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

陝西,關中。

洪承疇臉色鐵青,看着不遠處氣勢洶洶的流寇,眼睛裡面幾乎要噴出火花。

局勢的發展,大大出乎了洪承疇的預料,二月的時候,他還率領數萬大軍追擊流寇,到了四月,流寇回到了陝西,合兵一處,兵力達到了二十萬人,變被動爲主動,謀劃進攻西安府城,迫不得已之下,洪承疇與曹文昭領兵拼死守衛西安府城,到了七月,曹文昭誤中流寇的埋伏,自刎身亡,流寇再次進攻西安府城,洪承疇再次固守。

終於守住了西安府城,洪承疇喘了一口氣,偏偏皇上的聖旨到了,登萊巡撫吳宗睿出任東南五省總督,統領剿滅流寇的事宜,他洪承疇需要協助吳宗睿剿滅流寇。

皇上的這個聖旨,讓洪承疇不敢相信,自崇禎三年始,洪承疇就開始與流寇作戰,屢建戰功,剿滅無數流寇,且北面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成爲朝廷在西北的王牌,吳宗睿不過是崇禎二年的進士,沒有立下多大的功勞,居然代替他洪承疇,負責剿滅流寇的重任。

洪承疇怎麼也不能相信,皇上會下這樣的旨意。

洪承疇內心窩火,不僅是感覺到憤怒,更是感覺到恥辱。

從皇上的聖旨裡面,他感受到了皇上的不滿,出任五省總督,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以來,中都鳳陽府城被流寇攻陷,西京西安府城遭遇到流寇的進攻,陝西以及河南諸多的城池被流寇攻陷,怎麼看他這個五省總督都是不合格的。

何況皇上還專門籌集了八十三兩白銀,專門用於剿滅流寇。

洪承疇想到了皇上當年的半年期限,也就是洪承疇就任五省總督的時候,皇上要求他半年時間之內,徹底剿滅流寇,現如今,都已經八個多月的時間了,流寇的勢力卻是越來越大。

洪承疇無法埋怨,畢竟是自己沒有做好,沒有能夠徹底剿滅流寇。

心中的憤懣和怒火,總是需要找到發泄的地方。

流寇沒有能夠拿下西安府城,朝着漢中的方向撤離,讓洪承疇看到了希望,這一次,他要率領大軍,與流寇面對面碰撞,還要徹底打敗流寇。

“咚、咚、咚。。。”

沉悶的鼓聲響起,面無表情的洪承疇,親自舉起了手中的紅旗。

騎兵如同脫弦之箭,朝着前方的流寇衝過去,步卒則跟隨在騎兵的後邊發起衝鋒。

慘烈的廝殺,瞬間展開。

流寇沒有大規模的撤離,而是直接面對廝殺。

這讓洪承疇無限感慨,以前流寇見到了朝廷大軍,都是選擇逃離和躲避,這纔多長的時間,流寇居然選擇面對面廝殺。

一絲冷酷的笑容出現,洪承疇對着身邊的親衛開口了。

“命令所有將士,朝着前方衝鋒殺敵,沒有命令不準後撤,違令者斬。。。”

身邊的親衛,四散開來,高呼洪承疇的命令。

。。。

廝殺進入了短暫的相持階段,高處的洪承疇,能夠一眼看清楚前方的戰況。

朝廷大軍佔據了明顯的優勢,流寇雖然拼死的抵抗,可作戰能力還是比不上朝廷大軍,何況洪承疇率領的大軍,其中還有延綏和遼東的邊軍。

洪承疇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的神情,他大步走到了戰鼓旁邊,拿起了鼓槌,親自爲進攻的將士擂鼓。

。。。

半個時辰過去,毫無徵兆的情況之下,流寇突然開始了大規模的撤退。

洪承疇的眼睛紅了,他當然看得出來,迎戰的流寇,大都是新營的軍士,老營的軍士幾乎沒有出動,流寇新營的軍士,戰鬥力孱弱,根本無法抵禦朝廷大軍的衝鋒,節節敗退,按說流寇的老營,此刻應該出動了,可廝殺持續了半個時辰的時間,壓根看不見老營軍士的影子,他們沒有馳援,新營的軍士自然開始潰敗了。

這樣的廝殺,根本沒有動搖流寇的根本。

洪承疇手中黃色的旗幟舉起來,這是乘勝追擊的命令。

一邊是奮力追殺的朝廷軍士,一邊是慌不擇路、拼命潰逃的流寇,戰局形成了一邊倒的局面,可洪承疇的臉上,看不見絲毫的笑容。

。。。

十天時間過去,洪承疇與流寇在關中進行了數次的廝殺,每一次都能夠獲勝。

流寇已經撤離到渭南和臨潼一帶,眼看着就要接近潼關。

如果流寇涌向潼關,則進入了河南境內,洪承疇費盡心力打造的包圍圈,將再次失去作用,那麼前面的所有部署,基本白費。

每次作戰都取得勝利,按說洪承疇應該是發起對流寇的總攻,但是他卻越來越擔心,流寇每次的作戰,不會持續多長的時間,而且很快就出現潰敗的局面,在這個過程之中,流寇的老營軍士遲遲沒有出現。

