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

進入臘月,登萊之地特別熱鬧。

兩年時間過去,還算是風調雨順,免去田賦的百姓,家中都有了存糧,吃飯的問題是不用擔心了,而且隨着商貿的發展,不少農戶家中的青壯,農閒時節會選擇進入到城池之中找事情做,商賈也需要大量的勞力,有些青壯索性留在了城池裡面,專門爲商賈做事情,賺取到銀兩,一方面可以增加家中的收入,一方面也能夠學到不少的技術。

不管是登州府城、萊州府城,還是其他的州縣城池,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羣,購買年貨的人絡繹不絕,大家臉上都有着舒心的笑容,特別是那些經歷過劫後餘生之人,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祥和。

登萊巡撫吳宗睿的名聲,在登萊之地可謂是如日中天,登萊之地的老百姓可能不知道皇上是誰,但絕對知道登萊巡撫吳宗睿。

臘月初,曾永忠已經爲吳宗睿找好了府邸,打算讓吳宗睿搬家,巡撫衙門的後院還是略微的小了一些,顯得擁擠,隨着小孩子的增多,後院怎麼看都不大合適了。

吳宗睿本來是不想搬家的,他知道自己在登州也不大可能呆上很長的時間了,可能不要多長的時間,就會再次搬家,不過在曾永忠等人的堅持之下,在陳靈雁等人的默許之下,吳宗睿還是搬家了。

府邸位於登州府城的南門外不遠處,距離登州新軍軍營距離很近。

登州府城的南門外,早就成爲了富庶繁華的地方,不少的商賈選擇在這裡購買土地,修建府邸,南門外縱橫的幾條街道早就成型了,而且登州新軍軍營距離南門距離不遠,給了所有人安全感,登州知府史可法本打算向京城學習,設立專門的登州外城,可惜因爲軍營無法搬遷而作罷。

搬家的事情,自然不需要吳宗睿操心,陳靈雁等人完全可以籌劃下來。

臘月初二搬家的時候,廖文儒調集了一千軍士,僅僅用了半天的時間,就搬家完畢。

按照朝廷的規矩,以及地方上形成的習慣,臘月十五之後,府州縣衙門基本上休沐了,一直到來年的正月二十左右,府州縣衙門纔會正式上班,官吏休沐的時間長達一個多月。

這樣的假期,對於登州知府史可法、萊州知府盧發軒、蓬萊知縣崔雲輝等府州縣衙門主官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他們也不大可能趁着假期回家去看看,畢竟路途遙遠,再說了,登州和萊州,與其他的地方不一樣,商貿特別的發達,越是到春節,交易量越大,商賈不會歇息,市舶司同樣不會放假,還是要徵收商貿賦稅。

商貿賦稅以及成爲各級官府收入的主要來源,早就壓過了朝廷撥付的銀兩。

登州與萊州還有一個奇怪的情形,官吏的福利收入遠遠超過了俸祿,而所有的福利收入,全部都是來自於商貿賦稅。

市舶司的官吏,臘月是無法歇息的,臘月十五之後,這些照常上班的官吏,能夠拿到額外的補助,補助的標準很高,所以繼續上班的市舶司官吏,沒有絲毫的意見。

登州和萊州的總人口,已經接近三百萬,超過了山東其他府州縣人口的總和,史可法與盧發軒等人曾經擔心,登萊之地的人口太多了,可能容納不下,沒有那麼多的土地來養活,不過隨着商貿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口被商貿消化,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

人口增多,意味着消耗也要大量增加,消耗的大量增加,意味着登萊之地需要更多的商品貨物,這必然促進商貿的發展,商貿發展了,市舶司就能夠收取到更多的賦稅。

登州貨運碼頭已經在原來的基礎之上,擴展了三倍,還是顯得有些擁擠,交易市場則擴大了近十倍的規模,隨之而來的,市舶司的規模也不短的擴大,總人數已經超過了兩百人。

商會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協調商賈之間的糾紛,幫助收取商貿賦稅,確定商賈應該繳納的商貿賦稅的額度等等,很大程度上面,做了本應該官府做的事情。

登萊之地發生的這一切,其他的地方是不可能出現的,這裡面的核心問題就是商貿賦稅。

以南直隸爲例子,南直隸的商貿同樣很發達,可是商貿賦稅寥寥無幾,因爲南直隸的商貿與士大夫早就聯合到一起了,南直隸在京城爲官之人,在朝中拼命的呼籲,要求朝廷不能夠與民爭利,這個所謂的民,指的就是南直隸的商賈,一旦皇上和朝廷決定增加商貿賦稅,則在朝中爲官的所有南方人,都要跳起來反對。

朝廷需要賦稅來維持,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特別是連年的征伐,消耗了大量的錢糧,無奈的情況之下,皇上和朝廷只好增加田賦,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應該說,大明一朝的田賦也不是很高,如果按照正常的額度徵收,農戶還是能夠承受的,可惜土地兼併破壞了這一切,士大夫家族不需要繳納田賦,他們拼命的購買和兼併土地,被他們兼併的土地,其田賦轉移到其他沒有被兼併的土地上面,讓尋常的農戶不堪重負。

