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

吳宗睿很快收到了曾永忠的回信。

遼東、山東以及南直隸等地的安排,吳宗睿寫信告知了曾永忠,穿越十多年的時間,吳宗睿深切的感受到了,在把握歷史進程方面,他這個穿越者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不過在分析局勢以及處理關鍵事情方面,不一定強於曾永忠等人,或許是性格方面的原因,在處理重大事情方面,曾永忠等人往往能夠從大局出發、狠下心來,一切以大局爲重,該出手時就出手,他這個穿越者卻做不到。

廖文儒和羅典召等人,已經領兵出發,前去堵截和圍剿艾能奇及其麾下的十萬義軍軍士,這是吳宗睿的一次賭博,直接去進攻淮安府城,基本不成立了,最好的機會失去了,吳宗睿可以斷定,就算是登萊新軍強攻淮安府城,得到的也就是一座遭受蹂躪的殘城,與其這樣,還不如剿滅張獻忠部的實力。

徐州州衙有些安靜,吳宗睿來到徐州,並未大動干戈,對外保密了消息。

廖文儒和羅典召等人領兵出征之後,廂房也安靜了很多。

打開信函的時候,吳宗睿的神色是平靜的,不過僅僅一兩分鐘的時間之後,他的臉色變得有些蒼白,甚至帶着一絲的怒氣。

終於看完了信函,吳宗睿臉色發白,擡頭看着天花板,陷入沉思之中,一言不發。

進入廂房的劉寧,看見這一幕,有些吃驚,小心的開口了。

“大人,馬上吃飯了。。。”

廖文儒看了看劉寧,擺了擺手。

“劉寧,坐下陪我說說話。”

劉寧眨了眨眼睛,老老實實的在吳宗睿的對面坐下了。

看見劉寧的神情,吳宗睿的神色不是很好,他的心被刺了一下。

“劉寧,你要給我說實話,你跟在我身邊好多年了,我最爲信任的就是廖文儒和你,在你們的面前,我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從來都沒有隱瞞,所以你們在我的面前,也要說實話。”

劉寧的臉色有些發白,用力點點頭,沒有開口說話。

吳宗睿也點點頭,再次開口了。

“劉寧,你和廖文儒,在我的面前是不是有些畏懼和害怕了。。。”

劉寧還是沒有開口,卻不由自主的點點頭,大概是想到了什麼,緊接着搖頭。

吳宗睿臉上露出苦笑的神情,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我知道了,你和廖文儒在我的面前,的確有些畏懼和害怕。。。”

其實畏懼和害怕不算什麼,上位者有自身的氣質,不管如何親密的朋友,在你的面前都會感覺到害怕,都會有膽戰心驚的感覺,譬如說皇帝,皇帝身邊之人,不管得到了皇帝多大的信任,都是要恭恭敬敬的,俗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如果皇帝沒有了任何的威嚴,恐怕也保不住自身的皇位,無法維持自身的尊嚴了。

不過上位者的身邊必須有諍臣,必須有敢於說真話的人,必須有真正的朋友,要不然得不到任何約束的上位者,最終會走向剛愎自用的結局。

大概是感覺到了吳宗睿的態度,劉寧終於開口了。

“大人,屬下不是這個意思,屬下和廖都督一樣,都是尊重您、敬重您。。。”

吳宗睿再次的擺手,示意劉寧不要說了。

“劉寧,不要說了,我明白其中意思,你和廖文儒跟隨在我的身邊好多年了,我知道你們是絕對的忠心,絕不會違揹我的意願,所以我對你們也是絕對放心的,不管我遭遇到什麼麻煩,不管我面臨多麼危急的局面,我都放心的讓你們去解決。”

“你們尊重我、敬重我,這一點我很清楚,但我不希望你們在我的面前畏畏縮縮,今後我們面臨的局勢越來越複雜,需要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如果你們在我的面前總是縮手縮腳,不能夠替我分擔壓力,難道你們想着讓我一個人來承擔所有的事情嗎。。。”

劉寧臉色發白,連連的搖頭和擺手。

“大人,屬下和廖都督絕沒有這樣的想法,只要是您需要,不管讓我們做什麼,我們都是願意的,哪怕是您要我的人頭,我也絕不會眨眼睛的。。。”

劉寧樸實的話語,再一次觸動了吳宗睿,他知道,有些事情無法強求。

“我知道了,劉寧,你不用說了,讓我安靜一下,你在門外去守着,不要讓任何人打擾我,我需要靜一靜。。。”

劉寧沒有繼續開口,默默的走出去,關上了廂房的門,在外面老老實實的守着。

劉寧離開了廂房,吳宗睿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再次拿起了放在桌上的信函。

曾永忠的這封信函,重點說到了任用官吏的問題,雖然從表面上看,是曾永忠在舉薦官吏,但是深層次的原因絕不是如此。

吳宗睿想到了格局與氣度。

穿越十多年的時間了,吳宗睿在用人方面非常的謹慎,登萊新軍之中,他真正信任的是廖文儒、劉寧、羅典召、羅典勇和羅典明,包括喬明俊等人,吳宗睿都帶着一絲的戒心,至於說文官,吳宗睿從未完全信任過任何人。

