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下狠手

張溥和吳偉業急匆匆來到偏殿。

兩人都沒有想到,皇上派遣來的中官,早就在翰林院的門口等候,兩人還沒有來得及進入翰林院,就接到了中官的告知,馬上到偏殿去覲見皇上。

爲了什麼事情不需要說了,趕赴偏殿的時候,張溥和吳偉業的心思各異。

張溥的臉上寫着興奮,皇上早朝沒有提及彈劾奏摺的事宜,應該是沒有最終決斷,現在讓他和吳偉業到偏殿去,就是徵詢兩人的意見,確定如何懲戒吳宗睿,而且在偏殿,很多話張溥可以大膽的說出來,沒有多少的後顧之憂。

這充分證明了皇上的睿智,也讓張溥得到了足夠的信心。

吳偉業的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剛剛與張溥的交談讓他震驚,吳偉業隱隱有些明白了,張溥如此不遺餘力的彈劾吳宗睿,說到底恐怕不是爲了皇上和朝廷。

復社的某些做法,吳偉業本來就有些微詞,什麼爲了復社的發展不遺餘力的打擊對手等等,什麼需要爭取最大的權勢和話語權等等,這些都是跟着東林黨人學來的,想一想皇上爲什麼痛恨黨爭,不就是當初東林黨與浙黨、齊黨和楚黨之間你死我活的爭鬥,不就是先皇時期朝中的閹黨橫行無忌嗎。

爲什麼張溥看不見這些,習慣性的將朝中的爭執化作個人之間的恩怨。

作爲復社的骨幹,以及張溥的學生,吳偉業必須無條件的支持張溥,可長時間這樣做,讓他感覺到勞累,很多的事情,違背了他的初衷,讓他內心的陰影越來越多。

中官將兩人帶到了偏殿的外面。

張溥和吳偉業安靜下來,默默的站在偏殿的外面,等候皇上的召見。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一名中官出來,讓張溥和吳偉業進去。

兩人不是第一次進入偏殿。

內閣首輔張至發,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內閣大臣、戶部尚書程國祥,吏部尚書謝升,禮部尚書姜逢元,刑部尚書馮英,工部尚書劉遵憲,左都御史商周祚,以及兵部左侍郎洪承疇等大臣,悉數都在偏殿。

秉筆太監王承恩站在皇上的身後。

看見這個陣勢,張溥內心暗喜,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臣翰林院侍讀張溥拜見皇上。。。”

“臣翰林院侍讀吳偉業拜見皇上。。。”

偏殿裡面很安靜,張溥和吳偉業的聲音顯得有些突兀。

“張愛卿,吳愛卿,平身,朕讓你們來,是爲了你們彈劾奏摺的事宜。。。”

朱由檢的臉色平靜,但眼角帶着微笑,今日的機會,他求之不得。

薊遼督師吳宗睿,掌控登萊新軍,儘管在遼東打敗了後金韃子,但其膨脹的權勢,讓朱由檢感覺到擔心和威脅,朝廷掌控的任何一支大軍,都不是登萊新軍對手,朱由檢本來以爲,採用一些必要的手段,可以大幅度的削弱登萊新軍的實力,不過事態的發展出乎了他的預料。

兵部給山海關總兵吳襄下達敕書,調遣遼東邊軍入關作戰,剿滅後金韃子,吳襄的確按照兵部敕書的要求做了,但調遣的一萬五千軍士,絕大部分都是各鎮馳援遼東的大軍,真正的遼東邊軍寥寥無幾,領兵入關作戰的將領也不是吳三桂,而是吳襄身邊的一名副將。

這些援軍抵達河南洛陽,一路上給地方官府造成了極大的麻煩,他們沿途劫掠,百姓叫苦不迭,地方官府只能眼睜睜看着,無可奈何,畢竟五省總督熊文燦有命令,務必保證援軍的糧草供給,待到援軍全部抵達河南洛陽之後,熊文燦雄心勃勃的展開了對流寇的圍剿,以前來馳援的所謂遼東邊軍爲主力,其餘各鎮軍隊原地固守,堵截流寇的逃竄之路,讓熊文燦壓根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所謂的援軍,戰鬥力壓根不行,遇見流寇的主力之後,立即後撤,差點造成大潰敗的局面。

氣急敗壞的熊文燦,馬上給朝廷寫來奏摺,痛斥這一萬五千援軍,言其爲烏合之衆。

楊嗣昌接到了熊文燦的奏摺,馬上給朱由檢稟報,將矛頭對準了薊遼督師吳宗睿。

密探來報,吳宗睿以俘獲的後金韃子和蒙古韃子,與後金皇太極交易,這件事情讓朱由檢極爲震怒,大明從未出現這等的事情,吳宗睿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張溥和吳偉業的彈劾奏摺,來的正好。

當然,朱由檢也收到了吳宗睿寫來的奏摺,儘管奏摺對遼東所有事情做了詳細的解釋,但朱由檢根本沒有興趣,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懲戒吳宗睿。

