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

吳宗睿剛剛進入薊遼督師府,史可法就來了。

史可法幾乎瘦了一整圈,本來就消瘦的身形,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風了。

看見喘着氣的史可法,吳宗睿微微皺眉。

“憲之兄,遼東的事情很多,你是遼東巡撫,操心一些是肯定的,但一定要注意身體,如果身體垮了,那就無法做事情,遼東離不開你,我更是離不開你。。。”

吳宗睿還沒有說完,史可法連連擺手。

“大人放心,下官身體很好,沒有什麼問題,最近一段時間事情多了一些,下官有些忙碌,過了這段時間,下官一定好好歇息,情況會好一些的。”

吳宗睿搖搖頭,有些無奈,他知道史可法爲人忠厚,做事情盡心盡力,不是很注意自身的飲食起居,身體消瘦是必然的,史可法的家人沒有來到遼東,也讓史可法缺乏貼心照顧,看樣子下一步必須考慮讓史可法的家人也來到遼東。

廖文儒已經在廂房的前面等候,手裡拿着文書。

吳宗睿拿過文書,走進了廂房,史可法與廖文儒跟隨進入廂房。

史可法與廖文儒坐下了,吳宗睿則是打開了文書。

首先印入眼瞼的是內閣首輔張至發寫來的信函,吳宗睿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臉色變得嚴峻,看完張至發寫來的信函,吳宗睿接着看的是鄭孝孺蒐集到的情報。

看完了信函和文書,吳宗睿將其遞給了史可法,陷入到沉思之中。

史可法沒有吳宗睿那麼好的定力,看完了信函和文書,臉色發白,身體微微顫抖。

信函是張至發寫來的,文書則是廖文儒等人整理過的,裡面不會有鄭孝孺任何的信息,儘管吳宗睿信任史可法,但史可法主管的是民生事宜,不會插手登萊新軍的任何事宜。

沒有等到史可法與廖文儒開口,吳宗睿首先開口了。

“彈劾我預料到了,卻沒有想到張至發主動請辭內閣首輔,看來張至發察覺到了危險,不願意繼續留在朝中,免得他日遭受到牽連,既然張至發都察覺到危險,說明皇上對登萊新軍和我高度戒備和懷疑了,我期盼的雙贏局面,沒有出現。”

史可法楞了一下,忍不住開口詢問了。

“大人,您說的雙贏是什麼意思,下官不明白。”

吳宗睿嘆了一口氣,看着史可法開口了。

“雙贏,就是我在遼東能夠好好的做事情,穩固遼東,逐漸發展,待到擁有足夠的實力,發起對後金的進攻,徹底剿滅後金韃子,消除這最大的隱患,另外一方面,皇上和朝廷則可以將精力投放到其他的方面,至少能夠關心百姓的疾苦。。。”

史可法楞了一下,沒有開口說話,臉上的神色有些奇怪。

史可法奇怪的神色,吳宗睿當然能夠看懂,不過這方面的話不需要多說了。

“憲之兄,張至發大人主動請辭,你認爲誰會出任內閣首輔。”

史可法醒悟過來,看着吳宗睿,略微沉思開口了。

“大人,下官覺得,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很有可能出任內閣首輔。。。”

吳宗睿也陷入到沉思之中,穿越的他很清楚,歷史已經發生了變化,蝴蝶的翅膀早就煽動了,譬如說皇太極和大清國,崇禎九年皇太極登基稱帝建國,派遣阿濟格領兵入關劫掠,本來是大獲全勝,劫掠了無數的財富和人口,但登萊新軍的橫空出世,讓阿濟格兩手空空的回去,還損失了部分的八旗軍軍士,去年的遼東之戰,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而遼東之戰的大勝,讓後金損失六萬軍士,註定會寫進歷史之中。

大明的內閣首輔,是不是也會出現變化,吳宗睿不敢肯定,但他有預感,楊嗣昌不大可能出任內閣首輔,不管是從資歷還是從個人的能力方面來說,可能性都不是很大。

朱由檢的確非常信任楊嗣昌,但僅僅是從軍事上面,至於民生方面乃至於官員調整方面,朱由檢沒有過多的依靠楊嗣昌,再說了,遼東和北方都沒有穩定下來,特別是北方的流寇,讓朱由檢和楊嗣昌焦頭爛額,這樣的情況之下,朱由檢還會倚重楊嗣昌,期盼楊嗣昌能夠想到很好的辦法,徹底剿滅流寇,還大明內部的穩定。

攘外必先安內,這是楊嗣昌提出來的建議,也是朱由檢完全接受的理念。

看見吳宗睿沒有馬上開口,史可法有些奇怪了。

“大人,下官覺得,現如今的內閣大臣之中,皇上最爲信任的還是楊嗣昌,內閣次輔孔貞遠大人,還有劉宇亮大人,薛國觀大人等等,怕是比不過楊嗣昌。。。”

