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

空蕩蕩的街道,空蕩蕩的城池,乾淨的街道,安靜的可怕。

代善臉色鐵青,他最爲擔心的事情,終於出現了。

這一刻,吳宗睿這個名字,深深的刻進他的腦海裡面。

皇太極率領大軍出征,後金的主力幾乎都在外征伐,更加關鍵的是,留守的濟爾哈朗,不可能單獨做出征伐的決定,作戰命令的下達必然會延遲,吳宗睿可能就是抓住了這個漏洞,從容的撤離了蓋州。

只能說,吳宗睿太厲害了,算計準確了一切。

蓋州城內幾乎什麼都沒有了,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羣,沒有狗叫的聲音,沒有說話的聲音。

幾乎就在進入蓋州城池的剎那,代善下達了命令,大軍緊隨其後追擊,前往永寧,身邊的梅勒額真提醒,征伐永寧和復州是多鐸的任務,大軍前去追擊是不是合適,再說大軍還要拿下連雲島,代善訓斥了身邊的梅勒額真,明軍都已經撤離蓋州了,連雲島的明軍,肯定也從水路撤離了,大軍守着這座空蕩蕩的城池,和空蕩蕩的連雲島,有什麼作用。

當然,代善已經多了一絲的警惕,儘管他率領的是一萬大軍,浩浩蕩蕩,幾乎可以橫掃一切,但也要注意,如果明軍設下了埋伏,導致大軍損失慘重,那就無法解釋了。

多鐸率領的六千軍士,選擇從另外一條道路直撲復州。

代善禁不住祈禱,希望多鐸的行動儘量的快一些,能夠在明軍撤離之前,將其阻擋在復州,這樣兩路大軍會和的時候,就能夠拖住明軍了。

官道上再次泛起黃沙。。。

一人雙馬的撤離速度是很快的,吳宗睿一馬當先,身邊是廖文儒和秦大龍等人。

一路的急行軍,沒有誰開口說話,後面有緊緊追擊的後金韃子,且人數衆多,誰都知曉,後金韃子的速度很快,登萊新軍的火炮悉數從連雲島的方向運走了,騎兵的戰鬥力必然削弱一些,這個時候迎戰準備充足的後金韃子,佔不到任何的便宜。

廖文儒和秦大龍等人都明白,這一次後金韃子是傾盡全力發起進攻了,目的就是將登萊新軍拖住,等到皇太極率領的主力歸來之後,就會發起總攻。

登萊新軍還沒有做好與後金韃子決戰的準備。

兩個時辰之後,劉寧派遣的斥候,終於見到了吳宗睿等人。

斥候稟報,永寧駐紮的步卒,一天之前已經出發,駐紮永寧的騎兵,全部做好了準備,吳宗睿和廖文儒等人抵達之後,即刻出發,前往復州,北汛口的戰船整裝待發,大隊人馬抵達之後,就會開船,前往旅順島和登州等地。

大軍沒有耽誤時間,軍士全部攜帶飯糰和熟肉,馬背上解決吃飯的問題,包括吳宗睿都是如此,儘管所有撤離的軍士,都是一人雙馬,行軍的速度已經達到了最快,但不能夠低估後金韃子行軍的速度。

天色已經暗下來了。

登萊新軍的優勢在這一刻體現出來了,夜間行軍。

不管是滿八旗,還是蒙古左右營,包括漢軍,夜間行軍存在巨大的困難,很多的軍士患有夜盲症,夜間什麼都看不見,壓根無法行軍。

登萊行軍的將士不一樣,他們的生活好,營養好,身體素質不錯,且夜間行軍是平日裡時常訓練的科目,所以他們熟悉夜間行軍,加上斥候在沿途都設立有標誌,他們順着這些標識行軍,速度不會慢多少。

當然,夜間行軍,對於將士的體力要求是很高的,連續的長途奔襲,體力會出現透支的情況,不過遇見緊急情況,這些問題都是能夠克服的。

子時,大軍抵達永寧城。

吳宗睿命令,所有將士在城外歇息兩個時辰的時間,抓緊時間補充體力,寅時出發,前往復州城,辰時必須抵達北汛口,大軍全部登船撤離。

劉寧在城門口等候,帶着吳宗睿等人進入到城池之中。

房間裡面亮堂堂的,地圖鋪在桌上。

儘管一路上風塵僕僕,異常勞累,吳宗睿的臉上,還是帶着笑容。

“劉寧,準備的不錯,兩個時辰之後,我們出發,前往復州,辰時大軍必須抵達北汛口,全部乘坐戰船離開。”

劉寧點點頭,開口稟報。

“大人,斥候已經偵查到了,後金韃子已經在距離永寧城池一百餘里地的地方出現,他們行軍的速度很快,天黑之後才歇息。。。”

