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

讓吳三桂陪着劉寧到山海關去,是吳宗睿認真考慮之後做出的決定。

來到遼東之後,吳宗睿有意的壓制吳三桂,崇禎五年,吳三桂即出任遊擊將軍的職務,迄今已經有七年的時間,職位一直都沒有得到提升,其實崇禎八年的時候,吳三桂有機會擢升爲參將,但那個時候流寇的勢頭正盛,登萊新軍在抗擊流寇的戰鬥之中取得了重大勝利,所以遼東邊軍被有意無意的忽略,吳三桂失去了晉升的機會。

吳三桂比吳宗睿還要大一歲,已經是二十八歲的年紀,卻只是軍中一名遊擊將軍,錦州總兵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山海關總兵吳襄是吳三桂的父親,這樣的情況之下,吳三桂沒有能夠得到提拔,還是很罕見的。

壓制總有時間限制,如果壓制超過了限度,適得其反。

吳宗睿壓制吳三桂,有一定歷史原因的影響,但最爲重要的還是吳三桂曾經參與一件事情,那件事情與如今吳宗睿正在做的事情差不多。

崇禎元年,袁崇煥出任薊遼督師,領兵部尚書銜,手持尚方寶劍,決斷遼東的一切事宜,從那個時候開始,袁崇煥在遼東暗地裡培養忠於自身的勢力,廣寧鐵騎就是那個時候出現的,廣寧鐵騎是袁崇煥傾力打造,投入大量的錢財,戰鬥力異常的強悍,幾乎可以與滿八旗的精銳正面廝殺,而吳三桂正是其中的一員。

袁崇煥在遼東的所作所爲,包括不請旨斬殺毛文龍,被密報給京城的皇上,讓皇上如坐鍼氈,崇禎二年,後金皇太極親率大軍繞開關寧錦防線,入關作戰,突然抵達京城,令大明朝廷震動,皇上震怒,儘管袁崇煥後來率領大軍馳援京城,且率領最爲精銳的廣寧鐵騎與後金韃子作戰,護衛京城,但已經無法消除皇上的憤怒和猜忌,也就是那個時候,袁崇煥被投入大牢之中,待到後金韃子撤離關內,京畿之地穩定下來之後,袁崇煥被斬殺。

吳宗睿在擔任登萊巡撫的時候,就開始集聚實力,不斷的壯大登萊新軍,來到遼東之後,幾乎沒有什麼掩飾,一方面擴充登萊新軍的軍士,一方面逐漸收編遼東邊軍,讓其成爲登萊新軍的組成部分,這樣的做法,早就超過當年的袁崇煥,京城的朱由檢肯定是坐臥不安的。

不過吳宗睿比袁崇煥做的好一些的是,登萊新軍屢次打敗入關作戰的後金韃子,已經成爲大明百姓心目中的王者之師,朱由檢找不到動手的理由,也不敢輕易動手。

可危險時時刻刻存在,吳宗睿與朱由檢和大明朝廷之間,總有翻臉的時候。

吳宗睿已經打算提拔吳三桂,讓其成爲登萊新軍的副將,這是僅次於總兵的職位,如果是信不過的人,或者意志不堅定的人,不可能出任。

讓吳三桂跟隨劉寧到山海關去,就是要看吳三桂究竟是怎麼表現的,劉寧在山海關整頓軍務,肯定會引發一些風波,吳三桂如果真的想着進入登萊新軍之中,那就需要做出有利於登萊新軍的事情,譬如說利用自身的威望降服那些桀驁不馴的遼東邊軍軍官,甚至是吳襄在山海關駐軍之中的一些心腹。

說白了,這是吳宗睿對吳三桂最後一次、也是最爲關鍵的一次考驗。

吳宗睿很清楚,吳襄苦心經營山海關,在山海關駐軍之中,有不少的心腹,而且吳襄離開山海關到中原去作戰,一定會將軍務大事交予心腹,保證山海關不出現任何亂子。

吳襄的那些心腹,吳宗睿知道,登萊新軍情報司的觸角早就伸進山海關,將其中的很多情況都弄清楚了。

將遼東看做自身勢力範圍的那一天開始,吳宗睿絕不允許遼東存在其他的力量,經歷遼東之戰以及濟南之戰,遼東進入了暫時穩定的時期,吳宗睿豈會浪費時間,他就要開始對整個遼東大規模的整治,將山海關徹底納入勢力範圍就是第一步。

其實吳宗睿可以用強,或者利用職務之便請走吳襄,或者利用征伐的機會調動山海關駐軍,他這樣做其他任何人無法提出異議,但吳宗睿不想遼東出現動盪,同時也想着將吳三桂納入到登萊新軍之中。

長時間接觸,吳宗睿不得不承認,吳三桂的確是人才。

吳宗睿倒是沒有打算讓吳三桂背叛吳襄,這樣做不近人情,也會留下極大的隱患,所以吳宗睿需要適當的提醒吳三桂。

“長伯,遼東一府一州六縣總算是暫時穩定下來了,薊遼督師府接下來該做些什麼,我一直都在考慮,我知道你有能力,熟悉遼東的諸多情況,說說你的想法。”