沉思之中的吳宗睿終於開口了。

“憲之兄,我以爲接任內閣首輔的應該是內閣次輔孔貞遠大人,皇上也許早就想着調整內閣首輔的人選了,但應該沒有認真思考,沒有很好的人選,張至發大人主動請辭,皇上更是沒有時間決定內閣首輔的人選了,也只能按照老規矩,讓孔貞遠大人出任內閣首輔。”

“還有一點,孔貞遠這個內閣首輔,也就是過渡性的,可能不長時間就要主動請辭了,內閣首輔時時刻刻陪在皇上的身邊,決定朝中大大小小的事宜,若是不清楚皇上的想法,不能夠提出好的建議,怎麼可能在內閣中立足。”

“孔大人在南京擔任禮部左侍郎的時候,還是做了一些事情的,正民風,禁遊女,毀淫祠,一定程度改變了南京的靡麗之風,可惜進入內閣之後,幾乎就沒有什麼作爲,加上朝廷與內閣都處於動盪之中,孔大人的應變能力不足,不可能得到皇上的賞識和支持。”

。。。

史可法連連點頭,吳宗睿的分析讓他心服口服。

“好了,憲之兄,文儒,不說朝廷的事情了,那都是皇上要考慮的,我們不需要跟着操心,不過張至發大人主動請辭,對於我登萊新軍和遼東,有不小的影響,皇上既然開始懷疑和擔心我登萊新軍,那就肯定有些許的動作。”

史可法再次點頭,跟着開口了。

“大人,下官覺得,皇上就算是戒備登萊新軍,也不會有很大的動作,誰都知道遼東的局勢還不穩定,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皇上和朝廷若是這個時候動手,導致遼東的局勢失控,到時候不要說遼東,怕是京師都難以守住了。。。”

史可法說完,廖文儒跟着開口了。

“大人,屬下覺得史大人說的有理,登萊新軍戰鬥力強悍,只會服從大人的號令,皇上和朝廷如果做的過分了,應該能夠想到有什麼後果。。。”

吳宗睿看着兩人,神色平靜。

“你們說的都不錯,其實張至發大人寫來信函,已經表明了這一層的意思,皇上若是準備對我登萊新軍動手,張大人是絕不會寫信的,那可是大逆不道的行徑,張大人寫來信函,其實就是告訴我,皇上對登萊新軍和我很不放心,短時間之內不會有其他的動作,至於說今後會怎麼辦,誰都不知道。”

“既然皇上已經不完全信任登萊新軍和我,大的動作不會有,小動作少不了,我估計皇上和朝廷會從三個方面發力。”

“第一個方面,往遼東派遣官員,去年我曾經給皇上寫去奏摺,請求朝廷往遼東派遣官員,可惜遼東乃兇險之地,沒有誰願意來,所以皇上讓我自行決定,現在怕是不行了,皇上一定會想起派遣官員的事宜,會抓住機會,派遣大量的官員到遼東。”

“第二個方面,派遣密探到遼東,掌握我們的行蹤,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皇上若是掌握了我們的行蹤,到時候動手,豈不是佔盡優勢。”

“第三個方面,許以高官厚祿的承諾,離間我身邊之人,這是皇上和朝廷最爲拿手的辦法,畢竟誰都想着能夠升官發財的。”

說到這裡,吳宗睿的臉上浮現冷笑的神情。

“五萬漢人正在甄別之中,其中肯定有後金的密探,皇太極乃一代梟雄,豈會錯過這麼好的偵查我登萊新軍的機會,所以情報司甄別的事宜要持續下去,同時,情報司要重點關注從關內進入遼東的所有人,不管是官員,還是商賈百姓,都要嚴密的甄別。”

說到這裡,吳宗睿看向了廖文儒。

“錦衣衛很厲害,我想進入遼東的商賈和官吏之中,肯定會有他們的人,情報司需要謹慎行事,不要讓他們察覺,只要掌握了確鑿的證據,就可以監控和防備他們了。”

“從現在開始,遼東外鬆內緊,對外和以前一樣,歡迎商賈和百姓來到遼東,在這裡紮根,對內開始緊控,如果有人想着給皇上和朝廷效力,我們不用阻攔,讓他們離開遼東就是了,但如果一方面想着得到皇上和朝廷給予的好處,一方面想着出賣登萊新軍,那就絕對不能夠輕饒。”

“憲之兄,文儒,遼東纔剛剛起步,就要遭遇到諸多的風雨,不僅有來自於我們的對手皇太極和後金,還有來自於皇上和朝廷的算計,這樣也好,只要我們挺過來了,日後就沒有什麼讓我們害怕的事情了。”

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十七章 危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樣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九百九十五章 皇家日報(2)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八百零二章 張東濤的機智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二十章 應對第十三章 育苗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亨利其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
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十七章 危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樣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九百九十五章 皇家日報(2)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八百零二章 張東濤的機智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二十章 應對第十三章 育苗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亨利其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