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

京城,紫禁城,文淵閣。

內閣首輔孔貞遠,內閣次輔劉宇亮,兵部尚書楊嗣昌等內閣大臣,兵部左侍郎洪承疇,兵部左侍郎、五省總督熊文燦等人,悉數在這裡。

文淵閣是內閣議事的地方,也是內閣決定大事的地方。

孔貞遠看了看劉宇亮,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皇上下旨了,要求內閣確定後金韃子下一步進攻的方向,從我們獲取的情報來看,後金韃子已經到了固安,暫時不會對京城發起進攻了,不過我們也不能小視,萬一這是後金韃子佈下的疑陣,待到我們鬆懈之後,突然進攻京城,那就是我們最大的失策了。”

“後金韃子下一步會進攻哪個方向,朝廷需要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措施,這是內閣需要拿出來的條陳,也是皇上最爲關心的事宜。”

“諸位都說說你們的看法,洪大人,熊大人,你們也可以說說自身的看法。”

孔貞遠說完,看向了劉宇亮。

通州的慘敗,讓朝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十多萬軍士的損失,由陣亡的三邊總督、兵部右侍郎盧象升承擔了一切的責任,沒有誰提及爲什麼會出現如此的慘敗,也沒有誰會去追究其他人的責任,但想要說滿朝的文武大臣都是傻子,那是不可能的。

監軍高起潛應該是要承擔責任的,但高起潛是代表皇上監控軍隊的,不是直接指揮作戰的軍官,所以不存在承擔責任一說,加上皇上沒有打算追究高起潛的責任,其餘人說出來沒有作用,加上皇上信任太監,如果有不識趣的人在朝會的時候提出追究高起潛責任的事宜,那就是自找苦吃,官都不要想做了。

不少人的目光自然是轉向了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私下裡的議論已經出現,認爲楊嗣昌應該要承擔責任,畢竟朝中的軍事部署事宜,都是楊嗣昌直接負責的。

內閣商議軍事部署事宜,這是很少見的情況,以前都是皇上直接和楊嗣昌商議,做出決定之後,直接下旨,或者通過內閣草擬聖旨。

所以,看似一次平常的議事,裡面包含的內容太豐富了。

內閣次輔劉宇亮沒有馬上開口說話,說實話,他這個內閣次輔,在朝中諸多人看來,有些名不副實,雖然進入了翰林院,但從未參與過侍講,也沒有寫過什麼像樣的文章,倒是喜歡擊劍等運動,還時常在家中與下人較量劍術的高低。

軍事方面,劉宇亮更是一竅不通。

驟然要求劉宇亮提出見解,的確有些爲難。

沉默的時間不超過一分鐘,楊嗣昌開口了。

“孔大人,諸位大人,我說說看法。。。”

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了楊嗣昌,剛剛孔貞遠看向的是劉宇亮,言下之意就是讓劉宇亮先說,想不到楊嗣昌首先開口了,今日是內閣議事,就要按照內閣的規矩來。

楊嗣昌感受到了衆人的目光,不過他無所謂。

“我認爲,後金韃子下一步攻擊的城池,依舊是天津城,他們不會進攻京城。”

“其一,後金韃子兵力集中到了固安一帶,往南去最大的城池就是天津,若是他們準備進攻進攻,在通州之戰後,完全可以集中在通州,做好進攻京師的準備。”

“其二,後金韃子先前的分兵,現在看來是迷惑陣,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打敗我各鎮馳援京城的大軍,所以戰鬥鋪開之後,多爾袞、豪格與嶽託迅速合兵一處。”

“其三,後金韃子此次入關劫掠,其最終的目的就是錢糧人口,他們還沒有實力進攻京師,接下來他們的目的肯定是東面和南面的大城池。”

。。。

楊嗣昌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不少人頻頻點頭,包括洪承疇和熊文燦。

孔貞遠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再次看向了劉宇亮。

劉宇亮咳嗽了幾聲,看着楊嗣昌開口了。

“楊大人,我有不明白的地方,還請楊大人幫忙解釋一下,如果說後金韃子入關,是爲了劫掠錢財,那麼京師富庶,擁有太多的錢糧,後金韃子爲什麼捨近求遠,不進攻京師,而去進攻天津。。。”

洪承疇和熊文燦拼命忍住,纔沒有笑出聲來,個別內閣大臣忍不住,用衣袖遮住臉。

楊嗣昌臉上沒有笑容,他很清楚這次內閣議事的目的。

“劉大人,下官認爲後金韃子作戰的目的是劫掠錢財,這也是猜測,劉大人的懷疑,下官可以解釋一下,劉大人說的不錯,京城錢糧很多,但問題是,京城方位嚴密,後金韃子根本沒有把握拿下京城,而且他們明白,一旦京師遭遇到危機,那麼我大明各路大軍都要前來馳援,到了那個時候,後金韃子不僅不能攻克京城,甚至都不可能離開關內了。。。”

