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

拜祭完畢崇禎皇帝、周皇后以及懿安皇后,吳宗睿就要啓程前往南京了。

朝中的各部,官吏的人數不是很多,但重要部門都安排了官員,地方的官吏,主官都配齊了,在分工還不是特別精細的時代,朝中與地方都不需要那麼多的官吏,京城的講武堂學堂也專門設立了,與登萊新軍之中講武堂所不同的是,這個講武堂學堂主要培訓的是朝中和地方的文官,培訓的內容都是民生方面的事宜,不牽涉軍事方面的事宜。

吳宗睿已經在改變大明朝廷的規矩,那就是有關文武官員的分工問題。

曾永忠等人已經建議舉行大吳朝廷的第一次科舉考試,爲朝廷和地方補充人才,但吳宗睿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對於武舉人和武進士的科舉考試,同樣要加入文化方面的知識,今後文官原則上不得插手軍隊的事宜,每逢作戰的時候,也不存在讓文官領兵作戰,武官自成一個系統,主要就是負責軍隊的各項事宜,包括作戰、訓練以及維持國家穩定等等。

武官與文官的地位對等,絕不存在重文輕武的情況。

軍隊是國家的柱石,絕不能輕廢。

天色已經暗下來了,吳宗睿伸了伸懶腰,這段時間太辛苦了,事情也太多了,好在絕大部分的事情都落實下去了,跟蹤督辦的情況也不錯。

“皇上,曾大人和史大人求見。。。”

高起潛輕聲稟報的時候,吳宗睿看了看擺在旁邊的吊鐘。

吊鐘是亨利等人專門從西方帶來的,火器局根據吊鐘的原理進行了改進,將十二個時辰的文字全部放置到吊鐘裡面,這樣就能夠準確的看到時間了。

“都快戌時二刻了,先生和憲之還有什麼事情嗎,好了,請他們進來吧。”

曾永忠進入文華殿的時候,不經意的看了看擺在旁邊的吊鐘。

“皇上,臣與史大人是專門來稟報任用官吏事宜的。。。”

吳宗睿點點頭,新王朝創立之後,官吏的任用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嗯,說說吧,朝中與地方的官吏,缺額還是不少,我近段時間聽說了,不管是朝中的官吏,還是地方的官吏,都異常的忙碌,很少有時間休沐,看樣子我們要確定官吏專門歇息的時間了,有張有弛纔可行啊。。。”

吳宗睿說話的時候,絕少自稱爲朕,這一點曾永忠等人也習慣了。

“皇上,臣與史大人稟報官吏任用的事宜,牽涉到前朝內閣首輔陳演,李自成麾下的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還有張東濤將軍提出了建議,認爲李巖屬於文武雙全的人才,不需要留在軍中,可到地方上去做事情。。。”

曾永忠已經將奏摺呈上來。

高起潛小心的將奏摺遞給了吳宗睿。

紫禁城的太監數量已經不多,雖然吳宗睿還沒有裁撤十二監,但紫禁城的太監是絕對不能夠干預朝政的,而且吳宗睿已經下旨,禁止自行閹割之人進入到皇宮之中,看樣子,吳宗睿是打算徹底裁撤太監的。

吳宗睿看了看高起潛。

高起潛躬身行禮之後,退出了大殿。

奏摺不是很長,吳宗睿幾分鐘的時間就看完了,曾永忠等人的奏摺,有事說事,沒有什麼廢話,更沒有什麼恭維的話語。

“先生,憲之,你們的意思是說,朝廷還是要任用陳演、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的,以展現海納百川的氣魄,這樣做,會有更多的人擁護我嗎。”

曾永忠連忙行禮。

“皇上說的是,當下朝廷和地方都需要人才,有不少人還在觀望,更有一些明朝的遺老遺少,嘴裡說着誓死效忠大明王朝的話語,這批人的人數雖然不是很多,但產生的影響很壞,臣故而建議,任用陳演、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以展現皇上和朝廷的氣魄。。。”

吳宗睿微微點頭。

“先生說得不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這世上沒有完人,就看朝廷怎麼使用人才,你們提議任用陳演、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我認爲可以,但是你們記住一點,除非是遇見了真正的賢能,我們可以屈膝去迎接,好比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孔明,其餘時候,朝廷要以自身強大的力量吸引人才。”

曾永忠和史可法同時看向了吳宗睿,他們顯然還沒有完全明白其中意思。

吳宗睿倒是沒有覺得奇怪,繼續開口了。

“我們提倡以民爲本,強力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其根本的意思,並非是想着徹底打壓哪一個階層、以擡高另外一個階層,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王朝強大和強盛,只要王朝真正的強盛起來,絕大部分的人才就會主動投奔朝廷,主動要求做事情。”

