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

僅僅兩天的時間,五萬登萊新軍將士渡過遼河,準備對遼河以東的後金韃子發起進攻。

隊伍前方,指揮作戰的廖文儒,看上去異常的平靜,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

作戰部署的變化,廖文儒很清楚,西平堡的那一場爭論,迴旋在他的腦海裡面。

吳宗睿決定親自率領五萬登萊新軍將士渡過遼河作戰,這個決定遭遇到廖文儒在內的所有登萊新軍軍官的反對,參與此次作戰的廖文儒、喬明俊、秦大龍、祖大壽、牛犇、祖大弼以及李國翰等人,無一人贊同,特別是廖文儒,在吳宗睿已經作出決定的情況之下,激烈反對,最終迫使吳宗睿遵從了衆人的意見,留在西平堡。

集結在西平堡的十萬登萊新軍將士,其中五萬人渡過遼河作戰,其餘五萬人依舊駐守在西平堡附近,隨時準備馳援,廖文儒率領秦大龍、祖大弼以及李國翰等人渡河作戰,喬明俊、祖大壽和牛犇等人則留在了吳宗睿的身邊,駐守西平堡,靜觀戰局,等待吳宗睿下達馳援作戰的命令。

表面上看,渡河作戰的登萊新軍將士五萬人,駐守遼陽等地的後金韃子也是五萬人,雙方的兵力相當,不過根據情報分析,五萬後金韃子分別駐紮在不同的城池,其中距離遼河不遠的營地裡面駐紮有兩萬五千後金韃子,其餘兩萬五千後金韃子,分別駐紮在遼陽、鞍山和海州等城池,渡河作戰的五萬登萊新軍將士,需要打敗的是駐守在營地的兩萬五千後金韃子。

這樣看來,登萊新軍在兵力上面,以五萬人迎戰兩萬五千人,還是佔據絕對的優勢。

後金韃子的營地,距離遼河約三十里地,背靠遼陽、鞍山以及海州等城池。

按照作戰的安排和部署,渡過遼河的五萬登萊新軍將士,必須在第一時間發起對駐守營地的後金韃子發起進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徹底打敗這兩萬多的後金韃子。

作戰結束之後,登萊新軍將士不能追擊後金韃子,迅速回撤,抵達遼河以西構築防禦陣型,等待後金韃子的反撲。

吳宗睿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明白,如果作戰取得勝利,應該是乘勝追擊的,哪有取得勝利之後迅速回撤的,但吳宗睿已經下達了作戰的命令,包括廖文儒在內的所有軍官軍士,都是無條件的服從。

“大帥,斥候稟報,駐守營地的後金韃子尚無任何動靜。”

秦大龍飛馬前來稟報。

廖文儒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的笑容。

登萊新軍渡過遼河主動進攻,後金韃子肯定想不到,在西平堡商議下達作戰命令的時候,吳宗睿已經做過準確的分析,要求廖文儒率領大軍以最快的速度撲向後金韃子的營地,發起進攻,不要讓他們組織起來有效的防禦陣型,徹底打敗他們。

“知道了,秦將軍,命令所有將士,加快行軍的速度,午時之前必須發起進攻。”

秦大龍抱拳行禮之後,扭轉馬頭離開了。

五萬登萊新軍的將士,其中步卒三萬人,騎兵一萬五千人,炮兵五千人。

後金韃子的營地距離遼河只有三十里地,所以登萊新軍將士渡過遼河作戰,以步卒和騎兵爲主,行動遲緩一些的炮兵營,參與作戰的軍士人數不多,且裝備的火炮清一色的弗朗機,沒有紅夷大炮,按照作戰部署,炮兵營此次僅僅是輔助作戰,不會成爲主力。

五萬將士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發起對駐紮營地後金韃子的進攻。

渡過遼河,前方一馬平川,沒有山峰,沒有密林,大軍無法隱藏蹤跡,遲早會被營地的後金韃子發現,所以進攻的速度和時間異常關鍵,如果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發起進攻,則營地的後金韃子根本無法做好充足的準備,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可如果耽誤了進攻的時間,後金韃子能夠憑藉營地進行有效的防禦,還可能迅速朝着遼陽等地撤離,登萊新軍將士不能夠追擊作戰,那就意味着此次作戰失敗了。

隊伍最前方的步卒開始了小跑步的行軍。

作爲前鋒將領的秦大龍,神色堅毅,騎馬奔跑在隊伍的最前方,跟在他身邊的是祖大弼,協助指揮作戰,祖大弼一臉的興奮,臉上甚至帶着狂熱的神情,好長時間沒有作戰廝殺了,被譽爲“祖二瘋子”的祖大弼,早就有些忍不住了。

