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

第三件事情牽涉到張東濤,牛犇沒有直接通報情況,曾永忠和劉寧等人也不會詢問。

此刻的張東濤,與李巖駐守在洛陽府城,幾乎是無所事事。

沒有誰會想到,李自成率領大軍進入陝西作戰,張東濤和李巖都沒有跟隨,留守洛陽府城和潼關一帶,其實潼關與洛陽府城已經不需要派遣大軍駐守。

李自成率領大軍攻陷西安府城的消息傳來,張東濤沒有什麼反應,李巖更是表現的冷漠,戰功赫赫的他們,此次被李自成刻意排開,失去了建功立業的機會,兩人都清楚,義軍打敗孫傳庭之後,陝西已經處於防守的空虛狀態,朝廷諸多衛所的軍士已經失去了抵抗之心,義軍拿下西安府城以及整個的陝西全境,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斥候離開廂房不長時間,李巖就來了。

開口說話的李巖,神色不是很好。

“張大哥,義軍攻陷了西安府城,看樣子掌控陝西只是時間問題了。”

稱呼的變化,意味着李巖與張東濤之間的關係更深一層了。

張東濤點點頭,這件事情他與李巖早就交換過意見。

“李兄,你說的不錯,闖王掌控陝西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我倒是覺得,義軍保持當下的氣勢,能夠一舉拿下整個的北直隸,乃至於攻陷大明的京城。。。”

李巖沒有表現出來吃驚,反而不是很在意的開口了。

“張大哥,我以爲闖王稱帝的時間,怕是不太遠了,不知道闖王領兵進攻北直隸和京城的時候,是不是會讓大哥與我繼續留守河南。”

張東濤衝着李巖豎起了大拇指。

“李兄,你的分析不錯,我已經做好了留守河南甚至是陝西的準備,闖王此次算是衣錦還鄉,一定會趁着這股氣勢,大舉進攻北直隸,他的身邊有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必定能夠取得節節勝利,至於說你我,留守河南是最好的選擇。。。”

張東濤沒有發怒,倒是李巖有些忍不住了。

投奔李自成以來,李巖已經察覺到了,義軍之中戰功最大之人,就是張東濤,好多次關鍵的戰鬥,都是張東濤率領義軍獲取勝利的,也正是因爲這些關鍵性的勝利,讓張東濤在義軍之中的威望不一般,不過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對於張東濤有着不小的意見,或者說他們嫉妒張東濤在義軍之中的影響力,總是在李自成的身邊攛掇,導致李自成對張東濤愈發疏遠。

就說這一次義軍徹底打敗大明五省總督孫傳庭,其中一半的功勞屬於張東濤,要不是張東濤當機立斷,率領前軍十萬人駐守潼關,斷絕了孫傳庭率領朝廷大軍回到陝西的道路,李自成壓根不要想着打敗孫傳庭,畢竟秦軍和延綏邊軍的戰鬥力絕非一般。

如果孫傳庭回到了陝西,重新整頓秦軍和延綏邊軍,到時候秦軍和延綏邊軍將要成爲義軍最大的隱患和最大的威脅。

可能是功高震主,也可能是受到了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的蠱惑,李自成有些防備張東濤了,不僅有意淡化張東濤在關鍵戰鬥之中取得的勝利,削弱張東濤在義軍之中的影響力,而且每逢關鍵的戰鬥,就會將張東濤排除在外。

李巖與張東濤的關係勝過了親兄弟,這層關係李自成是知道的,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也是知道的,這也導致李巖遭受到了排擠,所以他特別的警惕,所謂樹倒猢猻散,一旦張東濤遭遇到排擠或者清洗,他李巖也不可能有好的結局。

李巖爲張東濤不值得。

當然,有着舉人功名的李巖,遍讀史書,也知道一些帝王之術,他對於李自成做出來的選擇,打心眼裡不齒,卻不好公開說出來。

張東濤也在暗地裡拉攏一些關係,這件事情李巖是知道的,他甚至利用自身的力量幫助張東濤,譬如說原來屬下的那些軍士,就聽從張東濤的指揮,而且逐漸成爲張東濤麾下的中堅力量,還有紅娘子,偶爾也會利用自身的影響力,爲張東濤造勢。

很多時候,李巖不得不想到羅汝纔等人,當初李自成下狠手斬殺了羅汝才,爲的就是集中力量和權力,阻止任何外來的干擾,全面掌控義軍,雖然張東濤與羅汝才完全不一樣,不過一旦李自成完全掌控了權力,過河拆橋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兔死狗烹,張東濤必須要注意這一點。

