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

張東濤的加急情報,通過信義押司送到了錦州。

喬明俊跑着將信函送到廂房的時候,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滴。

一刻鐘時間之後,吳宗睿放下了手中的信函,開始沉思。

來到廂房的廖文儒,沒有打擾吳宗睿,也沒有拿起放在桌案上面的信函,喬明俊站在一邊也沒有動。

過了好一會,吳宗睿纔開口說話。

“文儒,看看信函吧,裡面說到的事情很重要。”

廖文儒連忙拿起了信函,仔細看起來,喬明俊依舊站在一邊,沒有湊過去。

“喬明俊,你也看看吧,你是情報司的負責人,看完信函之後,也要說說想法。”

幾分鐘之後,廖文儒將信函遞給了喬明俊。

吳宗睿沒有開口,廖文儒主動開口了。

“大人,李自成準備放棄洛陽府城和南陽府城,直接進入陝西,看樣子他還是想着回到老家去,在老家的百姓面前揚眉吐氣,接連拿下了兩座城池,兩座王府,特別是拿下了福王府,讓李自成有了充足的底氣,也是應該回去了。”

“大人,屬下覺得張東濤這次做的不錯,李自成強攻開封府城失利,準備掘開黃河水淹開封府城,被張東濤直接制止了,這件事情做好很好,如果真的水淹開封府城,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啊。。。”

廖文儒說完之後,喬明俊沒有開口。

吳宗睿看了看喬明俊。

“大人,屬下想要說的話語,廖大人都說過了,屬下沒有什麼可說的。。。”

吳宗睿微微皺眉,廖文儒身爲登萊新軍總兵,都督僉事,在登萊新軍中有了不一般的威望,就連喬明俊等人,在廖文儒的面前也很注意了。

當然,吳宗睿知道這樣的情形很正常,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

“文儒說的不錯,不過你們沒有做出更加詳盡的分析。”

“前幾天,京城來的情報顯示,皇上建議洪承疇大人將五省總督的行營安置在陝西的西安府城,這說明了什麼,說明皇上已經提前預料到了,李自成和羅汝纔會放棄河南,進入陝西,你們可不要小看皇上的睿智,其實朝中的很多事情,皇上都預測到了,只是沒有直接說出來罷了,包括我們遼東的諸多事情,我們的登萊新軍,皇上都想到了。”

“李自成攻打開封府城受挫,居然準備掘開黃河,水淹開封府城,他難道沒有想過,開封府城內還有大量的百姓嗎,他難道不知道,水淹開封府城,遭難的是百姓,那些士紳富戶官吏王爺,能夠躲避水災,輕鬆逃脫嗎,李自成做出這樣的決定,令我吃驚,我記得很清楚,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爲李自成撰寫的口號,什麼闖王仁義之師,不殺不掠,什麼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什麼早早開門迎闖王,管叫大家都歡悅等等,這些口號,讓李自成的實力大振,與以往根本不一樣了。”

“當然,我不是說李自成在作戰的時候要心存仁慈,慈不掌兵,大軍的統帥不能有婦人之仁,如果拿下開封府城,能夠讓李自成完全達到目的,那麼掘開黃河,水淹開封府城,也是說的過去的,可惜張東濤說的很清楚,李自成之所以想着攻陷開封府城,還是想着得到更多的財富,讓自身的實力更加的強悍。”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李自成的想法已經改變了,他可不願意繼續揹負流寇的名聲,李自成恐怕想到了天下,想到了做皇帝了,所以他開始不擇手段了。”

“還有一件事情,你們沒有注意,張東濤也沒有刻意的提及,大概是沒有掌握準確的信息,不敢隨意說出來,免得我們誤判。”

“李自成與羅汝才聯合作戰,攻陷了南陽府城,搜刮了唐王府的財富,不過查抄唐王府的是李自成麾下的軍士,羅汝才根本就沒有資格插手,最終分配財富的時候,李自成說多少就是多少,羅汝纔好像沒有說話的資格。”

“這件事情非常的關鍵,按照我的分析,李自成已經將羅汝纔看做他的下屬了,李自成是各路義軍的首領,這一點早在崇禎九年的時候就明確了,可惜數年時間過去,各路義軍各自爲政,李自成不過是名義上的首領,不可能指揮其他的各路義軍,你們以爲,李自成的內心會舒服嗎。”

“李自成得到了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之後,實力迅速壯大,特別是攻陷洛陽府城之後,得到大量財富,麾下的軍士急劇的擴充,遠非其他各路義軍可以比擬的,如此情況之下,李自成就想着真正成爲各路義軍的首領了。”

“羅汝纔沒有真正將李自成看做義軍的首領,他與李自成之間是合作的關係。”

“我料定,羅汝才危險了,很有可能被李自成除掉,其麾下的兵力會被李自成吞併。”

