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

時間轉眼到了九月中旬,南直隸鄉試已經結束,諸多考生放鬆的同時,等待發榜。

上任十多天的時間,吳宗睿總算是從忙碌的情形之中稍稍解脫。

略微熟悉漕運事宜之後,吳宗睿的心情頗爲沉重。

整個南直隸承擔一百八十萬石的漕糧徵運任務,其中淮安府承擔的漕糧任務爲十萬四千石,這是朝廷下達的徵收指標,若是按照這個數額徵收,淮安府所轄的州縣百姓還算是能夠承擔的,畢竟漕糧可以抵繳田賦,很可惜,漕運腐敗,各級官府徵收的漕糧,達到了指標的三倍甚至四倍,也就是說,每年需要在淮安府徵收至少三十餘萬石的糧食,才能夠完成漕運之任務,這就讓漕糧成爲百姓沉重的負擔。

三十餘萬石的漕糧,其中運送到北方和京城的,僅僅十萬四千石,其餘的二十餘萬石的糧食,抵繳了所謂的漕運費用、徭役等等,還有各級官府想方設法增加的苛捐雜稅。

漕運的徭役是非常沉重的,譬如說淮安府,所轄的州縣的農戶,必須承擔運送漕糧的任務,漕運的時間漫長,從二月一直持續到十一月,一旦承擔了漕運徭役的任務,則全年幾乎不着家,無法耕種田地,所以官府同意讓農戶以繳納糧食的名義,抵消徭役,而由專門的漕幫來承擔漕運任務。

可以說,漕糧已經被各級官府視爲肥肉,誰都想着從中分一杯羹。

吳宗睿先前所瞭解的漕運途中各級官府強行徵收的過路費,以及沿途匪幫劫掠的錢糧等等,大都是出自於這裡,沉重的壓力,全部到了老百姓的身上。

滁州沒有承擔漕糧的任務,吳宗睿擔任滁州知州的時候,對於漕糧徵收的事情,不是特別清楚,擔任淮安府知府後,他終於明白漕運的不少黑幕。

“大人,淮安府今年的漕糧基本徵收完畢,你不必過於擔心了。”

“先生,瞭解漕糧徵收的份額,我感覺到的只有震驚了,淮安府運送到京城和北方的漕糧,不過十萬四千石,可徵收的漕糧,居然有三十三萬石,府衙的官吏說淮安府還算是好的,蘇州和揚州的情形更加嚴重,揚州達到了四倍以上,如此下去,農戶怎麼能夠承擔,難怪這些年以來,漕糧根本無法完全徵收上來。”

曾永忠明顯不激動,這樣的情形,多年之前他就有體驗了。

“大人說的是,不過這漕運的規矩,歷來都是如此,就連朝中的不少大人都是清楚的,你也知道,僅僅是漕運總督府管轄的漕運兵丁就有兩萬人,還有沿途的各級官府,他們的開銷也是不少的,朝廷只是要求漕運總督府每年運送兩百多萬石的糧食到京城和北方,其餘的都不過問,所以地方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的。”

“這倒不一定,若是從陸路運輸,儘管時間有些長,可是開銷小了很多,而且那些商賈,同樣也是賺取到了銀子。”

曾永忠搖搖頭,跟着開口了。

“大人,陸路運輸開銷的確少很多,可是遭遇到劫持的可能性太大,遠遠沒有漕運安全。”

吳宗睿微微搖頭,他知道曾永忠一時半會不會改變認識。

“曾先生,說說府衙徵收的漕糧,究竟如何開銷的吧。”

“大人,以去年爲例,十萬四千石糧食必須上蓋,運送到京城和北方,不得有絲毫延誤,剩餘徵收到的近二十萬石糧食,按照官府定價,摺合六萬兩白銀左右,其中上繳漕運總督府三萬兩白銀,抵扣農戶的徭役,以及漕運兵丁之開銷,其餘三萬兩白銀,則是彌補淮安府州縣衙門的各項開銷等等。。。”

吳宗睿終於忍不住了,輕輕拍了拍桌子。

“先生,一石漕糧三錢銀子,也不知道朝廷是怎麼定價的,去歲滁州一石糧食已經是六錢到七錢銀子,我想淮安府商貿更加發達,也更加的富庶,去歲一石糧食至少是七錢銀子,近二十萬石糧食,摺合白銀至少是十三萬兩白銀左右,官府從農戶手中徵收糧食,按照三錢一石的價格徵收,隨手轉出去,至少六錢銀子,看樣子這銀子也太好賺了。”

“大人,這是朝廷和漕運總督府定下的糧食價格啊。”

“當然了,若是要求朝中百官以及漕運總督府的官吏來上繳糧食,他們怕是早就鬧翻天了,也只有農戶好欺負。”

“大人不能如此想啊,更不能隨意變動漕運糧食的價格啊。”

