進言,沒敢跑來京師丟人現眼。”孫露自嘲地一笑道。雖然她從不認爲中華朝是一個路不拾遺,吏治清明的理想社會。但她也曾一度爲國家欣欣向榮的氣氛鼓舞感動,並將此歸咎與自己一手創辦的新制度。然而她卻不曾想到自己引以爲傲的高效制度在幾張小報的一翻折騰之後被弄得人仰馬翻。氣憤之餘一種沮喪之情也跟着油然而生。這是自公社問題後,孫露心理上所遭受的第二次打擊了。比起前一次的自責,這一次孫露更多感到的是無奈。

“陛下英明。其實姑且不管那報紙上說的是不是真的,至少是給那些官老爺敲了敲警鐘。說起來倒是爲朝廷節省了上百名言官、巡撫呢。現在外面的老百姓都說報社是‘包公’再世。是爲民請命的青天。可見而今報紙特別是民報在百姓心中已佔據了不小的聲威。不過真正讓地方官員投鼠忌器的並不是百姓的衆怒,而是陛下您的威嚴啊。”董小婉滿臉崇敬的說道。

“朕的威嚴?董夫人,朕現在可沒心思聽什麼奉承話啊。”孫露苦笑着搖頭道。

“回陛下,臣妾並沒有故意奉承陛下的意思。臣妾只是實話實說罷了。”董小婉一臉認真的說道:“歷來民間小報都是朝廷查封打擊的重要對象。惟有陛下您心胸寬廣、虛懷若谷,不僅親自出資開辦民報,還鼓勵帝國民間開辦各類報紙。正因爲有了陛下您的這種態度,底下的官員纔不敢貿然動用手中的權利干涉民報。但民報爲了贏利不斷挖掘官府的事情,來滿足百姓獵奇的心理。底下的官員被越逼越緊。所以現在纔不斷上書奏議民報一事,來試探陛下您的態度啊。”

給董小婉這麼一提醒,孫露發現好象確實是這麼一回事。她不禁讚賞地朝董小婉點頭道:“恩,董夫人分析的在理。朕剛纔確實給氣糊塗了,沒想到這一層。看來這些大人們可不是什麼昏庸之徒,各個精着呢。你看啊,若是朕因爲他們上奏的摺子治了民報的罪。或是着令文教部對民間的報社嚴加管束。那底下的官員勢必會拿着雞毛當令箭大肆整治民間報社。可若是朕沒有懲治民報,而是轉而治上書的官員,並下令各府縣對報紙所報道的事件嚴加撤查。那底下的官員們又會見風使舵,根據報紙的報道特事特辦或是對涉及案件的有關人氏嚴加懲治。甚至可以不顧事實來迎合輿論。看來無論朕如何選擇,他們總有辦法應付啊。”

“陛下英明,不過臣妾以爲這報紙上雖也有一些不實的報道。但他們的報道對於老百姓的來說確實是件好事。就算底下的官員只是爲了迎合陛下和輿論的意願,而嚴辦案件,那至少也是做了實事嘛。所以臣妾在此斗膽建議陛下對上書的官員嚴加懲處,以鼓勵民間報社監督官府。這樣一來,我朝不就能青天遍地了嗎。”董小婉激動的建議道。說實話,她也經常閱覽民報,並被上頭的報道所感染。

“哦,董夫人希望我中華遍地是青天嗎?”孫露饒有興趣的反問道。

“回陛下,那是當然,有了這麼多青天老百姓還怕冤情得不到聲張,天下的貪官還敢就此胡作非爲嗎。”董小婉一個勁的點頭道。

“董夫人說的沒錯,我中原的百姓歷來都有一種青天情結。總是希望老天爺或是皇帝能派個青天大老爺來爲民做主。可是董夫人你可曾想過,那些在報社門前叫冤喊屈的老百姓,他們是冤也好,狀也罷,本來是應該由朝廷的法律來解決的,即由法而治。然而現在的現實卻是有老百姓背井離鄉、千里迢迢跑來京城告御狀,跑去各地的報社喊冤。這說明我們的法治出問題了。老百姓越依賴媒體這個青天就證明帝國的法治存在問題。因爲只有人們對法治或是地方衙門不再保有信任之時,纔會將希望寄託於人治,寄託於青天降臨。”孫露波瀾不驚的說道。

“陛下……”

“好了,董夫人。朕知道帝國的法治還很完善。還需要報紙充當一下‘報青天’好好煞煞那些大老爺們的威風。”眼見董小婉聽得一臉的疑惑,孫露當即將話鋒一轉道:“你現在就替朕草擬一份詔書斥責這次上書要求嚴辦民報的官員。記住言辭一定要犀利嚴厲,不能給他們留有任何猜想或異議。另外着令廉政司派專員去這次聯名上書的府縣給朕撤查一下當地的吏治。”

“是陛下。就這一點嗎?”董小婉趕忙將女皇的要求逐一記錄了下來。

“恩,就這些了。”孫露想了一想點頭道。

“陛下,那有關府縣民報報道的事件就不做批示了嗎?”董小婉跟着追問道。

“不用了。難道因爲報紙報道事件就應該特事特辦,其他事情就要因此被推延嗎。若是這樣的話,那日後老百姓倒真的不用去衙門了,直接找報社不就行了。不僅能優先處理,還能特事特辦。”孫露秀眉一豎道。

“陛下所言極是。”董小婉唯唯諾諾的應和了下來,隨即又忍不住追問了一句道:“臣妾冒昧的問一句,陛下是否認爲我朝不需要有青天呢?”

面對董小婉的疑問,孫露低頭沉思了一下後,斬釘截鐵的說道:“朕希望後世的中原不再有青天這一事物。因爲法治的天下無‘青天’。到那時侯普天之下,莫非法土,率土之濱,莫非法民。”

【……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 法治人治女皇明志 文字更新最快……】@!!

()

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十八節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4節 狗熊?英雄?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16節 前夜(上)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23節 鄭家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11節 海盜第八節第三十節第26節 東林鉅子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31節 宗族會議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三十八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9節 朝貢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33節 交易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四十二節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14節 歷史的界線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楔子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二十七節第14節 盛宴(六)第29節 促膝談心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十二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26節 東林鉅子第7節 銅錢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24節 登基第7節 路(二)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12節 大魚吃小魚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四十六節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3節 誰是獵物?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4節 戰敗者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48節 開封之戰(二)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10節 江左諸府
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十八節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4節 狗熊?英雄?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16節 前夜(上)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23節 鄭家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11節 海盜第八節第三十節第26節 東林鉅子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31節 宗族會議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三十八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9節 朝貢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33節 交易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四十二節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14節 歷史的界線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楔子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二十七節第14節 盛宴(六)第29節 促膝談心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十二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26節 東林鉅子第7節 銅錢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24節 登基第7節 路(二)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12節 大魚吃小魚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四十六節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3節 誰是獵物?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4節 戰敗者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48節 開封之戰(二)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10節 江左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