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

“洪大人,您留在關門臺,我率領兄弟們殺出去。。。”

喬明俊扔下手中的燧發槍,拔出了腰間的鋼刀,對着洪承疇急迫的開口了。

他和洪承疇最爲擔心的情況還是出現了。

距離上次進攻結束的時間不過大半個時辰,八旗軍再一次開始了瘋狂的進攻,疲憊不堪的登萊新軍將士,被迫迎敵,這一次面對氣勢洶洶的八旗軍軍士,諸多將士明顯有些被動,戰鬥剛剛開始,傷亡就大幅度的出現。

八旗軍推進的速度很快,眼看着就要逼近關門臺了。

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可以理解,燧發槍長時間射擊,槍管發熱,需要時間來降低溫度,否則就會導致射擊準度的降低,以及子彈卡殼的情況,這還要感謝兵器局研製出來的撞擊式燧發槍,大幅度提升了槍管的強度,最大程度避免了炸膛情況的出現。

但登萊新軍的將士沒有時間,他們只能拿起手中已經發燙的燧發槍,連續不斷的射擊。

沒有全能的軍隊,登萊新軍步卒的訓練,本就是以火器的訓練爲主,冷兵器作戰方面自然難以兼顧,且冷兵器方面的訓練,也是以撞擊式燧發槍前方插上刺刀爲主,這樣的作戰方式,面對快速衝鋒騎兵的時候,基本是處於劣勢。

登萊新軍的騎兵,在數輪作戰的過程之中,損失頗爲慘重,急需修整,可同樣沒有時間。

多爾袞在進攻時間方面的把握,是非常精準的,如果多鐸和阿濟格率領的三萬軍士抵達鎮北關的時候,就發起進攻,那麼諸多登萊新軍的將士,一鼓作氣,拼死抵抗,能夠爆發出來最強的戰鬥力,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過去,不少登萊新軍的將士,情緒逐漸放鬆下來,有的已經閉目歇息了,驟然面對八旗軍強悍的進攻,他們還需要時間來調整鬥志。

洪承疇和喬明俊都發現了這個問題。

關鍵時刻,兩位主帥需要主動出擊,以鼓舞士氣,在這個問題上面,喬明俊和洪承疇發生了爭執,兩人都要親自率領騎兵前去迎敵。

眼看着進攻的八旗軍軍士距離關門臺越來越近,喬明俊揮手阻止了準備開口的洪承疇。

“洪大人,一直都是我在率領將士發起進攻,您就不要和我爭了,再說了,我是鎮北關的主帥,您還是要聽從我的命令,這裡由您來指揮戰鬥,我帶着兄弟們衝鋒了。。。”

一邊說話,喬明俊一邊將手中的望遠鏡遞給了洪承疇,帶着望遠鏡殺敵實在不方便。

洪承疇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了。

看着喬明俊急促走下關門臺的背影,洪承疇的眼角有些溼潤,作爲曾經的大明王朝重臣,洪承疇參與了無數的戰鬥,不過唯有在登萊新軍之中,他感受到了兄弟的情誼,親眼見證了不懼生死、誓死維護登萊新軍榮譽的將士。

這樣的軍隊,一定是無敵的,是無人能夠戰勝的。

天空之中的箭雨還在嗚嗚的襲來,洪承疇推開了站在前面的親衛,面容嚴峻的開口了。

“大敵當前,你們都準備殺敵,如果後金韃子靠近了關門臺,你們都下去殺敵,不要管我,如果你們倒下了,我就下去殺敵。。。”

親衛只是稍稍的偏了偏身體,他們當然不會離開,護衛洪承疇的安全是喬明俊下達的死命令,他們一定會執行的。

關門臺的前方,被無數的火把照的亮堂堂的,手持望遠鏡的洪承疇,眼睜睜的看着一個又一個的登萊新軍將士倒在騎兵的鋼刀之下,他的眼睛紅了,身體也在微微的顫抖。

鼓聲終於響起來,喬明俊率領的騎兵,如同一股洪流,從關門臺衝出去了。

關門臺上方的洪承疇,親眼看着喬明俊率領的騎兵,義無反顧的衝向了戰場,衝向了氣勢洶洶的八旗軍軍士。

“喬將軍,你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安全的回來。。。”

關門臺上面的洪承疇,情不自禁的大聲開口疾呼,儘管這喊聲喬明俊聽不見。

紅着眼睛的洪承疇,猛地扭頭,對着身邊的傳令兵下令了。

“告訴炮兵營的將士,紅夷大炮做好一切的準備,如果八旗軍要突破關門臺了,聽我的命令,紅夷大炮對着關門臺的前方開炮。。。”

傳令兵的身體抖動了一下,抱拳之後,轉身離開了,十餘門的紅夷大炮,部署在距離關門臺兩裡地的北面,如果紅夷大炮開始轟炸,那麼被轟炸的就不僅僅是八旗軍軍士,登萊新軍的將士也有可能被轟炸,甚至關門臺都會遭遇到波及。