“我知道,不過我既然出任淮安府知府了,這裡面弊端,就要革除一些,漕運糧食之徵收,從現在開始,府衙全部收繳糧食,不再以銀子來徵收,各州縣必須上繳糧食,若是他們不願意也行,那就按照五錢銀子的價格上繳白銀,且州縣衙門所有開銷,府衙概不過問,由他們自己去想辦法。”

“大、大人,使不得啊,如此做,就是犯了衆怒,淮安府所轄州縣的官吏,對大人肯定有意見的。”

“無所謂,大家心知肚明,淮安府所轄州縣的官吏,怕是肥的流油了,府衙這道政令下去,若是誰敢於置之不理,那我不會客氣,查他個底朝天,揪出幾個官吏來。”

“這,我明白了,大人一定要做,也是可行的。”

“先生明鑑,我也是無奈,纔會這麼做的。”

曾永忠略微的沉吟了一下,接着開口了。

“大人將權力收回來,集中糧食,倒也說得過去,就算是漕運總督衙門,亦不會過問此事,他們只要拿到足夠的銀子就可以了,大人集中糧食,統一分配,倒也不失爲上策,只是我建議,大人可將次辦法稟報總督楊大人,若是得到楊大人的支持,更好施行。”

吳宗睿微微搖頭,他當然明白曾永忠的意思。

“曾先生,還是那句話,有所爲有所不爲,既然是我做出的決定,那我來承擔一切的責任,若是楊大人詢問了,那我可以詳細稟報,提前給楊大人稟報了,楊大人會怎麼看我,怕是認爲我是天下第一號的貪官了。”

曾永忠也嘆了一口氣。

“我明白大人的意思,只是不願意大人背鍋,也罷,這件事情我來承擔責任,這一次大人就不要過問了,我是大人身邊的師爺,大人需要考慮的是漕運之順利,具體的事宜就由我這個師爺來籌謀了,若是州縣衙門詢問,我會告知他們一切的。”

吳宗睿搖頭準備開口的時候,曾永忠站起身來,抱拳開口了。

“爲大事者不拘小節,大人不能任何事情都自身來承擔,滁州的事宜,大人算計準確,取得了勝利,可誰知曉今後的每一件事情,是不是完全順利,這漕運的事宜,牽涉到太多的利益,估計反對的人不少,大人退居幕後,其實也是爲了更好的掌控全局。”

吳宗睿看了曾永忠好一會,終於點頭了。

“先生說的是,這件事情,就拜託先生了,近段時間,我還有些事情需要處理,不一定時時刻刻都在府衙,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先生自行決斷就是了。”

“那可不行,府衙的大小事宜,我都會詳細梳理,且將處置的建議稟報大人,最終還是由大人來決斷。”

吳宗睿也站起身來,看着曾永忠。

“先生是不是有什麼擔憂,先生是看着我長大的,也是看着我考取功名的,我信任先生,更是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拜託先生負責府衙的諸多事宜,就是請先生幫忙我承擔,先生所做之決定,我是完全贊同的,辦好了是先生與我的功勞,出現紕漏,我亦會承擔和想辦法化解,先生就不必過於推辭了。”

曾永忠也看着吳宗睿,好一會纔開口說話。

“大人,我也不是隨意說的,淮安府與滁州不一樣,這裡的情況異常複雜,大人身爲知府,務必知曉點點滴滴,才能夠做出諸多的決斷,才能夠避免危險,府衙和州縣的諸多事宜,我提出建議,請大人決斷,絕非是推卸責任,至於漕運總督府的事宜,大人親自協調聯繫,這樣做到了萬無一失,就算是遭遇到突發事件,也能夠從容應對。”

吳宗睿終於點點頭。

“先生說的是,那就如此辦理吧。”

曾永忠離開了廂房,屋子裡面安靜下來。

吳宗睿在屋子裡轉悠,漕運之黑幕如此厚重,這是他沒有想到的,應該說這樣的弊端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必定有一個長期的過程,各級官吏的手伸向漕運,瘋狂的斂財,其中必定有人將貪污的錢財往上進貢,得到上面的庇護,乃至於不斷升官。

毫無顧忌的增加農戶的漕糧徵收任務,從中賺取鉅額的差價,還要盤剝路過本地的漕船,甚至勾結沿途的匪幫,進一步的斂財。

這已經不能夠僅僅用瘋狂來形容了。

重重黑幕,背後一定有一雙巨手牽引,這隻巨手可不是一個兩個人,一定是龐大的利益集團。

吳宗睿還不能夠向這隻巨手挑戰,他沒有那麼強悍的實力。

與此如此,還不如改變淮安府所轄州縣徵收漕糧的辦法,立下一個下面都明白的規矩。

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五百四十七章 首輔易人(3)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八百零七章 不一般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四百一十八章 覺華島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家日報(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六百三十一章 閃電戰(5)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
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五百四十七章 首輔易人(3)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八百零七章 不一般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四百一十八章 覺華島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家日報(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六百三十一章 閃電戰(5)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