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

河南,開封府城,五省總督臨時行營。

五省總督洪承疇滿臉都是無奈。

李自成和羅汝才本來是圍攻開封府城的,得知洪承疇率領大軍前來馳援,迅速撤離,前往尉氏縣,這也讓洪承疇鬆了一口氣,其實依照他麾下的兵力數量,無法與李自成正面交鋒。

再次承擔剿滅流寇的重任之後,洪承疇改變了策略,決定主動進攻,當然,他所謂的主動進攻,並非是你死我活的廝殺,而是抓住時機展開對李自成和羅汝才部的進攻。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通過方方面面的情報,洪承疇對李自成和羅汝才部有了較爲清楚的瞭解,李自成和羅汝才部,老營軍士接近十萬人,其餘都是新營的軍士,而李自成和羅汝才倚重的也是近十萬的老營軍士,更加關鍵的是,李自成和羅汝才作戰還是沿襲了老辦法,每一次的進攻都是新營的軍士率先進攻,爾後根據戰局的情況,要麼迅速的撤離,要麼派遣老營的軍士終結戰鬥。

這就給了洪承疇可乘之機,他的目標就是李自成和羅汝才部新營的軍士,洪承疇堅信,憑着麾下大軍的實力,以壓倒性優勢打敗李自成和羅汝才部新營軍士是沒有問題的,一旦形成壓倒性的優勢,則李自成和羅汝才部老營的軍士就不會進攻,會迅速撤離。

不管怎麼說,洪承疇都要指揮大軍與流寇交鋒,就算是獲取幾個無礙大局的勝利,也能夠向皇上和朝廷交差。

在分析方方面面情報、仔細研判的情況之下,洪承疇做出了判斷,李自成和羅汝才部抵達尉氏縣之後,遲遲沒有離開,應該還是想着進攻開封府城,畢竟開封府城是河南行省的省城,若是攻下了開封府城,對於李自成和羅汝才意義非凡。

在此基礎之上,洪承疇做出了決定,與李自成和羅汝才部在朱仙鎮作戰。

李自成和羅汝才部若是繼續進攻開封府城,必定會經過朱仙鎮。

洪承疇一邊給皇上寫去奏摺,一邊以五省總督的名義調遣大軍,朝着開封府城集結。

這一次,洪承疇也是破釜沉舟了,調遣了合計十多萬的大軍,其中包括河南、山西等四鎮的軍隊,還有湖廣剿總兵官左良玉部,洪承疇麾下依舊是兩萬多的大軍,全部加入其中。

這一次,洪承疇的命令很明確,也很嚴厲,他不允許湖廣剿總兵官左良玉擁兵自重,如果左良玉不聽從調遣,那麼他就要祭出尚方寶劍,取下左良玉的項上人頭了,洪承疇知道,他如果不能夠迅速取得對流寇作戰的勝利,自己的人頭怕也保不住了。

洪承疇的目標很明確,獲得此次作戰的局部勝利。

所謂的局部勝利,就是剿滅李自成和羅汝才部的部分新營軍士,給其造成必要的威懾。

洪承疇壓根沒有想過徹底擊潰李自成和羅汝才部,這是一個有些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太過於着急,很有可能適得其反,深陷其中,自身遭遇到慘敗。

局部作戰的勝利,需要高超的指揮能力,以及對戰局精準的把握。

命令發出去之後,洪承疇將自己關在了廂房,看着地圖和沙盤,仔細的籌謀,他想到了方方面面,想到了無數的預案,唯獨沒有想到皇上的聖旨。

就在洪承疇費盡心思做出了決定之後,皇上的聖旨來了,聖旨很明確,就是要求洪承疇彙報詳細的作戰計劃,這意味着洪承疇的作戰計劃必須得到皇上和朝廷的許可,才能夠實施。

這讓洪承疇異常的惱火,只要是指揮作戰的將領,就算是傻子都知道,作戰部署是必須要保密的,而且作戰的部署會隨着實際情況的變化而改變,如果所有的作戰部署都要稟報,都要得到皇上和朝廷的允許,一方面機會徹底流失,另外一方面是可能遭遇到慘敗。

換做以往,洪承疇絕不會聽從皇上和朝廷的安排,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指揮如此重大的戰鬥,大帥必須有絕對的指揮權,臨機決斷,作戰部署必須絕對保密,可現在,洪承疇猶豫了,他從刑部大牢出來的時間不長,在刑部大牢的感受,一輩子都無法忘記。

經過了近一個時辰的偵查,洪承疇愈發的惶恐,他終於提筆,將此次的作戰部署悉數寫下來,打算呈奏給皇上了,不過有一點洪承疇不會耽誤時間,那就是調集大軍和迅速的部署,他不可能等待皇上和朝廷批准這個作戰部署之後再來行動。

