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遠

高迎祥與馬守應等人,被錦衣衛押解,趕赴京城去了,隨着他們一道前往京城的,還有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以及沿途護送的兩千南京京營軍士。

駐守滁州期間,吳宗睿已經獲取到準確的情報,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率領麾下的流寇,快速離開河南,回到陝西,他們的目的地,果然是陝西漢中。

朝廷的塘報早就到了,流寇一旦進入陝西,圍剿的事宜就是西北五省總督洪承疇負責,吳宗睿可以插手,也可以不插手。

吳宗睿是絕不會插手的,他知道其中的奧妙。

盧發軒出任登萊巡撫,崔雲輝出任萊州知府,登萊之地得以徹底穩定下來,這是吳宗睿最爲欣慰的事宜了,皇上的聖旨以及吏部的敕書早就抵達登州,盧發軒和崔雲輝都已經上任,按說他這個東南五省總督,行營應該設立在湖廣或者是河南,最好是湖廣鄖陽的湖廣行都司,這樣可以與洪承疇合力,圍追堵截流寇。

可惜吳宗睿沒有這樣的打算,他還是準備回到登州去。

有些事情,吳宗睿必須要做出安排,包括登萊新軍。

大軍離開滁州之前,吳宗睿給湖廣巡撫盧象升寫去了信函,要求盧象升嚴密監控進入陝西漢中的流寇,聽從洪承疇大人的指揮,盡力剿滅流寇。

就在大軍準備開拔的時候,秦大龍回來了。

秦大龍押解信義幫幫主,信義幫十來個幫衆,還有長恆幫幫主李唐華,回到了滁州。

情況全部調查清楚了,當初漕運總督楊一鵬,想方設法拉攏了信義幫內部之人,在弄清楚了信義幫內部情況之後,給長恆幫幫主李唐華許下承諾,承諾信義幫被滅掉之後,讓長恆幫主宰漕運事宜,所有事情準備好了之後,楊一鵬對信義幫動手了。

信義幫幫主秦志銳自盡之後,楊一鵬並未按照當初的承諾滅掉信義幫,而是扶持了信義幫被拉攏之人做了幫主,讓信義幫和長恆幫相互制衡,漕運總督府從中得到最大好處。

秦大龍到了淮安府城,調查清楚了一切,將長恆幫幫主李唐華也帶來了。

如何處置衆人,當然需要吳宗睿開口,秦大龍明白這一點,沒有擅自做主。

шшш_T Tκan_C○

看見跪在面前、痛哭流涕的李唐華,吳宗睿頗爲感慨,當初信義幫遭難,他親自到長恆幫,找到了李唐華,李唐華權衡利弊之後,做出了決定,讓信義幫得以繼續在漕運中做事。

吳宗睿其實想着拉攏長恆幫和李唐華,讓其成爲自己的助手,可是接觸了一段時間,他對李唐華的印象不是很好,最終放棄了。

作爲長恆幫的幫主,李唐華必須要找到依靠,否則無法在漕運之中存活下去,也就是說,李唐華服從了漕運總督楊一鵬,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關鍵是李唐華並沒有落井下石,在信義幫再次遭難的時候大舉算計,這已經做得不錯了。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如果用聖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明顯是不合適的,絕對的忠心可遇不可求。

吳宗睿不打算處置李唐華,不過也要給李唐華一些教訓,畢竟李唐華幫助楊一鵬,算計了信義幫以及秦志銳。

。。。

“秦大龍,此次去淮安府城,辛苦你了。”

“大人,這是屬下應該做的,大人爲屬下做主,屬下永記在心。。。”

“不用說這些話語,你已經是登萊新軍的副將,戰場上拼命廝殺,其他的事情,我自然要幫着你做好,說說吧,你想怎麼處置這些人。”

“一切聽憑大人做主。”

吳宗睿看了看秦大龍,臉色漸漸嚴肅。

“秦大龍,有什麼想法就說出來,你想如何處置這些人,只要合情合理,我會支持。”

秦大龍對着吳宗睿抱拳稽首行禮。

“大人,其實楊一鵬被斬首棄市的時候,屬下就想明白了,當初楊一鵬算計信義幫,或許沒有要大哥性命的意思,不過是想着掌控信義幫,大哥是因爲沒有聽從大人的吩咐,有些忘乎所以,才導致後來的局面,此次到淮安府城,屬下回到家中,看到了大哥留下的信函,大哥其實很後悔,說信義幫遭遇到再次的算計,他自身有很大的原因,還告誡屬下,若是有機會,不要總是想着復仇,大哥留下的信函,讓屬下明白了很多的事理。。。”

秦大龍一邊說話,一邊從懷裡掏出了信函。

吳宗睿擺擺手。

“信函是秦志銳留給你的,我不看了,這封信函,應該是秦志銳自盡之前留給你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秦志銳知道讓你放下仇恨,很不簡單了,你能夠聽從秦志銳的勸告,明白很多的事理,這是好事情。”

