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

弘武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廣南使團與中軍磋商後,同意中軍借道靈江北上。並答應在廣南國境內爲中軍提供全程補給。三十日,姚金率領第七步兵師、第九山地步兵師起程進入靈江。當廣南與大越君臣真正面對這支威武之師時,剎時就被中軍氣勢所震懾了。於是他們當下便打消了互相撈好處的念頭,轉而聯起手提防起這條過江的猛龍來。一時間,靈江兩岸劍拔弩張,氣氛好不緊張。然而中軍根本就無視於越南人的“嚴防死守”,依舊大搖大擺地進行着自己的武裝遊行。平南將軍姚金甚至還邀請了占城王公和華商代表陪自己一同“巡遊”靈江。

雖是金秋十月,可是中南半島上依舊還是綠意融融的,與沿途金黃色的稻田組成了一副令人心曠神怡的風景畫。趁着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姚金等一干將領和隨行人員乾脆便在夾板上擺開了宴席,一邊品嚐南洋美食,一邊欣賞周圍宜人的風景。可惜河岸上不時隱約冒出的“友軍”,卻總讓人有一種大煞風景的感覺。卻見那香江商業協會駐占城的大掌櫃王啓隆,皺着眉頭抱怨道:“那些越南人有完沒完啊。從咱們駛入靈江起便一直跟着咱們,真是太沒規矩了!”

“是啊,簡直就象是蒼蠅一樣招人嫌。如此美妙的風景倒是給這幫俗物給糟蹋了。”坐在姚金身旁的占城王,揮着他那隻胖胖的手真像是趕蒼蠅一般的附和道。

不過,姚金本人對此卻顯得並不在意。卻見他雲淡風清的開口道:“諸位,可別爲了幾隻蒼蠅而錯失如此良辰美景啊。蒼蠅終究是蒼蠅,能撼動得了雄師嗎。”

“是,是,將軍說得是。將軍率領天朝威武之師來此巡視,幾個雕蟲小賊確實是翻不起大浪的。”占城王一臉得意的奉承道。占城是第一個接到聖旨,答應給中軍軍隊借道的國家。與其他中南半島的諸侯不同,占城王在這件事上並沒顯得有多麼憂慮。這一來是因爲占城只是一個極不起眼的彈丸小國。二來,則是因爲占城與中國自古以來就與中國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

占城,又稱佔婆補羅,地處中南半島東南沿海地帶,北起越南河靜省的橫山關,南至平順省潘郎、潘裡地區。其實占城本是中國漢代所置日南郡的象林縣,簡稱林邑。192年(一說137),象林縣功曹之子,釋利摩羅,殺縣令,自號爲王,始建占城國。國王獨攬大權。釋利摩羅及其後歷代君主,力圖向北擴張,同統治越南北部的中國封建王朝發生頻繁的戰爭。但也不時向中國朝貢,進行貿易。然而,從10~13世紀起,占城成爲越南等國統治者擴張的主要對象。1402年越南奪取占城的佔洞、古壘兩州,把越南領土推進到今廣南、廣義地區。1471年,後黎朝黎聖宗親征占城,攻陷首都,“生擒”佔王茶全,設置廣南道,使越南領土擴張到歸仁一帶。此後的占城便成爲了中南半島諸侯掙相瓜分的理想目標。期間,被越南人俘虜的占城王更是數不甚數。爲了贖回自己的國王,占城人往往要向越南人交付大筆的贖金和大量的土地。不過就算是如此,亦不能換來長期的和平。占城人發現越南人的胃口並沒有因爲他們的順從而得到滿足,反而是越來越貪婪起來。

這種情況直到,華商的大量到來才得以有較大的改觀。爲了保護自己的商館和農場,華商們在占城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巍峨的碉堡,加起了犀利的火炮。並一次又一次的將越南人擋在了外面。雖然這些勝利是由中國人取得的。但對占城人來說不管怎樣他們總算可以揚眉吐氣不再受人欺凌了。就象是現在,占城王可以陪同在中國將軍的身邊,大搖大擺着從越南人的領土上游歷而過。而不是象從前那般以俘虜的身份,被人呼喝着趕去進貢。如此一個天,一個地的待遇自然是讓占城王對中原上國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不過,這裡的風景比起大王的占城國來可就差遠咯。”姚金回頭誇讚道:“不說別的,光是大王的都城因陀羅補羅周圍就有良田千傾。我等出發時,兩岸的稻米尚未收割。海風撫過那稻穗,簡直就想是一片金黃色的海灣一般。大王治理有方,占城不愧爲中南半島上的糧倉啊。”

“將軍過獎了。占城這幾年確實是百姓安康、連年豐收。不過這可不是小王的功勞。而是幾位員外的功德啊。”占城王老臉一紅,憨笑道。其實他這也不算是謙遜。正是因爲華商的到來才使得占城由一個以象牙、犀角、烏木等珍奇異物換取糧食的貧困小國。一躍成爲了中南半島上數一數二的產糧大國。

