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全體大會(八)

在確認了他們這個集體今後將要無所顧忌的大規模開展現代教育,開啓民智之後,大夥兒就此展開進一步討論。即使不怕泄漏來歷的問題,想要真正把他們所掌握的技術傳承下去,對於穿越衆而言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首先面臨的一個困難是作爲學徒的“原材料”可不好找——穿越衆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即使在現代也大都是進入高等學府以後纔開始學習,在此之前大家都要經過小,初,高的十二年系統教育,就是那些進入職業學校的,也至少有九年義務教育打下了基礎之後才分專業。

而在大明朝顯然是不可能找到中學畢業生的,他們想教學生微積分,就先得從最基本的加減乘除開始教。即使選拔出來的弟子再怎麼天資聰穎,這一過程沒個七八年怕也難以完成。光想到這一點就足以令很多人灰心喪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份耐心帶小孩子的。

“如果要大規模向外傳播我們的科學技術理念,最起碼的基礎教育體系肯定不能少。能不能在我們原先那種以培養勞工爲目標的短期培訓體制上,進一步加以改進呢?”

有人提出了替代的辦法,穿越衆原先並不是不重視教育,在白燕灘主基地附近甚至有一所學校。不過當初建立這所學校的目的並不是爲了培養人才,而是爲了培養勞工。

負責短期培訓事宜的“郭校長”郭逸被請上主席臺發言,作爲最有發言權的“權威人士”,他爲老教授的集體收徒計劃提供了許多參考意見。

……

自從當初一時興起教那些農民工數學之後,郭逸在勞工培訓方面的地位就算是固定下來了。從最初的三五個學生,到後來幾十號人聚在一起聽大課,再到後來按批次算,一批三五十號學員……而他的教學場所也在不停擴建,從原來單間的茅草屋子擴大到幾間大草棚,再到一排磚瓦房……到如今已有一片獨立校區。郭逸也因此樹立了他“郭校長”的名頭。

然而這種培訓一直是短期速成性質,其目的是爲各個部門提供具備基本理解能力和工具操作能力的勞工。說穿了郭逸的工作是爲穿越衆提供質量好一些的勞動力,而非培養技術型人才。因此傳授的內容相當淺顯:語文方面只要求學會幾百個最最常用的漢字,能看懂一般說明性文件,會寫個便條就行。數學方面只要求掌握基礎四則運算,以加減爲主,對於乘除都不做太高要求,會算自己工資就行……

如此培訓出來的畢業生大約相當於小學四五年級水平,舊社會所謂的“高小畢業”,不過在當地窮人中卻能算是個知識分子了。也能夠適應穿越衆這邊大部分體力工作的需要,至於各個部門另有專業要求的技術性工人,則由他們自行培養,與“郭校長”的短期培訓班無關。

但即使是這種簡單的培訓,也讓郭逸和他的夥伴們投入了大量心血。從最初的隨便教點常識性內容就算,到後期編寫教材,提前備課……還專門去找李教授,宋阿姨等作過老師的前輩請教,如此才他們的培訓機構辦得有聲有色。

而他們也因此而得到了應有的榮譽和地位——當初一起出來旅遊的這幾個網絡公司小白領豆芽菜,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稍微幹一點體力勞動就頭昏眼花要暈倒的廢柴型人物。如今卻是志得意滿,走到哪兒都有人恭恭敬敬朝他們低下頭去,口稱“某某先生”。

……桃李滿天下談不上,滿海南倒是差不多了。

只是經過這些年的實踐鍛鍊之後,郭逸看待問題也實際了許多,即使談到他所負責的領域,也不再像從前那樣自信滿滿,只是把學校裡的情況告訴大家,而不是貿然提建議。

“我們的培訓班是自願參加,週期通常只有一個半月,四十五天左右,除了傳授文字和算術技能外,主要也教他們一些島上通行的法規條例之類,以免這些人出來後兩眼一抹黑,稀裡糊塗被人騙還不知道。”

“接受我們培訓的對象大都爲成年人,對於學習各種知識技能,他們本身都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因爲他們知道這些東西學了以後馬上就能用得上……只是他們的年紀普遍都偏大了。在這個時代,一般勞動人民在三十來歲就往往開始衰老,記憶力和理解力衰退,學習起來就比較吃力了。如果你們想要從這些人中間選擇弟子的話,恐怕很難挑到合意的。”

“那年輕的呢?難道沒有二十來歲,十多歲的年輕人嗎?”