這是到了最後一步、迫不得已的辦法了,等同於玉石俱焚。

。。。

多鐸和阿濟格都參與了戰鬥廝殺,留下多爾袞指揮戰鬥。

眼看着八旗軍將士逐漸的逼近關門臺,多爾袞的臉色終於緩和了一些,這已經是八旗軍所能夠組織起來的最後一次進攻了。

進攻以多鐸和阿濟格率領的三萬將士爲先鋒,這些軍士精力充沛,鬥志昂然,他們發起進攻時候的衝鋒氣勢,讓多爾袞都情不自禁的點頭讚許。

多鐸和阿濟格參與衝鋒,且在隊伍的最前面,更大程度激發了所有人的鬥志。

廝殺剛剛開始,八旗軍就佔據了明顯的上風,以步卒爲主抵禦進攻的登萊新軍軍士,出現了巨大的傷亡,八旗軍的軍士也在一步步的朝着關門臺靠近。

登萊新軍的騎兵從關門臺衝鋒出來,遲滯了八旗軍前進的勢頭。

廝殺再一次陷入膠着的狀態,八旗軍的軍士也出現了不小的傷亡。

面對登萊新軍的鬥志,多爾袞有些無語,他想起了大明王朝的軍隊,如果是面臨這樣的局面,大明王朝的軍隊早就崩潰了,哭爹喊孃的逃命,壓根不會拼死抵抗。

對於大吳王朝那位神秘的皇帝,多爾袞內心是真正感覺到敬畏了,誰不知道八旗軍的驍勇,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驍勇的八旗軍曾經橫掃蒙古部落,迫使蒙古部落低頭臣服,驍勇的八旗軍也曾經多次入關作戰,打的明軍不敢出城迎敵,可是遇見登萊新軍之後,這一切都發生改變了。

多爾袞記得很清楚,登萊兵變的時候,當時的登萊新軍遭受到重創,幾乎不復存在,可短短二十年的時間,一支強悍的登萊新軍異軍突起,而這支登萊新軍的主帥,就是大吳朝廷那位神秘的皇帝。

想要打造一支強悍的軍隊,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八旗軍的崛起和強悍,經歷了數十年的時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戰鬥廝殺,更是有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等俊傑的率領。

登萊新軍能夠強勢崛起,足以說明大吳朝廷那位皇帝的強悍與睿智。

對於大清國和八旗軍來說,今後的道路不好走,撤離到昌都之後,八旗軍要面臨內部的紛爭,要面臨登萊新軍的追殺,唯有突出重圍,才能夠破繭重生。

廝殺還在繼續,多爾袞再次舉起望遠鏡,觀察戰場上的情形。

略微舒緩的神情消失,帶之是鐵青的臉色。

放下望遠鏡的時候,多爾袞對着身邊的傳令兵開口了。

“你馬上去告知多鐸和阿濟格,他們作戰的目的是拿下鎮北關,不是與登萊新軍纏鬥,你給他們傳達我的命令,集中最爲精銳的力量,直撲關門臺,絕不要和登萊新軍軍士糾纏在一起,你還要告訴他們,拖的時間越長,對我們越是不利。。。”

傳令兵離開之後,多爾袞的臉色依舊陰沉。

多鐸和阿濟格也是大軍主帥了,進攻開始之前,多爾袞一再強調,此番作戰的目的就是拿下鎮北關,哪怕八旗軍的軍士紛亂的撤離鎮北關,也是最大的勝利,可多鐸和阿濟格好像沒有完全明白這個道理,還在領着最爲精銳的軍士與對方纏鬥廝殺。

多爾袞很清楚,要求多鐸和阿濟格突破關門臺,的確有難度,這需要他們果斷取捨,以最爲精銳的軍士進攻關門臺,以其他的軍士掩護,哪怕是付出重大的傷亡也無所謂。

八旗軍的進攻已經佔據優勢,難不成這個時候多鐸和阿濟格頭腦發熱了,想着儘量多的斬殺登萊新軍的軍士。

兩分鐘時間過去,傳令兵遲遲沒有回來稟報,多爾袞扭頭看着另外的三名傳令兵。

“你們馬上去給多鐸和阿濟格傳達我的命令,不管你們想什麼辦法,都要完成任務。。。”

三名傳令兵同時離開。

多爾袞攥緊了拳頭,手心裡面全部都是汗滴。

一旦八旗軍將士靠近關門臺,多爾袞就要開始行動,率先衝過關門臺,多鐸和阿濟格也會隨後率領大軍,從關門臺往北撤離,至於說皇太后和皇上,他已經做好了安排。

。。。

隆隆的鼓聲再次出現,大地開始了震顫。

多爾袞猛地扭頭,看向了後方,臉上出現了驚恐的神情,難道是登萊新軍的援軍從瀋陽趕來了嗎,按說不大可能啊,瀋陽距離鐵嶺近兩百里地,鐵嶺距離鎮北關三十里地,登萊新軍軍士就算是不吃不喝,也要一天多的時間纔可能抵達。

紅色洪流出現的時候,多爾袞終於撐不住、癱坐在地上了。

“快,快命令多鐸和阿濟格撤兵。。。”

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六十章 吉榜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也行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五百一十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富之家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詛咒大清國第十五章 端倪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
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六十章 吉榜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也行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五百一十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富之家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詛咒大清國第十五章 端倪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