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

早朝剛剛結束,楊嗣昌就來到了偏殿等候。

遼東的局勢暫時穩定下來,楊嗣昌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接下來,他關注的重點,轉向了中部的五省總督洪承疇。

剿滅流寇的戰鬥進行的一塌糊塗,李自成盤踞在陝西,張獻忠盤踞在河南,此外還有山西、山東、湖廣、四川和南直隸等地,都出現了流寇的蹤跡,而且除了闖王李自成和八大王張獻忠,曹操羅汝才、左金王賀錦、混十萬馬進忠、順天王高應登、改世王許可變等流寇的首領也再次冒頭,力量逐漸壯大起來。

楊嗣昌記得很清楚,吳宗睿出任五省總督的時候,生擒流寇首領闖王高迎祥,爾後又斬殺了流寇首領老回回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射塌天李萬慶、掃地王張一川、四天王李養純等,崇禎八年滎陽大會所謂的十三家七十二營,被吳宗睿打的根本不敢冒頭了。

如果吳宗睿繼續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相信大半年的時間過去,絕大部分的流寇都被徹底剿滅,北方也基本穩定下來了。

可惜吳宗睿有着更加重要的任務,無法分身繼續剿滅流寇。

朝廷將吳宗睿及其登萊新軍調到了遼東,認命洪承疇爲五省總府,領兵部尚書銜,全面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而且皇上還專門派遣高起潛擔任監軍,保證大軍的後勤供給。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流寇越來越猖狂了。

楊嗣昌一肚子的氣,剛剛早朝的時候,他就準備彈劾洪承疇了。

楊嗣昌對洪承疇不感冒,不過也沒有太大的仇恨,雖然當年洪承疇是他父親楊鶴的下屬,曾經不服從命令,斬殺了部分已經歸順的流寇,可事實證明,楊鶴的確錯了,洪承疇是正確的,楊嗣昌雖然嘴上沒有認賬,但內心認可洪承疇的做法,再說父親楊鶴遭受到朝廷的懲戒喪失性命,與洪承疇沒有直接的關係,楊嗣昌不至於費盡心思對付洪承疇。

但是洪承疇剛剛給皇上寫去了奏摺,引發了楊嗣昌的火氣。

洪承疇在奏摺之中爲自身辯解,將冒頭對準了他楊嗣昌和監軍高起潛,也對準了兵部,將流寇勢力壯大、剿滅流寇不利的責任,悉數推給了兵部和監軍。

這讓楊嗣昌難以忍受內心的怒火。

身爲內閣大臣,兼任兵部尚書,敕封太子少保,楊嗣昌得到了皇上的完全信任,在軍事上面的話語權甚至超過內閣首輔張至發,可謂權勢顯赫,如果真心想要對付洪承疇,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楊嗣昌爲了大局,沒有算計洪承疇,也沒有刻意打壓洪承疇。

想不到洪承疇主動挑釁了。

。。。

“文弱,臉色不是很好啊,怎麼了。。。”

皇上的聲音出現的時候,楊嗣昌一下子醒悟過來了,他連忙對着皇上稽首行禮。

“稟報皇上,早朝散了之後,臣就到偏殿來等候,臣剛剛在思索事情,沒有注意皇上過來,這是臣的罪過,還請皇上贖罪。。。”

“文弱,你爲朝政殫精竭慮,何罪之有,走吧,隨朕到偏殿去。”

楊嗣昌點點頭,跟在皇上的身後,朝着偏殿走去。

張至發看了看臉色不是很好的楊嗣昌,眼睛裡面迸射出來一絲光芒。

一行人進入偏殿,張至發和楊嗣昌還沒有來得及行禮,朱由檢就開口了。

“文弱,你剛剛想什麼事情,說出來吧。”

楊嗣昌咳嗽了一聲,看了看身邊的張至發,還有皇上身邊的王承恩。

王承恩已經是秉筆太監,可謂是太監之中的第一人,也是皇上最爲信任的太監了。

“皇上,臣剛剛想到的是剿滅流寇的事宜,薊遼督師吳大人在遼東打敗了後金韃子,維持了遼東和邊關的穩定,按說這等時候,五省總督洪承疇大人應該率領各鎮大軍,打敗流寇,穩定北方,誰知道兵部收到的消息,不僅是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等地遭遇流寇的侵擾,就連山東和南直隸的部分地方,也出現了流寇的蹤跡,臣有些不明白,苦苦思索。。。”

朱由檢看了看楊嗣昌和張至發等人,慢慢開口了。

“文弱的意思,是不是說抽調吳愛卿繼續負責剿滅流寇。。。”

朱由檢的話語剛落,張至發抱拳開口。

“皇上,臣以爲不可。”

“哦,張愛卿說說,你是如何考慮的。”

