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

蝴蝶的翅膀再次小小的煽動了一下。

登萊兵變於崇禎五年九月初完全平定,孔友德、耿仲明、李九成和李應元等主要參與人員,全部喪命,其中孔友德自殺,李應元戰死,耿仲明和李九成則是被吳宗睿想辦法除掉。

歷史上的登萊兵變可不是如此的結局,孔友德和耿仲明最終歸順了後金,且帶去了最爲先進的紅夷大炮,還帶去了經過特謝拉和科雷亞等人培訓的熟練炮手,大大增強了後金的實力,而他們繳獲的戰船,也爲後金韃子後來攻陷皮島立下了大功。

應該說,吳宗睿暗地裡的出手,略微的幫助了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同時略微的削弱了後金的實力。

當然,吳宗睿這樣做,有着自身的目的,而且崇禎皇帝和皇太極壓根不知道。

大明王朝的損失還是慘重的,登萊之地幾乎成爲不毛之地,近一年的戰鬥廝殺,不管是城池,還是村鎮,要麼孤鴻遍野,要麼赤地千里,要知道登萊之地曾經是大明王朝的軍事重地,這裡存有大量的軍械、火炮、錢財、糧草和戰馬,原登萊巡撫孫元化組建新軍的時候,大明王朝對於新軍寄予厚望,期盼通過不斷壯大的新軍,徹底擊敗後金韃子,穩定遼東局勢。

而且,登萊之地的商貿也特別的發達,登州府城和萊州府城,更是商賈常來常往的地方。

這一切,隨着孔友德等人叛亂,灰飛煙滅。

登州和萊州是獨立於山東之外的,朝廷專門設立了登萊巡撫,這也彰顯了登萊之地的重要性,從其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登州屬於皮島、旅順以及永寧等地的大後方,有了登州的支援,後金韃子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拿下皮島和旅順等地。

歷史上也是如此,登萊兵變之後,登州和萊州失去了軍事重鎮的地位,自顧不暇,皮島和旅順相繼陷落,後金韃子完全控制了遼東,朝鮮也被迫歸順了後金。

這個時候,吳宗睿希望出任登萊巡撫,任何人看來都是難以理解的。

登萊之地已經成爲不毛之地,登州和萊州兩座主要的城池,也是元氣大傷,短時間之內根本無法恢復,要說青州都要強上很多。

更加重要的是,登萊之地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皇上和朝廷不會再注意這裡,當初徐光啓和孫元化信心勃勃的在登州和萊州訓練新軍,結果大量的新軍反叛,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原登萊巡撫孫元化被孔友德放走,回到京城之後,儘管有內閣首輔周延儒以及禮部尚書徐光啓等人的極力營救,還是被斬首棄市。

這說明了一點,訓練新軍的策略,以及被朝廷徹底放棄。

不過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儲存於登州的大量火炮和戰車,還是保存下來,沒有太多的損失,大部分的戰馬也保存下來了,還有無數的火箭軍械等等,這些武器,在登州府城被拿下之後,完全封存,任何人不得染指。

當然,這也是率先進入登州府城的吳宗睿,專門做出的決定,且得到了監軍高起潛和山東巡撫朱大典的支持。

也就是說,作爲軍事重鎮的登州府城,其骨架還在。

九月初五,監軍高起潛、山東巡撫朱大典,率領大軍班師,讓所有人吃驚的是,高起潛代表朝廷宣佈,吳宗睿暫時留在登州府城,解決登州和萊州所有的後續事宜。

登萊之地不僅破敗,官吏也剩不下多少了,萊州知府、登州知府、蓬萊知縣、黃縣知縣等大量的官吏空缺,府州縣衙門基本難以支撐,而此時登萊之地兩名主要負責人,分別爲督查院右僉都御史、青州知府吳宗睿,以及萊州總兵楊御蕃。

楊御蕃在萊州保衛戰之中,立下巨大的功勞,當初孔友德等人詐降,楊御蕃堅決不相信,不出城接受孔友德等人的詐降,而出城的登萊巡撫謝璉、萊州知府朱萬成,悉數被殺害。

正是楊御蕃的堅守,才讓萊州府城堅持下來,抵禦了叛軍瘋狂的進攻。

高起潛等人班師離開的時候,楊御蕃也隨同前往京城,僅僅留下了吳宗睿。

此次剿滅叛軍,吳宗睿可謂是居功至偉,奇襲和拿下了登州府城,讓叛軍失去了老巢,以最快的速度崩潰,叛軍主帥孔友德走投無路只好自殺,若是往朝廷呈報,首功也不爲過,按說是必須要跟隨大軍一同前往京城的。

