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七 朝廷的反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大明朝需要個參謀部啊。”

“不,我覺得他們當前最需要的急務應該是推廣標點符號!”

——瓊市坊的會議室,如今被臨時改造成了戰情室,一幫人看邸抄只看的齜牙咧嘴,個個都頭痛欲裂。這不是形容詞,真正是眼花頭疼——明朝文字都是沒標點,不分段的!

偏偏那幫抄邸報的師爺爲了保持書面整齊,以及節約紙張,寫的每一個字間距都差不多,而且肯定是從頭到尾填滿紙面。也不管其內容如何,句讀全要自己分辨。

翻開來一看那當真是黑乎乎一片,讓人完全沒有閱讀慾望。對短毛來說雖然還不至於像王熙鳳那樣“字兒烏壓壓,他認得我來我不認得他!”,可這麼若干篇文字從頭到尾通讀下來,委實是一件痛苦無比的事情。

到後來他們不得不找了個文字師爺,專門負責給邸抄分句讀,如此纔算是稍微好了一些——當然由此可能造成誤解歧義,那就管不了啦。反正那些塘報的內容本身也是疏漏錯亂,誤讀一點算不上什麼。

分清句讀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還需要從大量的垃圾訊息中尋找真正有點用的內容——按老傑克的說法,這些塘報根本不能被稱爲是軍事情報,因爲它們全都缺乏最基本的軍事素養。

比如在某一封塘報中,彙報說抓到了某個韃子奸細,向其審問敵軍內情。說是有精兵八萬,分兵四萬打宣府,四萬打大同——這一聽就假的,以爲分家產呢,還搞平衡的?——這是林漢龍的抱怨。

又問其首腦是誰,答曰是“麻總爺”,連具體名字都不清楚——應該是麻登雲,崇禎二年“已巳之變”中被俘的明將,這回改做帶路黨了——來自郭逸的補充,他最近一段時間對史書研究比較深。

再問分配給他的職責是什麼,說是潛伏於宣化城外,看城裡有沒有出兵,出兵多不多,器械甲仗好不好……看清楚了回去稟報就行——可見對方的諜報水平也很低下,但總要比明朝強些——這是所有人的共同感覺。

——然後,就沒了,關於軍事的內容就這麼點兒。接下來倒是細細闡述了這個奸細的姓名,年齡,家庭,籍貫,何時何地被後金俘獲。甚至連後金許諾他作諜探的賞賜都給寫上了:南朝女人一名,牛羊八隻,驢一頭。當然還有軍方對其的處置打算:擬斬首。

“……這寫的都是些什麼東西啊!”

原以爲已經完全掌握了中華文字的老傑克如今感覺又回到了剛穿越那會兒,好不容易纔在文字師爺的幫助之下看懂了這篇塘報,然後便發出了悲憤的哀鳴。

——這是寫給帝國皇帝的奏章,是發給大明朝廷中樞,用於確定軍事計劃的依據啊!就是這麼個亂七八糟,眉毛鬍子一把抓,沒個重點的玩意兒?這哪個白癡寫的?

然後再一看文章作者:欽差監視宣鎮糧餉兵馬邊牆撫賞等事?御馬監太監臣王坤謹提——是宣府鎮守太監發來的報告,那還能要求啥呢?一個文化水準有限的養馬太監,本來在宮裡沒準兒只是個倒尿壺的,如今卻肩負着宣府邊軍的諜報以及反諜報工作,能弄出這篇東西不錯了。

況且平心而論,這篇彙報裡好歹還算是有點“乾貨”的,那些文臣武將們發來的東西更不能看。基本上就是哪哪哪捱打了,經過苦戰終於把敵人趕走,守住了防地。傷亡多少,損失多少,請求趕緊派援軍,求犒賞……諸如此類。

至於敵軍是從哪兒來的,又是往哪兒退走,數量多少,兵種戰術如何……等等關鍵問題,幾乎無人提及。如果完全按照那些塘報上所言,此時大明的整個北方疆域已是一片火海,處處皆有警訊。入侵的韃子兵數量更是超過了十萬。

