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

“大人,春季田賦徵收的時間已經過去二十多天,滁州、全椒、來安三縣的賦稅徵收速度太慢,徵收數額尚不及一成,如此下去,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啊。”

“不着急,按照朝廷的規定,六月底纔是上繳春季田賦的時間,到了六月,一些地方的玉蜀黍和大豆等作物都已經收割,稻穀也快要成熟,農戶收穫了糧食,纔有錢上繳田賦,若是我們現在就強行的徵收,青黃不接的農戶怕是活不下去。”

“話是這樣說,道理也是如此,不過南京的戶部和督查院,怕是會派人前來督查的,這段時間,我瞭解了其他地方徵收春季田賦的情況,比我們滁州要快很多啊。”

吳宗睿看了看曾永忠,微微的嘆了一口氣,他何嘗不知道。

休沐結束,回到滁州,吳宗睿改變了策略,他與曾永忠詳細交談,明確了態度,除非是重大的案子,或者是引發了衆怒的事宜,一般的事情他壓根不過問,悉數交給曾永忠打理。

嚴格說來,滁州幾乎不會有什麼重大的案子和引發衆怒的事宜,官紳家族長時間統治這裡,很多的事情在下面就完全解決了,所以說吳宗睿幾乎是不管什麼事情的。

徵收春季田賦的事宜,可以算是滁州當下最大的事情,在這件事情上面,吳宗睿的態度是明確的,那就是緩一緩,讓農戶喘口氣,不要因爲強行徵收賦稅,鬧得天怒人怨。

這樣做,滁州承受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南京的戶部以及督查院,高度重視春季田賦徵收的事宜,戶部專門列出了府州縣春季田賦徵收的進度表,進度表展現的就是南直隸所轄的所有府州縣田賦徵收的進度情況。

按照慣例,南京戶部負責南直隸、浙江、江西以及湖廣等地田賦的徵收,協助分管漕運事宜,這些地方的田賦,佔取了大明全國田賦一半左右的份額,南京戶部自然是要重視的。

田賦徵收的額度,很大程度上面就是各地官吏政績好壞的晴雨表。

吳宗睿不強行徵收滁州春季的田賦,這是拿着自己的前途賭博。

也難怪曾永忠會着急。

看見吳宗睿嘆氣且沒有開口,曾永忠皺着眉頭再次開口了。

“大人體恤百姓,我是知道的,不過也要看是什麼形勢之下,若是因爲田賦徵收進度太慢,遭遇到南京戶部和督查院的責備,得不償失啊。”

“滁州、全椒和來安三縣的官吏,也很着急,他們知道不能夠徵收儘量多的田賦,可能會遭遇到上面的責罰。”

“大人,下決心吧,還是徵收一部分的田賦,一個月時間過去,至少要徵收三成以上的春季田賦,這樣才說得過去啊。”

吳宗睿思索了好一會,看着曾永忠,慢慢開口了。

“先生,我知道你是爲我好,不過現如今的情形,你也是知道的,農戶哪裡來的錢糧繳納春季田賦,我們強行的徵收賦稅,豈不是逼着百姓流離失所嗎,我看還是依照我們原來確定的計劃做,滁州、全椒和來安三縣的官吏着急,你去告訴他們,一切的責任我來承擔。”

曾永忠看着吳宗睿,神色變得嚴肅。

“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此事還是我來處理,若是南京戶部和督查院責罰,我來應對,我無官無職,戶部和督查院不能拿我怎麼辦,大不了我不在大人身邊做事情就是了。”

吳宗睿再次的搖頭。

“先生不用如此考慮,按照我說的做就是了,一切的責任我來承擔。”

四月底,南京戶部戶科給事中陳堯言來到了滁州。

陳堯言在明末有一定的名氣,崇禎元年和崇禎三年,分別給皇上上奏,一次是察查南方各縣賦稅欠額,做好記載,作爲對各級官吏考察的依據,一次是建議南京鑄幣廠開始鑄造錢幣,解決錢幣不足的困難,陳堯言兩次上奏都得到了皇上的批准,在南直隸有了不錯的名聲。

陳堯言專程到滁州來檢查春季田賦徵收的情況,讓吳宗睿有了不詳的感覺。

果然,陳堯言來到滁州之後,並未直接到州衙,而是先到全椒和來安兩縣去檢查了春季田賦的徵收情況,接着纔來到滁州。

四月的最後一天,陳堯言來到了滁州州衙。

陳堯言雖然只是正七品的南京戶部戶科給事中,卻因爲有着特殊的權力,讓各級的官吏都不敢小視,見面都是恭恭敬敬的。

明朝時候曾經出過極端的事例,那就是正七品的知縣,給同爲正七品的巡按御史磕頭的事宜,巡按御史甚至能夠與巡撫抗衡對着幹。

這肯定不正常,不過背後代表的是皇權與臣權的抗衡。

巡按御史、六科給事中以及監察御史,一定程度上是代表皇上的,對百官展開監察和督促,他們品階不高,卻能夠直接給皇上寫奏摺,而且他們身後有着龐大輿論力量的支持。

明朝後期,皇權與臣權的較量進入到白熱化的程度,黨爭也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本來代表皇權的部分給事中和御史也發生了變化,他們一方面代表皇上監督百官,一方面監督皇上的一言一行,只要是他們覺得有問題的地方,就不遺餘力的彈劾,甚至是爲了彈劾而彈劾。