有人立刻追問,郭逸卻是兩手一嘆:

Wωω •тTk дn •¢o

“年輕的有,但是他們的心思往往不在這方面。我們不止一次發現:有些作父母的,自己學習這些東西很認真,卻不願意讓他們的孩子跟我們學。在攢下錢以後他們更樂意把孩子送到私塾去,或者是合夥湊錢請個落地士子,還是教授子女四書五經八股文那套東西。”

“而那些十幾二十歲的小夥子,在我們這裡學會幾百個常用漢字,覺得自己已經加入了‘讀書人’的行列之後,往往也跑去私塾等地方學習,有時候寧肯交錢去旁聽私塾,也不願繼續到我們這裡上課。”

郭逸說到這裡時隱約帶着一絲憤懣,但他卻很清楚其原因之所在——其實會場中任何一個對於明朝人心理狀況較爲熟悉的人,如老李教授,阿德,龐雨等人都能理解,出現這種事情再正常不過了。

——在大明朝,只有學習四書五經那類東西才能參加科舉,跳上龍門當官。即使做不了官,考個秀才就能免稅,走在鄉間也高人一等。短毛所教的那些知識雖然實用,在老百姓眼裡畢竟沒有傳統四書五經來的“高貴”。

穿越衆這幾年來也針對這方面進行了一些努力,比如上回胡雯和王璞聯手在瓊州府搞的“公務員考試”,就是以他們短毛的知識體系作爲主要選拔標準。考出來的幾十名學員都被授予了證書,同時被招納入各處官府擔任吏員,在鄉間很是引起了一番轟動。

只是一兩次這樣的行動還不足以影響大局,現在海南民間管瓊海軍培訓出來的學員叫做“二先生”——也算是穿長衫能讀書會識字的先生了,但終究比傳統科舉老儒差點,只能排第二。這是中國千百年封建社會所形成的習慣性認識,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內就被改變。

“這麼說即使建立起小學,恐怕也沒多少家長願意把小孩子送來上學了?”

龐雨皺眉道——對於穿越衆來說當然是希望能從兒童時代就開始培養未來的接班人。不過現在看來,要本地居民自願加入他們的教育體系很難——那些願意,並且有這個財力在六七歲年紀就對小孩子開始啓蒙教育的人家大都是官宦門第,要不就是富商之流,他們不會選擇短毛的教育體系,而肯定是走傳統科舉路線。

“也不是絕對沒有,至少臨高附近因爲我們的教育而翻身致富,從而對我們的任何主張都無條件信任的佃農平民有不少,讓他們把孩子送來估計問題不大。另外,上次北緯從山東救回來那批小孩子現在也大都安排在學校裡,專門爲他們建立了一個少兒班……”

說到這裡時郭逸忍不住看了北緯一眼——這哥們兒把一大幫子小孩子救回海南,是好事沒錯。孩子們剛上岸時大夥兒都對他們表現出了最誠摯的同情。然後都說小孩子應該上學,於是就把這幫孩子統統送進了郭逸的學校。

現在“郭校長”不但要管那幫孩子的教育,連他們吃喝拉撒統統都要負責,爲此不得不專門請了幾個女護工,開銷大了很多。當然辦這間學校的錢向來都是大集體支付,郭逸從不用擔心手頭會緊張,但增加的無數麻煩卻依然讓他大感吃不消。

“如果你們要選徒弟的話,我建議就先從這批小孩子裡面挑吧。這其中倒是有些八九歲到十來歲的,正是接受能力最強的時候。在我這裡無非是接受大鍋飯式的集體教育,如果你們願意帶在身邊單獨教導的話,也許將來可以成爲很好的助手。”

聽到這番話,大夥兒各自盤算起來,有些人覺得帶小孩太麻煩,畢竟這個年紀的孩子接受能力雖強,但也是最愛調皮搗蛋的時候。但有些人倒不在乎這些,有個孩子在身邊反而熱鬧些。而且這年頭普遍成人早,十來歲小孩教個三四年就可以獨當一面了。將來即使學不會那些太高深的科學理論,也可以成爲很好的幫手。

之後大夥兒對於收徒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了探討,最終決定就以郭逸那間培訓學校爲基礎,就從他那個“少兒班”開始,逐年招生建立起短毛的系統教育體系。而在接受科班教育的低齡小朋友們中學畢業之前,則先用中國傳統的“師徒”方式帶幾個小跟班出來。