偏偏明末遭遇到小冰川時期的極端氣候,災荒連連,活不下去的百姓,只好造反了。

南方的情況稍微好一些,氣候沒有那麼極端,百姓勉強能夠活下去,北方就不行了,糧食產量本來就低於南方,連續數年遭遇到災荒,有時候甚至是顆粒無收,不要說繳納賦稅,就連活命的糧食都沒有,根本無法維持。

皇上和朝廷也數次免去災荒地方的田賦,但免去田賦沒有絲毫的作用,因爲絕大部分的百姓和農戶已經沒有糧食吃了,要麼等着餓死,要麼就是鋌而走險,或者造反,或者成爲土匪,纔有可能活下去。

收不到田賦,朝廷沒有銀子賑濟災民,眼睜睜看着大量的流民出現。

按說這個時候,朝廷應該調集南方的糧食,救濟北方,可惜的是,一旦皇上和朝廷有了這樣的打算,身爲南方人的朝中官吏又蹦出來了,大聲疾呼不能夠與民爭利,堅決反對徵調南方的錢糧,因爲徵調南方的錢糧,必然會侵犯他們的切身利益。

風雨飄渺之中的大明王朝,就是在朝中這一幫大臣的疾呼聲中,完全走向了覆滅。

而叫得最歡的朝中官員,就是一東林黨人和復社成員爲主的官吏。

東林黨人本就是商賈與落魄的讀書人相互結合的產物,一旦掌控了權力,他們就要拼命的維護自身的利益。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吳宗睿對東林黨人和復社極其的不感冒。

登萊之地不一樣,吳宗睿身爲登萊巡撫,從發展商貿的那一天開始,就明確了徵收商貿賦稅的制度,賦稅的額度是十抽一,從海外來的某些商品貨物賦稅,甚至可能達到五抽一,這樣的賦稅額度是不可動搖的,如果某些商賈無法承受,那就不要想着在登萊之地做生意了。

增加商貿賦稅的同時,也要關心百姓的疾苦,努力增加百姓的收入,增強購買力,這樣商貿才能夠真正的發展起來,商賈也才能夠支撐下去。

登萊之地做到了這一點,真正的做到了這一點。

不管是軍隊的消費,還是百姓的消費,都是不斷增加的,商賈在繳納了商貿賦稅之後,能夠將所有的貨物賣出去,如此也能夠賺錢,只是不可能出現一夜暴富的情形。

商會從中協調,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讓商賈也能夠真正的安心。

。。。

臘月十五。

登萊巡撫衙門,廂房。

曾永忠的手中拿着市舶司的賦稅賬簿,臉色頗爲嚴肅。

“大人,市舶司今年徵收到的商貿賦稅,總計超過了兩百萬兩白銀,若是算是春節期間的賦稅,預計能夠達到二百五十萬兩白銀。。。”

“先生,商貿賦稅的收入很高啊,你怎麼這麼嚴肅。”

“大人,我聽到了一些傳聞,朝中有人說到了登萊巡撫衙門和商會,說市舶司徵收的商貿賦稅太高了,甚至有人說到了府州縣衙門與百姓爭利,我很擔心,大人若是離開了登州,到其他的地方去了,登萊之地的商貿是不是能夠持續下去。。。”

吳宗睿點點頭。

“先生說到關鍵的地方了,至於說朝中某些人,肯定是要呱噪的,市舶司徵收的商貿賦稅,侵犯了他們的利益,他們當然要發聲了,登萊之地的商貿形勢,是我們辛辛苦苦創建出來的,當然要拼命的維護,絕不能讓其他人攪亂和插手。”

“先生放心,我已經有考慮了,若是我離開了登州,一定會讓盧發軒繼任登萊巡撫,維持這裡的一切,到時候先生怕也是要留在登州,維護登萊之地的商貿秩序。。。”

曾永忠看着吳宗睿,臉上的憂慮神情依舊在。

“大人,只怕這一點很難做到。”

“先生,不會太難,我們在京城的關係,關鍵時刻還是要發揮作用的,今年戶部不是討要二十萬白銀的賦稅嗎,給他們,去年十萬兩白銀,今年二十萬兩白銀,有了這些白銀,我們的底氣就硬了很多。”

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四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七百九十三章 鐵腕手段(4)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四百九十章 暫時的奔波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七百九十三章 鐵腕手段(4)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六百三十九章 洪承疇的拜訪(1)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一百八十八章 寧死不屈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
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四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七百九十三章 鐵腕手段(4)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四百九十章 暫時的奔波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七百九十三章 鐵腕手段(4)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六百三十九章 洪承疇的拜訪(1)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一百八十八章 寧死不屈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