明末這種風氣蔓延開來,部分的給事中和御史完全是爲了彈劾而彈劾,他們能夠憑藉彈劾的成績,名聲鵲起,成爲皇上厭惡、百官畏懼的另類存在。

朝中的黨爭,御史和給事中,已經成爲急先鋒和主要發力的集團。

可以說,朝中的給事中和監察御史,同樣成爲了一顆毒瘤,讓朝中很多的政令無法通過,讓想做事情的官吏無可奈何。

帶着怒氣的陳堯言,大搖大擺的進入大堂。

坐在大堂上面的吳宗睿站起身來,看着大堂之下的陳堯言。

兩股目光對視,空氣中出現了一絲的火花,一邊站立的曾永忠臉色微微變化。

“本官代表戶部前來督辦滁州事宜,吳大人爲何沒有出來迎接。”

“陳大人,本官爲何要迎接你啊,你來督查滁州的政務,是代表戶部署理政務,本官也在署理政務,莫不是本官要放下手中的政務,專程去迎接你嗎。”

“你。。。”

陳堯言看着吳宗睿,說不出話來了。

地方官吏屈膝迎接給事中或者是御史,絕非朝廷的要求,而是多年來形成的慣例,相反,給事中和御史下去督查地方官吏署理政務的情況,不得依仗權勢擾亂地方。

“陳大人請坐吧,本官這份文書馬上看完了。”

說完,吳宗睿坐下了,繼續看案桌上的文書。

氣的臉色發白的陳堯言,盯着低頭看文書的吳宗睿好半天,才慢慢坐下。

幾分鐘之後,吳宗睿擡頭了。

還沒有等到吳宗睿開口,陳堯言就直接開口了。

“吳大人,本官到全椒縣和來安縣,檢查了春季賦稅徵收的情況,今日專程到州衙來,就是想着詢問你幾個問題。”

“陳大人想問什麼,直接詢問就是。”

“第一,滁州所轄地方春季田賦徵收已經有一個月時間,所徵收的田賦尚不足二成,可是實際情況。”

“的確如此。”

“第二,全椒、來安兩縣官吏,徵收田賦不力,都是吳大人背地裡指使,可有其事。”

“本官從未指使滁州所轄官吏不認真做事情。”

“如此本官就不懂了,滁州各級官吏都在認真做事情,爲何一個月時間過去了,滁州春季田賦徵收尚不足二成,本官到全椒縣和來安縣兩縣督查,縣衙官吏皆言吳大人有要求,不可強行徵收春季田賦。。。”

吳宗睿看着陳堯言,臉上露出冷笑的神情。

“陳大人,你說對了,本官的確要求滁州各級官吏不可強行徵收春季田賦,與民修養生息,這樣做難道不對嗎。”

“這、吳大人,你好厲害,竟然算計本官,本官問你,徵收春季田賦,乃是朝廷的敕令,你身爲朝中官員,難不成想着抗擊朝廷的敕令嗎,身爲滁州知州,你居心何在。”

吳宗睿站起身來,走下臺階,來到了陳堯言的面前。

“陳大人,你如此說,本官也就不客氣了,第一,朝廷徵收春季田賦的敕令,乃是要求六月底全數繳納春季田賦,至於說六月底之前春季田賦徵收繳納情況,僅做參考,不可因此否定責罰各級官吏做事不力。”

“第二,你身爲南京戶部戶科給事中,下來巡查滁州一地春季田賦徵收情況,代表的是朝廷,本應詳細瞭解地方的情形,做出公正的評價,想不到你僅僅憑着片面的瞭解,就斷言本官抗擊朝廷的敕令,本官問你,誰給你這樣的權力。”

“第三,身爲南京戶科給事中,到地方巡查,不應擾民,更不可擾亂各級官府署理政務,你在全椒縣和來安縣是怎麼做的,不僅擺出了不可一世的權威,動輒訓斥兩縣官吏,還要求兩縣官吏全程陪同,甚至離開地方的時候,要求兩縣知縣送出所轄地界,本官問你,朝廷是要求你如此做的嗎。”

“今日到州衙來了,你還要求本官到府衙外面去迎接,陳大人,你說本官該怎麼評價你的所作所爲啊。”

。。。

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九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九百三十三章 定鼎之戰(17)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八百八十六章 寶劍就要出鞘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
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九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九百三十三章 定鼎之戰(17)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八百八十六章 寶劍就要出鞘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