說到底,這就是氣度與格局的問題。

歷史上任何一個皇帝,想要大有作爲,都必須有氣度與格局,重點體現在用人的方面,任何的開國皇帝,能夠用的人不少,因爲很多人都是跟隨打天下的,都是值得信任的,但也有開國的皇帝,因爲個人的性格方面問題,懷疑一切,不信任任何人,結局往往不是很好。

吳宗睿終於發現了自身的短處,在氣度與格局方面,他存在很大的問題,重點就表現在用人的方面。

馬上能夠打天下,可馬上不能夠治理天下。

吳宗睿可以創建無比強悍的登萊新軍,可以憑藉着登萊新軍打天下,但是,吳宗睿無法依靠登萊新軍治理天下,他還是要依靠文人來治理天下。

穿越十多年的時間了,在信任文官方面,吳宗睿存在致命的缺陷,他能夠信任的就是盧發軒和史可法兩人,賦予了兩人衆人,但是對待戴明傑等人的時候,還是有很大的猶豫。

內心裡面,吳宗睿有固定的想法,或許是受到了史書的影響,他總是認爲大明的文人,要麼骨頭特別硬,在大明王朝顛覆的時候,願意殉國,要麼骨頭特別的軟,不管遭遇到什麼問題,首先保全的就是自身的性命和利益。

正是因爲史書的侷限,吳宗睿幾乎沒有去籠絡文人,他最終相信盧發軒和史可法,也經歷了好多年,可吳宗睿很清楚,也很明白,如果籠絡文人採取這樣的態度,那麼他吳宗睿創建的王朝,將沒有文人可用。

曾永忠信函裡面透露出來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要求吳宗睿必須要信任和任用文人,譬如說戴明傑、詹兆恆、崔雲輝和龍建宏等人。

其實戴明傑、詹兆恆、崔雲輝和龍建宏等人,跟隨吳宗睿的時間也有些長了,不過吳宗睿一直都不敢完全信任他人,在關鍵時刻也難以想到他們。

這一次,曾永忠舉薦了戴明傑、詹兆恆、崔雲輝和龍建宏等人。

吳宗睿的提議是,讓盧發軒出任漕運總督,史可法出任山東巡撫,吳宗坤出任遼東巡撫,曾永忠沒有完全同意吳宗睿的提議。

曾永忠的建議是,爲了穩定遼東,史可法繼續擔任遼東巡撫,盧發軒可以出任漕運總督,總理漕運的一切事宜,戴明傑可以出任山東巡撫,登萊巡撫還是需要單設,繼續由吳宗坤擔任登萊巡撫,畢竟登州和萊州是登萊新軍的大本營,必須要牢牢的守衛。

同時,曾永忠還舉薦詹兆恆出任登州知府,崔雲輝出任濟南知府,龍建宏出任淮安知府。

曾永忠的這個建議,吳宗睿不是特別贊同,但他無法反對曾永忠提出的建議。

曾永忠的用心良苦,其實是想着讓吳宗睿開始大規模的籠絡和任用文官。

吳宗睿倒不是沒有考慮這件事情,按照歷史的進程,他統領天下的時間眼看着逼近了,登萊新軍有這個實力,足以穩控大明的天下,徹底打敗李自成和張獻忠之流,同時徹底的穩定南方,只有天下的局勢略微的穩定下來,吳宗睿纔會想到出兵徹底滅掉大清。

等待吳宗睿和登萊新軍的事情還有很多,剿滅李自成、張獻忠之流,徹底滅掉大清國,同時,還要朝着海外擴充力量。

所有這一切,都是吳宗睿在很好的穩控內部的局勢之下,纔有可能做好。

如果不能夠穩定內部的局勢,哪怕吳宗睿擁有了強悍的登萊新軍,也不可能真正的掌控天下,最終也就是一代梟雄,如同歷史上的流星一樣,一閃而逝。

這麼多年吳宗睿擁有了無以倫比的自信,也習慣了下面的人完全的服從,不過可能是自信的時間太長了,可能是相信帝王的威嚴,吳宗睿已經難以聽到真正的建議和意見,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吳宗睿不是神仙,他同樣會犯錯,只不過他能夠改正錯誤,能夠知曉自身缺乏的究竟是什麼,這也許是他的幸運。

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八百七十六章 豁然開朗(2)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爲了對手(2)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十五章 端倪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四百八十八章 總管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四百九十章 暫時的奔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
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八百七十六章 豁然開朗(2)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爲了對手(2)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十五章 端倪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四百八十八章 總管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四百九十章 暫時的奔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