當然每一封塘報中也都說自己如何奮勇作戰,打死的韃子足有數百上千,加起來恐怕也超過十萬了。只不過由於屍首被搶去焚燒爲灰燼,所以未能取得首級。

另有一點很有趣的——在許多塘報中都特意提到:“……各用火炮轟打,死傷賊夷無數,內有酋首二名。賊衆皆環哭而退,惜酋屍當即擡去不及斬級。”

或者便是“……以鳥槍打中穿紅甲夷人落馬,夷被拉去,賊衆乃大哭而走。”

……等等諸如此類的疑似報告,隨處可見。

——看來袁都督雖死,他的故智卻被很多人學會啦。有棗沒棗反正打一杆子,多寫上一筆也費不了多少墨水,沒準兒哪天某個韃子酋首不小心就騎馬摔死了呢?到時候萬一正好應景兒,不就成潑天的大功了麼!

…………

面對此類軍報,縱使林漢龍,郭逸,老傑克等人絞盡腦汁,也實在沒辦法分析出一個清晰的戰場態勢來。他們估計崇禎皇帝和那些大明中樞官員也不是什麼天縱奇才,不可能做得比他們更好,多半會是更加糊塗。

而大明朝廷的反應果然也正如他們所料,面對後金軍迅如烈火般的侵攻,根本做不出什麼及時應對。體現在給那些塘報的回覆上,便是“知道了”三個字。偶爾話多一點的,也就是“城守策援,俱要算出萬全,毋中奸計”,或者是“嚴飭各路將官多方固守,待援合剿,不得怯懈”之類的萬金油回覆。真正的攻守反擊之策,卻是一條沒提。

——所以說明軍屢戰屢敗也不是沒原因的,中樞連最起碼的敵情都搞不清楚。雖有龐大體量,卻調動不起來。全靠前方將領自己發揮,對敵情的預測要麼靠猜要麼靠賭,打勝仗是運氣,打敗了纔是正常。

當然了,要說大明朝廷這段時間完全沒有動作,那也不盡然。前方消息不準,沒法做出針對性的安排,但後方相關工作還是做了一些的,主要體現在三處:

其一是把兵部尚書張鳳翼給召回北京了。張鳳翼本來在天津考察武備,前段時間正好身體不豫,原打算在天津養病的。但是在皇帝連發數道聖旨,以及周延儒溫體仁等上司僚友藉助短毛無線電報,平均一天三封的奪命連環催之下,太子少保?兵部尚書仍加俸一級張老大人終於還是奉旨回京,帶病堅持工作,主持這一次的對後金戰事。

爲了路上安全,張老大人找到短毛借兵護送,龐雨很大方的派給了他一個營,由徐磊率領的六百多人跟着張鳳翼一同前往京師。到達北京之後自然是一頭扎進了瓊市坊裡,大大增強了北京團隊的安全保衛力量。

其二是朝廷重新任命了畢自嚴爲戶部尚書,楊一鶴仍舊作他的漕運尚書不變。楊尚書這段時間正忙着自天津南下,沿着大運河一線檢查漕運工作,暫時就不回京述職了。好在戶部本就是畢尚書的地盤,楊一鶴接手後也沒對其做任何調整,畢尚書重回故地,應該是得心應手的。

畢自嚴原本也想要鬧鬧小情緒,拒接聖旨的,但陪着宣旨太監一起過去的是錢謙益。老錢跟他談了會兒心,說景曾兄你憑白遭此一劫,心有不平也能理解。但眼下正是關鍵時刻,國家有難之時,還是要以大局爲重啊。

畢自嚴接受了勸告,終於還是領旨重操舊業。於是皆大歡喜,除了侯恂——侯方域他爹,原本歷史上是他接任的戶部尚書,但如今卻只好繼續排隊了。

另外第三件事,便是調派援軍。經歷過五年前“已巳之變”的混亂,這一回崇禎皇帝本人和大明朝堂諸公總算表現的冷靜了一些,沒有再不分青紅皁白到處發勤王詔書,連江南四川的部隊都給劃拉過來。