偏殿很安靜,沒有人主動開口說話。

朱由檢輕輕咳嗽了幾聲,再次開口了。

“今日諸位都在這裡,天如,說說你和駿公彈劾薊遼督師吳宗睿的緣由吧。”

朱由檢的話語,震驚了衆人,這裡是偏殿,是皇上和臣子議事的地方,皇上居然如此的稱呼張溥和吳偉業,看樣子對兩人非常的滿意。

張溥走上前來,對着朱由檢長稽行禮,不慌不忙開口了。

“皇上,臣與駿公兄彈劾薊遼督師吳宗睿,乃是爲了我大明朝廷之穩定,吳宗睿身爲我朝太子少保、右副都御史,薊遼督師,領兵部尚書銜,本應該兢兢業業,守衛遼東,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擊,護衛我大明邊關的安全,卻辜負皇上之信任,與後金韃子勾結,欲毀掉我大明邊關,此乃罪不可赦。。。”

“遼東之戰,吳宗睿領兵打敗後金韃子,這本是得益於皇上之信任,朝廷之支持,吳宗睿應該心存感激,繼續拱衛遼東,拱衛京畿之地,誰料到吳宗睿居然與後金韃子交易,更加可惡的是,吳宗睿居然以被俘獲的後金韃子和蒙古韃子與後金皇太極交易,這是膽大妄爲,是可忍孰不可忍。。。”

“吳宗睿大逆不道,臣與駿公建議,免去吳宗睿一切職務,以謀反罪鎖拿進京問罪。。。”

張溥說的義憤填膺,後面聲音越來越大。

不少人的臉色都變化了,張溥僅僅是翰林院侍讀,六品的官員,卻如此大膽的彈劾從一品的吳宗睿,難道是得到了皇上的支持嗎。

張溥說完之後,朱由檢微微點頭,看向了吳偉業。

吳偉業的臉微微有些紅,剛剛張溥侃侃而談的時候,他關注了衆人的表情,絕大部分人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內閣首輔張至發,臉上更是帶着一絲的不屑。

這可不是什麼好的兆頭,就算是皇上想着懲戒吳宗睿,如果內閣不同意,六部尚書基本都表示反對,也是不大可能的。

當然,張溥和吳偉業兩人,不知道征伐廝殺的艱辛殘酷,也就不會明白遼東的危局,在他們看來,懲戒吳宗睿纔是最爲主要的事情。

“皇上,臣的想法與張大人差不過,只是臣覺得,鎖拿吳宗睿進京,可詢問他爲什麼辜負皇上之信任,爲什麼與後金的皇太極勾結。。。”

朱由檢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文弱,吳宗睿領兵部尚書銜,在外領兵征伐,兵部是清楚的,說說你的意見。”

楊嗣昌走上前,對着朱由檢稽首行禮。

“皇上,臣以爲,張大人和吳大人所言有理,不過吳宗睿剛剛取得遼東之戰的勝利,若是馬上鎖拿進京,有些事情難以解釋,臣的建議是,皇上下旨,令吳宗睿進京詢問情況,若是吳宗睿能夠解釋其所作所爲,朝廷再行決定如何處理若是吳宗睿不能夠解釋其所作所爲,則朝廷予以嚴懲。。。”

楊嗣昌說完,偏殿變得更加安靜,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明白皇上的意思了,說的直白一些,皇上就是想着懲戒吳宗睿,何況吳宗睿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

朱由檢滿意的看了看衆人,他的目的就要達到了。

遼東的局勢還有些危險,後金韃子可能再次發起進攻,不過目前最爲重要的事情,是徹底打壓吳宗睿,不能夠讓吳宗睿成爲一方諸侯,如果等到吳宗睿坐大,日後就無法對付了。

自從吳宗睿將所有家人搬遷到遼東,朱由檢就覺得寢食難安,他想明白了,吳宗睿恐怕有造反的跡象,大明朝廷在這方面已經有慘痛的教訓,孔友德與耿仲明的叛亂,險些釀成大禍,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平定孔友德與耿仲明的叛亂,吳宗睿是立下大功的。

朱由檢與楊嗣昌進行了長談,楊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思想,提醒了朱由檢。

大明王朝想要穩定,首先是內部的穩定,後金韃子的確是最大的麻煩,但如果大明王朝內部首先亂了,不需要後金韃子費力進攻,自己就倒塌了。

這方面,朱由檢有着刻骨銘心的教訓,原薊遼督師袁崇煥,就是很好的例子。

當然,遼東也需要穩定,朱由檢相信,朝中有德高望重之人,能夠穩住登萊新軍,繼續指揮登萊新軍,抗擊後金韃子的進攻。

登州和萊州的富庶,朱由檢很滿意,到時候將登州市舶司收繳的賦稅,全部劃歸到戶部,那樣朝廷也有錢用了,自然能夠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能夠徹底剿滅後金韃子。

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二百九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五十四章 差點被騙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十三章 育苗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
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二百九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五十四章 差點被騙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十三章 育苗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