更加讓洪承疇擔心的是,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馬守應和羅汝纔等流寇的主要首領,壓根沒有露面。

洪承疇麾下,只有三萬多大軍,面對的是二十萬流寇,從兵力上面來說,處於絕對劣勢。

接近渭南的時候,洪承疇下令,暫時停止追擊。

大量的斥候派遣出去,偵查流寇的動靜,重點是探查高迎祥等流寇的主要首領、以及流寇老營軍士的分佈情況,要知道流寇的騎兵,全部都在老營,他們的戰鬥力還是不錯的。

斥候偵查了足足兩天的時間,一無所獲,這讓洪承疇愈發感覺到不妙。

曹文昭的教訓,歷歷在目。

。。。

“報,流寇的兵力,出現在臨潼一帶,數目不詳。。。”

“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洪承疇瞪大了眼睛,看着單膝跪地的斥候,不敢相信剛剛聽見的消息。

“稟報大人,大量的流寇出現在臨潼一帶,數目不詳。。。”

這一次,洪承疇聽得很清楚。

“知道了,再去偵查,有消息馬上稟報,不得耽誤。”

地圖被迅速的鋪開,洪承疇看着地圖,不停的作着標註。

洪承疇麾下的大軍,已經靠近渭南,前方流寇的有多少還不清楚,可是大軍的後方臨潼方向,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流寇,就算是傻子,也明白流寇的意思了。

流寇且戰且退,將洪承疇麾下的大軍引到了渭南一帶,他們居然是想着設立伏擊圈,採用前後夾擊的方式,打敗洪承疇。

“啪。。。”

洪承疇一掌拍在了樹幹上面,他不甘心,想不到流寇居然準備包圍他麾下的大軍。

洪承疇不敢冒險,其麾下畢竟有三萬多大軍,且大部分都是邊軍,戰鬥力強悍,如果遭遇到流寇的伏擊,被徹底包圍,廝殺展開之後,損失必定巨大。

洪承疇無法承受如此的損失,曹文昭的教訓不能夠重演。

思索僅僅持續了一刻鐘的時間,痛苦的洪承疇,下達了全線撤退的命令。

憑着臨潼的流寇,無法阻擋全力撤退的大軍。

看着如潮水般撤離的軍士,洪承疇痛苦的閉上了眼睛,他知道,與流寇交鋒半年多時間,他沒有能夠取得勝利,表現頗爲狼狽,一度陷入被動之中,好不容易抓住了機會,展開了對流寇的全線進攻,卻可能面臨被徹底包圍的局面。

洪承疇胸中的怒火,已經開始熊熊燃燒,可他不能夠失去理智。

。。。

中軍帳,高迎祥的神色頗爲平靜,剛剛斥候已經來稟報了,洪承疇率領的朝廷大軍,全力朝着西安府城的方向撤離。

“自成,洪承疇居然主動撤退了,你們怎麼看。”

李自成看了看地圖,略微沉思,開口回答了。

“闖王,洪承疇麾下有三萬多朝廷軍士,戰鬥力強悍,我們就算是包圍他們,想要打敗他們,困難也是巨大的,而且損失可能也是巨大的,我建議,大軍還是從潼關進入到河南,老回回和八大王等率領的義軍,已經進入河南,我們可以取道潼關,進入河南,與他們會和,在河南打出一片天地。”

李自成的手指向了洛陽府城。

“進入河南之後,我們可以進攻洛陽府城,如果能夠拿下洛陽,也是不一般的勝利。”

高迎祥點點頭。

“不錯,我們本來想着拿下西安府城,現在看來,這個目標無法實現,洪承疇麾下的朝廷大軍,戰鬥力強悍,我們想要包圍和打敗他們,可能性很小,繼續留在陝西,沒有多大的意義了,還是進入河南,鬧他個天翻地覆。”

“闖王英明,我建議,讓臨潼佈防的大軍,迅速回撤,洪承疇忙着往西安府城的方向撤離,顧不上他們,他們可以趁着這個時機,避開洪承疇統領的大軍,前來與我們會和。”

“好,我這就下達命令,讓他們兩天之內抵達渭南,大軍會和之後,我們就往河南而去。”

。。。

十天時間過去了。

駐守西安府城的洪承疇,終於接到了情報,高迎祥和李自成率領的數萬流寇,已經離開了陝西,從潼關進入了河南,與張獻忠、馬守應等人會和了。

坐在椅子上面的洪承疇,幾乎沒有了脾氣,按說獲知了情報,他必須率領大軍追擊,可這個時候,他不敢下達追擊的命令,如果駐守西安府城的大軍進入河南追擊流寇,流寇突然折返進攻西安府城,那西安府城就危險了。

洪承疇只能是嘆氣,說到底,直接歸他指揮的軍士數量還是不夠,根本無法分兵。

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迅雷不及掩耳(1)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聲嘆息(3)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佈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六百七十七章 釘釘子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
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迅雷不及掩耳(1)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聲嘆息(3)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佈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六百七十七章 釘釘子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