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

春節臨近,京城進入了最爲熱鬧的時候。

來到京城參加來年會試和殿試的考生愈發的多起來了,絕大部分國子監的監生,沒有回家去過年,留在了京城,與那些熟識的考生時常的聚會,這樣的聚會,必定會說到諸多敏感的話題,而情報司獲取到的情報也愈發的多起來了。

內閣大臣、禮部尚書洪承疇,愈發的着急了,會試的組織與籌備都是禮部直接負責,可如果考生在京城聚會的時候,忍不住結社了,或者是鬧出其他的事情來,禮部是有責任的。

內閣首輔曾永忠也有些着急,他很清楚,太多的讀書人聚集在京城,必定會議論朝政,抒發所謂治理國家的妙策,同時也會毫無顧忌的抨擊權貴。

一份奏摺擺在了御案上面。

曾永忠、廖文儒、盧發軒、史可法與洪承疇等人,魚貫進入了文華殿。

盧發軒抵達京城兩天時間,奏報南直隸諸多事宜之後,很快就要離開。

吳宗睿看着到齊的諸位內閣大臣,面帶笑容開口了。

“春節很快就要到了,北方和南方各地都變得熱鬧起來,今年是新朝以來的第一個春節,還是要好好的慶賀一下,各地的官署,臘月二十四以後,安排留守官吏,其餘人可以休沐,過了正月十五,各級的官吏再行的上朝理事,我看各地的主官要照顧下面的官員,凡是家在外地,距離有些遠的官員,可以提前休沐,讓他們回去好好的過一個年。”

“前朝的這種制度要改變,大凡在外地做官的官員,好多年都不能夠回家去,見不到家中的父母,怎麼盡孝,非要等到父母都去世了,纔在家中守孝三年,這有多大的意義,這些官員的家人,夫人在家裡獨守空房,兒女見不到父親,這種情形,不能夠長時間延續。”

“吏部在這件事情上面,還是要想一想辦法,要從制度上面來想辦法解決,儘量多的避免出現此類的情況,內閣要督促吏部,儘早的拿出來解決問題的辦法,此事不能夠拖延。”

“官吏俸祿的標準,也要全面的明確一下,目前來看,山東一地各級官吏的俸祿是最高的,地方官府也有足夠的銀兩,完全能夠維持省府州縣衙門的日常開銷,北直隸和南直隸的各級官府也能夠維持,陝西、山西與河南等地,相對來說困難一些,十個指頭有長短,這方面我們要統籌兼顧,需要考慮到困難地方官吏的俸祿,我看官吏就按照品階也明確俸祿,地方上的實力強悍一些,可以考慮給予官吏一定的補助,這樣各地官吏的收入存在差距,但不至於太大。”

。。。

吳宗睿一直都沒有說到內閣的這份奏摺,也就是關於進入京城參加會試殿試考生一些出格的話語和行爲等問題。

吳宗睿說完之後,洪承疇直接抱拳開口了。

“皇上,禮部負責來年會試的組織事宜,根據考生報備的情況,九成以上的考生已經抵達京城,他們溫習功課的同時,時常聚會,隱隱有結社的跡象,禮部提出了建議,對於此類的情形,務必要嚴厲的懲戒。。。”

洪承疇說完之後,曾永忠跟着開口了。

“皇上,內閣認真商議之後,同禮部的建議。。。”

吳宗睿輕輕的擺擺手。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個道理不用我多說,既然是讀書人在一起聚會,而且都是有着舉人功名的讀書人,你能夠要求他們不說話嗎,這些舉人之中,還有不少人將要進入朝廷和各地爲官,如果他們到地方上做官,也不遺餘力的禁止讀書人說話,那天下會是什麼樣的情形,你們都想過這個問題嗎。”

“朝廷禁止讀書人結社,並非是不讓讀書人開口說話,讀書人有什麼主張,可以向各級的官員說出來,甚至直接給朝廷中的官員說,結社就不一樣了,意味着有了自身的政治主張,這些政治主張一旦與朝廷的政策相違背,那朝廷就要不遺餘力的打壓,所以說,朝廷才禁止讀書人之間結社。”

看了看低着頭的曾永忠等人,吳宗睿的臉上浮現一絲的笑容。

“你們的想法我知道,讀書人直接給官員反映自身的主張,這不切合實際,官員每天的事情很多,有時候忙的腳不沾地,怎麼可能專門去聽讀書人說話,且大部分的讀書人,沒有入朝爲官的經歷,也就難以提出什麼真知灼見,要求官員聽他們說話,有些時候真的是耽誤時間,沒有絲毫的作用。”

“先生,我說的是這樣吧。”

