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

往前衝鋒的軍士,如同被割的韭菜一般倒下,清脆的槍聲此起彼伏。

馬背上的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全部都在發愣和發懵,當初他們選擇主動撤離京城,對外宣揚前往昌平州而去,實際上快馬加鞭前往平谷縣,與此同時,兩人下達了大軍前往平谷縣集結的命令,接下來的數天時間,各路大軍源源不斷的前往平谷縣。

這個過程一直都算平靜,固守京城的登萊新軍沒有大規模出動。

牛金星和宋獻策兩人徹夜商議,他們認爲憑着駐守京城外圍的大軍,不可能打贏固守京城的登萊新軍,當下最好的辦法,就是率領大軍前往山海關,與皇上會合,且十多萬大軍前往山海關,還可以極大的增強進攻山海關的力量。

命令斥候將奏摺送往山海關的時候,牛金星和宋獻策沒有耽誤時間,命令大軍開拔,前往山海關,其實兩人也不敢耽誤時間,十多萬大軍的糧草嚴重不足,不可能維持多長的時間,務必前往山海關與皇上會合。

牛金星和宋獻策從未領兵作戰,歸順李自成之後,兩人都是文臣和軍師,大順軍攻陷京城之後,牛金星和宋獻策都成爲宰相,如今情況緊急,兩人必須要領兵作戰了。

大順軍的各級軍官,絕對服從牛金星和宋獻策的指揮,畢竟兩人在大順軍之中的地位不一般,如果違背了兩人的命令,日子絕對不好過。

十五萬大軍從平谷縣出發,前往薊州的時候,沿途一直都很平靜,這讓牛金星和宋獻策異常的高興,至少他們的決定是正確的,不過皇上派遣的斥候送來了信函,言大順軍攻打山海關的戰鬥失敗,正在全力的撤退,這個消息對於兩人是沉重的打擊。

兩路大軍會合的地點,確定在玉田縣。

牛金星和宋獻策再次的分析,認爲局勢已經很危險,皇上和劉宗敏率領的大軍,征伐山海關失敗,士氣一定是低落的,如果兩路大軍能夠順利的會合,則大順軍的總兵力超過四十萬,這樣還能夠與登萊新軍抗衡。

在薊州城內歇息了一夜的時間,牛金星和宋獻策命令大軍出發前往玉田縣,沿途絕不準耽誤時間,務必以最快的速度抵達玉田縣。

就在大軍出發接近一個時辰的時間之後,前方軍士前來稟報,遭遇到狙擊。

聽到軍士的稟報,牛金星和宋獻策的臉色瞬間變化,他們一直認爲,佔領京城的登萊新軍不可能閒着,肯定是派遣大軍追擊作戰,登萊新軍的統帥吳宗睿,智勇雙全,肯定會做出相應的安排,阻止大順軍兩路大軍在玉田縣會合。

牛金星惡狠狠的下達了作戰的命令,要求軍士不惜一切代價,打敗前方的登萊新軍,繼續朝着玉田縣的方向行軍。

不過牛金星和宋獻策美好的願望沒有能夠實現。

半個時辰過去了,前方軍士稟報,進攻的軍士損失慘重,無法繼續支撐下去了。

如此情況之下,牛金星和宋獻策離開了臨時中軍帳,騎馬前去查看。

手持單筒望遠鏡的兩人,看見的是數不清的屍首,以及還在往前衝鋒不斷倒下的軍士。

登萊新軍軍士排列的陣型,兩人看的很清楚,呈一字長蛇陣擺開的軍士,一共有三排,手中全部拿着火槍,第一排發射之後蹲下,第二排開始發射,第二排發射之後半蹲,第三排開始發射,在這些軍士的身後,是大量騎着戰馬的登萊新軍軍士。

雖然從未有過指揮作戰的經歷,但牛金星和宋獻策還是見過不少廝殺的場景,這樣的對弈情形,他們從來都沒有見過。

放下手中的單筒望遠鏡,臉色蒼白的牛金星看着宋獻策開口了。

“宋兄,我看命令騎兵出擊,登萊新軍的火器很厲害,我們如果總是以步卒衝鋒,無法擊垮他們的陣型,以騎兵衝鋒就不一樣了,速度要快很多。。。”

宋獻策點點頭。

“大人說的是,下官認爲,必須以騎兵發起衝鋒,而且衝鋒的騎兵數量不能夠太少了,要一鼓作氣的衝鋒,這樣才能夠突破登萊新軍的防線。”

牛金星略微思索了一下,跟着開口了。

“這些登萊新軍軍士,肯定是從京城趕來的,偌大的京城,他們能夠守住就不錯了,不可能調派太多的軍士參與作戰,我預計,阻止我們前往玉田縣的登萊新軍軍士,最多也就是三萬人左右,兵力上面我們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所以宋兄說的是,我們必須全力的進攻。。。”

。。。

隆隆的馬蹄聲響起的時候,手持單筒望遠鏡的劉寧,臉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

“命令炮兵營,開始發射。。。”

