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

離開京城之前,楊嗣昌很想到刑部的大牢去看看熊文燦,詳細詢問中原一帶流寇的情形,以及五省總督府能夠直接掌控的兵力,同時安慰熊文燦,權衡之後,最終還是作罷了,皇上對於中原的局勢很不滿意,曾經勃然大怒,熊文燦必須承擔一切的責任。

三司會審表明熊文燦必定是重罪,沒有翻身的機會。

楊嗣昌從京城出發的時候,沒有聲張,默默離開。

抵達河南洛陽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三月底。

一路上看到的情形,讓楊嗣昌驟然醒悟,京畿一帶到處都是餓殍滿地,很多的村落看不見人,整個村子都是空蕩蕩的,後金韃子入關作戰造成的慘狀還在延續,百姓和農戶根本沒有復原,河南境內的情形也好不到哪裡去,沿途都能夠看見衣裳不振、神情麻木的百姓。

楊嗣昌有了爲熊文燦鳴不平的衝動,看樣子流寇的肆掠,並非是熊文燦一個人的原因。

不過楊嗣昌無法爲熊文燦鳴不平,中原各地餓殍滿地,究其原因還是官府出現問題,正是因爲百姓沒有了活路,纔會主動投奔流寇,或者成爲流寇的眼線,稟報官軍的動靜,導致大軍剿滅流寇的戰鬥屢屢失敗,或者佔山爲王,成爲名副其實的土匪。

抵達洛陽府城,楊嗣昌詳細瞭解情況,吃驚的發現,不僅僅是守衛洛陽府城的遼東邊軍軍心不穩,包括守衛西安府城的一萬多秦軍,以及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各鎮的軍隊,軍心同樣不穩,朝廷沒有及時的撥付軍餉糧草,軍士飯都吃不飽,哪裡有心思去剿滅流寇。

軍隊騷擾百姓的情形比比皆是,軍士已經不是殺良冒功,而是直接搶奪錢糧,各地官府也假裝看不見,壓根不關心百姓的疾苦。

楊嗣昌做出的第一個決定,就是給駐守洛陽府城和西安府城的遼東邊軍軍士、秦軍軍士分發一部分的軍餉,且在請旨之後,動用了地方府庫的存糧,保證大軍短時間的糧草開銷,至於說左良玉與賀人龍,楊嗣昌給他們寫去了信函,要求他們服從調遣,齊心協力剿滅流寇。

楊嗣昌的身份不同於熊文燦,還是有一定的震懾力,不長時間,左良玉與賀人龍都回信了,表示服從皇上和朝廷的調遣,只是兩人在信函之中,都提到了軍餉和糧草的問題,要求朝廷撥付一定數量的糧草和軍餉,以保證大軍的開銷。

楊嗣昌沒有給左良玉與賀人龍回信,他已經從熊文燦的奏摺之中知曉,左良玉與賀人龍都有了擁兵自重的跡象,兩人在信函裡面提到錢糧的事宜,無非是想着推脫。

做完這一切,已經是四月中旬,楊嗣昌決定要出征了。

楊嗣昌首選的目標是盤踞在陝西漢中、鳳翔一帶的李自成。

這是楊嗣昌認真思考、全面籌謀之後做出的決定。

駐紮洛陽府城的近一萬遼東邊軍,駐守西安府城的一萬多秦軍軍士,以及駐紮在延綏一帶的總兵賀人龍麾下的一萬多軍士,這是楊嗣昌能夠調遣的全部兵力,至於說左良玉,沒有必要長途奔襲進入陝西作戰,除非是楊嗣昌手中無兵可調了。

兵不在多,貴在精,楊嗣昌明白其中道理,有三萬多驍勇善戰的軍士,足夠打敗李自成。

其實楊嗣昌還有一張底牌,那就是三邊總督洪承疇,按照皇上的聖旨,楊嗣昌可以調遣三邊總督洪承疇,以及洪承疇麾下的軍士,包括宣府大同一帶的兵力,不過做出調遣宣府、大同、榆林和寧夏一帶的兵力之決定,那是要承擔重大責任的,畢竟這一帶是邊關。

至於說遼東駐紮的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楊嗣昌沒有資格調遣,駐紮南直隸以及南方的大軍,楊嗣昌也沒有資格調遣。

四月下旬,楊嗣昌秘密抵達陝西西安府城。

新任陝西巡撫宋賢,早就接到消息,在巡撫衙門等候楊嗣昌。

宋賢原來是山西巡撫,熊文燦被押解到京城之後,因爲陝西的局勢惡劣,宋賢被緊急調到陝西出任巡撫,穩定地方的局勢。

舉薦宋賢出任陝西巡撫,與楊嗣昌有很大的關係,宋賢擔任山西巡撫期間,公正廉明,竭盡全力穩定山西的局勢,得到了府州縣官吏的一致擁戴,而且宋賢在剿滅流寇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讓這樣的官員去穩定陝西的局勢,皇上和朝廷放心。

宋賢是天啓二年的進士,爲官快二十年,不過和楊嗣昌比較起來,不管是資歷方面,還是爲官的經歷,都有不小的差距。

進入巡撫衙門的廂房,楊嗣昌迫不及待的開口詢問了。

“宋大人,陝西總兵官賀人龍近來表現如何。”

