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

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是八月上任的,讓他萬萬想不到的是,上任僅僅三個多月的時間,流寇再次進入了南直隸。

正是因爲流寇攻陷了中都鳳陽府城,前任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被皇上罷免,身爲南京督查院右都御史的範景文,得以出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

這是皇上和朝廷對範景文的信任。

接到了中都留守司的奏報,範景文楞了好一會,流寇前段時間還在拼命的攻打西安府城以及洛陽府城,這纔多長的時間,怎麼再次進入南直隸了,難道說流寇準備再次攻打鳳陽府城嗎。

範景文否決了自己的這個想法,鳳陽府城正月被流寇攻陷,慘遭損毀,迄今都還沒有復原,城內的皇陵樓殿被焚燒,興龍寺被付之一炬,錢財糧食被掠奪一空,大量的官吏被殺,所有的商賈遭遇到搶劫,流寇若是再次進攻,沒有太大的意義,何況鳳陽府城被攻陷之後,南京兵部以及漕運總督府,已經調遣了大量的軍士,駐守鳳陽府城。

鳳陽留守司的奏報還是很詳細的,甚至連流寇兵分三路都偵查到了,留守司的奏報裡面還提到了,新任的東南五省總督,率領的登萊新軍,正在宿遷一帶。

江北四府三州,其主要的防禦任務歸屬漕運總督府,南京兵部可以插手,也可以不插手,畢竟各自有分工,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皇上與朝廷的意思很明確,南直隸調兵遣將的事宜,主要由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負責,新任漕運總督劉榮嗣主要是協助範景文,換句話說,範景文甚至可以直接調動漕運兵丁。

新任的東南五省總督吳宗睿,也可以管轄江北四府三州的軍務,不過一般情況之下,任何新任的東南五省總督,都不會直接插手江北四府三州的軍務,一方面是因爲中都鳳陽府城正月被流寇攻陷,慘遭屠戮,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爲南直隸的地位特殊。

至少範景文是如此認爲的。

吳宗睿率領的登萊新軍,抵達了宿遷,並未給南京兵部以及漕運總督府任何的信函,應該就印證了這一點。

範景文對新任的東南五省總督吳宗睿還是有些好奇的。

南京的吏部存有吳宗睿的卷宗,範景文專門看過,吳宗睿不過是崇禎二年的二甲進士,不管是資歷還是年齡,都不足一提,按照道理說,這樣的資歷和年齡,能夠成爲正五品的六部郎中,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可吳宗睿卻領兵部尚書銜、敕封督查院右副都御史,兼任東南五省總督、登萊巡撫,這已經算是大明王朝第一人了。

範景文有一個雅號,被成爲“不二公”,也就是不受委託、不受饋贈的意思,朝中人人皆知,誰都知道範景文清廉,且做事情的能力不一般。

範景文出任南京兵部尚書,是在異常特殊的情況之下,因爲中都鳳陽府城被流寇攻陷,前任的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被皇上罷免,前任的漕運總督楊一鵬被棄市,整個的南直隸都是人心惶惶,範景文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穩定南直隸的局面,另外就是要加強南直隸各地的防衛,讓南直隸不再遭受到流寇的荼毒。

流寇再次進入南直隸,不得不引起範景文的高度重視。

牆上掛着南直隸的詳細地圖,範景文轉身看向了地圖,從鳳陽留守司稟報的情況來看,一路流寇已經攻佔了霍丘和潁川等城池,其餘兩路流寇分兵行軍,其具體的目標是什麼,尚不是特別的清楚。

“正月,流寇攻陷了中都鳳陽府城,十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他們再次進入了南直隸,究竟是什麼目的,他們兵分三路,究竟是因爲無法攻克西安府城和洛陽府城,無奈之下進入南直隸,還是有意來到南直隸,準備攻打其他的城池。。。”

範景文看着地圖,喃喃自語,一時間無法做出決斷。

“大人,漕運總督府的奏報。。。”

範景文猛地轉身,大踏步走過去,拿起了漕運總督府的奏報文書。

看着看着,範景文走到了地圖的前面。

“三路流寇,一路進攻霍丘和壽州等城池,一路朝着和州的方向而去,一路朝着滁州的方向而去,看樣子他們是不可能攻打鳳陽府城了。。。”

看着地圖上面的滁州與和州,範景文忽然臉色大變。

“難、難道流寇準備進攻南京府城嗎,他、他們的膽子也太大了吧。。。”

範景文揉了揉眼睛,再一次仔細看着地圖,滁州州城與和州州城,距離南京城都不是很遠,流寇若是拿下了滁州州城與和州州城,兩路進軍南京府城,很有可能,至於說還有一路流寇,則可以做策應,迎戰各路前來馳援南京府城的朝廷大軍。

