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

行軍途中,孔友德一直都在觀察喬明俊等人,千總李應元也不斷稟報新加入的五百軍士的表現情況,而觀察的結果讓孔友德頗爲滿意。

五百新加入的軍士,勤勤懇懇,認真看護火炮,運送火炮的時候不惜力,得益於這些軍士的拼命,火炮運送的速度快了很多。

相比較來說,孔友德對於麾下有些軍士就不是那麼滿意了,做事情總是怕吃虧,稍微遇見一點小事情,就要指使他人來幫忙。

至於說喬明俊,此人頭腦靈活,見過世面,而且還會察言觀色,是很不錯的苗子。

孔友德覺得自己的運氣不錯,能夠得到喬明俊以及五百名軍士。

大隊人馬進入青州之後,孔友德再次下達命令,加快行軍速度,沿途不要逗留,儘快的抵達萊州和登州。

當然,孔友德表面說的還是接受登萊巡撫孫元化的招撫,而且放言說了,軍士在吳橋譁變也是沒有辦法,畢竟缺乏糧草,軍士不可能等着餓死,所以引發了事端,期盼得到皇上朝廷的原諒,只不過其話語之中,絲毫沒有提及軍士在吳橋縣城之內燒殺劫掠的事宜。

行軍速度再一次加快之後,孔友德詢問了喬明俊,打算調遣一部分守衛火炮的軍士到中軍來,喬明俊表現出來異常高興的神態,感謝孔友德的垂青,當孔友德詢問調遣多少人到中軍合適,喬明俊猶豫了一下,小心的說出一百人的數量。

孔友德非常爽快,馬上下達命令,調動了守衛火炮的一百人到中軍,從中軍隊伍之中,調集了一百人補充到守衛火炮的隊伍之中去。

孔友德很清楚,守衛火炮的軍士,其戰鬥廝殺的能力,是弱於中軍軍士的,兩者的性質不一樣,運送火炮的軍士,充其量就算是後勤部隊,除非是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纔會參與到作戰之中,而中軍軍士,就是專門作戰的。

因爲馳援大淩河城的兵力有限,所以兩千人之中,安排了五百人守衛和運送火炮,這五百人基本都是負責後勤事宜的,喬明俊代領的五百人加入到隊伍之中,孔友德將這些人全部安排去護衛火炮,原來的五百人調入到中軍。

僅僅十來天時間過去,孔友德發現自己錯了,那些運送火炮的軍士,素養還真的不怎麼樣,每次的急行軍,這些人幾乎都要拖後腿,影響整個大軍的行進速度。

中軍與運送火炮的隊伍是不可能同時行軍的,中軍的速度要快一些,作戰的時候,中軍要兼顧到炮隊,不能拉的太遠,否則中軍展開對敵人的進攻,得不到火炮的支持。

相應的,行軍過程之中,炮隊每天耗費的時間更長,中軍若是行軍五個時辰,炮隊則要行軍七個時辰左右。

依照孔友德的想法,將五百新加入的軍士,全部調集到中軍之中,而將原來運送火炮的軍士,全部都還原。

不過孔友德不能這樣做,畢竟他是主帥,需要安撫衆人的心,喬明俊代領的五百人,不管作戰能力如何強悍,畢竟是後來之人,不能夠喧賓奪主,否則孔友德都穩不住隊伍。

閏十一月二十五日,大隊人馬離開青州,進入登州所轄的濰縣。

在青州境內行軍的時候,基本是相安無事的,也有軍官建議,是不是攻打青州所轄的州縣城池,這個建議被孔友德斷然的否決,他差點痛罵提出此建議的軍官。

孔友德的目標是登州和萊州府城,在此之前,決不能輕舉妄動,小打小鬧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可要是攻城拔寨,那就麻煩了,孫元化和餘大成瞬間會明白,他孔友德不願意接受招撫,那接下來,孫元化和餘大成派遣大軍前來圍剿,孔友德根本無法承受。

進入濰縣的剎那,一股熟悉的感覺傳來。

危險的感覺同時襲來。

孔友德很清楚,萊州同樣駐紮有新軍,總人數超過萬人,如果這些軍士動手,那麼孔友德無論如何都無法抵擋。

濰縣就駐紮有部分的新軍。

孔友德迅速召集了李九成和李應元等人商議。

三人商議的意見完全一致,那就是快速的通過濰縣,不要作過多的逗留,大軍抵達來州府城的時候,看看能不能進入府城,若是無法進入,則以最快的速度趕赴登州府城。

李九成是鐵定心思造反的,他本來是登州新軍的一名千總,主要負責也是後勤的事宜,登萊巡撫孫元化交給他一大筆的銀子,然他到遼東去購買馬匹,一路上,李九成的賭癮犯了,拿着這些銀子去賭博,而且還進出青樓瀟灑,結果沒有多長的時間,銀子全部送給賭坊和青樓,無法購買馬匹了。