宋賢楞了一下,沒有馬上開口,楊嗣昌如此詢問賀人龍的情況,一定不簡單。

眼見宋賢沒有馬上開口回答,楊嗣昌接着開口了。

“宋大人,我受皇上和朝廷的重託,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你也是關鍵時刻,出任陝西巡撫,維持陝西的穩定,陝西一地,流寇最爲猖獗,你我肩負同樣的使命,若是不能夠徹底剿滅陝西的流寇,你我都無法向皇上和朝廷交差,我初來乍到,不熟悉陝西的情況,不過賊首李自成過於的猖獗,沒有時間等候了,我已經決定,首先剿滅陝西的李自成,接着轉戰湖廣,剿滅張獻忠。”

“李自成佔據了陝西的漢中和鳳翔,企圖進攻西安府城,此番剿滅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賀人龍所部爲先鋒和主力,所以我纔會詢問宋大人,賀人龍的情形究竟如何。”

宋賢不由自主的點點頭。

“大人考慮如此深遠,下官一定如實稟報,下官對賀總兵不是很熟悉,只是知曉賀總兵有一個綽號,被稱之爲賀瘋子,也就是作戰的時候狀若瘋狂,毫無畏懼,下官以爲,大人準備啓用賀總兵爲先鋒,一定能夠徹底擊潰流寇,打敗和剿滅賊首李自成。”

楊嗣昌微微點頭,臉上浮現一絲的笑容。

“感謝宋大人如實相告,如此我也放心了很多,不知道駐守西安府城的一萬多秦軍軍士,準備如何了。”

楊嗣昌問的風輕雲淡,其實他最爲擔心的就是一萬多的秦軍軍士。

秦軍是原陝西巡撫孫傳庭組建起來的,這些軍士都來自於延綏之地,作風彪悍,作戰勇猛,可惜的是孫傳庭還沒有來得及指揮秦軍軍士作戰,就被押解到京城問罪了。

讓孫傳庭進入大牢之中,被三司問罪的罪魁禍首,就是楊嗣昌。

朝中知曉此事的人不少,楊嗣昌不敢保證消息是不是傳到陝西,秦軍軍士是不是已經知曉此事,如果秦軍軍士之中有孫傳庭的心腹,想着爲孫傳庭報仇,那楊嗣昌的處境就危險了。

楊嗣昌表面說陝西總兵賀人龍爲此次征伐李自成的先鋒,其實他的安排絕非如此,一萬多的秦軍軍士纔是圍剿李自成的真正先鋒,楊嗣昌之所以瞭解賀人龍的情形,是打算讓賀人龍指揮這一萬多的秦軍軍士。

從洛陽府城趕赴西安府城的近一萬遼東邊軍軍士,楊嗣昌會親自指揮,這些遼東邊軍軍士,初期不會參與作戰,等到賀人龍擊潰流寇之後,這些軍士纔會乘勝追擊,徹底打敗流寇。

楊嗣昌明白痛打落水狗的道理,當初熊文燦大敗李自成,李自成僅僅帶着十多人衝入到深山之中,如果不是後金韃子突然入關作戰,威脅到京師,楊嗣昌一定嚴令熊文燦,務必擒獲李自成,消除所有隱患。

這一次,楊嗣昌絕不會放過李自成,他以一萬多秦軍軍士爲先鋒,迎擊李自成,接着以賀人龍及其麾下的一萬多軍士爲援軍,在秦軍軍士發起進攻的同時,全力的馳援秦軍,追擊流寇,而近一萬遼東邊軍軍士,纔是楊嗣昌最終的殺手鐗,一旦賀人龍指揮大軍擊敗了流寇,楊嗣昌會親率大軍追擊流寇,不給流寇任何喘息的餘地。

當然,想要讓戰術佈置不折不扣的實施,楊嗣昌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至少秦軍軍士要服從指揮,要拼盡全力斬殺流寇,賀人龍亦要服從指揮,傾盡全力作戰。

楊嗣昌風輕雲淡的詢問,看似沒有引發宋賢的特別關注。

“大人,駐守西安府城的秦軍軍士,沒有什麼異常,五日之前,大人專門送來秦軍軍士的軍餉,令他們士氣大振。”

楊嗣昌點點頭。

“那就好,秦軍軍士到時候也是要出征的。”

聽見楊嗣昌如此說,宋賢有些着急。

“大人,李自成一直對西安府城虎視眈眈,若不是有秦軍軍士守衛西安府城,李自成怕是早就發起進攻,大人若是調走了秦軍,由誰來駐守西安府城啊。”

楊嗣昌笑了笑。

“宋大人,我知道你的擔心,我已經調遣駐守洛陽府城的遼東邊軍軍士,星夜兼程,趕赴西安府城,一旦秦軍離開府城前往征伐流寇,則遼東邊軍軍士會固守西安府城,若是打敗了流寇,宋大人也不必擔心西安府城有什麼危險了。。。”

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東(3)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五百二十五章 幺蛾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二百三十六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五百四十七章 首輔易人(3)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
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東(3)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五百二十五章 幺蛾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二百三十六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五百四十七章 首輔易人(3)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