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

就在謝清團隊開始組建自己的科研工作室的時候。

在燧人系全力以赴的支持下,漠北阿爾泰戈壁地區中的湯谷基地內,湯谷一號的原型機,已經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

黃修遠利用替身機器人,出現在基地的地下深處,此時的湯谷一號原型機,早就和一開始有了巨大改變。

一開始設計的湯谷一號,各個系統都顯得非常粗糙,有些系統還是直接從現有的設備中拿來的。

而在一年來的設計建造,萬高峰團隊發現了非常多問題,又陸續改進了設計。

湯谷一號的核心反應爐,高度137米,寬度54米,長度63米。

而配套的陽電子流內循環系統、陽電子補給系統、蒸汽輪機發電系統、核廢料回收系統之類,佔據了長几公里,寬度300米的地下基地65%的空間。

黃修遠站在覈心反應爐的不遠處,這個核心反應爐的外形,就彷彿一個大型的大罐子,樣子和現在常見的混凝土調製工廠中,那些豎立的大罐子差不多。

他翻了翻平板電腦上的內部結構半剖圖,在大罐子裡內部,除了陽電子流層、質子回收偏濾器、核反應廢料蒐集器,就是光熱複合發電板系統。

這些光熱光伏發電板,彷彿一塊塊魚鱗,整齊劃一的排列組合在一起,包裹在陽電子流層外面。

在光伏光熱板的後面,是一層厚度12釐米的鉛板,這是防禦伽馬射線用的。

核聚變的產物,一共分爲五種,即:光子、中微子、電子、中子、核聚變原子核。

其中中微子不用理睬,因爲這個粒子,即沒有攜帶龐大的能量,也不會傷害到設備和人類,它可以穿透萬物。

中子是之前最傷腦筋的粒子,核聚變反應中產生的高能中子,在覈聚變反應產生的總能量中,中子攜帶了75~80%的能量。

其實如果人類無法利用中子的能量,核聚變反應中單位核燃料產生能量,可利用的能量,可能不會高出裂變堆太多。

而湯谷一號,利用陽電子流層轉變了高能中子,將其變成高能帶電質子,因此這一部分能量,纔是整個反應中的大肥肉。

而剩下的光子、電子、原子核,才攜帶20~25%的能量,其中電子、原子核攜帶的能量,同樣會被利用起來。

最後只剩下光子,核聚變反應中的光子,包含了X射線、伽馬射線、可見光、紫外線和紅外線之類。

其中最危險的光子,當屬伽馬射線和X射線,因此必須設置鉛板阻擋,另外重點的電子設備之類,也會使用厚厚的鉛板包裹,確保不會被這些高能射線干擾和損傷。

“高峰,辛苦你們了。”

萬高峰謙遜地搖了搖頭:“都是分內之事,可以親手打造出這臺設備,實現可控核聚變,也是我的榮幸。”

黃修遠接着說道:“我看了你們的進度表,明年一月份湯谷一號應該可以完成。”

“是的。”萬高峰想了想回道:“現在設計的各項系統,已經陸續到位,就差最後一小部分零部件,相信很快就會完成建造。”

黃修遠提醒道:“雖然從模擬實驗中,湯谷一號已近乎達到了當前的完美階段,但是萬事小心,畢竟這是核聚變反應。”

“多謝董事長提醒。”萬高峰點了點頭。

任何實驗都要以安全爲前提,雖然湯谷一號在設計中,已經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問題,但真正到了實際運行過程中,還是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

可控核聚變,儘管叫可控核聚變,卻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了。

黃修遠又說了一件事:“巴中的金烏一號進度也挺快的,估計明年五月份左右,就可以投入試運行了。”

“我和那邊交流過幾次,確實挺快的。”

倆人一邊討論,一邊考察着整個湯谷基地。

來到電子質子流循環區域,核心發電系統就佈置在這邊,儘管目前的發電技術已經非常先進,但本質上仍然屬於燒開水。

雖然國內外學界,一直想擺脫燒開水,採用磁流體發電系統之類,但目前磁流體發電技術仍然不成熟。

特別是應用在覈聚變的電子質子流中,這個難度更大。

黃修遠對此也無能爲力,電子質子流循環管道內,採用靜電場控制這些電子質子流。

如果要複合進去磁流體發電系統,可能導致靜電場控制系統出現問題,畢竟兩者都是電磁系統,相互影響和干擾是必然的現象。

因此不成熟的磁流體發電系統,自然沒有被應用到湯谷一號和金烏一號上。

湯谷一號仍然採用燒開水的蒸汽輪機發電,採用6臺1000兆瓦級別的蒸汽輪機,裝機總容量爲6000兆瓦,以每年發電8000小時計算,年發電量可以達到4800萬兆瓦,即480億千瓦。

而光電發電系統和溫差發電系統,則每年可以發電120億千瓦左右。

計算起來,湯谷一號的總裝機容量,達到了7500兆瓦,綜合熱效率達到72%左右。

這個效率比起目前國內的裂變壓水堆已經高了一些,國內的老式壓水堆,經過多次升級改造後,比如加裝了溫差發電系統,使用了新型的北風重型蒸汽輪機,纔將綜合熱效率,提升到62%左右。

當然,可控核聚變就算是出來了,也不會馬上取代裂變堆,因爲裂變堆的副產物——碳14、鈈之類,可以製造核衰變電池和穩定放射源。

特別是現在航天領域中,碳14製造的核衰變電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目前的可控核聚變發電站,成本還是居高不下,主要的優勢,還是核聚變的核燃料丰度比較大。

畢竟湯谷一號可以只使用氘作爲原材料,不需要昂貴稀少的氚、氦3,直接通過重水大量提煉即可。

氘在海水中的丰度,大概是十萬分之三左右,看似丰度非常低,問題是藍星中的水資源總量足夠大。

把全球海水中的氘提煉出來,都有幾兆噸了。

如果按照當前人類的用電量,這些氘元素足夠人類用幾百億年了。

純氘核聚變反應的優勢,就是核燃料丰度非常大,足以支撐人類邁入星際時代,不像鈾、鈈、氚、氦3之類,屬於稀有資源。

原材料丰度大,提煉難度也不高,可以直接電離反蒸,或者採用膜過濾、高速離心分離之類。

完全可以利用核電,作爲能源提煉大量的氘元素。

原材料成本下降,而系統的其他部件、配套設施,也可以用大量廉價電能,反哺這些製造廠,讓其生產成本進一步下降。

這可以形成一個閉環,讓電能生產成本和製造業成本不斷下降。

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現象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現象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告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七百零二章 進化(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三百一十八章 利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
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現象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現象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告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七百零二章 進化(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三百一十八章 利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