說到這裡,吳宗睿站起身來。

“背叛之人,不可能善終,否則這世間就沒有公理可言了,背叛秦志銳之人,不用留下性命,至於說長恆幫的李唐華,我看讓他付出一些代價就可以了,不用要了他的性命,秦大龍,你看如何。”

“屬下聽憑大人處置。”

。。。

大軍開拔,朝着登州府城的方向而去。

已經是臘月十五,所有人趕回去過春節,問題應該不大。

被俘獲的一萬六千多流寇,其中的一萬兩千餘人加入到登萊新軍之中,其餘四千多人,基本是老弱婦孺,一部分被遣散,還有一部分原地安置,至於說他們今後的生活如何,吳宗睿沒有辦法關心,也不打算去關心了。

很多事情,吳宗睿還無力解決,譬如說流民的問題,就算是富庶的登萊之地,也無法容納太多的流民。

從登州出發的時候,登萊新軍一共五萬人,回去的時候,變成了六萬多人,加上駐紮在登州、萊州、旅順島、金州和皮島的登萊新軍軍士,登萊新軍總兵力超過十萬人了。

兵不在多,貴在精,精兵可不是一時半會訓練出來的。

特別是此次吸納進入登萊新軍之中的原流寇的軍士,吳宗睿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這些軍士務必摒棄以往的惡習,絕不能再犯,否則將要遭受到軍法處置。

經歷了大小數次的戰鬥,吳宗睿愈發明白了,嚴明的軍紀軍規,是登萊新軍的靈魂,有了嚴格的紀律,軍隊戰鬥力將要成倍的增長。

臘月二十,大軍進入山東境內。

臘月二十三日,大軍抵達青州所轄安丘縣,在城外宿營。

大軍所過之處,沒有驚擾地方官府,吳宗睿不需要他們提供糧草,再說了,府州縣衙門大都休沐了,衙門基本沒有什麼人。

距離登州越近,大軍行軍的速度越快,不少人都是歸心似箭。

剛剛安營紮寨,廖文儒前來稟報,山東巡撫朱大典,來到軍營拜訪。

吳宗睿有些吃驚,朱大典居然在安丘縣衙等候,應該是專門從濟南府城趕來的。

當初登萊兵變的時候,朱大典臨危出任山東巡撫,與高起潛一道領兵平定叛亂,那個時候吳宗睿還是青州知府,是朱大典的下屬,現如今情況變化了,吳宗睿領兵部尚書銜、敕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出任東南五省總督,已經是朱大典的上級。

不過吳宗睿可不會在朱大典的面前擺架子,他對朱大典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吳宗睿走出帳篷的時候,朱大典已經走到了帳篷的外面。

看見吳宗睿,朱大典連忙抱拳稽首行禮。

“下官山東巡撫朱大典,見過大人。”

“朱大人不必客氣,大軍經過安丘,在此臨時安營紮寨,條件簡陋,無法很好招待朱大人,還請朱大人見諒。”

“不敢不敢,大人遠途勞頓,下官專門來拜見大人,在安丘縣衙備下了酒宴,還請大人一定賞光。”

“朱大人既然備下了酒宴,我是一定要去的,當初剿滅登萊叛軍的時候,朱大人給予我很多的支持,我一直都沒有忘記。”

“這個,平定登萊叛軍,大人運籌帷幄,一舉拿下了登州府城,直搗黃龍,讓叛軍失去了老巢,最終覆滅,大人功勞本就是最大的,下官可不敢貪功。。。”

朱大典恭謙的態度,讓吳宗睿有着太多的感慨。

穿越的吳宗睿,走的每一步都很清晰,隨着他的職位越來越高,展現出來的氣勢不一樣了,就算是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漕運總督劉榮嗣,見到他也是客客氣氣,山東巡撫朱大典就更不用多說了。

吳宗睿不會滿足,他看的更遠,威望是一步步提升起來的,當初北宋的趙匡胤,黃袍加身,也是威望達到頂點的結果。

推翻大明王朝、建立起來新的王朝,改變歷史的走向,讓大中華傲立世界的頂峰,這是吳宗睿的終極任務,完成這個任務,需要付出太多的辛勞。

地位的提升,實力的提升,意味着一切都出現改變,當初的吳宗睿,擔心登萊之地後續的發展,當他率領的登萊新軍,打敗了流寇,生擒了高迎祥和馬守應之後,皇上和朝廷按照他的要求,任命盧發軒爲登萊巡撫。

今後這樣的事情,還會無數次的出現,一直到他與崇禎皇帝朱由檢徹底翻臉。

士大夫和讀書人,依舊是中堅力量,不過吳宗睿的想法已經改變,不需要過於遷就這些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一旦掌握了政權,這些人自然會靠過來的。

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二十章 應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十七章 危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寧死不屈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舉風波(7)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3)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
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二十章 應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十七章 危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寧死不屈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舉風波(7)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3)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