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1)

牛金星終於寫好了約戰書。

李自成麾下的義軍已經抵達潼關,他們距離孫傳庭麾下的大軍不足十里地,兩軍完全形成了對壘的局面,但李自成不想馬上發起對孫傳庭麾下大軍的進攻,他還想消磨時間,因爲他很清楚,孫傳庭麾下大軍的糧草明顯不足了。

思來想去,李自成採用了投遞戰書的辦法,這個辦法看起來有些可笑,不過古書上時常提及,好多次兩路大軍對壘之前,雙方的主將都會立下戰書,約定什麼時間廝殺。

寫好的戰書,由李自成身邊的一名親兵送過去。

李自成約定三日以後,兩軍在潼關衛以西五里處被稱之爲潼關西城的地方決戰廝殺。

潼關西城是衆人口中的稱謂,因爲潼關衛的設立,在潼關衛西面地勢稍微平坦的地帶,不少的百姓在這裡生活,修建了房屋,一些商賈運送貨物的時候在這裡歇腳,此地逐漸變得繁榮,可惜現如今天下大亂,這裡生活的百姓早就逃得無影無蹤,留下一個看上去破敗的村鎮和大片荒蕪的平地。

李自成很聰明,將決戰的地點約定在潼關西城,而不是潼關衛的山腳下,這樣能夠讓駐守潼關衛的張東濤和李巖等人得到調整,若是戰鬥廝殺進入最爲激烈和關鍵的時刻,張東濤和李巖率領的前軍,稍作調整之後,同樣可以加入戰團之中。

至於說孫傳庭是不是同意三日之後的廝殺,那就不是李自成可以決定的事情了。

實話實說,不管是義軍老營的軍士,還是新營的軍士,都有些畏懼秦軍和延綏邊軍,過去不久的那場廝殺,留給他們的陰霾還沒有完全消失,秦軍和延綏邊軍軍士展現出來的勇猛,足以令他們感覺到後怕。

如此情況之下,李自成也想着給予麾下軍士一定緩衝的時間。

。。。

孫傳庭沒有斬殺前來送信的流寇。

兩軍交鋒不斬來使,這本來是規矩,但諸多軍官認爲,流寇不能夠算是軍隊,所以殺掉送信的流寇,本就是應該的。

孫傳庭不願意在這些小事情上面失去顏面,而且他也清楚,如果還是用老眼光來看待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無疑是要吃大虧的。

不過孫傳庭沒有給李自成回信,而是讓送信的流寇去告訴李自成,他同意李自成的約定,三日之後,兩路大軍在潼關西城展開廝殺。

孫傳庭的這個決定,讓秦軍副將等人感覺到吃驚,按說他們需要馬上發起對流寇的進攻,力爭打敗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大軍深入河南作戰,諸多的作戰目標眼看着都沒有能實現,現如今就剩下最後一個機會,如果能夠打敗李自成,那麼此次深入河南作戰就能完美收官。

李自成率領流寇長途奔襲,立足未穩,這個時候突然發起進攻,事半功倍,秦軍和延綏邊軍雖然有着頗爲慘重的損失,但基本的戰鬥力還是存在的。

送走了流寇,秦軍副將和延綏總兵官來到了臨時中軍帳。

孫傳庭的神色已經有了不同,帶着決絕。

秦軍副將看了看延綏總兵官,對着孫傳庭抱拳開口了。

“大人,末將覺得,馬上發起對流寇的進攻,我們的勝算更大,秦軍和延綏邊軍的軍士,沒有能夠拿下潼關東門,內心都憋着一股氣,他們需要找到地方發泄,大人若是命令他們馬上出擊,末將保、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徹底打敗流寇。。。”

秦軍副將說完之後,延綏總兵官也抱拳開口了。

“大人,末將以爲,不要耽誤時間了,馬上發起對流寇的進攻。。。”

孫傳庭的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看着秦軍副將和延綏總兵官開口了。

“我明白你們的意思,其實剛開始我也想到了,這是李自成在拖延時間,他爲什麼拖延時間,有兩種可能性,第一是想着我們的糧草不多了,如果等到我們糧草不足的時候,大軍自然亂了,第二是李自成沒有把握打敗我們,所以要穩定自身。”

“從這兩個方面來分析,我們的確應該要馬上出擊,以快速進攻的態勢,爭取打敗李自成,扭轉目前於我們不利的局面。”

“不過我認真想過了,三日之後與李自成和流寇展開廝殺,總體來說,對我們是有利的。”

“將士們的士氣,我已經感受到了,還有三日的時間,你們讓麾下的所有軍士好好的歇息,每日裡提供足夠的糧食,讓他們吃飽喝足,養好精神,你們還要告訴他們,如果想着回到陝西去,期盼着活下去,三日之後的廝殺,必須要徹底打敗流寇,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回家,才能夠見到家人。。。”