曾永忠擡頭,臉上的神色有些勉強。

“皇上,臣以爲,的確存在這樣的可能性,若是要求各級的官員都去聽讀書人說話,恐怕會有太多的讀書人,每天排着隊要求見到各級的官員。。。”

吳宗睿再一次的笑了。

“先生說得不錯,我也是這樣看的,就說你們這些內閣大臣,譬如說路廷,身爲南直隸總督,如果要聽南直隸讀書人說話,那每天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

“其實我剛纔說的情形,只是一種表達的方式,也就是說,那些沒有做官的讀書人,和我們的官員之間,和朝廷之間要有一種互動的形式,至少朝廷與各級的官員,要知道這些讀書人想的是什麼,有什麼強烈的訴求等等。”

“要做到這一步,朝廷就要展現出來主動的姿態,要廣開言路。。。”

大殿裡面異常的安靜,到了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會開口插嘴說話

吳宗睿站起身來,走到了曾永忠等人的對面。

“一個多月之前,我曾經說過塘報的事宜,想必你們都還記得,東林黨與復社準備在南京鬧事的那份塘報,發揮出來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錢謙益等人一蹶不振,東林黨與復社也遭遇到沉重的打擊,朝廷的威信也提升上去了。”

“這件事情,你們如果認真的想一想,就明白我今日所說的話語了。”

“我們不妨將塘報延伸一下,塘報繼續保留,通報朝中和地方官府重大的事宜,包括各級官員任命的事宜,儘量的簡化一些,不需要弄得那麼複雜。”

“塘報延伸,我想過了,就叫做皇家日報,這個日報是什麼意思,就是每天都要有,皇家日報將朝中的事宜、地方上的事宜等等,能夠公開的,全部都公開,包括我們各級的官府做了哪些重要的事情,爲百姓做了哪些好事情等等,這樣士大夫、讀書人、商賈和百姓,就知道朝廷和地方官府每天究竟在做些什麼事情了。”

“皇家日報還要專門徵集讀書人的稿件,既然讀書人內心有想法,想要給朝廷和地方官府提出意見和建議,那就給皇家日報寫來文書,經過專人審覈之後,刊登在皇家日報上面,讓那些讀書人和士大夫看見,他們的建議得到了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重視。”

“當然,創辦皇家日報,會存在很多的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想辦法去解決,譬如說京城百姓與北直隸各地的百姓,很快就能夠看到皇家日報,可南方怎麼辦,誰來將皇家日報運送到南方去,運送多少的皇家日報,譬如說京城到廣州府,四千多裡地,就算是以最快的速度運輸,也要數天的時間,這其中的消耗該怎麼算,都需要認真的考慮。”

說到這裡,吳宗睿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了。

“各位,皇家日報對於朝廷來說,非常重要,皇家日報,不僅僅是將朝廷和地方官府所做的事情告知於諸多的士紳、富戶、讀書人和百姓,還要弘揚正確的觀念,讓天下人擁護朝廷,凝聚天下人的心,若是讓我來形容,如果我們辦好了這份皇家日報,等同於擁有了一支力量不弱於登萊新軍的新的力量。”

“創辦皇家日報的事宜,前期已經做好了諸多的準備,具體的事宜我就不說了,三日之後,皇家日報的第一份報紙就要出來,我會寫一篇文章,專門刊登在第一份皇家日報上面,你們所有的內閣大臣,都要結合自身管轄的事情,專門寫出來文章,陸續的在皇家日報上面刊登,我們的這些文章,就是回答天下人的疑問,讓他們清楚我們想的什麼,準備做一些什麼事情等等。”

“皇家日報暫時由先生負責管轄,所需要的官員從朝中各部門抽調,戶部要爲皇家日報準備好足夠的費用,皇家日報採取公開發售的方式,具體的運作方式,這份文書裡面已經寫的很清楚了。”

“我還有一個要求,讓凡丞進入皇家日報去做事情,讓他多參與皇家日報每篇文章的審閱,這樣他就能夠以最快的方式知曉今後該如何的做事情了。”

。。。

曾永忠等人沒有感覺到奇怪,不管是多麼驚世駭俗的事情,只要是皇上提出來的,都是具有深遠意義的,都是必須要實施的,所有人都相信,大吳王朝與以往的王朝都不一樣,這個王朝充滿了生機,將要開創出來以往從未有過的盛世。

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楔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三十六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楔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四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八章 準族長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四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十四章 酬謝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四百五十四章 差點被騙第九十三章 善意
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楔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三十六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楔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四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八章 準族長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四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十四章 酬謝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四百五十四章 差點被騙第九十三章 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