因爲有了“已巳之變”和登州之戰的實例,事實證明還是遼鎮部隊比較能打,所以朝廷只是向薊遼總督傅宗龍發出了調兵指令。作爲袁崇煥和孫承宗的繼任者,傅宗龍水準也不低的,很快便傳回準信:已令山海關總兵尤世威和寧遠團練總兵吳襄各率標下精兵前往昌平,居庸一帶馳援,同時作爲遼鎮核心的祖家軍,關寧悍將祖大弼也將隨後出戰,作爲後援。

當然,既然用上了遼鎮,那另一支比它名氣更響的部隊也不可能沒人提及——朝中確實有人上書的,說瓊鎮不也有一支強軍在山東麼?爲什麼不將其調遣過來呢?距離京師還近着點呢。

只不過這封上書沒有在朝廷中激起任何波瀾,沒人贊同,也沒人反對,根本連討論都沒有。除了上書的那個愣頭青外,幾乎所有朝臣都極有默契的對此保持了緘默。而這封上書被送進皇宮後也沒了下文,不聲不響的被“淹”掉了。

林漢龍等人也是在好幾天以後,才從錢謙益那裡聽說到這則消息。錢閣老大約是怕引起短毛的猜疑,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但林漢龍對此完全不介意。

“沒關係啊,只要大明朝廷能夠自己解決,咱們從頭到尾做個看客不也挺好麼。”

——林漢龍現在是底氣十足,手握八百精銳,心態自然很好。反正就算京城失陷,他也有把握能保住大家的安全。

…………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北京城裡漸漸鬆懈下來。儘管前線依然經常送回緊急軍報,但戰線始終只是徘徊於宣大一帶。於是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看明白了——後金這次入寇,似乎並不打算深入,在邊境附近搶一把就能滿足他們了。

瓊海軍的那批人當然更是這麼認爲——歷史書上就是這麼記載的麼,看來歷史的慣性依然強大,這一次的後金軍入寇,也差不多到爲此爲止了。

既然確定京師周邊無恙,那他們的生意也就可以繼續下去。於是便給天津那邊發了電報,讓趕緊把積壓的貨物送過來。瓊市坊藉着這一次休市的機會清查庫存,整理貨物,倒是好好的整頓了一下子,如今便準備重新開張了。

而整個北京城的感覺也是類似,街面上已經漸漸不再有兵丁巡邏,基本上恢復到戒嚴之前的狀態。

一切似乎都很美好,直到八月份的某一天,風雲突變!

“前方急報,居庸關失守!總兵陳洪範陣亡!”

“韃軍前鋒已至昌平!”

忽如其來的壞消息驚呆了所有人,包括瓊海軍那些人亦是如此——史書上可沒這一出啊!難道是歷史改變了?

而之後傳來的信息,終於讓他們確定歷史已經不同。究其原因,似乎還正是源於他們自己。

——韃軍統帥,後金大汗皇太極對外宣佈了此次攻明的理由,除了史書上原本有記載的報復明邊將擾其境、殺其民、匿逃人等幾條理由外,還額外增加了一條:

瓊州髡匪害我兄弟,此仇不共戴天!此番統軍南下,定要取得一“真髡”之首級,告祭十貝勒之英靈。倘若明國願意主動交出髡匪,哪怕只有一人,大汗便可罷兵。

七八六 張世澤第六百三十二章 決斷(三)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露臉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天高三尺!第二百一十章 短毛的報復(下)第四百零六章 攻城(中)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路線問題?第四百五十四章 全體大會(五)七五二 書信第四百七十四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議(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臨高女校(下)第五百零八章 馬尼拉防禦戰(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走馬取登州(七)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臨高女校(下)七六八 找爹的第五百零一章 威海(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提案(下)七四一 莊園(一)第一百零七章 新式武器第四十九章 戰前準備(上)俺們沒有王八氣完本感言第六百八十章 確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別了,大明天使(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誤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路線方針(上)第七百零七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工資啦第五百四十六章 溫體仁的攻擊七四二 莊園(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六百四十三章 入京第三百零五章 “三不”原則第三百一十五章 脣槍舌劍(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吳南海的心事(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意外的要求(二)第九十六章 還是娛樂好第一百零九章 在船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這一夜(上)第三百零六章 “非正式”的代表團第二百八十五章 裂痕七七八 當年故智第一百九十四章 財大氣粗第三百四十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八章 黎明(下)第九十七章 革命與請客吃飯第二十五章 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六百七十三章 君前奏對(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打劫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小姐的忽悠七八四 浪濤第五十四章 挖坑!挖更多的坑!第六十七章 接舷戰,誰說女子不如男!七九二 煙塵之中第三十三章 終於理解了中宣部啊第四百零七章 攻城(下)第十七章 關於俘虜的新問題第三十七章 強敵第六百八十七章 突襲(上)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二百三十九章 會師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四百一十七章 招待會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一位名人?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第六百零六章 斷流七五六 應對策略第二百四十七章 來來回回第四十五章 戰爭起因:狗拿耗子的荷蘭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肖朗的決斷(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師(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這裡的船隊慢吞吞第一百四十八章 凱恩斯·林第六百四十五章 新老朋友見個面第六百三十一章 決斷(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喜劇,驚悚劇,以及悲劇第一百九十七章 差別待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軍隊建設第四百九十二章 車與路(上)第四十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六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聲第二百九十四章 指責第三百零七章 露一手第五百五十章 吃虧與佔便宜(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時間點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四百四十章 名義問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南海的心事(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祥瑞三兄弟……第七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尋常第六百四十七章 技術升級(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鄰里之間第五百一十四章 這一夜(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內幕消息第三百五十三章 宮裝麗人
七八六 張世澤第六百三十二章 決斷(三)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露臉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天高三尺!第二百一十章 短毛的報復(下)第四百零六章 攻城(中)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路線問題?第四百五十四章 全體大會(五)七五二 書信第四百七十四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議(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臨高女校(下)第五百零八章 馬尼拉防禦戰(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走馬取登州(七)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臨高女校(下)七六八 找爹的第五百零一章 威海(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提案(下)七四一 莊園(一)第一百零七章 新式武器第四十九章 戰前準備(上)俺們沒有王八氣完本感言第六百八十章 確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別了,大明天使(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誤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路線方針(上)第七百零七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工資啦第五百四十六章 溫體仁的攻擊七四二 莊園(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六百四十三章 入京第三百零五章 “三不”原則第三百一十五章 脣槍舌劍(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吳南海的心事(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意外的要求(二)第九十六章 還是娛樂好第一百零九章 在船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這一夜(上)第三百零六章 “非正式”的代表團第二百八十五章 裂痕七七八 當年故智第一百九十四章 財大氣粗第三百四十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八章 黎明(下)第九十七章 革命與請客吃飯第二十五章 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六百七十三章 君前奏對(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打劫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小姐的忽悠七八四 浪濤第五十四章 挖坑!挖更多的坑!第六十七章 接舷戰,誰說女子不如男!七九二 煙塵之中第三十三章 終於理解了中宣部啊第四百零七章 攻城(下)第十七章 關於俘虜的新問題第三十七章 強敵第六百八十七章 突襲(上)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二百三十九章 會師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四百一十七章 招待會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一位名人?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第六百零六章 斷流七五六 應對策略第二百四十七章 來來回回第四十五章 戰爭起因:狗拿耗子的荷蘭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肖朗的決斷(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師(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這裡的船隊慢吞吞第一百四十八章 凱恩斯·林第六百四十五章 新老朋友見個面第六百三十一章 決斷(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喜劇,驚悚劇,以及悲劇第一百九十七章 差別待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軍隊建設第四百九十二章 車與路(上)第四十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六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聲第二百九十四章 指責第三百零七章 露一手第五百五十章 吃虧與佔便宜(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時間點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四百四十章 名義問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南海的心事(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祥瑞三兄弟……第七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尋常第六百四十七章 技術升級(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鄰里之間第五百一十四章 這一夜(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內幕消息第三百五十三章 宮裝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