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

薊遼督師府在寧遠城的正南面,是原薊遼督師袁崇煥的官邸,袁崇煥被朝廷查處之後,這裡就空閒下來了,也是因爲袁崇煥被朝廷查處,薊遼督師府成爲了禁地,無人踏足這裡

吳宗睿的官邸,就選中了這裡。

就連金國鳳等人,都覺得這裡不合適,畢竟前任的薊遼督師袁崇煥,被朝廷查處,家人也悉數被流放,這座薊遼督師府,就成爲了不祥之地。

吳宗睿無所謂,抵達寧遠城的當天,就搬進了薊遼督師府。

翌日,遼東巡撫方一藻,錦州副總兵祖大樂、山海關副總兵吳三桂,一同來到了寧遠。

錦州總兵祖大壽,以及山海關總兵吳襄,都沒有現身,這也說得過去,十萬後金韃子進擊遼東的消息已經傳開,祖大壽和吳襄身爲主帥,務必要固守城池。

吳宗睿明白其中的一切,他來到遼東已經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祖大壽和吳襄都沒有出現,包括遼東巡撫方一藻,也沒有出現,這已經說明問題。

喬明俊將衆人帶到了會客室。

吳宗睿在廂房稍稍的耽誤了一會的時間,纔來到會客室。

看見吳宗睿進入到會客室,方一藻站起身來,抱拳行禮,祖大樂和吳三桂也跟着站起身來,同樣是抱拳行禮。

身爲薊遼督師,吳宗睿是遼東地方的最高長官,可以決定遼東的一切事宜,不過身爲遼東巡撫的方一藻,同樣可以決定遼東的事宜。

方一藻以兵部左侍郎的職銜兼任遼東巡撫,參贊軍務,可以直接插手遼東軍事方面的事宜,這也是遼東巡撫不同於其他地方巡撫的特殊之處。

“下官見過吳大人。”

“方大人不必客氣,你我同樣肩負重任,固守遼東,當齊心協力。。。”

在方一藻的面前,吳宗睿打起了官腔。

方一藻崇禎四年就出任遼東巡撫,一直到現在,持續六年時間了,其巡撫衙門也是設置在山海關,在遼東基本沒有做什麼事情。

應該說方一藻在遼東也無法做什麼事情,他出任遼東巡撫在大淩河城之戰後,按照朝廷的設置,遼東巡撫原來管轄的地方很廣,不僅包括關外八城,還有海州、蓋州、耀州、鞍山和遼陽等地,甚至包括了整個的建州,可惜隨着後金的崛起,遼東巡撫管轄的地方,絕大部分都被後金韃子佔據,方一藻能夠管轄的地方,就是山海關以及錦州、寧遠和前屯等地了。

在後金日益的強悍,遼東邊軍日益的孱弱之情況下,方一藻能夠守成就算是萬幸。

吳宗睿的話還沒有說完,方一藻的臉上就閃現一絲的不快,但很快消失。

吳宗睿當然看到了。

“大人,後金韃子突然進犯遼東,據悉有十萬大軍,下官與都督同知、錦州總兵祖大壽,山海關總兵吳襄,以及都督同知、寧遠總兵金國鳳商議過了,務必要固守錦州、寧遠和山海關三座城池,如此後金韃子無機可乘,遼東可保無虞。。。”

方一藻剛剛的稟報,與其說是在給吳宗睿請示彙報,倒不如說是通報情況。

方一藻已經安排好了一切,讓遼東邊軍固守城池,不會出城迎戰,這個時候到寧遠來,就是告訴吳宗睿,你不熟悉遼東的情況,還是不要插手遼東太多的事情。

如果吳宗睿出任的是遼東經略,那麼方一藻如此說,還算是可行,遼東經略與遼東巡撫是平級的,兩人的職責有很多重合的地方,但吳宗睿是薊遼督師,敕封太子少保,身份比方一藻高了很多,方一藻在吳宗睿面前如此說話,明顯不合適。

吳宗睿明白其中奧妙,他可不會亂髮火,否定方一藻的建議。

“原來方大人早就有所考慮了,也好,本官願聞其詳。”

方一藻楞了一下,有些不情願的開口了。

“大人,軍情緊急,下官還要專程到錦州去做好相關的部署,等到下官做好了一切的安排部署,再行回到寧遠,向大人稟報一切。”

吳宗睿的臉色瞬間變化,看着方一藻,冷冷的開口了。

“方大人,看樣子本官可以回到京城去了,去稟報皇上,讓皇上和朝廷任命你爲薊遼督師,負責遼東的一切事宜,本官就不必來湊熱鬧了。”

方一藻的臉色也變化了,他沒有想到,吳宗睿如此之快就翻臉了。

吳宗睿手中持有尚方寶劍,方一藻倒不至於在吳宗睿面前發火,要是人家發狂了,手持尚方寶劍斬了自己,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這個,大人言重了,下官只是覺得,大人剛剛到遼東,尚不熟悉遼東之情況,眼看着後金韃子就要進擊遼東,時間緊迫,故而下官想着做好一切的安排部署,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護衛京師以及關寧錦防線。。。”