第五百一十四章 這一夜(上)第五百章 威海(上)第二百章 優勢第四百二十四章 戰後的山東七三零 新瓊州(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祥瑞三兄弟……第九十章 新概念農莊第四百七十五章 把大市場開到北京去!七四七 判決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強女的魅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於妹子的對話七五七 朝廷的反應第十四章 化學組的誕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黑吃黑第二百四十章 老臣之心七四零 扶牆而出第六百一十三章 讓子彈飛(上)第七百一十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關於物資和人員的準備……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二十八章 黎族姑娘第五百六十八章 待遇變更(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線方針(下)第一百一十章 做人不要太囂張七六五 着急的王介山第五百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的陳濤第五十二章 D日來臨第二百一十六章 撤銷第三百二十二章 意外的要求(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操典的作用七六三 防禦策略第五百八十一章 貴客臨門(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兒童營(下)第一百零五章 謀劃第六百八十六章 肖朗的決斷(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善後之策第二百九十八章 僵持七三四 議會的作用第二百六十三章 檢閱第四百九十九章 收徒風波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與麻煩七七六 紙上談兵第一百五十章 天使來啦第六十五章 還沒開打,戰利品已經到手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老麻煩與新問題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誤會第四百七十五章 把大市場開到北京去!第五百九十六章 小魏的疑惑第四百九十九章 收徒風波第四百章 鬱悶的行營第八十一章 真正的有錢人!第七十四章 戰俘問題第一百三十六章 吃大戶(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喬遷之喜(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妹子來了(下)七七零 紛至沓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路線問題?第二百六十五章 關於發帖的報酬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第二十二章 “短毛”第四百零六章 攻城(中)第二十二章 “短毛”第五百章 威海(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打劫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希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驚喜第六百四十四章 路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關於穿越人物的知識儲備……第五百四十二章 李代桃僵(中)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氏(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鐵桿(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長的一日(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穫第三百零七章 露一手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新·大明瓊州衛!第七十章 同樣的白旗,不一樣的下場第三十三章 終於理解了中宣部啊第五百七十七章 開業大吉(上)第二百零一章 夢幻級武器第四百三十六章 陳濤的日記(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忽如其來的“援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友誼賽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信仰和路線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三百零二章 大明的使者第六百五十三章 疑惑(下)第三百章 意料之外的投靠者第三十九章 老解的野望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京城的消息第七百零四章 餘波第三百三十七章 藥第四百零二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上)第五百零七章 與史某人的約法三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穫第七百一十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五)七三零 新瓊州(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分析
第五百一十四章 這一夜(上)第五百章 威海(上)第二百章 優勢第四百二十四章 戰後的山東七三零 新瓊州(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祥瑞三兄弟……第九十章 新概念農莊第四百七十五章 把大市場開到北京去!七四七 判決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強女的魅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於妹子的對話七五七 朝廷的反應第十四章 化學組的誕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黑吃黑第二百四十章 老臣之心七四零 扶牆而出第六百一十三章 讓子彈飛(上)第七百一十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關於物資和人員的準備……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二十八章 黎族姑娘第五百六十八章 待遇變更(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線方針(下)第一百一十章 做人不要太囂張七六五 着急的王介山第五百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的陳濤第五十二章 D日來臨第二百一十六章 撤銷第三百二十二章 意外的要求(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操典的作用七六三 防禦策略第五百八十一章 貴客臨門(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兒童營(下)第一百零五章 謀劃第六百八十六章 肖朗的決斷(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善後之策第二百九十八章 僵持七三四 議會的作用第二百六十三章 檢閱第四百九十九章 收徒風波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與麻煩七七六 紙上談兵第一百五十章 天使來啦第六十五章 還沒開打,戰利品已經到手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老麻煩與新問題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誤會第四百七十五章 把大市場開到北京去!第五百九十六章 小魏的疑惑第四百九十九章 收徒風波第四百章 鬱悶的行營第八十一章 真正的有錢人!第七十四章 戰俘問題第一百三十六章 吃大戶(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喬遷之喜(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妹子來了(下)七七零 紛至沓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路線問題?第二百六十五章 關於發帖的報酬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第二十二章 “短毛”第四百零六章 攻城(中)第二十二章 “短毛”第五百章 威海(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打劫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希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驚喜第六百四十四章 路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關於穿越人物的知識儲備……第五百四十二章 李代桃僵(中)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氏(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鐵桿(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長的一日(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穫第三百零七章 露一手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新·大明瓊州衛!第七十章 同樣的白旗,不一樣的下場第三十三章 終於理解了中宣部啊第五百七十七章 開業大吉(上)第二百零一章 夢幻級武器第四百三十六章 陳濤的日記(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忽如其來的“援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友誼賽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信仰和路線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三百零二章 大明的使者第六百五十三章 疑惑(下)第三百章 意料之外的投靠者第三十九章 老解的野望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京城的消息第七百零四章 餘波第三百三十七章 藥第四百零二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上)第五百零七章 與史某人的約法三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穫第七百一十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五)七三零 新瓊州(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