“張大哥,闖王憑什麼要求您駐守潼關和洛陽,我是想不通,您是闖王的生死兄弟,如果闖王聽從某些人的蠱惑,都不能夠信任您了,那諸多的義軍兄弟會怎麼看。。。”

李巖說的非常直接,已經拋卻了所有的顧慮。

張東濤的眼睛裡面閃現一絲的笑容,稍縱即逝。

“李兄,有時候我們退後一步,不一定是壞事情,譬如說這一次闖王領兵進軍陝西,攻陷了西安府城,我們駐守潼關和洛陽,至少保證了後方的穩定,說起來我們也是有一定功勞的,至於說闖王可能領兵出征北直隸或者大明京城,放心的將河南以及陝西等地交給我們來駐守,這也是相信我們。。。”

李巖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了。

“張大哥,我說的是真的,闖王如果不信任您了,隨便找什麼理由,都能夠讓您無法在義軍之中立足,可如果您有赫赫的戰功,得到了諸多義軍兄弟的認可,闖王就是遭受到某些人的蠱惑,也要三思而行。。。”

張東濤微微的搖頭。

“李兄,你想的太簡單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以往我領兵作戰獲得了勝利,不管什麼情況之下,功勞都是闖王的,現在也是如此,有些時候,局勢變化了,你我也要跟着變化,要不然不管你立下了多大的功勞,結局都是很不妙的。”

“其實我已經想明白了,雖然我和闖王是生死兄弟,不過闖王纔是義軍的首領,若是闖王覺得我威脅到他的地位了,也不排除動手的可能。”

“當初羅汝纔在義軍之中的威望是不一般的,僅次於闖王,不也被闖王斬殺了,你我與羅汝才比較起來,影響力不一定有那麼大。”

“能夠同甘共苦纔是好兄弟,可惜的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太少了。”

“李兄,這些話是我的肺腑之言,你的想法我大致清楚,可有些事情,不是你我能夠扭轉的,既然不能夠改變,那我們就儘量的想辦法迴避。。。”

李巖的臉色有些發白,他萬萬想不到張東濤會說出這樣的話語。

“張大哥,您這是什麼意思,逆來順受嗎,等到人家算計到面前來嗎,我不同意,如果知道是這樣的結局,那我早就解甲歸田,過自家的小日子去了,還跟着闖王拼搏幹什麼,我跟隨闖王不求什麼榮華富貴,可至少需要認可。。。”

張東濤眯起了眼睛,其實他話語裡面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可惜李巖這個讀書人,心思過於的直爽了,沒有想到他話語裡面隱藏的意思。

“李兄,你沒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隱忍不等於逆來順受,隱忍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是一定會爆發出來的,在你的面前,我不會隱藏自身的想法,雖然我能夠肯定闖王是受到了牛金星等人的蠱惑,對我有些意見和看法了,可是闖王畢竟經歷了太多的風浪,怕不是那麼容易被蠱惑的,所以我覺得,根子的問題還是在闖王哪裡。”

“你想一想,若是闖王支持你我,牛金星和宋獻策哪裡敢隨便說,說得直白一些,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怕是察覺到了闖王的想法,纔會跳出來說你我不好的地方。”

“如此情況之下,你我不需要直接去怒懟,那樣我們很有可能與羅汝纔等人的結局一樣,我們只要審時度勢,時刻關注局勢的變化,一旦發現情況不對,我們有自保的能力。”

“從這個情況來說,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隱忍,我們需要看闖王下一步究竟會怎麼做。”

。。。

李巖頻頻點頭,對着張東濤豎起了大拇指。

“張大哥,您說的在理,我總算是想明白了,當下的局勢對我們不是特別有利,義軍攻陷了西安府城,準備要掌控整個的陝西,士氣正旺,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隱忍,就是找尋到機會,只要我們完全的把握機會,就一定能夠自保。。。”

。。。

兩天之後,闖王身邊的親衛來到了洛陽府城,交給了張東濤一封信函。

饒是張東濤保持了足夠的冷靜,看完信函之後,身體都有些微微的顫抖。

隨後趕來的李巖,認真看了信函,氣的一把將信函扔在了地上。

“張大哥,您說對了,闖王準備分兵進攻北直隸,沒有您參與其中,也沒有我參與其中,看樣子闖王已經想不到我們了。。。”

張東濤的神色早就變得平靜。

“李巖,記住我說的話,我們任何的隱忍都是有目的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管牛金星和宋獻策給闖王提出什麼樣的建議,只要我們有能力自保,到時候都可以應對。。。”

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塵埃落定(4)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六百四十一章 洪承疇的堅持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
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塵埃落定(4)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六百四十一章 洪承疇的堅持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