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

皇太極病了有五天時間了,禮親王代善也告病在家,滿人權貴人心惶惶。

其實多爾袞與豪格率領大軍回到瀋陽的時候,皇太極還是蠻高興的,不管怎麼說,離開盛京的時候,多爾袞與豪格率領的大軍是十萬人,回到盛京,兵力總數變爲十三萬人,增加了三萬人,雖說增加的全部都是漢軍,不過范文程等人提出了建議,可以從漢軍之中挑選精幹的軍士,加入到八旗軍之中,這樣就可以補充八旗軍損失的軍士。

這個建議讓皇太極豁然開朗,讓皇太極不僅想到了從漢軍之中抽調精幹的軍士進入滿八旗,補充滿八旗損失的軍士,甚至想到了組建蒙八旗和漢八旗,這樣大清國掌控的軍隊更多,也更加的正規化。

多爾袞與豪格此番收穫也很大,收穫黃金一萬四千兩,白銀五十七萬兩,糧食十七萬石,劫掠人口七萬多。

與這樣的收穫比較起來,濟南之戰的失敗,就不算什麼了。

當多爾袞與豪格回到盛京,來到大政殿稟報戰績的時候,皇太極才知道嶽託陣亡。

嶽託陣亡的消息,讓皇太極瞬間臉色煞白,他很清楚,嶽託是大清國難得的悍將,作戰勇猛,有勇有謀,可以獨當一面指揮作戰。

這樣的損失,皇太極一時間難以承受,當時在大殿之上的禮親王代善,也是臉色煞白,什麼話都說不出來,最終還是親衛扶着纔回到家中去。

翌日皇太極就病了,接下來五天的時間,都沒有上朝。

這讓諸多的滿人權貴坐不住了。

嶽託的陣亡,在滿人權貴之中引發了軒然大波,包括鄭親王濟爾哈朗,都難忍悲憤,想着給嶽託報仇,再次的入關作戰,多鐸和阿濟格等人,更是建議進攻遼東,拿下錦州等地,徹底擊潰大明的登萊新軍。

誰也不知道,皇太極沒有病,而是通過這幾天的時間,冷靜的思考,謹慎的決定接下來究竟該怎麼做。

多爾袞進入偏殿暖房的時候,臉上的神情是肅穆的。

嶽託的陣亡,讓多爾袞承擔了巨大的壓力,大清國的滿人權貴,對於他這個驍勇的睿親王,也有了很多的意見,滿人權貴性格直爽,有什麼話憋不住,總是要說出來。

有人說多爾袞慫了,嶽託既然陣亡了,八旗軍就要把大明王朝攪他個天翻地覆,而不是馬上撤回盛京,有人說多爾袞軟了,既然在濟南城外遭遇到明軍的伏擊,就要毫不猶豫的攻陷濟南城,殺光城內的漢人,給嶽託陪葬,還有人說多爾袞骨頭軟了,肯定是害怕大明的登萊新軍,不敢進攻濟南城,帶着大軍灰溜溜的逃回盛京。

話語很難聽,若是平時,有着強烈自尊的多爾袞肯定承受不住,一定會站出來理論,但這一次,多爾袞保持了沉默,他需要知道皇太極的態度。

對於大清國和皇太極來說,嶽託的陣亡是難以承受的損失,對於主帥多爾袞來說,再多的勝利與收穫,都難以抵消嶽託的陣亡。

多爾袞與豪格隱瞞了嶽託被生擒的消息,只是稟報嶽託在戰場上陣亡,若是嶽託被生擒的消息傳出去,恐怕在滿人權貴中間會形成地震,畢竟清楚大明登萊新軍驍勇的滿人權貴不是很多,而真正深刻認識到大明登萊新軍將要成爲大清國最大威脅事實的人就更少了。

多爾袞不清楚,皇太極是不是明白這個事實,是不是願意承認這個事實。

接到皇太極召見的消息,憂心忡忡、坐臥不安的多爾袞,以最快的速度來到大政殿。

進入偏殿暖房的時候,多爾袞的身體禁不住抖動了一下,這可是從未出現過的情況。

在戰場上驍勇無敵的多爾袞,居然也有了擔驚受怕的時候。

端坐在暖房的皇太極,只是臉色微微有些白,精神很好。

“十四弟,你來了,坐下啊說話吧。”

看見神情有些驚愕的多爾袞,皇太極再次開口了。

“朕的身體很好,沒有什麼大礙,只是聽聞嶽託陣亡的事宜,一時間難以接受,需要好好的想一想,想一想接下來該怎麼辦。”

皇太極說話很直爽,這一點朱由檢無法比較,不過要據此認爲皇太極缺乏謀略,那就是大錯特錯,實事求是說,皇太極的謀略遠遠強於朱由檢,畢竟是戰場上摸爬滾打出來的,也經歷了繼位的諸多驚濤駭浪,比深宮長大的朱由檢,強了太多。