。。。

廖文儒和喬明俊聽得目瞪口呆。

吳宗睿是穿越之人,歷史上的羅汝才,的確被李自成斬殺,所以吳宗睿能夠做出這等精準的判斷,廖文儒和喬明俊是不可能分析出來的。

吳宗睿說完之後,廖文儒有些着急,忍不住開口了。

“大人,李自成如果吞併了羅汝才麾下的軍士,其總兵力號稱七十萬人了,如此規模的兵力,最終會威脅到我登萊新軍啊。”

喬明俊也跟着開口了。

“大人,屬下也有這樣的想法,屬下以爲,必須要堤防李自成,防止其力量過於的壯大,成爲我登萊新軍的威脅。”

吳宗睿點點頭。

“你們說的不錯,張東濤的這份情報,已經表現出來了擔憂,看樣子我要給張東濤寫信了,告訴他接下來該怎麼做,其實我們想要擊敗李自成很簡單,那就是分裂李自成的心腹,包括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

“張東濤與李巖之間的關係不錯,這樣的關係必須維持下去,至於說牛金星,張東濤還是不要與其接觸,保持一般的關係就可以了,宋獻策可以爭取,儘量處理好關係。”

“張東濤在李自成身邊多年,自己也有一些心腹,從現在開始,張東濤要盡全力籠絡這些心腹了,只是儘量小心,不能夠讓李自成感受到威脅。”

。。。

說完李自成的事宜,吳宗睿的話鋒一轉。

“洪承疇大人此次出任五省總督,且將行營安排在陝西的西安府城,絕非明智之舉,皇上對於李自成等人還是沒有清醒的認識,總以爲朝廷大軍開赴中原,就能夠徹底打敗流寇,以爲朝廷封官許願,就能夠讓李自成等義軍偃旗息鼓,皇上不知道,所謂的流寇李自成,得到了百姓的擁護,所謂的朝廷大軍,被百姓痛恨,得不到百姓支持的朝廷大軍,怎麼可能打敗得到百姓支持的李自成。”

“歷任的五省總督,結局都不是很好,包括我在內,都沒有能夠真正的剿滅流寇,洪承疇大人此番到陝西西安府城,已經將自身放置到最危險的境地。”

“洪大人可能還不知道這一點,前往陝西西安府城的時候,還是信心滿滿,看來我需要提醒一下洪大人,不要長時間駐紮在西安府城,若是察覺到危險,迅速轉移,免得被李自成包圍,最終命喪李自成的手下。”

吳宗睿說完,廖文儒眨了眨眼睛。

“大人,不會吧,洪大人手持尚方寶劍,可以調遣湖廣的左良玉,延綏的賀人龍,且開封府城還有數萬的軍士,這樣算起來,洪大人麾下也有接近十萬大軍了,他們的戰鬥力可不是流、不,義軍可以對抗的,若是洪大人調度得當,屬下以爲,還是可以打敗李自成的。”

喬明俊看了看吳宗睿,沒有開口說話,顯然是贊同廖文儒的分析。

吳宗睿搖搖頭。

“洪大人手持尚方寶劍,看似權力很大,可左良玉和賀人龍等人,也不是吃素的,楊嗣昌大人的權力不大嗎,以內閣大臣的身份兼任兵馬大都督,也沒有能夠調動左良玉與賀人龍等人,你們以爲洪大人可以輕易調動左良玉與賀人龍嗎。”

吳宗睿說完,廖文儒再次開口。

“大人,楊嗣昌大人無法調動左良玉與賀人龍,是因爲朝廷敕封平賊將軍的事宜,導致賀人龍心生怨恨,左良玉也不滿足,屬下覺得洪大人不一樣,屬下甚至認爲,洪大人的威望是遠遠強於楊嗣昌大人的。。。”

吳宗睿頗爲欣慰的點頭,廖文儒能夠堅持自身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見,這是很可貴的。

“文儒,你說的不錯,分析也很到位,不過你忽略了最爲關鍵的一點,陝西有李自成和羅汝才,湖廣有張獻忠,還有其他的各路義軍,其中的王國寧和高應登等人,實力也是不俗的,他們兩人麾下的兵力都超過了十萬人。”

“皇上給了洪承疇最大的權力,內閣與兵部都不得干涉洪承疇做出的任何決定,可你們以爲洪承疇真的能夠無所顧忌嗎,真的能夠隨心所欲指揮大軍作戰嗎,我問你們,如果張獻忠攻陷襄陽府城,洪承疇是前去救援,還是按兵不動。”

“熊文燦和楊嗣昌等人的結局,洪承疇牢記在心,所以,他根本無法真正的打敗李自成等人,中原的局勢會繼續惡化下去。”

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五十章 趕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五百一十章 死裡逃生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十一章 縣衙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
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五十章 趕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五百一十章 死裡逃生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十一章 縣衙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