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

“你們公司靠不靠譜?”

李存貴笑道:“我的母公司,可是承包了魯省的環衛、水務,老哥去市面上打聽打聽,燧人公司的名字。”

“燧人公司?就是承包環衛和水務的?”唐佳良好像聽說過這個公司。

“沒有錯,小哥考慮一下,我們公司會安排工作,不僅有養殖場,還有自來水抄表員、液化氣配送員、環衛司機。”李存貴一邊說,一邊從公文包掏出一份職位表。

唐鐵鉗一把抓過職位表,發現上面的待遇不差,又看了看自己兒子,高中畢業後,在工廠幹了幾年流水線,今年工廠停工,只能回家幫忙。

一想到這裡,他也不忍心兒子在農村,如果可以謀一個好職務,就算是出股也可以接受:“李老闆,是不是入股,就可以當差?”

“老哥,咱們公司不是國企,可不是鐵飯碗,我只能保證優先錄取,幹得好留下來,幹不好就只能對不起了。”李存貴也實話實說。

唐鐵鉗拉着兒子、兄弟,到一旁討論了十幾分鍾。

經過權衡利弊,唐鐵鉗還是打算試一試,回來這邊後,他開口說道:“我同意入股,李老闆看看我兒子適合什麼工作?”

隨後,李存善問了唐佳良的基本情況,給對方推薦了幾個合適的職位,最後唐佳良選擇了燃氣配送員。

選好了職位,李存善開了一份推薦信,自己簽名後,又給隨行監督員簽名,這份推薦信才具備合法性。

拿到推薦信的唐佳良,也一些精神恍惚。

雙方又處理了奶牛的事情,其中37頭是甲級奶牛,作爲入股股本,加入德州牧業公司的奶牛養殖子公司。

剩下的16頭奶牛作爲乙級肉牛,出售給德州牧業。

在三唐鄉的奶牛養殖戶不少,有十幾家之多,其中有出售想法的超過一半。

不過選擇參股的不多,只有4戶選擇了參股。

第二天。

唐佳良拿着推薦信,來到了德州的海陸燃氣分公司總部。

辦理了入職手續後,他被安排給到三唐鄉這一條線,由負責跟配送車,由一個老配送員進行半工半培訓。

“佳良,你是三唐鄉的?”

“嗯,我小唐村的。”

“你看一下,這個煤氣瓶的閥門,……”老配送員一邊說,一邊告訴唐佳良一些注意事項,以及公司的規章制度。

和其他罐裝燃氣公司不一樣,海陸燃氣在十月底開始,就全面使用自己的燃氣罐。

一般的煤氣罐,表面都噴吐藍色漆面,但是海陸燃氣的煤氣罐,表面是鍍硅納米鍍層的,煤氣罐的罐內壁,同樣鍍硅納米鍍層。

通過硅納米鍍層,由蝸牛工業製造的煤氣罐,重量由普遍的15公斤,下降到目前的6.4公斤,而強度卻提升了2.3倍左右。

罐體重量下降,不僅僅壓縮了投入成本,也減少了配送員的勞動強度。

罐滿液化氣的煤氣瓶,用老式煤氣瓶的話,總重在30公斤附近;用新式煤氣罐,則總重量在21公斤附近。

對於配送員而言,30公斤和21公斤,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我們的罐子是銀灰色的,給用戶更換氣罐,一定要更換回本公司的罐子,你看這幾個位置。”老配送員指着煤氣罐的上側,給唐佳良介紹一些辨別方法。

自制的煤氣罐,由於採用半透明的硅納米鍍層,因此蝸牛工業在製造過程中,提前將產品信息和商標,金屬貼牌貼在罐體上側,再經過硅納米鍍層的鍍封,變成了幾乎不可能僞造的商標。

如果破壞硅納米鍍層,整個鋼瓶就廢掉了,而沒有金屬貼牌在,或者金屬貼牌在外面,都可以認定爲仿製品。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提一提,海陸燃氣的煤氣罐空重只有6.4公斤,一提就知道。

跟着老配送員送了幾次液化氣後,唐佳良也漸漸熟悉業務起來,沒有之前那種手忙腳亂。

……

而在德州的蔡村鎮附近,就是德州牧業旗下的奶牛養殖基地。

基地除了剛剛建設的鋼結構廠房,還有向附近村鎮承包的土地,這一片土地有3000畝左右,打算作爲牧草種植區。

收購到的奶牛,還有那些養殖戶的乾草、青儲和飼料,也一併被牛奶公司收購了。

目前基地中的奶牛存欄量,已經達到了兩千六百多頭,除了三百多頭不合格的奶牛,準備作肉牛處理,剩下的甲級奶牛,也同樣在做其他篩選工作。

送牛過來的唐鐵鉗,唐鐵兵兄弟,加入了牛奶公司中。

他們發現工廠裡面,還有不少熟悉面孔,畢竟都是德州人,也同樣是混奶牛養殖的,自然多多少少有交流。

“鐵鉗,你也賣了奶牛?”一個胖乎乎的光頭中年,一邊打招呼,一邊將乾草鏟給奶牛。

唐鐵鉗笑罵一句:“誰賣了,老子是股東。”

“還不是一樣。”

基地的另一個廠房,不少技術員正在安裝設備,作爲大型奶牛養殖基地,肯定不能採用人工擠奶,這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造成奶源污染。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因此牛奶公司採用了全自動擠奶機、巴氏消毒生產線、酸奶發酵生產線。

選擇巴氏消毒奶,那是因爲巴氏奶工藝簡單,同時營養風味保留最好,而現階段的牛奶公司,暫時並沒有打算大規模向外地供應,而是採用就近銷售的方式。

德州總人口五百多萬,京杭大運河西面的衡水,人口也有四百多萬,當地市場就有近一千萬人口。

以牛奶基地的規劃存欄量,如果達到極限存欄狀態,也就1.2萬頭奶牛,根據牛奶公司的計劃,存欄的奶牛,在同一天的產奶牛,最多佔存欄總量的70%左右。

一頭黑白花奶牛的平均每天,可以生產牛奶30公升,1.2萬頭的70%是8400頭,即一天產奶量爲25.2萬公升左右。

以0.25公升一瓶巴氏奶爲準,這25.2萬公升鮮牛奶,纔剛好製造出100萬瓶。

剛好滿足當地人口的十分之一,每天喝一瓶巴氏奶。

這是規劃的中期階段,目前的初期階段,一天的產奶量,還不到2.5萬公升,因此留給牛奶公司的時間,還不用太着急。

如果巴氏奶沒有人訂購,可以還可以選擇製成酸奶,或者出售給魯省的得益乳業。

事實上,對於藍色時代在魯省和周邊省份,大肆收購奶牛,在魯省的得益乳業,也在異常關注這件事。

深入瞭解過藍色時代後,得益乳業也非常驚訝,因爲那種環環相扣的產業鏈,簡直是在開掛一樣。

把持整個魯省水務,加上環衛承包,和其他一系列子公司,單單是在魯省的員工總數,都快逼近五六萬人了,這種公司絕對不好惹。

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與淚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三百一十八章 利器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與淚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六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一百二十章 國際糧商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
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與淚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三百一十八章 利器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與淚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六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一百二十章 國際糧商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