由於占城的氣候宜人,水土肥沃,本就適宜種植水稻。加之占城王朝向來軟弱,在商業協會的威逼利誘下往往能給予華商極其優厚的待遇。也就此吸引了大批的華商來此購地建立殖民農場。雖說中南半島是水稻種植的發祥地,然而真正將水稻種植技術加以改進的卻是中國人。來自閩粵等地的中國人能在各種主幹河道兩岸、各支流沿岸,以及沿海的海灘上圍墾沙洲,開發出許多沙田。這種沙田,“可稻可菱可鹽可漁”,經濟效益頗佳。極大限度的利用起了中南半島東南沿岸一切可利用的土地資源。所以說在華商榨取占城資源和勞動力的同時,也將中原先進的耕作技術傳入了占城等國。

當然占城王口中華商的“功德”僅是對占城貴族而言的。事實上,華商利用自己的特權將佔城大片的土地都收歸其有。使得大量的占城百姓失去了原有的土地,流離失所。他們不得不在華商的種植園充當僱農。或是進入城市爲華商充當零工。一方面這些中國人給予了占城國以武力保護,另一方面卻也在肆無忌憚的壓榨着這片土地上的平民百姓。因此,比起占城貴族來占城百姓對華商,可謂是晦譽參半。但無論如何,占城的富庶是不爭的事實。這個富饒的國家不僅是占城人的驕傲,同樣也是華商們的驕傲。因爲這幾年來自中國的華商們已經在這裡投資下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甚至是生命。

“哦,王掌櫃,爾等在此經營不過四年有餘,沒想到竟能取得如此成就。”姚金撫掌讚歎道。

“姚將軍真是太擡舉我等小民了。我等不過是些出外討生活的商賈罷了。說實話,若非國家強大,我等遊子在海外哪兒有今天的地位。別說是在他國發展了,就算是想站穩腳跟都很困難。”王啓隆感觸頗深的說道。

姚金和王啓隆的對話讓在場的華商們回想起了從前那段沒有國家作後盾的漂泊日子,以及那些艱辛的日日夜夜。每當想起這些華商們便更珍視起眼前的一切,相應的對待那些土著的手段也會更加兇殘。或許是受過欺凌的人一旦得以翻身,有時往往會比常人表現得更爲兇惡。因爲他們曾經受到過不公正的待遇,因爲他們心中留有報復心理,因爲出於害怕再次被欺凌。當然也可能什麼理由也沒有,只是爲了錢罷了。但無論出於什麼原因,華商確實爲中華帝國開拓了疆土,爲帝國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和資源。

“王員外話可不能這麼說啊。天助自救之人,若是沒有爾等的丈義相助,我占城至今還這廣南、大越兩國的魔爪之下呢。”占城王感激的說道。

“大王真是過獎了。我等在占城經營多年,與占城上下早已是休慼相關。正所謂脣亡齒寒,那點兒綿薄之力,是我等因盡的責任。其實不止是占城,這中南半島上下均是肥沃之地。只可恨那些南蠻強盜只知劫掠,不知營生纔會將這一方沃土搞得烏煙瘴氣。如今朝廷的大軍到來,定能像一股清泉一般一掃此地污穢之氣。” 此刻望着周圍上竄下跳的越南人,王啓隆忍不住憤然地說道。

“是啊,還請將軍換此地朗朗乾坤。”眼看着大掌櫃說得如此正義凜然,周圍的幾個華商便也跟着紛紛附和起來。衆華商如此積極於將東南亞人民從霸權主義者的手中解放出來。除了那樸素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外。更多的則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之前占城的華商們已經同越南交戰快兩年了。雖說華商們憑藉着船堅炮利打退了越南人多次的攻擊。但衆人均覺得老這麼下去也不是個辦法。畢竟他們千里迢迢來占城是爲求財的,而不是來專程打仗的。可越南人又像是隻總也喂不飽的餓狼。這可讓占城的華商們傷透了腦筋。“恰巧”就在此時,朝廷突然派大軍前來借道剿賊。面對如此天賜良機,占城的華商們便盤算着想讓朝廷的大軍在剿賊之餘,最好順道教訓教訓那些囂張的越南蠻子。好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天朝上國的威嚴。甚至還希望能借着中**隊的餘勢,也好收回他們在中部的殖民莊園。因此面對一路北上的中**隊,占城的華商們自然是一個個鉚足了勁,又是勞軍,又是鼓勁的。

不過面對華商們的國際主義熱情,姚金卻婉轉地回絕道:“咳,姚某也知這裡的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但在姚某出征前,女皇陛下就已經告戒過要我等儘快平定雲南之亂。恕姚某皇命在身不能在此逗留太久啊。”

