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

再次見到高起潛,吳宗睿的神態從容了很多。

“咱家恭喜吳大人,賀喜吳大人了。。。”

吳宗睿已經被敕封爲太子少保,是朝中從一品的文官,如果身在朝廷,已經進入內閣爲官了,到了這樣的地位,高起潛也不會在吳宗睿的面前託大了。

“公公不要如此客氣,我都有些不適應了,登萊新軍獲取的諸多勝利,也有公公的功勞,我絕不會忘記。”

吳宗睿同樣不會在高起潛的面前託大,他很清楚,高起潛每次與他見面,其實是代表皇上,現如今朱由檢最爲信任的兩個太監,一個是王承恩,一個就是高起潛了。

“哪裡哪裡,都是登萊新軍的將士驍勇善戰,加上吳大人睿智的指揮,方能獲取如此重大的勝利,吳大人是不知道啊,後金韃子進入京畿之地,咱家是真心着急,看着皇上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咱家恨不得撕碎那些囂張的後金韃子,還好吳大人神兵天降,打敗了後金韃子,讓皇上終於放心了。。。”

聽話聽落音,高起潛的恭維,吳宗睿一點都不在乎,他注重的是高起潛想要表達的意思。

登萊新軍驍勇,能夠對付後金韃子,這就是高起潛表達出來的意思,也是皇上表達出來的意思,既然登萊新軍能夠抗擊後金韃子,那就沒有必要在中原一帶轉悠,去對付流寇了。

對付後金韃子最爲主要的地方是哪裡,肯定是遼東了。

廣袤的遼東,除開錦州和寧遠等城池被遼東邊軍佔據,其餘的地方几乎都屬於後金韃子的勢力範圍,遼東邊軍已經不敢在城池外隨便巡邏,免得被後金韃子剿滅。

生活在這一帶的遼東漢人,可謂是苦不堪言,他們名義上還是大明朝廷的子民,實際上被後金韃子所控制,平日裡後金韃子看不見蹤影,一旦到了秋收季節,鋪天蓋地的後金韃子就會出現,將所有種植的糧食蒐羅一空。

努爾哈赤年代,遼東漢人遭遇到殘酷的鎮壓,動輒被殺,家破人亡,所以他們就算是在死亡的邊沿掙扎,也不願意歸附後金韃子,皇太極登基之後,後金對於遼東漢人的鎮壓緩和了很多,這讓那些無法依靠遼東邊軍的遼東漢人,暗地裡歸附了後金韃子。

這就讓駐紮在錦州和寧遠等城池內的遼東邊軍,寸步難行了。

山海關、寧遠、錦州這一條防線,包括其中的前屯、高臺堡、塔山、大興堡、松山,以及原來的大淩河城等等,構築成爲大明朝廷的關寧錦防線,很長時間成爲後金韃子無法逾越的鴻溝。

後金韃子可以從喜峰口、古北口乃至於宣府和大同等地入關劫掠,但他們無法攻克關寧錦防線,廣寧錦防線就好比是一把鐵鉗,卡住了後金韃子通往中原的道路,這也意味着後金韃子無法在中原一帶立足,就算是當年皇太極領兵在京畿一帶肆虐,卻也無法固守被八旗軍攻陷的城池。

大淩河城之戰,讓遼東邊軍遭受重創,短時間之內根本無法恢復,這一次阿濟格率領十萬後金韃子入關劫掠,遼東邊軍根本沒有看到蹤跡,以往這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遼東邊軍遭受重創,幾乎無法駐守關寧錦防線,偏偏登萊新軍崛起了。

。。。

看着高起潛的笑臉,吳宗睿已經明白了一切,他註定要到遼東去了。

“公公說哪裡話,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身爲朝廷中人,爲皇上分憂,狠狠打擊後金韃子,是爲臣的本分,再說了,登萊新軍能夠在密雲一帶痛擊後金韃子,這也是皇上洪福齊天。”

高起潛臉上的笑容更盛了。

“來,咱家敬吳大人一杯酒,吳大人常年在外奔波,很少有時間到京城來,咱家想着與吳大人好好的痛飲一番,都只能想想,吳大人可一定要滿飲這杯酒。。。”

。。。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陸續有人到府邸來拜訪,大都是吳宗睿的一些同年,這些崇禎二年殿試的進士,升遷快的是六部的從五品員外郎,也有好些都察院的正七品監察御史,儘管他們在京城的品階不是很高,可只要有外放的機會,就能夠快速升遷。

可不管怎麼說,在吳宗睿這個太子少保的面前,所有人都是無法驕狂的。

吳宗睿沒有擺架子,與每個來拜訪的人都是笑臉交談,把酒言歡。

這讓吳宗睿很短時間內,有了不錯的名聲。

登萊巡撫盧發軒,登萊商會會長曾永忠等都來信了,登萊之地的糧食再一次大獲豐收,登萊新軍打敗流寇和後金韃子的消息傳到登州之後,登州的商貿交易呈現井噴的局面,就連漠南蒙古的諸多部落,都派遣了人偷偷到登州來了,期盼能夠做一些生意。