皇太極說完,多爾袞跟着開口了。

“皇上,臣弟從濟南之戰後,就開始認真思索了,臣弟領兵入關作戰,本想着進擊山東的同時,攻陷大明登萊新軍的老巢登州和萊州,當時,臣弟對於大明的登萊新軍,沒有清醒的認識,總認爲大明的登萊新軍,沒有傳聞的那麼厲害,可這一次親自領兵作戰,臣弟改變了認識,臣弟真正認識了大明的登萊新軍,臣弟覺得,大明的登萊新軍,將成爲我大清國最大的威脅。”

皇太極點點頭。

“十四弟,你說的好,不僅僅是你,嶽託陣亡之前,朕對大明登萊新軍,也沒有明確的認識,阿濟格領兵入關作戰,多鐸領兵入關作戰,遭遇大明登萊新軍,都吃了敗仗,特別是遼東之戰,我大軍損兵折將,傷亡慘重,不過那些戰鬥,與多鐸和阿濟格的指揮失誤也有關係,所以多鐸回到盛京的時候,朕予以了懲戒。”

“此次入關作戰,我大清國損失了嶽託,讓朕清醒了,朕知道了,大明的登萊新軍,將成爲我大清國的悍敵,我大清國最大的威脅。”

“朕今日和你商談,主要還是讓你安心,朕仔細看了你的奏摺,濟南之戰後,你率領大軍迅速撤離京畿之地,回到盛京,你的決定沒有錯,換做朕,也會做出那樣的選擇。”

“朕還想着問問你,我大清國該如何面對崛起的大明登萊新軍,如何面對遼東出現的巨大變化,這兩日,朕想了很多,大明登萊新軍掌控的地方,已經成爲朕揮之不去的夢寐,遼河以西,被大明登萊新軍佔據,復州和永寧也被大明登萊新軍佔領,盛京的西面和東面,都處於登萊新軍的威脅之下,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朕寢食難安啊。”

皇太極的坦率,讓多爾袞安心了很多,皇太極提出的問題,多爾袞同樣思考過,大明登萊新軍的崛起,威脅到的不僅僅是大清國,更是直接動搖滿人權貴的特權,如果不能夠打敗登萊新軍,或者是斬殺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扼制不斷崛起的大明登萊新軍,有朝一日,大明的登萊新軍一定會主動進攻盛京。

皇太極說完,多爾袞稍稍思索,開口回答了。

“皇上,臣弟有兩個想法,用以對付大明登萊新軍和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

“第一個想法,讓大明的崇禎皇帝殺掉吳宗睿,臣弟想到了當年的袁崇煥,袁崇煥當年也是大明朝廷的一員悍將,同樣出任大明薊遼督師,最終被大明崇禎皇帝斬殺。”

“第二個想法,拉攏吳宗睿,臣弟以爲,只要我大清國善待吳宗睿,一定有機會拉攏他。”

多爾袞很快說完。

皇太極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論權謀,滿人權貴的確比不上漢人,所以更多的時候,皇太極願意和范文程等漢人商議權謀之事。

多爾袞能夠想到這些辦法,已經很不簡單了,當然,這些計謀,最早還是范文程等漢人提出來的,只不過那個時候,皇太極沒有特別注意,或者說皇太極認爲不值得爲了區區一個大明薊遼督師,勞神費力去這樣做。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大明登萊新軍眼看着崛起,而登萊新軍的統帥吳宗睿,年輕氣盛,註定成爲大清國最大的威脅。

“十四弟,你說的有道理,朕也有這樣的看法,不過朕覺得,讓我大清國的八旗軍更加的強悍,也是必須要做的,幾年的時間,我八旗軍三次入關,皆有損失,而且損失不小,讓朕愧對八旗子弟。”

“朕想過了,務必要壯大八旗軍的實力,文程建議,從漢軍之中,挑選一些強悍的軍士,編入到八旗軍之中,朕覺得這個建議很好,可以考慮,八旗軍不僅僅要從漢軍之中抽調軍士,也要從蒙古左右營之中抽調軍士,進入八旗軍之中,讓八旗軍的實力更加強悍。”

“朕還想過,蒙古左右營和漢軍,也可以設立八旗,組建起來蒙八旗和漢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的固山額真,可以由八旗軍中的甲喇額真出任。”

“這些都是朕的想法,如何的實施,朕還要認真思考。”

“十四弟,朕準備讓你來掌管兵部,所以八旗軍的事情,你要多多考慮。”

。。。

多爾袞離開大政殿的時候,腳步緩慢了很多,執掌兵部,這是多爾袞沒有想到的,大清國朝廷的六部,仿照大明朝廷的規矩設立,雖然吏部排在最前面,多爾袞也是直接掌管吏部的,不過在滿人權貴的眼裡,兵部纔是最重要的,畢竟大清國一直以來都是以武力來拓展地盤,滿人權貴骨子裡就是尚武的。

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四百五十四章 差點被騙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謀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七百七十五章 迅雷不及掩耳(1)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東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無奈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二十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三百一十三章 魚與熊掌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樣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十六章 乞丐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
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四百五十四章 差點被騙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謀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七百七十五章 迅雷不及掩耳(1)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東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無奈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二十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三百一十三章 魚與熊掌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樣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十六章 乞丐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