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預測

眼看着時間到了八月下旬,氣候逐漸變得清涼,早晚還能夠感覺到一絲的涼意。

距離九月初的鄉試已經不遠,絕大部分的考生都開始埋頭溫習功課,爭取在本次的鄉試上面好好發揮,考中舉人。

吳宗睿也是一樣,與豫章社以及萬時華、徐世溥等之間的爭執,他早就拋棄到腦後,這個時候最爲重要的事情就是鄉試。

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一點吳宗睿是深切的體會到了。

滕王閣聚會時與徐世溥之間的小摩擦,讓他在參加鄉試的考生之中有了一定的名氣,而之後與萬時華、徐世溥之間更加激烈的爭執,讓他短時間之內名聲鵲起。

這也得益於戴明傑,吳宗睿所說的話語,戴明傑經過一番潤色之後傳播了出去,保持了吳宗睿的原意,他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豫章社以及徐世溥等人歪曲事實,不少的讀書人,在得知了吳宗睿所有的言論與觀點之後,有部分人表示支持。

在豫章社的內部,也出現了分歧,有部分人是支持吳宗睿的。

當然,反對吳宗睿觀點的讀書人也是不少的,甚至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攻擊。

戴明傑時常來拜訪吳宗睿,而林宗平幾乎消失不見了。

戴明傑每次來訪,吳宗睿熱情的接待,每次都留他吃飯喝酒,這麼長時間過去,吳宗睿感覺到了,戴明傑是可交往之人。

這期間也有一些考生專程到醉仙居客棧前來拜訪,儘管鄉試在即,吳宗睿不厭其煩,每次都會抽出時間來與拜訪之人見面和交談,甚至是安排酒宴接待,這讓廖文儒感覺到奇怪,在他的印象裡面,吳宗睿儘管表面謙和低調,可骨子裡還是清高的,再說了,吳宗睿的時間很緊張,需要溫習功課參加鄉試。

實在忍不住的情況之下,廖文儒開口詢問,吳宗睿倒是沒有隱瞞,很認真的告訴廖文儒,一個好漢三個幫,雖然鄉試在即,可有人來拜訪,還是要放低姿態,務必要結交能夠結交的關係,他與豫章社的關係已經惡化,如果疏遠其他的人,一旦外界的輿論發生變化,他很有可能被讀書人孤立起來,結局不妙。

廖文儒非常聰明,馬上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到了八月底,吳宗睿的名氣再一次的傳播開來,這裡面就包括了吳宗睿不僅僅是有滿腹的才學,還熱情好客,而吳宗睿獲得這樣的名聲,對於豫章社來說,絕非好事情。

當然,不好的傳聞也有,應該是那些支持豫章社之考生或者讀書人,他們認爲吳宗睿年少輕狂,不知道天高地厚,若是吳宗睿的那番認知散播於讀書人之間,必將壞了讀書人的骨氣和清譽。

很短的時間之內,前來參加本次鄉試的考生,大致分爲了兩個陣營,少部分的考生支持吳宗睿,認爲吳宗睿所說的話語很有道理,大部分的考生還是偏向於豫章社,認爲吳宗睿和豫章社之間的爭執是蠻橫無理。

要不是鄉試在即,這樣的爭論必將激烈的進行下去。

認真溫習功課的吳宗睿,還是很注意這些傳聞,他要求廖文儒注意打聽這些方面的事宜,隨時告訴他情形,廖文儒明白其中意思,也是盡心盡力的打聽,同時,戴明傑每次前來,也帶來了這方面的消息。

事態的發展,讓吳宗睿有着不少的感觸,按說他是穿越之人,所說的每一句話,以及做出來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深思熟慮的,既然想着做出來一番大事,那就必須要適應當下的形勢,絕不能有清高孤傲的表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之人,這是他的目的。

想不到來到南昌府城,剛剛開始煽動翅膀,就險些遭遇到失敗和打擊,要不是豫章社的萬時華還算是明白事理,他目前的處境,恐怕就沒有這麼自在和瀟灑了。

終於,前往醉仙居客棧前來拜訪的考生逐漸的少了,外界關於此事的議論也慢慢的平復下來,無他,鄉試馬上就要到來,不管是吳宗睿,還是萬時華和徐世溥等人,都要悉心應對馬上到來的鄉試,他們之間的爭論,不管結局如何,目前來看沒有太大的意義,若是能夠鄉試高中,成爲舉人老爺,那纔是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再說了,成爲了舉人老爺,所說的話語,就更加的有分量了。

吳宗睿完全靜下心來了,不關心其他的事宜,專心鄉試。

江西的鄉試,主考官一般情況之下都是六科的給事中,南直隸和北直隸的主考官,大都是翰林院的修撰、編修或者庶吉士,這些主考官全部都是朝廷派下來的,他們最爲主要的職責有兩個,其一是出考試的題目,其二就是閱卷決定被錄取的舉人。