清脆的炮聲瞬間掩蓋了馬蹄聲。

劉寧攜帶的是一百門佛朗基,佛朗基的威力比不上紅夷大炮,但相比紅夷大炮輕便很多,易於運輸,而且佛朗基最大的優點,就是發射的速度快,野外面對面作戰的時候,能夠給予對方很大的殺傷力。

經過吳宗睿的提醒和亨利等人的改進,登萊新軍擁有的佛朗基,與海外進口的佛朗基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一是佛朗基的炮彈同樣改進爲落地爆炸的炮彈,威力比以前強了太多,其二是佛朗基發射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以上,而且能夠在一定時間之內持續發射,其三是密封的程度大大加強,火藥不會泄露,炮彈發射的初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可以說,經過脫胎換骨般改進的佛朗基,其近距離作戰的威力,遠遠強於紅夷大炮。

吳宗睿曾經決定在進攻城池的戰鬥之中使用佛朗基,不過亨利等人在研製和改進火炮的過程之中,過分注重了對紅夷大炮的改進,一定程度忽略了對佛朗基的改進,如果不是吳宗睿察覺此事,專門強調了對佛朗基的改進和研究,亨利等人甚至可能忽略佛朗基。

劉寧此次作戰的運氣不錯,最新改進的佛朗基,被他用在了戰場上。

密集清脆的炮聲響起。

落地爆炸的炮彈,掀起了大量的塵土。

衝鋒的戰馬,發出了陣陣的悲鳴,大量的戰馬倒地,馬背上軍士跌落地面之後,一動不動,還有一些軍士被炮彈的碎片擊中,跌落馬背,受驚的戰馬漫無目的的狂奔。

儘管指揮騎兵作戰的軍官吸取了教訓,要求衝鋒的騎兵儘量的散開,可是炮彈過於的密集,騎兵根本無法躲避,而且他們胯下的戰馬,從未見過如此密集爆炸的炮彈,大部分的戰馬都受驚開始狂奔,馬背上的軍士甚至穩不住胯下的戰馬了。

。。。

僅僅一刻鐘的時間過去,衝鋒的五千大順軍騎兵,就徹底垮了。

劉寧放下手中的單筒望遠鏡,對着身邊的傳令兵冷冷的開口了。

“命令騎兵,全速出擊。。。”

隆隆的馬蹄聲再次的響起,大地開始了震顫。

狂飆的紅流,朝着大順軍軍士而去。

沉悶撞擊聲出現的時候,慘叫聲和怒斥的聲音掩蓋了一切。。。

驚慌失措的牛金星對着身邊的傳令兵怒吼,要求傳令兵下達全軍撤離的命令,撤退的目的地自然是薊州城池,到了這個時候,牛金星和宋獻策壓根沒有想到前往玉田縣與李自成會合的事宜,他們必須要保全自身的性命,在他們看來,唯有撤離到薊州城內,才能夠保全軍士的性命,保全自身的性命。

十多萬的大順軍瞬間就亂了,前方擺好防禦陣型的軍士,聽到命令之後,掉頭開始撤離,不管不顧還在進攻的軍士,後方的軍士有的還在往前衝,有的掉頭撤離,指揮作戰的軍官,竭盡全力的呼喊,卻沒有任何的作用。

牛金星和宋獻策從未指揮過作戰,他們的缺陷此刻暴露無遺,應該說牛金星的預測是完全準確的,劉寧率領的登萊新軍將士的確只有三萬人,如果牛金星想要撤往薊州城內,務必安排一部分的軍士拼死抵禦登萊新軍的進攻,其餘的軍士有序的朝着薊州城池的方向撤離,這樣至少能夠減少傷亡,保證大量的軍士撤往薊州城內。

十多萬的大軍,突然的扭頭無序的撤離,必定導致隊形大亂。

。。。

衝殺的登萊新軍軍士,如同砍瓜切菜般的斬殺驚慌失措的大順軍軍士,他們沒有遭遇到任何的抵禦和反抗,不少大順軍的軍士停止逃離,放下手中的兵器跪地投降。

手持單筒望遠鏡的劉寧,看見前方戰場上的情形,微微的搖頭嘆氣。

情報司的情報是準確的,大順軍留守進程周遭的軍士,大部分都是新營的軍士,戰鬥力不是很強,絕大部分老營的軍士都被李自成帶到山海關去征伐了。

牛金星和宋獻策沒有指揮大軍作戰的經驗,加之這些大順軍的軍士,戰鬥力本來就是孱弱的,遇見了驍勇的登萊新軍,結局是什麼,早就註定了。

。。。

牛金星和宋獻策在親兵的護衛之下,打馬朝着薊州城池的方向狂奔,他們忘記了身後還有十餘萬的大軍,這個時候,他們想到的就是儘快回到薊州城去。

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東(3)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十一章 縣衙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四十章 預測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七百四十六章 聰明的張獻忠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三百零五章 聲東擊西(4)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彼此彼此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
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東(3)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十一章 縣衙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四十章 預測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七百四十六章 聰明的張獻忠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三百零五章 聲東擊西(4)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彼此彼此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