“講武堂學堂的任務很重,我本來打算親自去授課,告誡朝中和地方的官吏,時刻都不能夠忘記以民爲本的理念,可惜南方還沒有平定下來,先生,你是內閣首輔,憲之,你是吏部尚書,如何的用人是你們最爲主要的職責,朝廷的治國理念,你們都是清楚的,所以你們要親自前去講武堂學堂授課,親自去告誡那些準備到朝中和地方做官之人,告訴他們做官絕非是完全的享樂,做官還要爲百姓辦事,爲百姓做主,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番薯。”

“教育百官,不能夠僅僅依靠講武堂學堂,還要依靠制度的懲戒,凡是貪墨的官吏,魚肉百姓的官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官吏,都是要嚴懲的。”

“都察院要進行大規模的改變,我們廢除了給事中,廢除了地方上的監察御史,嚴厲禁止風聞奏報和無端的彈劾,並非是不督查官吏了,相反,都察院的權力要增強,要根據制度的要求監察朝中和地方的官吏,一旦掌握了官吏貪墨、魚肉百姓以及混日子的情形,務必按照制度進行嚴懲。”

“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人選,我一直還在思考,可惜了左光斗和範景文,這樣的人如果出任左都御史,一定能夠好好的做事情,我也就放心了。”

吳宗睿剛剛說完,曾永忠就跟着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盧發軒大人可以出任左都御史。。。”

吳宗睿擺擺手。

“路廷不行,你們都不行,左都御史必須鐵面無情,且清廉無私,你們長時間在我的身邊,上下都很熟悉,若是有你們信任之人出現錯誤,你們下不了手去懲戒,你們的很多認識都固化了,對人對事的看法也是這樣。”

“包括我都會有這樣的認識,你們之中的任何人犯錯了,我難以下定決心去懲戒,這就需要有一個鐵面無私的左都御史,他的膽子要足夠大,要敢於和我直接爭辯,他所做的一切要是爲了大吳王朝,爲了這個王朝的強大和興旺。。。”

曾永忠等人都不說話了,他們終於明白了左都御史這個職位的重要,也隱隱明白了未來的都察院,將有着很大的權力,甚至能夠插手內閣的事宜。

取消給事中,取消地方上的巡按御史,取消風聞奏報,取消無端的彈劾,這些舉措,曾永忠等人是贊成的,但也是擔心的,他們擔心這樣做,朝廷很有可能無法監控地方的官吏,皇上也沒有辦法控制朝中的官吏,不過吳宗睿說出來都察院所擁有的權力,說出左都御史的重要作用之後,他們總算是有些明白了。

如此一來,都察院左都御史這個人選,就異常重要了,這個人選恐怕只有皇上能夠欽定。

看見曾永忠和史可法都沒有開口說話,吳宗睿微微嘆了一口氣。

“先生,都察院的事宜,暫時由您直接負責,我考慮,地方上也要確立類似於都察院的機構,他們不受地方巡撫的節制,他們直接歸於都察院管轄,官員的任命由都察院與吏部共同負責,地方上主要官員的調整,必須要給我稟報。。。”

曾永忠連忙抱拳,臉上露出了爲難的神情。

吳宗睿沒有在意,在他物色到都察院左都御史人選之前,由曾永忠直接負責都察院的事宜,表示了朝廷對都察院的足夠重視。

“好了,任用官吏的事宜,先生和憲之就辛苦一些,還有科舉考試的事宜,我的意見,定於明年的九月,這之前必須要做好相應的準備事宜。”

“西爲中用,這件事情我已經說過,你們沒有重視,我沒有責怪,是因爲你們不明白西爲中用的重要性,從西方引進的紅夷大炮和佛朗基,其威力你們都看見了,朝廷務必在年內開辦專門學習西方各類知識的學堂,待到辦學成熟之後,再行向地方上延伸。”

“先生,憲之,我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你們很辛苦,可百廢待興,我們沒有辦法懈怠,務必要竭盡全力,我們不能夠荒廢任何方面的事宜,必須統籌兼顧。”

。。。

曾永忠與史可法離開之後,吳宗睿站起身來,再次伸了伸懶腰。

高起潛進入大殿,低聲開口。

“皇上,天色已晚,您一定要保重龍體啊。。。”

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十三章 育苗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遠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二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八百零七章 不一般的心思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六百七十七章 釘釘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八百三十一章 殘陽如血(2)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
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十三章 育苗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遠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二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八百零七章 不一般的心思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六百七十七章 釘釘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八百三十一章 殘陽如血(2)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