按照朝廷的規定,鄉試的考題,必須從四書五經之中選擇出題,至於說題目側重於哪個方面,那就是主考官內心琢磨的事情了。

鄉試開始的前一天,主考官和同考官進入到已經完全封閉的貢院,主考官江在這一天出題目,貢院連夜印製考題,翌日考生就進入貢院準備考試了。

除非是主考官提前告知某個考生考題,否則提前泄漏考題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還有一點最關鍵的,那就是主考官抵達地方之後,不允許與外界有多少的接觸,絕對不允許與任何的考生有接觸,考生不知道主考官是誰。

儒家思想深入到讀書人的心目之中,他們對於考試之中作奸犯科這類事情,本能的迴避。

基於這個原因,大明一朝的鄉試、會使乃至於殿試,都算是基本公平的。

當然了,特別牛的考生也是存在的,明朝中期以後,更多的商賈開始傾盡全力培養家族之中的讀書人,期盼着這些讀書人能夠躍龍門,改變家族的身份,而且隨着官吏玉商賈逐漸的融合,商賈也慢慢開始滲透到官場之中,成爲一股隱性的重要的力量。

做生意的商賈,賺錢是最終目的,而做生意的過程之中,他們必定會採取一些手段,這種習慣成自然的做法,同樣會滲透到家族的讀書人之中。

有錢能使鬼推磨,商賈拿得出來大把的銀子,也就能夠想到辦法,獲取考試的某些信息,說到底,鄉試的主考官來自於京城,但是同考官以及爲鄉試服務的諸多官吏,都是地方上的官員和吏員,這些人在地方的時間長了,必定有一些關係需要照顧。

吳宗睿倒是習慣這一切,社會由人組成,中國本就是人情社會,講究禮尚往來,而在人情社會之中,出現任何的事情都不奇怪。

“天啓七年,朱由檢登基,其之前不過是信王,壓根沒有做皇帝的資格,明熹宗朱由校沒有子嗣,朱由檢才能夠上位。”

“朱由檢生活在京城乃至於皇宮中的時候,親眼目睹了魏忠賢的囂張,魏忠賢與客氏勾結,準備將懷孕的宮女送入宮中,讓朱由校有子嗣,如此魏忠賢就能夠繼續掌控權力,按照時間來說,此事已經暴露出來了,朱由檢必定是暴跳如雷,恨不得將魏忠賢五馬分屍。”

“朱由檢年級不大,登基的時候不過十七歲,而且長期生活在京城和皇宮之中,侷限於宮廷權力爭奪,不知道下面的具體情況,也就不可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痛恨魏忠賢,就算是殺了魏忠賢,也不可能完全解氣,必定將這樣的痛恨情緒轉移到閹黨的頭上。”

“崇禎元年,朱由檢的權力慢慢的鞏固下來,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清理閹黨的勢力,作爲好面子的年輕人,朱由檢想到的必定是爲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找到緣由,清理和打擊閹黨也是如此,他做事情勤勉,想着留下好的名聲,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他想到的必定是如何的清理閹黨的勢力。”

“由此可見,如何清理閹黨的勢力,如何在全國各地造就痛打閹黨的聲勢,這必定是朱由檢重點考慮的事情,鄉試臨近,這樣的機會,朱由檢怎麼可能放過。”

“至於說下來主持鄉試的京城各級的官員,他們都是兩榜進士,從一定程度上面來說,與閹黨有着天然的仇恨,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支持皇上打擊閹黨的舉措。”

“會推內閣大臣還在今年的十一月,尚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朱由檢暫時不會想到這件事情,更不可能在鄉試之中表露出來此等的觀點。”

“也好,我就賭一賭,將鄉試這篇八股文的重點,集中到如何清理閹黨方面。”

“唉,又要說違心的話語了,我是不贊成全面否定魏忠賢所推行政策的,但是這等的認識,絕不能在鄉試之中表露出來,否則我就完蛋了。”

“不着急,慢慢來,等到我有了自身的平臺,有了掌控一切的能力,那個時候再行落實自身的認識,將其貫穿到現實之中。”

“唉,還是不謹慎啊,和豫章社爭論什麼啊,落下一些口實,也不知道今後是不是會有麻煩。”

。。。

進入到房間,看見獨自出神好長時間的吳宗睿,廖文儒忍不住開口了。

“大哥,你喃喃自語好一會了,說些什麼啊,馬上就吃飯了。”

“沒什麼,我在溫習功課,好了,我們去吃飯吧。”

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穩定南方(5)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爲重要的事情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四百九十章 暫時的奔波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五百一十六章 來不及了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
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穩定南方(5)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爲重要的事情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四百九十章 暫時的奔波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五百一十六章 來不及了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