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

午時,吃過飯後,吳宗睿回到書房。

這個時間點,任何人都不得打擾他,包括陳靈雁。

穿越近兩年時間了,吳宗睿的腦子幾乎就沒有停歇的時間,只要有空閒的時間,他就在腦海裡面回憶明末的歷史,有些事情記得很清晰,但有些事情已經開始模糊,所以需要不斷的發掘,讓那些模糊的事情慢慢的變得清晰。

後金韃子、農民起義以及朝廷三個方面的情況,這是吳宗睿回憶的重點,也是務必要記憶清楚的重點,這關乎吳宗睿今後邁出的任何一步。

這好比是壓在吳宗睿頭上的三座大山,將來需要一步一步的去攻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吳宗睿的優勢在於知曉歷史發展的軌跡,金手指也在這個地方,如果不能夠徹底展開金手指,最大限度發揮優勢,他將和明末其他的士大夫一樣,要麼屈膝投降,成爲大清的一名臣子,要麼陪着大明王朝一道覆滅。

只有這兩條路,所謂的避開政治做富家翁,那是騙小孩子的。

整理出來的信息,吳宗睿用簡化字記下來,一些事情甚至用特有的圖案標記下來,以加強記憶,這是以防萬一,就算是有人看見了這些圖案和字畫,也能夠遮掩過去,畢竟吳宗睿有寒鳴寺三個月的經歷。

崇禎元年、崇禎二年和崇禎三年的大事情,通過不懈的回憶,吳宗睿悉數記錄下來,而且每一件大事的後面,都有相應的標註,結束了科舉考試之後,他的主要精力,幾乎都集中到這方面了。

崇禎元年到崇禎三年,屬於真正的多事之秋,發生了太多的事情,這裡麪包括了朝廷官員大幅度的變動,農民起義大規模的興起,以及後金出現的政權動盪等等,相比較而言,最值得關注的有是三件大事,第一是崇禎皇帝剿滅魏忠賢,清算閹黨,導致了朝廷局勢的風雲變幻,第二是袁崇煥擅自斬殺毛文龍,消除後金韃子的後顧之憂,導致遼東的局勢出現不可逆轉的改變,第三是農民起義在陝西全面爆發,朝廷自此陷入兩面作戰的窘境。

當然,自然災害的頻發,導致局勢更加的惡化。

每一件事情,吳宗睿都標註出來應對的辦法,以及對自身力量發展的利弊等等。

說起來吳宗睿有些冷酷,面對歷史的時候,他是無情的判官,不會在乎大明王朝,不在乎百姓的疾苦,更不在乎風起雲涌的農民起義,甚至不在乎後金韃子對關內的劫掠,他在乎的是明末歷史上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對於自身力量的壯大,會有什麼樣的機遇。

偶爾吳宗睿也會覺得,自己是不是過於的冷酷了,至少從解密的諸多史書記載,崇禎皇帝是一個值得同情的皇帝,生性多疑、志大才疏,卻是勤勤懇懇,最終無法挽救大明王朝的頹勢,成爲了王朝的殉葬品。

不過理智最終戰勝了感情,吳宗睿清楚,他不可能輔佐崇禎皇帝,伴君如伴虎,何況崇禎皇帝性格本來就存在巨大的缺陷,畢竟崇禎皇帝根本沒有做皇帝的機會,以前當王爺的時候,經歷了太多皇宮裡面的算計和傾軋,在惡劣的環境裡面生存下來,性格的確有些扭曲了。

性格平和的吳宗睿,想要讓自己變得絕對的平靜與冷酷,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少爺,有人來拜訪。”

“劉寧,忘記我的吩咐了嗎,要說清楚什麼人來拜訪。”

“知道了,少爺,我沒有來得及說,張溥、吳偉業、楊廷樞和冒襄專門來拜訪。”

吳宗睿站起身來了,看着劉寧,臉上露出吃驚的神情。

昨日在盛澤歸家院發生的事情,吳宗睿試圖忘記,畢竟他與復社不可能有深交,面對這樣一個自我意識與思想逐漸成熟的社團,他無法駕馭,更不可能感化,力量不足的情況之下,與復社和平相處,力量足夠的情況之下,毫不留情的清理復社。

至於說昨日在詩詞比賽上面碾壓張溥,讓張溥萌生退意,意圖放棄復社,那不過是張溥顏面盡失情況下的憤怒和沮喪,不值一提,一夜過去,張溥必定痛定思痛,重整旗鼓,讓復社變得更加強大,到了那個時候,無人敢於隨意挑戰張溥的權威。

吳偉業、楊廷樞與冒襄等人,都是復社的骨幹,對於復社的壯大,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人一起前來拜訪,目的是很明確的。