發展最快的還是錢莊,按照吳宗睿離開時候的安排部署,曾永忠親自抓了錢莊的發展,由登萊商會表面經營、巡撫衙門暗地裡操控的錢莊,已經發展到青州和濟南府等地,旅順島、金州和皮島等地,也有了規模不小的錢莊,一些後金和蒙古的商賈,同樣將錢財存入到錢莊之中,免去了運輸錢財的危險和苦楚。

而且,登州萊州等地錢莊開具出來的金票和銀票,已經在北直隸、南直隸不少的地方流通,絕大部分的商賈都願意接受錢莊開具的金票和銀票。

隨着吳宗睿地位的提升,登萊新軍的逐漸強大,已經很少有人想着算計登萊之地了。

總的來說,登萊之地,正在按照吳宗睿規劃的路徑,大踏步的發展。

九月初十,辰時,吳宗睿來到了紫荊城的偏殿。

早朝已經結束,皇上回到了偏殿。

在太監的引領之下,吳宗睿進入了偏殿。

所有的內閣大臣,以及兵部尚書張鳳翼,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濟,悉數在偏殿。

“臣吳宗睿拜見皇上。。。”

吳宗睿很自然的跪下了,沒有什麼埋怨的,這一刻,他很平靜。

今日的跪下,是爲了明日更好的站立。

“吳愛卿接旨。。。”

溫體仁的聲音傳來。

“臣領旨。”

“。。。敕封吳宗睿爲薊遼督師,統領遼東、宣府、大同、登州、萊州、旅順、金州所有軍民事宜,欽此。”

領旨謝恩之後,吳宗睿站起身來,看見了皇上的笑臉。

“吳愛卿,遼東的事宜,朕就託付你了。”

“臣一定不辜負皇上的重託,守衛好遼東,護衛京師的安全。”

“好,朕等的就是你這句話,承恩,拿酒來,朕要敬吳愛卿一杯酒。。。”

這不是皇上第一次在偏殿喝酒,只不過這一幕過去已經很長時間了,皇上第一次在偏殿喝酒,對象是薊遼督師袁崇煥,第二次在偏殿喝酒,是繼任的薊遼督師孫承宗。

這之後,薊遼督師空缺了很長的時間,每個人都忌諱這個職位。

皇上登基之後,第一任薊遼督師袁崇煥,凌遲處死,家被抄了,第二任的薊遼督師孫承宗,因爲大淩河之戰,被迫承擔責任,提前致仕。

這一次,皇上又舉起了酒杯,對象是第三任的薊遼督師吳宗睿。

吳宗睿倒是無所謂,端起了酒杯,說了謝恩的話語之後,一口氣喝下去了。

“吳愛卿,朕賜予你尚方寶劍,可便宜行事,除非是緊急情況,其餘時候,你可以處置三品以下文官,二品以下武官,事後稟報朕即可。”

賜予尚方寶劍,是每一任薊遼督師習慣性的程序,因爲薊遼督師這個職位太過於重要了。

因爲後金韃子的崛起,遼東設立了諸多的官位,其中以遼東巡撫和遼東經略位高權重,兩個職位相互之間有配合,但更多的是掣肘,同時朝廷還設置了薊遼總督,宣大總督,三邊總督,一同負責抗擊後金韃子的事宜。

朝廷設置如此之多的官職,可惜遼東的局勢沒有得到絲毫的緩解,自開原被後金韃子拿下以後,鐵嶺、薩爾滸、撫順、瀋陽、遼陽、鞍山、海州、耀州、蓋州、廣寧、義州、西平堡等地相繼被後金韃子攻陷和拿下,經歷了薩爾滸之戰、大淩河城之戰後,大明朝廷在遼東的力量被空前削弱。

天啓年間,朝廷專門設置了薊遼督師一職,統管遼東所有事宜,可節制遼東巡撫等官員。

一般情況下,擔任過六部尚書之職位的官員,纔有資格出任薊遼督師。

當年的袁崇煥,就是以兵部尚書職銜,出任薊遼督師,孫承宗就更不用說了,擔任過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出任薊遼督師綽綽有餘。

薊遼督師位高權重,承受的壓力也絕不一般,稍有疏忽就是家破人亡,所以說這個職位儘管不同於一般,但無人願意出任。

接過了尚方寶劍,吳宗睿還沒有來得及開口謝恩,皇上再次開口。

“吳愛卿,朕要是記得不錯,你有七年時間沒有回家去了吧,朕準你四個月的假期,在家中過完春節之後,趕赴遼東上任。。。”

。。。

走出偏殿的時候,吳宗睿有些發懵,朱由檢居然給了他四個月的假期,讓他專門回家去看看,這是天大的恩賜了,換做其他人,早就感激涕零了。

吳宗睿沒有特別感激,只是感覺到了朱由檢的心很細。

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十六章 乞丐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頭豬的威力(3)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塵埃落定(4)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暫時忍住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輕敵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七百零九章 掌控山東(14)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穩定南方(4)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
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十六章 乞丐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頭豬的威力(3)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塵埃落定(4)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暫時忍住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輕敵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七百零九章 掌控山東(14)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穩定南方(4)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