這一次,張至發沒有猶豫,緊接着開口了。

“吳大人身爲薊遼督師,負責遼東和邊關的穩定,邊關穩定,京畿之地和京城就能夠完全穩定下來,朝廷雖然取得遼東之戰的勝利,不過誰也不知道後金韃子會不會捲土重來,如此情形之下,吳大人務必固守遼東,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維持遼東和邊關的穩定。”

“至於說剿滅流寇的情形,臣不是特別清楚,若是流寇的勢頭比之前還要旺盛,說明剿滅流寇的戰鬥全面失利,內閣與兵部需要做出檢討,萬一不行,可以調整五省總督之人選,且確定下來明確的戰術安排。。。”

張至發還沒有說完,朱由檢就頻頻點頭。

張至發剛剛說完,楊嗣昌跟着開口了。

“臣以爲張大人說的是,臣沒有想着讓吳大人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臣只是覺得,洪承疇大人身爲五省總督,剿滅流寇不力,理應承擔責任。。。”

朱由檢微微點頭,沒有馬上開口,他當然明白其中道理。

身爲內閣首輔的張至發,這個時候應該開口表態了,如果張至發贊成楊嗣昌的建議,那麼洪承疇肯定會遭遇到皇上和朝廷的責罰。

張至發沒有馬上表態,這裡面的緣由他是知道一些的。

看見張至發沒有馬上開口,朱由檢微微皺眉,扭頭看向了王承恩。

“承恩,文弱的提議,你是怎麼看的。”

王承恩輕輕咳嗽了一聲開口了。

“皇上,臣覺得楊大人的提議頗有道理,要說後金韃子最爲猖獗,吳大人在遼東打敗了十萬後金韃子,取得了勝利,維持了遼東和邊關的穩定,這流寇的戰鬥力根本不強悍,與後金韃子無法比較,洪大人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大半年時間過去,流寇越發的猖獗,導致我大明北方很多地方都不穩定,年初朝廷救濟山西與陝西兩地的糧食,居然被流寇劫走,導致兩地的百姓無法得到朝廷的救濟,洪大人是需要承擔一定責任的。。。”

楊嗣昌與王承恩兩人的觀點一致,同意朝廷懲戒洪承疇,不過讓人覺得奇怪的是,兩人都未提及監軍高起潛。

到了這個時候,張至發無法繼續沉默下去了。

“皇上,臣同意楊大人的提議,流寇愈發的猖獗,五省總督洪承疇大人應該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朱由檢微微點頭,看向張至發的眼神意味深長。

“文弱,朕以爲,洪承疇不再適合擔任五省總督,代表朝廷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不知道你是否有合適的人選舉薦。”

朱由檢的話語剛落,張至發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

向皇上和朝廷舉薦文武官員,應該是內閣的責任,身爲內閣大臣、兼任兵部尚書的楊嗣昌,當然也可以舉薦,但此次舉薦的是五省總督,至少是兵部侍郎兼任,代表朝廷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這個職位是異常關鍵的,按照道理來說,皇上應該將舉薦的事宜交給內閣商議,最終由皇上做出決定,但皇上在偏殿直接徵詢楊嗣昌,要求楊嗣昌提出人選,明顯不合適。

張至發想到了吳宗睿,想到了那一夜與吳宗睿之間的對話,想到了吳宗睿的提醒。

楊嗣昌倒是沒有怎麼猶豫,馬上開口回答了。

“稟報皇上,臣舉薦兵部左侍郎熊文燦大人出任五省總督,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

還沒有等到張至發再次開口,朱由檢扭頭詢問王承恩。

“承恩,你認爲文弱的提議如何啊。”

王承恩也沒有客氣,馬上開口。

“皇上,臣以爲熊大人完全能夠勝任五省總督一職,要說遼東之戰的勝利,熊大人也是有一份功勞的,當初熊大人代表朝廷前往遼東督戰,沒有馬上回到京城,而是駐守在遼東,給予了大軍最大的鼓勵,臣同意楊大人的舉薦。。。”

朱由檢終於看向了張至發。

張至發已經不可能說什麼了。

“皇上,臣同意楊大人的舉薦。”

朱由檢笑着站起身來了。

“好,朕很欣慰,諸位一心想着朝中的事宜,遼東和邊關已經穩定下來,接下來,就是徹底剿滅流寇的事宜了,北方必須要穩定下來,內閣馬上擬旨,熊文燦以兵部左侍郎出任五省總督,敕封督查院左僉都御史,至於說洪承疇,讓他回到京城來,歇息一段時間。。。”

。。。

走出偏殿,張至發感覺到頭腦發暈,險些站立不穩。

今日的遭遇,是張至發怎麼都想不到的,這個時候回味,楊嗣昌與王承恩之間,好似一唱一和,自己這個內閣首輔,完全被夾在中間,沒有任何的話語權,想一想也是,皇上最爲信任的兩個人,達成了一致意見,自己從中插上一腳,豈不是自找無趣。

張至發努力穩住身形,也就是這個時候,他的內心某個想法徹底穩固下來。

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十七章 危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
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十七章 危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