吳宗睿是現實主義者,他對於復社有着異常深刻的分析,這種分析是深入骨髓的,不能說張溥是奸猾之人,可是隨着復社的發展壯大,處於巔峰的張溥,品嚐到了權力的魔力,見證了復社劇烈的膨脹,要命的是復社發展的趨勢不是他能夠左右的,這也讓復社逐漸成爲朝廷和社會的累贅,甚至是毒瘤。

一句話總結,吳宗睿與復社之間,或者說與張溥之間,道不同不相爲謀。

“知道了,讓他們在會客廳稍稍等候,我一會就過去。”

幾分鐘之後,吳宗睿出現在大堂。

張溥依舊是神采飛揚,不過態度謙遜了很多。

吳偉業、楊廷樞和冒襄等人,臉上都帶着笑容,看不出他們的心情。

“吳大人,今日我等來拜訪,唐突了。”

“那裡,今日休沐,我也是在家中休息,諸位都是貴客,來到府邸,蓬蓽生輝,諸位快請坐,這是在家中,沒有那麼多的規矩。”

坐下之後,吳宗睿笑着再次開口了。

“這是西湖龍井茶,雖然陳了一些,不過味道還是不錯的,以前我在江西的時候,喝不到西湖龍井茶,能夠吃飽飯就不錯了,現在條件好了,時常能夠喝到西湖龍井茶,感覺不容易,也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大人喜新不厭舊,佩服佩服。”

“天如兄過獎了,我只是覺得,不管身處何種境地,都不要忘記了初心,譬如說我當初在家裡的時候,期盼着能夠吃飽飯,生活該是多麼的愜意,後來殿試高中,進入朝中爲官,生活是無憂了,還是不敢忘記小時候遭受的苦楚,時刻提醒自己,約束自身,不至於迷失。”

張溥臉色微微變化。

“大人的教誨,我等記下了,大人驚豔的才學,令我等佩服,今日前來拜訪,一方面想着向大人討教學識,一方面也是爲了復社的事宜,向大人請教。”

“學識的事宜,不用說了,昨日我已經表明了態度,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謂的賽文賽詩,討教學識的事宜,不過是笑談,他日諸位殿試高中,入朝爲官,一身學識獻於朝廷,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把酒言歡,再來議論如何改善民生,如何讓家國更加的強大,纔是佳話,各位說是不是。”

張溥沒有開口回答,冒襄有些忍不住了。

“在下對大人的話語有些異議,我等都是有功名之讀書人,應該關心家國大事,鞭撻不平事,弘揚正氣,如此才能夠喚起大衆覺醒。”

吳宗睿看了看冒襄,微微笑笑。

“闢疆兄所說有道理,不過我還是想說說,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要修身,接着是齊家,爾後纔是治國平天下,聖人如此說定有道理,我以爲不管何人,做到了修身齊家,才能夠治國平天下,若不然爲何考試也是一步一步來,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最後是殿試。”

“依照大人所言,莫不是不能夠鄉試高中,就不能夠議論家國大事,就不能夠向朝廷進言,在下不敢苟同。”

“非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北宋聖賢范仲淹早就有教誨了。”

聽見吳宗睿的話語,張溥站起身來了。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此話振聾發聵,大人說的太好了,復社正是以此爲宗旨,興復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爲有用,我等日思夜想,尚不及大人的一句話,在下拜謝大人了。”

張溥明顯有些和稀泥的味道。

吳宗睿微微嘆氣,如果以爲自己穿越了,就小瞧古人,肯定吃虧,張溥是復社的領袖,吳偉業、楊廷樞和冒襄等人,都是復社的骨幹,學識不一般,辯論的能力更是強悍,想要幾句話就說服他們,那是癡人說夢,剛纔自己苦口婆心,明顯沒有任何的作用。

既然如此,那就明確態度。

“天如兄,淮鬥兄,駿公兄,闢疆兄,復社的事宜,我無權評論,也無法評論,身爲朝廷官員,我想到的就是如何的報效朝廷,每日裡想到的也是關乎職責的範圍內的事宜,若是讓我給復社提出建議,怕是誤導了諸位,還請諸位見諒。”

。。。

會客廳安靜下來了,張溥等人沒有吃飯就離開了。

吳宗睿的臉上沒有笑容,他苦口婆心,想着的就是與復社和平共處,至少能夠讓張溥等人不至於過於的張揚,可惜這個目的沒有達到。

或許殿試之前,張溥等人對他不會怎麼樣,可是張溥等人蔘加殿試金榜題名之後,這種情形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張溥、吳偉業和楊廷樞等人,崇禎四年的殿試,悉數高中。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吳宗睿的時間不多了。

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十九章 算賬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四百一十八章 覺華島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三百一十三章 魚與熊掌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四百二十九章 壞了大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
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十九章 算賬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四百一十八章 覺華島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三百一十三章 魚與熊掌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四百二十九章 壞了大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