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

李自成和羅汝才圍困開封府城已經有兩個多月時間了。

朱仙鎮之戰的大勝,讓李自成和羅汝纔在各路義軍之中的聲望達到了巔峰,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盤踞在山西、陝西以及湖廣等地的義軍,大都來投靠了,李自成和羅汝才麾下義軍的總兵力超過百萬人,就連張獻忠,也給李自成寫來了信函,表示了祝賀。

牛金星和宋獻策給李自成提出了建議,攻打開封府城的同時,務必要派遣人員掌控地方的各級官府,管理好地方上的諸多事宜。

李自成採納了牛金星和宋獻策的建議。

這個時候的李自成,已經產生了其他的想法,他和張東濤商議義軍日後行動的時候,談及陝西、山西、河南以及湖廣等地,言下之意,義軍務必要全面控制這些地方,至於說義軍完全控制這些地方之後,接下來該怎麼做,李自成沒有明說,但張東濤從中嗅出了味道,李自成最終的目標,是大明王朝的京城北京。

說得直白一些,李自成已經有了稱帝的心思。

不過,圍攻開封府城,給了李自成當頭一棒。

本以爲朱仙鎮之戰的大勝,鼓舞了軍士的士氣,義軍能夠輕而易舉的攻陷開封府城,從而掌控整個的河南行省,誰知道開封府城成爲了真正的硬骨頭,數次的進攻,都沒有能夠攻破,反倒是折損了不少的軍士。

李自成的脾氣變得暴躁,就連和張東濤等人說話的時候,也難以控制情緒,有時候會無緣無故的發火訓斥,好幾次,李自成當着張東濤和李巖等人的面,揮舞着皮鞭,抽打了前來稟報軍情的軍士。

張東濤與李巖之間的關係,倒是越來越緊密,兩人有了惺惺相惜的味道。

。。。

“張副總管,不好了,闖王要掘開黃河,水淹開封府城。。。”

李巖臉色發白,來到張東濤面前的時候,還在喘着粗氣。

張東濤楞了一下,看着李巖,瞪大了眼睛。

“什麼,掘開黃河水淹開封府城,那牛金星和宋獻策是什麼建議,他們支持闖王嗎。”

李巖搖頭嘆了一口氣。

“李副總管,牛金星和宋獻策都沒有反對,我強烈的反對,可闖王根本不聽我的,我看闖王這一次是真的發怒,準備掘開黃河了,您去勸一勸吧,開封府城內有幾十萬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百姓,要是掘開黃河水淹沒開封府城,吃虧的還是百姓啊。。。”

張東濤沒有馬上開口說話,其實李自成不是第一次想着要水淹開封府城,上次進攻開封府城未果,李自成就準備要水淹開封府城。

這一次,張東濤沒有信心能夠勸得動李自成,義軍攻打開封府城兩個多月時間,一直都沒有能夠攻陷,損失的軍士不少,李自成的脾氣早就上來了,盛怒之下做出的決定,幾乎沒有人能夠反駁,更加關鍵的是,各路投奔而來的義軍,也緊緊盯着開封府城,如果李自成能夠順利的攻陷開封府城,則這些義軍可能真正的歸心,打消心中的小九九,如若不然,各路的義軍還是有可能離開。

如此關鍵的時刻,就算是與李自成出生入死的張東濤,也沒有了信心。

看見張東濤沒有開口,有些着急的李巖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張副總管,我也知道,闖王做出了決定,其他人是不可能反駁的,我只是覺得,掘開黃河,水淹開封府城,太殘暴了一些,也不知道將來的歷史,會怎麼記錄這一筆。。。”

張東濤依舊在思索,沒有開口。

其實反對水淹開封府城,是吳宗睿的命令,張東濤記得很清楚,當年自己勸解李自成放棄了水淹開封府城的想法,得到了吳宗睿的稱讚。

“張副總管,那我先告辭了。。。”

張東濤終於擡頭,看着李巖揮了揮手。

“李大將軍,我明白你的意思,想讓我去勸解闖王,不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兩年前我就勸過闖王,那個時候闖王同樣是圍攻開封府城,也準備掘開黃河,那一次闖王聽從了我的勸解,但這一次不一定了。”

李巖瞪大了眼睛,看着張東濤。

“張副總管,一定要想想辦法啊,若是闖王真的水淹開封府城,這揹負的惡名,闖王真的難以承受。。。”

張東濤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李大將軍,你不是說過嗎,做大事者不拘小節,闖王決定水淹開封府城,也是無奈之舉,我們如果強行的去勸解闖王,適得其反,放眼整個的河南行省,剩下的城池唯有開封府城和洛陽府城,洛陽府城不足爲慮,開封府城就不一樣了,闖王如果不能夠拿下開封府城,就不算是控制了整個的河南行省。”