孔遠貞臉上沒有表情,等到楊嗣昌說完之後,慢慢開口了。

“楊大人分析有道理,本官也是這樣看的,後金韃子不敢進攻京城,不過後金韃子入關劫掠,究竟是不是爲了錢糧,本官覺得不一定,去歲遼東之戰,後金韃子慘敗,此次入關作戰,是不是因爲去年的慘敗,他們想要挽回損失,當然,作戰的過程之中,他們能夠搶奪錢糧,那也是預料之中的事宜。。。”

孔貞遠還沒有說完,也有不少人跟着點頭。

洪承疇和熊文燦則是陷入到沉思之中。

兩種分析,得出的結論肯定是不同的,如果後金韃子是因爲遼東之戰的慘敗,尋機報復,其作戰的最終目的就是毀壞,如果後金韃子是因爲缺乏糧草作戰,那麼作戰的方向就是城池,通過攻陷城池獲取大量的財富。

其實包括內閣首輔孔貞遠,內閣次輔劉宇亮等內閣大臣,對於軍事方面的事宜,壓根不熟悉,他們之所以對楊嗣昌表示懷疑,主要目的還是削弱楊嗣昌的權力,如果他們能夠駁斥楊嗣昌,今後皇上商議軍事部署方面的事宜,就會依靠內閣了。

孔貞遠說完之後,楊嗣昌略微沉默了一下才開口。

“孔大人,您的分析下官認爲有道理,去年遼東之戰後金韃子慘敗,這口氣他們咽不下去,很有可能報復,不過本官分析,後金韃子若是報復,應該是直接進擊遼東,而不是肆虐京畿之地,天啓六年,後金努爾哈赤領兵進攻寧遠,兵敗而歸,而後繼承大汗之位的皇太極,領兵進攻寧遠,再次失敗,由此可以看出,後金韃子若是真的想着挽回遼東之戰失敗的臉面,必定是直接進攻遼東,而不是進入京畿之地。”

“去歲北方很多地方遭遇到大旱,遼東也不能倖免,後金必定是缺乏糧草,而且遼東之戰,後金消耗了大量的糧草,他們進擊遼東,沒有劫掠到任何的錢糧,這就讓他們的糧草更加的緊張,迫不得已之下,派遣大軍入關,劫掠錢糧。”

“下官就是根據這些分析,斷定皇太極是因爲缺乏錢糧,所以入關劫掠。”

“後金韃子的下一個目標,肯定是天津城池,諸位請看。。。”

楊嗣昌一邊說,一邊走到桌案前面,指着桌案上面的地圖開口了。

“天津緊靠着山東和南直隸,後金韃子下一步的作戰目標,應該是天津、山東或者南直隸,這一帶的城池很多,後金韃子若是攻陷了城池,必定得到大量的糧草補給。。。”

文淵閣裡面很安靜,只有楊嗣昌的聲音在迴盪。

終於,楊嗣昌說完了,包括劉宇亮等人,都沒有開口說話,以往商議軍事部署方面的事宜,或者是分析作戰的局勢,都是楊嗣昌直接和皇上分析的,內閣很少商議,諸多的內閣大臣也樂的不操心,這一次情況不一樣,內閣專門商議軍事部署方面的事宜,衆人短時間之內根本提不出什麼好的建議。

孔貞遠的臉上掛不住,但也沒有辦法,畢竟楊嗣昌的分析有道理。

眼見洪承疇的身體稍微動了一下,孔貞遠開口了。

“洪大人,你曾經長期鎮守邊關,怎麼看待後金韃子此次的入關啊。”

洪承疇看了看衆人,站起身來,抱拳對着孔貞遠開口了。

“孔大人,諸位大人,下官不敢說有什麼見解,只是有一些想法,下官覺得,後金韃子此次入關作戰,最大的目的是劫掠錢糧,但還有報復的意思。”

“有關後金韃子劫掠錢糧的目的,楊大人已經說的非常詳盡,下官佩服之至,完全贊同,至於說後金韃子報復的意圖,從通州之戰可以看出端倪,後金韃子本來是兵分三路,嶽託率領的一路後金韃子,是奔着天津城去的,可爲什麼會在固安一帶設伏,且又連夜殺回了通州,在半路設伏,攻擊我大軍,這就帶有報復的意圖,試圖削弱我朝廷的實力了。。。”

孔貞遠臉上帶着笑容,微微點頭。

楊嗣昌的臉色微微變化了,按說洪承疇是兵部左侍郎,與他這個兵部尚書,認識應該是一致的,可惜這段時間,楊嗣昌焦頭爛額,根本沒有時間與洪承疇交流認識。

兵部尚書與兵部左侍郎的看法不一致,在諸多內閣大臣的眼裡,這就不是一般的問題了。

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十六章 乞丐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養生息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六百三十一章 閃電戰(5)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三百一十三章 魚與熊掌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五百四十四章 做好準備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
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十六章 乞丐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養生息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六百三十一章 閃電戰(5)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三百一十三章 魚與熊掌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五百四十四章 做好準備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