除開炮兵營的五千將士,其餘將士全部都要參與進攻,而且是連續的進攻,不給後金韃子任何喘息的餘地,進攻分爲兩個梯次,秦大龍和祖大弼率領的前鋒部隊三萬人,全部由步卒組成,發起對後金韃子營地的強攻,廖文儒和李國翰則是率領一萬五千騎兵,成爲第二個進攻後金韃子營地的梯隊,至於說五千炮兵營的軍士,作爲預備隊,由廖文儒指揮,必要的時候發起進攻。

。。。

西平堡。

吳宗睿站在城牆上面很長時間了。

這一次廖文儒率領五萬登萊新軍將士渡過遼河作戰,被他稱之爲閃電戰。

閃電戰其實在數百年之後纔會出現的戰鬥,那是基於熱兵器作戰出現的戰例,所謂閃電戰,從字面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一定是速度極快的戰鬥,而且是主動發起進攻的戰鬥。

閃電戰的目的,就是在對方尚未來得及反映的時候,發起全面的進攻,不給對手抵禦的機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敗對手。

登萊新軍渡過遼河作戰,後金韃子壓根想不到。

獲取作戰的勝利,在吳宗睿的預料之中,所以他必須要做出詳盡的部署,保證掌控局勢,既維持了遼東的穩定,又震懾了朝廷與後金的皇太極。

史可法的提醒,吳宗睿想的很多,分析了方方面面可能遇到的情形,他想到了皇上和朝廷,不客氣的說,皇上與朝廷也是遼東面對的威脅,且是不小的威脅。

吳宗睿的思路很明確,廖文儒率領五萬登萊新軍將士發起對遼河以東後金韃子營地的進攻,獲取作戰勝利之後馬上回撤,迅速構築起來有效的防線,與後金韃子隔着遼河對峙。

遭遇失敗的皇太極絕不會甘心,可能命令大軍渡過遼河作戰,不過吳宗睿籌謀的閃電戰,可以形成足夠大的震懾力,讓皇太極認真的思考,不會輕易的發起進攻。

如果登萊新軍與後金的滿八旗在遼河兩岸形成對峙,吳宗睿的目的就達到了。

吳宗睿不想與後金的八旗軍展開全面的廝殺和決戰,也不想因爲登萊新軍獲取作戰的勝利,而被皇上和朝廷抽調兵力參與中原作戰,如此一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後金八旗軍形成震懾的基礎之上,造就兩軍對峙的局面。

能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就看廖文儒等人如何指揮作戰了。

吳宗睿不可能完全放心,因爲這一次的作戰,登萊新軍的將士將手持撞擊式燧發槍,對後金韃子發起全面的進攻。

這是登萊新軍將士第一次手持撞擊式燧發槍作戰,要不然吳宗睿也不會堅持由自己親率大軍渡過遼河去作戰。

小半個時辰過去了,站在吳宗睿身邊的喬明俊開口了。

“大人,您還是回營地去歇息吧。”

吳宗睿扭頭,看了看站在身邊的喬明俊、祖大壽和牛犇等人,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午時之前,文儒、祖大弼和李國翰,就要發起對後金韃子營地的進攻了。”

祖大壽看了看喬明俊,對着吳宗睿抱拳,跟着開口了。

“大人不用擔心,下官相信,廖將軍一定能夠打敗後金韃子,勝利凱旋的。”

吳宗睿不由自主的微微點頭,再次看着衆人開口了。

“我相信文儒他們一定能夠獲取勝利,只是文儒和你們一樣,好像不適應手持撞擊式燧發槍作戰,所以我有些擔心。”

“你們都要明白,從現在開始,我登萊新軍作戰的方式,將要發生重大的變化,燧發槍與紅夷大炮,將要成爲我們進攻作戰的主要兵器。”

“午時之前,我不會離開城牆,這一次我本打算率領將士渡過遼河作戰,被你們否定了,既然不能夠率領將士們渡過遼河作戰,那我就在這裡看着,這也是對文儒他們最大的支持。”

吳宗睿說到這裡,衆人都沉默了。

也許是感覺到氣氛太過於壓抑,吳宗睿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的笑容。

“你們沒有必要那麼嚴肅,喬明俊,你去告訴下面的軍士,將菜餚和美酒端到城牆上面來,午時過後,我們就在這裡飲酒,祝賀文儒他們獲取作戰的勝利。”

吳宗睿的話語,讓喬明俊等人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喬明俊迅速去安排軍士,準備菜餚和美酒了。

吳宗睿看着身邊的祖大壽,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祖將軍,你駐守遼東幾十年,與後金韃子也戰鬥廝殺了幾十年,依照你的判斷,後金韃子被我登萊新軍打敗之後,會大規模的渡過遼河作戰嗎。”

祖大壽略微的思索了一下,抱拳對着吳宗睿開口了。

“大人,下官以爲,後金韃子不敢輕易渡過遼河作戰。。。”

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爲重要的事情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六百六十章 轉折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來信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
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爲重要的事情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六百六十章 轉折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來信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