如果說一年前,範景文絕不會有這等猜測與想法,他認爲流寇不過是烏合之衆,沒有什麼戰鬥力,絕不敢攻打堅固的城池,可現在不一樣了。

流寇不僅攻陷了中都鳳陽府城,還兩次圍攻西安府城,一次進攻洛陽府城,這說明流寇戰鬥力增強了,更加的喪心病狂了。

僅僅半個時辰,範景文印證了自身的判斷,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流寇真的攻打南京府城,怕是會引發巨大的轟動。

南京兵部左侍郎進入了屋內。

範景文看着兵部左侍郎,神色嚴肅的開口了。

“以南京兵部的名義,給漕運總督府發函,要求其抽調五千漕運兵丁,晝夜兼程趕赴南京府城,與南京京營軍士共同拱衛南京府城,同時以南京兵部的名義,給東南五省總督吳宗睿大人寫去信函,請他率領登萊新軍,馳援南京府城,此外,中都留守司的將士,務必要小心謹慎,預防流寇發起突襲,淮安府城的漕運總督,更要時刻注意,若是流寇朝着淮安府城的方向而去,他們必須要護衛淮安府城,不得有絲毫的閃失。。。”

範景文想到了南京城、鳳陽府城以及淮安府城,唯獨沒有想到廬州府城。

兵部左侍郎以及看過了中都留守司以及漕運總督府送來的文書。

“大人,和州與滁州該如何應對。”

範景文沉思了一下,微微搖頭。

“快馬加急,要求駐守滁州與和州城池的守備衙門軍士,務必護衛城池,不得懈怠,否則嚴懲不貸。。。”

兵部左侍郎的臉上,出現了爲難的神情。

“大人,守備衙門軍士人數太少,下官覺得,他們怕是守不住城池。”

範景文瞪了一眼兵部左侍郎,守備衙門軍士的戰鬥,他怎麼不知道。

“流寇分兩路突襲和州與滁州,你認爲他們真的只是攻陷和州與滁州州城那麼簡單嗎,正月的時候,流寇攻陷了中都鳳陽府城,五月到七月,兩次進攻西安府城,九月的時候,進攻洛陽府城,現如今突然殺向了南直隸,他們僅僅想着進攻和州與滁州的州城,有何作用。”

兵部左侍郎看了看牆上的地圖,神色瞬間變化。

“大人的意思是說,流寇想要進攻南京府城嗎。”

“有這種可能,流寇的目標若是針對南京府城,我們將南京京營的軍士派遣到和州與滁州去,你認爲流寇會怎麼做。”

兵部左侍郎連連點頭,對着範景文抱拳稽首開口了。

“大人英明,下官愚鈍,下官這就給和州與滁州守備衙門寫去文書,要求他們全力固守城池。。。”

“好,漕運兵丁的動作也要快,至於說吳宗睿大人那裡,盡力吧,誰知道吳大人是怎麼想的,怎麼部署的。。。”

淮安府城,漕運總督府。

漕運總督劉榮嗣坐立不安。

身爲大明朝廷的水利專家,劉榮嗣出任漕運總督還是說得過去,不過要求他領兵作戰,護衛江北四府三州的安全,就有些勉爲其難了,劉榮嗣做官二十多年,從未染指軍中的任何事宜。

好在皇上和朝廷令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全權負責整個南直隸的防禦事宜,這對於劉榮嗣來說,是難得的好消息。

因爲中都鳳陽府城的失陷,更因爲前任的漕運總督楊一鵬被斬首棄市,劉榮嗣上任之後,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行事異常的謹慎與小心,嚴令漕運兵丁以江北四府三州的軍士,加強警戒,嚴密監控流寇的蹤跡,若是流寇有進入南直隸的跡象,即刻稟報。

流寇再次進入南直隸,讓劉榮嗣仰天長嘆,遂將偵查到的詳細情報,迅速稟報南京兵部。

漕運總督府知事龍建宏手持文書進入廂房。

“大人,南京兵部的文書來了。”

“哦,南京兵部的文書這麼快就來了。”

劉榮嗣顧不上其他的,接過了文書,打開之後仔細看起來。

很快,劉榮嗣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好了,你去吧。”

龍建宏離開廂房,劉榮嗣臉上的笑容變得燦爛,南京兵部的文書,說的很清楚了,流寇下一步很有可能進攻南京府城,也就是說,流寇就算是攻陷了和州與滁州州城,皇上和朝廷也不會怪罪,畢竟南京府城更加重要。

至於說抽調漕運兵丁的事宜,劉榮嗣肯定是執行的。

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二百三十六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四十章 預測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六十章 吉榜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三百一十三章 魚與熊掌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三十章 嚴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六百六十章 轉折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
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二百三十六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四十章 預測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六十章 吉榜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三百一十三章 魚與熊掌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三十章 嚴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六百六十章 轉折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