偏偏高起潛讓吳宗睿留在登州府城,住持登萊之地的全局。

吳宗睿明白高起潛的意思,他出任登萊巡撫的事宜,肯定沒有問題了,而且提出來的幾個要求,估計皇上和朝廷也會答應,這個時候,需要儘快熟悉登萊之地的全局,到京城去就沒有意思了,無非是上朝見一見皇上,接受皇上的旨意。

至於說封什麼樣的官職,究竟是幾品官員,吳宗睿倒是不在意。

大軍班師,吳宗睿幾乎成爲了光桿司令。

留在他身邊的,有劉寧等五十人,還有金國奇和金國臣專門留下的一百名遼東邊軍,從當初跟隨吳宗睿奇襲登州府城的那一千軍士之中抽調的,而且是吳宗睿自己挑選的。

經過了奇襲登州的戰鬥,金國奇和金國臣等人,對於吳宗睿已經是刮目相看,吳襄更是透露出來讓吳三桂來到登州的意思。

萊州府城倒是還有駐軍,但也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幾乎失去了戰鬥力。

巡撫衙門,廂房。

桌上擺着登州和萊州的地形圖,這是從巡撫衙門找到的,也許孔友德和耿仲明當初壓根就沒有注意這些地圖。

吳宗睿的神色頗爲嚴肅,劉寧、羅典明、羅典勇和羅典召等人站在前面不遠處。

“登州和萊州還不平靜,今後一段時間,怕是有不少的事情,叛軍軍士大部分被剿滅和生擒,但還是有少部分逃走了,隱藏在登州和萊州各地,因爲叛軍作亂,登萊之地的土匪猖獗,有些土匪是叛軍支持的,力量還不小,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剿滅土匪,讓登州和萊州徹底穩定下來。”

“登萊之地的百姓農戶,損失至少在六成以上,剩下的絕大部分怕是都想着逃離此地,沒有了人戶,我們什麼都做不了,就算是朝廷免去登萊之地三年的賦稅,也沒有絲毫作用,所以說,下一步我們要想法設法的吸引人流。”

“那些想要離開登萊之地的百姓和農戶,我們沒有必要強留,由他們去,我的初步想法,還是從皮島、寧遠等地大量吸引遼東漢人。”

“登萊之地的有些規矩,需要我們來重新制定,目前我們有這樣的條件,這裡的士大夫家族、鄉紳家族幾乎不存在了,少了這些家族,我們就少了很多的羈絆,可以放心大膽的做事情,皇上和朝廷暫時不會關注這一片的不毛之地。”

。。。

吳宗睿說完之後,劉寧忍不住開口了。

“大人,您難道要留在登州嗎,這裡都要成爲不毛之地了。”

吳宗睿看着劉寧,不緊不慢的開口。

“你說呢,監軍大人將我留在了登州,暫時負責登州和萊州的一切事宜,難道是說笑。”

“大人,剿滅叛軍,您立下了那麼大的功勞,怎麼還要留在登州啊,這不公平。”

吳宗睿再次看着劉寧,意味深長的開口了。

“劉寧,做任何的事情,都要動腦子,你跟在我身邊好幾年了,應該要學會思考了,今後你多向曾先生和文儒討教,只要你認真思考,就會明白好多的事情,明白我爲什麼留在登州,淮安好不好,很好,可我們在淮安不舒服,不自在,這是爲什麼,青州相對來說,目前強於登州和萊州,但也不是很好,我們做事情的時候,一樣是束手束腳。。。”

劉寧的臉有些紅,沒有仔細聽吳宗睿的話,羅典明、羅典勇和羅典召等人更是不用說,雲裡霧裡,壓根不知道原因。

其實吳宗睿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

“劉寧,羅典明,羅典勇,羅典召,我想皇上的聖旨很快就會到登州來,有些事情我們需要着手進行了,羅典明,羅典勇,你們帶着二十名軍士,迅速返回青州,將我書寫的信函,分別交給曾先生和廖文儒,告訴他們做好一切的準備,一旦聖旨下達,馬上按照我信函上面的要求行事,不得有絲毫的耽誤。”

“劉寧,羅典召,你們負責訓練留在登州的一百名軍士,你們記住,現階段的訓練,重點不是訓練方面的,而是思想方面的,他們的戰術素養不錯,戰場上能夠拼命殺敵,可是在軍紀軍規方面,就不一定了,所以你們重點強調軍紀軍規方面,要讓他們將軍紀軍規牢牢的刻進腦海裡面。”

“至於說萊州府城的駐軍,下一步想辦法,也許我和楊御蕃之間,還有很多需要協調的地方。。。”

說到這裡,吳宗睿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他請求出任登萊巡撫,留在登州,面臨的絕大部分事情都是好的,唯獨這個楊御蕃,應該是今後一段時間存在的難題和問題。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禦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十五章 端倪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禦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十五章 端倪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