李九成犯下的是死罪,壓根無法赦免的。

本來想着逃走的李九成,回來的途中,經過吳橋,撞見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他拼命的慫恿自己的兒子李應元和諸多軍士譁變,要說李應元是不大願意譁變的,最後得知李九成輸光了採購戰馬的銀子,才轉變態度,同意軍士譁變了。

李九成年長,也有一些見識,說出來的話語讓孔友德信服,所以得到孔友德高度信賴,甚至被推舉爲軍中僅次於孔友德的第二人。

孫元化招撫和勸解文書抵達的時候,孔友德曾經猶豫,李九成列舉了皮島參將劉興治的例子,說到了吳橋縣城內諸多的士大夫家族,讓孔友德徹底死心,一門心思造反。

孔友德還算是有些軍事才能的,提出的作戰計劃完全可行,李九成和李應元都是佩服的,孔友德的首要目標是登州府城,登州府城內有大量的軍械物資、錢財和糧草,還有大量的軍士,佔領了登州府城,招募了這些軍士,孔友德才算是穩穩立足了。

孔友德的第二個目標是萊州府城,萊州府城內同樣有不少的軍士,還有不少的軍械物資和錢糧,如果拿下萊州府城,孔友德的力量將更加的強大。

第三步就是往青州和濟南方向發展了。

至於說後路,暫時沒有考慮,孔友德、李九成和李應元等人,都沒有說及,這是讓人忌諱的東西,還是不說爲好。

在完全贊同孔友德進攻部署的前提之下,李九成和李應元不斷的督促軍士,加快行軍的步伐,不要耽誤時間,要趁着孫元化等人還沒有醒悟過來的時候,發起對登州府城的進攻,一舉拿下登州府城,如此軍隊纔有了立足之地,有了充足的補給。

面對權力,每個人都會瘋狂,孔友德不例外,李九成同樣不例外。

大軍行進的速度進一步加快,這導致軍中不少人有了怨言,李九成和李應元迅速出面做工作,給那些帶有埋怨情緒的軍士,畫下一個大大的餡餅,告訴他們榮華富貴就在前面,只要堅持住,錢財美女什麼都有。

不得不說李九成有着一張巧舌如簧的嘴,軍中那些有情緒的軍士,情緒被安撫好了。

讓孔友德、李九成和李應元頭疼的事情也有,那就是炮隊的速度不可能很快,就算是將軍中的戰馬全部調撥給炮隊,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那些大大小小的火炮太沉了,馬匹需要歇息,不能用強,否則馬匹會出現重大損失,到時候更加的麻煩。

孔友德、李九成和李應元等人數次的商議,最終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將部分的紅夷大炮,調撥到中軍來,因爲紅夷大炮最爲沉重,中軍可以想辦法調集儘量多的戰馬,參與到運送紅夷大炮的隊伍之中,至於說弗朗機和大部分的中炮,還是主要由炮隊來運送。

人員的調配方面,孔友德也做出了調整,新加入的四百軍士,依舊在炮隊之中,這些人願意出力,能夠讓炮隊的速度更快,剩下一百名軍士,抽調五十人加入中軍,負責運送紅夷大炮,他們的經驗畢竟豐富一些,同時從中軍之中抽調一百名軍士,協助運送紅夷大炮。

殫精竭慮的調整,起到了作用,大軍行進的速度的確快了一些,每天能夠多走十里地。

孔友德很高興,可不要小看這十里地,一方面可以幫助大軍儘快離開濰縣,避免遭遇到登州新軍的進攻,一方面可以儘快的趕赴萊州府城和登州府城。

孔友德的一切調整,喬明俊都是嚴密關注的,情報源源不斷的送往青州。

喬明俊已經明白了,他恐怕要長時間在孔友德身邊潛伏,關鍵時刻發揮作用,至於說什麼時候能夠發揮作用,他也不知道。

從劉寧那裡得知的情況是,在昌邑伏擊孔友德叛軍之後,劉寧會回到青州去,留在孔友德身邊的也就是他喬明俊了,今後的一切,都要依靠喬明俊自身了。

喬明俊不懼怕壓力,他很清楚,這樣的安排,唯有吳宗睿能夠做出來,這說明了,吳宗睿已經是完全信任他喬明俊了。

依照叛軍的新軍速度,最多還要五天左右的時間,就會抵達昌邑縣。

喬明俊默默的祈禱,希望信義押司的軍士做好了一切的準備,能夠打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到了這個時候,喬明俊已經是非常崇拜吳宗睿了,巧具匠心的安排,已經爲打好伏擊戰做出了充足的準備。

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彼此彼此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二十章 應對第三十章 嚴師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頭豬的威力(2)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從容應對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
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彼此彼此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二十章 應對第三十章 嚴師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頭豬的威力(2)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從容應對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