吳三桂楞了一下,沒有馬上開口,顯然是缺乏思想準備。

“這個,下官一切都聽從大人的安排部署。”

吳宗睿臉色平靜,看着吳三桂再次開口了。

“你的父親吳襄總兵馬上就要率領大軍進入中原作戰,爲朝廷剿滅流寇,我相信吳總兵一定能夠旗開得勝,立下戰功,得到皇上和朝廷的賞賜,接到皇上聖旨的時候,我也考慮,讓你跟隨吳總兵進入中原作戰,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讓你在戰鬥之中立下功勞,得到升遷,本就是我應該要做的事情。。。”

吳宗睿還沒有說完,吳三桂的臉色就變化了,快步走到吳宗睿的對面,單膝跪地。

“下官絕無跟隨父親大人進入中原作戰的想法,下官願意跟隨在大人身邊效勞。”

吳宗睿看着單膝跪地的吳三桂,眼神變得尖銳。

“吳總兵率領大軍進入中原作戰,短則數月,長則數年,這期間,山海關的防務不能耽誤,我知道吳總兵一定會有所安排,不過我覺得,山海關乃是關寧錦防線最爲重要的一環,不能夠有絲毫的波動,所以薊遼督師府對於山海關的防務事宜,會做出一些安排。”

“長伯,你可明白我說的意思。”

吳三桂額頭上冒出了汗滴。

“下官明白,下官在大人面前起誓,不管遇見什麼情況,下官都是一心效忠大人的。”

吳宗睿微微一笑。

“長伯,起來吧,事情倒也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我只是想着加強山海關的防禦,讓關寧錦防線成爲後金韃子的夢寐,爲了做到這一點,採取某些措施也是必須的,不過這不忠不孝的事情,我不能做,你更不能做。”

等到吳三桂站起身來,吳宗睿揮揮手。

“好了,你去準備吧,劉寧明日就要出發,前往山海關,你跟隨劉寧到山海關去,可暫時留在山海關,協助劉寧完善山海關所有的防務事宜,我看好你,也很信任你,相信你能夠做好,能夠成爲劉寧的得力助手。”

。。。

走出廂房,吳三桂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滴,他的手心裡面,已經有了一層冷汗。

吳襄寫來的信函,吳三桂已經燒掉了。

吳襄的確在山海關做了一些動作,包括當初甄別遼東邊軍的軍士,目的就是將山海關牢牢的握在手裡。

吳三桂壓根不贊成這樣的做法,他知道祖大壽和金國鳳兩人,能力上面都強於父親吳襄,人家都看清楚了局勢,準備徹底歸附吳宗睿和登萊新軍,父親吳襄居然還想動小心思,這豈不是自找苦吃。

吳三桂佩服吳宗睿,暗地裡將吳宗睿與當年的袁崇煥比較,他覺得吳宗睿比袁崇煥厲害太多,袁崇煥當年打造的廣寧鐵騎,總兵力不過一萬人左右,耗費了大量的錢財,廣寧鐵騎就算是厲害和驍勇,也沒有辦法與後金韃子面對面硬抗,只能是在作戰的過程之中,起到奇兵的作用,可是登萊新軍就完全不一樣了。

吳三桂親率登萊新軍將士,生擒後金的多羅貝里嶽託,那些將士展現出來的殺氣,讓吳三桂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且登萊新軍完全有能力與後金韃子面對面廝殺,最終還能夠形成對後金韃子的碾壓。

所以在收到吳襄的信函之後,吳三桂馬上求見吳宗睿,表明自己的決心。

父親吳襄在山海關的所作所爲,怎麼可能瞞得過吳宗睿。

吳三桂必須給自己留下後路。

可惜吳三桂的這點心思,被吳宗睿看的透透的。

情急之下吳三桂表態了,到了關鍵時刻,他會表達出來決心,不惜背叛父親吳襄。

這點心思又被吳宗睿看穿了,吳宗睿說到了不做不忠不孝的事情。

吳三桂終於明白了,這是吳宗睿在提醒他,給他機會。

走出廂房,吳三桂沒有絲毫的猶豫,瞬間做出了決定,效忠吳宗睿,至於說跟隨劉寧到山海關去,應該做些什麼事情,他心知肚明。

走出薊遼督師府,轉身看了看府前的一對白玉大獅子,吳三桂內心默唸,這位薊遼督師吳宗睿大人,展現出來的氣勢和睿智,根本不是常人可以比擬和想象的,這位吳宗睿大人究竟是什麼想法,將來準備要做什麼。

當然,這一切,對於已經下定決心的吳三桂,不是特別重要了,他需要做的,就是協助劉寧,徹底穩定山海關的局勢,讓薊遼督師府完全的掌控山海關。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乾脆利落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舉風波(7)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見識(2)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梟雄末路(3)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總管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毫不留情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乾脆利落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舉風波(7)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見識(2)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梟雄末路(3)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總管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