孫傳庭解釋的很仔細,且和顏悅色,他很清楚,在大軍之中,他所能夠依靠的還是秦軍副將和延綏總兵官,而且即將到來的生死攸關的廝殺,也需要兩人指揮作戰甚至衝鋒陷陣,秦軍副將和延綏總兵官,沒有能夠攻陷潼關衛,精神上面的壓力本來就足夠大了,這個時候,孫傳庭所能夠做的就是儘量的安慰,提升兩人的自信心。

孫傳庭回家的話語,觸動了秦軍副將和延綏總兵官。

兩人同時對着孫傳庭抱拳。

“大人放心,末將一定打敗李自成,打敗流寇。。。”

。。。

秦軍副將和延綏總兵官離開臨時中軍帳之後,孫傳庭吩咐守衛在門口的軍士,一個時辰之內不允許任何人打擾。

鋪開了紙筆墨硯,孫傳庭的神色再次變得肅穆,他要給皇上和朝廷寫去奏摺了。

此番深入河南境內征伐,本就是遵循皇上和朝廷的命令,如果不是皇上聖旨的催促,孫傳庭是絕不會率領大軍前往河南征伐的,他認爲時機還不成熟,秦軍以及延綏邊軍的力量還不足夠強大,難以在短時間之內徹底打敗李自成。

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走到了這一步,孫傳庭想到了很多,他甚至仔細回憶了一個多月時間征伐的所有細節,應該說整個的作戰過程,沒有出現太大的偏差,指揮方面也沒有太多的問題,但還是存在重大的失誤和遺憾,當初如果橫下一條心,首先剿滅進入陝西境內的那十萬流寇,大軍就不可能被困在潼關了,至於說進入河南境內作戰,最爲重大的損失就是戰車營。

一直以來,孫傳庭沒有給皇上和朝廷寫去奏摺,他的內心憋着一股氣。

當初他跟隨前任五省總督熊文燦,打的李自成毫無還手之力,如果還給他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夠保證徹底剿滅李自成了,可惜的是,後金韃子突然進入中原。

爾後,孫傳庭與前任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之間出現了,矛盾,遭遇到楊嗣昌毫不留情的打壓,差一點就丟失了性命。

楊嗣昌、熊文燦等人都作古了,包括前任五省總督洪承疇,也被投入到大牢之中,這些人都是大明朝廷文武雙全之人,爲什麼就打不敗區區的流寇。

原因多種多樣,當然也有流寇不斷壯大起來的因素,但朝中文武大臣之間的內訌,各地巡撫之間的意見不同意,不能夠協調一致,以及朝廷無端的猜疑與插手,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孫傳庭很想將這些心頭的抱怨都寫進奏摺裡面去,不過理智告訴他們不能這麼做。

孫傳庭的內心,還殘存着一絲的希望,麾下軍士的士氣正旺,都在期盼着能夠打敗李自成,早些回到陝西去,攻打潼關東門的戰鬥,秦軍和延綏邊軍軍士並未完全施展出來,這讓軍士的內心更加的憋屈,他們需要一個機會來證明自身。

此番與李自成的對決,就是軍士最好的機會。

秦軍和延綏邊軍軍士的驍勇和悍不畏死,孫傳庭看在眼裡,他要爲這些軍士說一說話了,如果沒有這些軍士的支撐,大軍早就垮掉了。

給皇上和朝廷寫去的奏摺,當下可能沒有多大的作用,但是能夠爲今後做好鋪墊,如果此戰能夠打敗李自成,那麼大軍就有機會從容的撤回到陝西去,今後該選擇什麼時候與李自成作戰,如何的穩定中原的局勢,孫傳庭就可以做主,不必聽從皇上和朝廷的安排。

孫傳庭還想到了登萊新軍。

登萊新軍的強悍,孫傳庭早有耳聞,張獻忠被打的從南直隸迅速撤離到湖廣一帶,就是因爲懼怕登萊新軍,而且登萊新軍控制了山東一帶之後,李自成壓根不往山東一帶擴展。

更加關鍵的是,大明的軍隊歷來都存在恐金症,可登萊新軍好像是後金韃子的剋星,吳宗睿率領登萊新軍鎮守遼東之後,後金韃子很快變得老實,不敢隨意進入中原作亂了。

可惜的是,皇上和朝廷不一定能夠調遣吳宗睿和登萊新軍。

拿起筆的時候,孫傳庭無奈的搖頭。

。。。

半個時辰之後,五名斥候進入了臨時中軍帳。

孫傳庭將手中的信函交給了他們。

“這是本官寫給皇上和朝廷的奏摺,不管你們想什麼辦法,也要將奏摺送到京城去,若是你們被流寇包圍,實在無法逃脫,那就銷燬這份奏摺,你們記住,奏摺決不能落在流寇的手中。。。”

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一百七十七章 動手了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一百七十七章 動手了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十四章 酬謝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六百七十一章 掙扎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
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一百七十七章 動手了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一百七十七章 動手了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十四章 酬謝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六百七十一章 掙扎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