皇上的聖旨裡面還有一層意思,洪承疇其實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是大軍固守開封府城,依託開封府城堅固高大的城牆,抵禦流寇的進攻,待到流寇精疲力竭的時候,皇上和朝廷會派遣大軍前來圍剿流寇。

這種想法太過於幼稚,且不說李自成和羅汝才部的總兵力已經接近百萬人,實力非同一般,就算是洪承疇率領大軍固守開封府城,一旦外部馳援的力量被李自成徹底擋住,在城內糧草消耗巨大、不可能維持很長時間的情況之下,開封府城將變得異常的危險。

整個的河南行省,除開開封和洛陽等少數城池派遣有朝廷的官吏,其餘地方壓根就沒有朝廷官吏管理,這意味着洪承疇不可能在河南省內籌集到多少的糧草。

基於這些原因,洪承疇是絕不會固守開封府城的。

。。。

尉氏縣城外,義軍臨時軍營。

李自成、羅汝才、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正在這裡商議進攻開封府城的事宜。

守衛在中軍帳外面的張國新,臉上的神色有些焦急,義軍副總管張東濤和大將軍李巖還在軍營巡查,沒有參與其中。

義軍之中其實已經出現了一些矛盾,譬如說李自成與羅汝才之間有些不和,主要還是因爲指揮權的問題,按照道理來說,總指揮權力應該歸於闖王李自成,畢竟李自成的實力強悍很多,當年李自成獨自攻陷了洛陽府城,爾後開拔南陽府城,與羅汝才一道攻陷南陽府城,不過羅汝才也是一路義軍,並非是李自成的下屬,兩路義軍也就是聯合作戰。

李自成與羅汝才之間不和,直接影響到義軍作戰,譬如說義軍攻陷延安府城之後,在攻打西安府城的時候,李自成與羅汝才之間的意見就出現了嚴重的分歧,李自成的意見是佯攻西安府城,其進攻的重點還是轉向開封府城,只要拿下開封府城,就等於是拿下了整個的河南,但羅汝才希望強攻西安府城,緊接着立足陝西,朝着河南的方向發展。

兩人的思路無所謂誰對誰錯,但必須有一個人最終做出決定。

因爲兩人之間的分歧,義軍實際上沒有很好的進攻西安府城。

李自成的力量畢竟強大一些,羅汝才最終還是聽從了李自成的建議,義軍進入河南,進攻開封府城,試圖拿下整個的河南行省。

諸多的分歧,讓李自成和羅汝才加強了對義軍隊伍的關注。

張東濤的作用便發揮出來了,最爲李自成最爲信任的義軍副總管,有些李自成不便出面辦理的事情,就由張東濤出面去辦理,而張東濤最爲信任的是大將軍李巖,所以李巖也跟隨在張東濤的身邊做事情,剩下劉金星和宋獻策等人陪在李自成的身邊。

如此情況之下,親疏關係自然出現,李自成更加的信任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時常聽從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在某些無關痛癢的事情方面,李自成聽從牛金星等人的建議形成決定的時候,張東濤和李巖還不知道。

軍營的西北方向。

張東濤示意親兵遠遠的守候,不讓其他人跟隨。

“李巖,近段時間來,闖王偶爾聽信牛金星和宋獻策的建議,沒有與你我商議,此事你怎麼看。”

張東濤與李巖之間的關係很好,與牛金星和宋獻策之間的關係一般化。

在張東濤的面前,李巖也很直爽,說話很直接。

“張副總管,我覺得闖王如此的處理事情不合適,至少需要和您商議。。。”

張東濤揮揮手,事宜李巖不用這樣說。

“李巖,話不能這樣說,我們義軍好比是一個家庭,闖王是家長,我們都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員,家中一般的事情,闖王直接做出決定就可以了,我們按照闖王的要求去做事情,若是有重大的事情,則是家中成員共同商議,闖王最終做出決定,但有一點,不管任何的事情,家中的成員都必須知曉,如果有人知曉有人不知曉,時間長了,必定會出現問題啊。。。”

張東濤說到這裡,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李巖的臉色微紅,看着張東濤開口了。

“我沒有李副總管的胸襟。。。”

張東濤看着李巖,再次的搖頭。

“李巖,不要將我說的那麼無私,我可沒有那麼好,闖王近來做出的某些決定,我也勸說過,不過闖王好像不是很聽從我的建議,所以我也不會說那麼多了,我想,今後有關義軍諸多的事情,我們之間還是要形成一致的意見,在關乎義軍重大決策方面,我們需要堅持自身的看法。。。”

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二百六十章 義無反顧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十五章 端倪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六百八十章 真心的建議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八百五十一章 都是機會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五百一十章 死裡逃生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七百三十七章 終於動手(1)
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二百六十章 義無反顧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十五章 端倪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六百八十章 真心的建議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八百五十一章 都是機會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五百一十章 死裡逃生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七百三十七章 終於動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