劉寧的手指向了地圖上的某一處地方。

吳宗睿看了看地圖,笑出聲來了。

“看樣子,皇太極這次是下了狠心,想要將我們留住了,可惜啊,他如果早一些作出決定,情況就不一樣了,我看有兩路的後金韃子,一路前往蓋州,一路前往復州,他們想前後夾擊,拖住我們,斷絕我們後撤的道路,等到皇太極率領的主力回來,將我們徹底剿滅。”

“想的不錯,部署也不錯,可惜他們困不住我們。”

“早幹什麼去了,我看啊,後金韃子也就那樣。”

說到這裡,吳宗睿略微的嚴肅了一些。

“告訴所有將士,歇息的時間減少半個時辰,丑時二刻大軍出發,前往復州。”

身邊的傳令兵迅速離開,前去傳達命令了。

吳宗睿看着廖文儒和劉寧等人,神色平靜的開口了。

“文儒,劉寧,秦大龍,此戰之後,皇太極會將我們登萊新軍視爲最大的對手,復州、永寧、蓋州、海州和耀州等地的防禦,一定會加強,我們想要偷襲,困難會增加很多,不過這樣也好,皇太極知道蓋州等地時時刻刻處於危險之中,他也就不敢輕易率領大軍入關了。”

吳宗睿說完,廖文儒開口了。

“大哥,皇太極會不會率領大軍,對皮島、旅順島、金州以及登萊之地發起進攻啊。”

“有可能,不過要等到皇太極麾下的水師足夠的強悍,否則,我們的水師,會讓滿八旗的軍士,悉數到大海里面去喂王八。”

所有人都笑了。

。。。

丑時二刻,大軍悉數開拔,朝着復州的方向而去。

吳宗睿依舊是一馬當先,歇息的時間不到一個時辰,他的精神依舊很好,跟隨在身邊的廖文儒和劉寧,精神同樣不錯。

大軍開拔之後,行軍的速度很快,路上沒有絲毫的耽誤。

火把形成了一條長龍,蜿蜒前進,火龍很長,一直都在蠕動。

馬蹄聲驚起已經歇息的飛鳥,盤旋在半空中的飛鳥,嘰嘰喳喳,大軍離去,周遭很長時間才能夠安靜下來。

丑時,大軍前鋒抵達復州。

丑時三刻,大軍前鋒抵達北汛口。

戰船已經在北汛口等待。

軍士和戰馬依次上船,裝滿的裝船旋即離開,朝着旅順島的方向而去。

吳宗睿沒有馬上上船,在碼頭靜靜的看着大軍撤離。

一號福船在不遠處等候,辰時漲潮已經慢慢的退下去,裝船的速度明顯的慢了一些,等到吳宗睿乘船的時候,必須要乘坐小船才能夠抵達一號福船。

廖文儒和劉寧等人苦勸吳宗睿上船,吳宗睿不爲所動,看着所有的將士上船。

接近午時,吳宗睿才上了一號福船。

一號福船最後離開。

吳宗睿看着不遠處的陸地,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按照原來的作戰計劃,登萊新軍需要佔據北汛口和南汛口,同時佔領諸多的島嶼,與後金韃子抗衡,時刻威脅復州和永寧等地,但經過了思索,吳宗睿發現自己的這個決定,不大現實,如果在北汛口和南汛口駐軍,很容易被後金韃子攻擊,旅順和金州等地駐紮的軍士必須前去馳援,這樣容易引發大規模的戰鬥衝突。

如果想着與後金韃子決戰抗衡,登萊新軍還需要增強實力。

。。。

拼命的趕路行軍,代善終於抵達了永寧和復州,永寧是一座空城,復州也是一座空城。

代善親自率領軍士,打馬狂奔,趕赴北汛口。

北汛口碼頭,空空蕩蕩,能夠看見的就是地上的馬蹄印和馬糞,前方的大海,什麼都沒有,只有徐徐吹來的海風。

代善手中的皮鞭,狠狠的抽在了地上。

不長時間,多鐸率領的大軍,也抵達了復州。

有意思的是,多鐸同樣騎馬狂奔,來到了北汛口。

看見久久站立在沙灘上的代善,多鐸下馬了,走上前去。

“二哥,明軍全部撤走了,哼,跑的倒是挺快。”

代善扭頭看了看多鐸。

年輕的多鐸,臉上帶着的是輕蔑的神情,或許在他的心目中,大明的登萊新軍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跑的倒是挺快的。

本來想着開口的代善,之內在內心長嘆,登萊新軍主動撤退的速度快的驚人,他親率大軍從海州出發的時候,接到的情報,明軍依舊駐紮在蓋州,沒有任何的異動,可是他率領大軍從耀州出發,得到了登萊新軍撤離蓋州的消息,這一路上拼命的追趕,可惜還是晚了一步,登萊新軍全部都撤離了。

能夠如此從容的指揮大軍撤離,能力一定是不錯的。

代善是絕不會小看登萊新軍的,人家神不知鬼不覺的拿下了復州、永寧和蓋州等城池,且將城池內的人口物資轉移的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留下,接下來又迅速撤離,完全達到了目的。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關之戰(7)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動手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關之戰(7)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動手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