李巖啞然了,沉默了足足一分鐘,纔不甘心的開口。

“李副總管,我們就真的沒有辦法勸阻闖王了嗎。。。”

張東濤用力的拍了拍李巖的肩膀。

“唯一的辦法,是你我能夠攻陷開封府城,這樣才能夠阻止闖王做出水淹開封府城的決定,如果你我沒有好的辦法,就不用開口去勸解闖王。”

李巖楞了一下,頓時泄氣了,數十萬軍士圍攻開封府城近兩個月,沒有任何的效果,他還能夠怎麼辦。

張東濤說完這些話,陷入沉思之中,彷彿是在做某個重大的決定。

這一次,沉默的時間有些長。

近五分鐘過去,張東濤再次擡頭,看着站在旁邊低着頭的李巖。

“怎麼,李大將軍,沒有信心了嗎。”

李巖擡頭的時候,臉上帶着苦笑的神情。

“張副總管,您說笑了,我要是能夠率領軍士攻陷開封府城,就不會來找您想辦法了,我就是有些不甘心,眼睜睜看着闖王掘開黃河,水淹開封府城。。。”

張東濤笑了笑,看着李巖,一字一頓的開口了。

“李巖,你敢不敢和我一同去勸解闖王,讓闖王暫時不要掘開黃河。”

李巖看了看張東濤,默默的搖頭。

“李副總管,不是我不敢,我不想讓您被闖王訓斥,剛剛我也想明白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着闖王,看着闖王是不是能夠攻陷開封府城,如果闖王不能夠拿下開封府城,這義軍之中的有些軍士,肯定穩不住,闖王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無奈之舉。。。”

張東濤眯起了眼睛,看着李巖。

長時間接觸和了解,他發覺李巖真的不一樣,與其他義軍的軍官有很大的不同,李岩心存善良,就算是不能夠達到目的,也不會不擇手段,而且李巖的學識真的不錯。

“李大將軍,你我都不願意看見闖王水淹開封府城,不願意看見開封府城內的百姓遭遇無妄之災,所以我們盡力去勸解闖王,至於說闖王是不是聽從我們的勸解,我們暫且不考慮,至少你我要在闖王的面前表明自身的態度。”

李巖擡頭看着張東濤,眼神逐漸變得堅定了。

。。。

進入中軍帳,張東濤撿起了地上摔碎的茶杯,遞給了站在旁邊、身體顫抖的軍士,示意軍士將茶杯的碎屑帶出去。

“張東濤,李巖,你們來了,坐吧。”

張東濤沒有客氣,在下首的第一張椅子上面坐下,李巖跟隨在旁邊,也坐下了。

“闖王,我聽說您準備掘開黃河,水淹開封府城。。。”

李自成有些煩躁的揮揮手。

“張東濤,這件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我已經做出決定,我倒是要看看,洪承疇是不是能夠擋住黃河水。。。”

張東濤沒有被李自成的氣勢給鎮住,跟着開口了。

“闖王做出這樣的決定,我能夠理解,近來投奔闖王的各路義軍,都在看着闖王是不是能夠拿下開封府城,如果我們不能夠攻陷開封府城,怕是會被其他各路義軍看輕,他們也就不會真正的服從闖王的調遣。”

李自成看了看張東濤,火氣明顯小了一些。

“張東濤,你能夠想到這一點,我很高興,我也是沒有辦法,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眼看着李自成的情緒緩和了一些,張東濤站起身來。

“闖王,水淹開封府城,有利有弊,剛剛我與李巖分析過了,有利的方面,是義軍一定能夠攻陷開封府城,不利的方面,則是我們得到的開封府城,必定是一座廢城,綜合利弊,我們不會完全反對闖王水淹開封府城。。。”

李自成盯着張東濤,臉色再次陰沉。

“張東濤,你有什麼話,全部說出來,不要吞吞吐吐的,我不想聽你那麼多的分析。”

站立的張東濤,對着李自成抱拳了。

“闖王,我不贊成掘開黃河,水淹開封府城,看看河南與陝西,已經沒有朝廷大軍敢和我們作對,我義軍幾乎完全控制了河南行省,朝廷新任的五省總督孫傳庭,率領的朝廷大軍守在西安府城,根本沒有出動,也不敢出動,我義軍有足夠的時間拿下開封府城。”

“闖王,我覺得,我義軍能夠通過強攻的方式,拿下開封府城,纔有可能讓各路的義軍真正的歸心。”

“剛剛我和李巖商議過了,闖王給我們一個月的時間,我們指揮大軍強攻開封府城,我就不相信了,開封府城難道是鐵鑄的。。。”

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十四章 酬謝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六百四十七章 言聽計從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穩定南方(5)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聲嘆息(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五十章 趕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
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十四章 酬謝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六百四十七章 言聽計從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穩定南方(5)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聲嘆息(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五十章 趕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