“是,是。姚將軍現在還身負皇命呢。當然是討賊要緊,討賊要緊。”王啓隆連忙唯唯諾諾地附和道。其實自從中軍登陸占城後,越南人便已經開始向北收縮了。占城的華商借此機會亦收復了不少土地。華商們只是希望姚金能在這件事上再給越南人施加些壓力,好讓他們能保住眼前的成果。當然,他們也不敢要求姚金爲了他們的一畝三分地而耽擱女皇的命令。

“這樣吧,待到本將軍平定雲南後,再順道同那兩國國王談談吧。那大越和廣南雖是蠻橫,終究不過是我中華的藩屬。”姚金話鋒一轉說罷後,便淺淺的品了一口當地出產的米酒,那中感覺就像是沿途河畔越南的女子一般的溫婉妖嬈。

占城王與衆華商聽姚金這麼一說,頓時就又來了勁。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解釋着姚金口中“談談”的意思。卻見那占城王當下便高聲稱讚道:“中華不愧爲天朝上國。有天朝爲我占城百姓出頭做主,小王也就放心了。”說罷,他又“撲通”一聲跪在姚金的面前將自己的印信進獻道:“天朝女皇聖明仁德,占城王真心向天朝奉獻國土!”

面對占城王突如其來的獻國,在場的衆人頓時就驚愕地楞在了那裡。姚金當下便回頭望了望周圍的華商,想要得個解釋。可在場的王啓隆等人也是一個個瞪大着眼睛,面面相窺。想來占城王事先也沒同他們通過氣。卻見好不容易回過神的姚金,連忙上前扶起了占城王道:“這可萬萬使不得,大王快快請起。占城乃是大王先祖傳承下來的,大王何以如此輕易的許人啊。”

剛被姚金扶回位置的占城王又恭敬的行禮道:“占城本就是中華的故土,如今乃是完璧歸趙。說來真是慚愧,占城的國力早已衰落。若不是有在座各位的鼎立相助,相信小王也早就象先祖那般被越南人俘虜。國主之位向來是能者居之,如今天朝正通人和,君主英明,占城在天朝女皇手中定能繁榮安康。因此,小王懇請上國接納占城,復設象林縣。”

聽占城王這麼一說,姚金也只能在心裡苦笑了。心想這占城王也太沒頭腦了吧。獻國如此重大的事竟然事先都不通知一聲。冷不丁的這麼一來,自己只是一個武將怎麼能做這麼大的主。不過姚金很快便回覆了冷靜,從容的回覆道:“大王能有這份心思,相信無論是占城百姓,還是我朝女皇都會甚感欣慰的。但獻國之事,姚某沒權利做這個主,請大王獻收回印信。不如這樣吧,待到他日我軍班師回朝後,大王隨我軍一同上京,親自向女皇陛下獻國吧。”

“是,是。剛纔都是小王太過激動了。還是姚將軍想得周到,想得周到。”占城王激動地連連點頭道。

然而,與忙不迭要將自己的國家獻給中國的占城王不同,在場的華商們卻顯得興趣乏乏。如果要華商在占城國與象林縣之間選擇的話,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占城國。因爲一旦占城被歸入中華境內,那占城的法律、制度、稅制都將以中華本土爲標準。這就意味着華商將失去在占城的衆多特權。他們不可能在免交關稅,不可能再蓄養奴隸,不可能再肆意吞併土地。

當然,中華朝能多一塊領土畢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若是讓眼前的平南將軍瞧出自己心中的不樂意,那可不是件好事。華商們當即便擺出了一副笑臉,連連稱頌起來。卻見那王啓隆適時地向姚金道喜道:“恭喜將軍,尚未出師便先得一地。相信將軍這次一定能旗開得勝平定南疆。”

【……第八節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 文字更新最快……】@!!

()

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五節第23節 賜名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30節 編制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6節 兵臨城下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16節 分歧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14節 漢奸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二十節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37節 揚帆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23節 君與臣(上)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31節 蜀中大西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7節 茶與茶杯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八節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9節 搏弈之間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三十一節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三節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11節 禪智寺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十八節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18節 國會(二)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11節 殿前論戰第36節 洛陽之戰(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38節 巨獸第36節 洛陽之戰(一)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12節 北方使者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5節 帝都風雲(五)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17節 前夜(下)第三十六節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10節 江左諸府第45節 火槍與聖水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41節 洪承躊第41節 洪承躊第四節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
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五節第23節 賜名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30節 編制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6節 兵臨城下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16節 分歧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14節 漢奸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二十節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37節 揚帆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23節 君與臣(上)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31節 蜀中大西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7節 茶與茶杯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八節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9節 搏弈之間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三十一節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三節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11節 禪智寺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十八節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18節 國會(二)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11節 殿前論戰第36節 洛陽之戰(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38節 巨獸第36節 洛陽之戰(一)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12節 北方使者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5節 帝都風雲(五)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17節 前夜(下)第三十六節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10節 江左諸府第45節 火槍與聖水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41節 洪承躊第41節 洪承躊第四節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