吳宗睿擺擺手,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方大人,關寧錦防線關乎京師的安危,這一點你不說本官也知道,本官身爲薊遼督師,只是想着詢問你,在抵禦後金韃子作戰方面,究竟如何安排和部署,如何守住關寧錦防線,如何護衛京師的安全,這不爲過,也是本官的職責吧。”

“後金韃子十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你我肩負重任,如此關鍵的時刻,在如何排兵佈陣、如何抵禦後金韃子、如何作戰方面,尚不能互通有無,讓下面的將士如何看。”

方一藻看了看吳宗睿,臉上的神色也微微變化了。

“大人如此說,下官無話可說,下官聽憑大人的安排部署調遣。。。”

吳宗睿的臉色再次變化,這一次他是真的動怒了。

上任月餘的時間,遼東巡撫方一藻沒有前來彙報工作,影子都看不到,十萬後金韃子進擊遼東,這個時候方一藻慌了,急匆匆的做出安排部署,還不願意說出如何安排部署的詳情。

其實就是沒有詳細的安排部署,無非是讓祖大壽、金國鳳和吳襄固守城池。

方一藻從未有過領兵作戰的經歷,怎麼可能做出什麼精確的安排部署。

“方大人,本官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本官手持尚方寶劍,代表皇上和朝廷便宜行事,暫停你的一切職務,待到擊退後金韃子之後,本官再行向皇上和朝廷稟報,第二,將你抵禦後金韃子的詳細安排部署說出來,也讓本官看看,你究竟準備如何擊潰後金韃子。”

方一藻的臉一陣紅一陣白,這個時候,他已經不敢擺架子,或者說賭氣話了。

會客室裡面變得非常安靜。

祖大樂和吳三桂都低着頭,絕不會開口說一句話,他們肯定想不到,薊遼督師吳宗睿和遼東巡撫方一藻,第一次見面,就會鬧成如此的局面。

方一藻在遼東六年時間了,想想也沒有做什麼事情,反正沒有後金韃子大規模的進攻,一些小規模的碰撞,誰都不會在意。

可吳宗睿就不一樣了,人家率領的登萊新軍,在京畿之地是切切實實打敗了後金韃子,迫使後金韃子灰溜溜的撤離。

終於,方一藻開口了。

“啓稟大人,下官已經安排錦州總兵祖大壽、山海關總兵吳襄,以及寧遠總兵金國鳳,率領各自麾下的軍士,固守在城池之中,其餘塔山、杏山、松山、前屯所駐紮的軍士,全部撤離到錦州、寧遠和山海關,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擊。。。”

吳宗睿看着方一藻冷冷一笑。

“固守錦州、寧遠和山海關三地,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倒也是不錯的選擇,後金韃子畢竟有十萬人,我們的第一步只能是固守,方大人,本官問你,若是後金韃子傾盡全力攻打錦州或者寧遠城池,導致其中一座城池出現危局,你當如何應對。”

方一藻看着吳宗睿,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這方面,方一藻真的沒有想過,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吳宗睿冷哼了一聲。

“既然方大人暫時說不出來,那本官說說吧,十萬後金韃子,氣勢洶洶進擊遼東,他們可不會走馬觀花,到遼東逛一趟就離開,若是不能夠取得輝煌的勝利,沒有令人羨慕的戰果,他們不可能輕易的撤兵。”

“關外我大軍能夠固守的,也就是錦州和寧遠兩座城池,山海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有重兵把手,後金韃子不會蠢到去進攻山海關,他們的目標是錦州和寧遠兩座城池,一旦我們丟失了錦州和寧遠兩座城池,則關外所有地方全部淪喪,後金韃子如果在錦州和寧遠等地駐紮,山海關將要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這是我們無法承擔的後果。”

“我們必須要打退後金韃子的進攻,保住遼東,保住關外八城。”

“我做出如此的作戰部署,山海關駐軍不動,固守山海關,不管錦州和寧遠發生什麼樣的情況,都不允許山海關駐軍馳援,除非是接到了本官下達的出擊作戰的命令。”

“寧遠副總兵金國奇和金國臣,率領駐守寧遠城池的一萬五千將士,迅速馳援錦州城池,協助錦州總兵祖大壽,固守錦州,擊潰後金韃子的進攻。”

“寧遠城池由登萊新軍駐守。”

“接下來如何作戰,本官會給你們下達相關的作戰命令。”

“若是沒有異議,就遵照本官的安排去執行吧。”

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二百一十一章 亨利其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二章 廖文儒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會的變故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從容應對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東(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七百四十六章 聰明的張獻忠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三百零二章 聲東擊西(1)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
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二百一十一章 亨利其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二章 廖文儒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會的變故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從容應對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東(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七百四十六章 聰明的張獻忠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三百零二章 聲東擊西(1)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