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

6月28日。

正當國際奶企的降價促銷,被納入反傾銷調查時。

ABCD四大糧食集團,悄然提高了大豆、玉米、苜宿、飼料的價格,在短時間內,這些大宗商品的價格,飆升了20~40%左右。

特別是被ABCD把控的國際大豆,價格一下從之前的每噸3600華元左右,飆升到每噸4700華元左右。

同樣國際優質苜宿草粉的價格,也由之前的每噸2200~2400華元,飆升到每噸3000~3200華元。

玉米由每噸1750~1900華元,提升到每噸2200~2300華元。

大豆、玉米作爲油料和飼料的重要原材料,讓不少碩果僅存的榨油企業,以及飼料加工企業,都感受到了惡意。

爲了應對國際市場的價格上漲,這些企業不得不一邊尋找替代供應商,一邊在國內加大了原材料採購力度。

這種局面下,導致國內玉米、大豆、苜宿價格也跟着上漲,那些被ABCD控制的國內企業,同樣在出手搶原材料,進一步擡高國內原材料的價格。

剛剛在東三省考察回來的肖源,一回到魯省泉城,就收到市場調研部門的反饋。

“肖總,近期國際大豆、玉米、苜宿草粉的價格飆升得非常高,而且供應量減少了非常多。”市場調研部門的負責人,遞交了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

肖源沉默地瀏覽了一遍:“國內的收購價格也提升了?”

“是的,益海集團爲首的ABCD狗腿子,正在市場上大肆擡價收購原材料,另外一部分炒作遊資,也在囤積居奇。”

“奶價暴跌,肉價暴跌,飼料暴漲,這是打算絞殺國內養殖業嗎?中糧有什麼反應?”

“中糧目前加大了放儲,將一部分庫存玉米、大豆放出,同時壓低了收儲價格。”

肖源將報告放一邊,向助理詢問道:“德才,我們牧草場第一茬收上來多少?”

助理蘇德才急忙回道:“目前嶺南和西南的5.7萬畝,收到各類鮮牧草,大概在13萬噸左右,其中三分之一於製造青儲料,三分之一用於製造乾草粉。”

“另外飼料廠,在桂省收購了35萬噸玉米秸稈、甘蔗渣,用於製作青儲料和乾草粉。”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肖源打開自己的辦公電腦,調出飼料公司的內部報表。

目前豐民農業的飼料主產區,在魯省,今年第一茬牧草收割後,自營的12.4萬畝牧草場,一共收穫了31.2萬噸鮮牧草;從農戶收購上來的牧草、麥杆、玉米杆、高粱杆,合計達到186萬噸。

通常華北地區牧草可以收割2~3茬,南方地區則是3~4茬。

現在豐民農業的庫存飼料,加上之前進口和儲備下來的,有乾草粉82萬噸、青儲料103萬噸、精製飼料22萬噸,另外每天動態儲備的鮮牧草4~8萬噸。

而養殖公司方面,奶牛存欄量突破新高,全國38個奶牛養殖基地,一共存欄各種奶牛29.7萬頭。

肉牛存欄63.2萬頭、綿羊存欄5.7萬頭、肉山羊存欄38.6萬頭、生豬存欄104.9萬頭、各類家禽存欄4739萬隻。

這麼龐大的養殖規模,每天要消耗的各類草料飼料,在4~5萬噸左右。

按照這個消耗量,豐民農業自己生產的草料飼料,要不是考慮到北方過冬問題,還可以再擴大一倍養殖規模。

肖源向負責飼料方面的副總李秋英問道:“我們的改造田中,可以在今年秋收形成多大的生產量?”

李秋英拿出一份研報:“截止目前,我們自己持有的牧草場面積是18.1萬畝,改造田已經完成改造的面積,爲5.6萬畝,在九月份之前預計可以提高到20萬畝左右。”

“預計最後一茬,加上番薯秋收,總量在180~200萬噸鮮料,加上南方地區可以收購的各種秸稈,我們在入冬之前的各類飼料庫存,將達到450~500萬噸。”

這個規模的儲備,完全可以讓豐民農業在北方地區的養殖規模,再擴大一倍左右。

目前豐民農業在北方,主要是養殖牛羊爲主,在南方以豬禽爲主,南方在冬天的飼料農作物種植,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可以在滿足南方養殖場的同時,將一部分飼料供應給北方養殖場。

肖源和幾個副總討論了半天,又詢問了北大荒集團在東北的情況。

北大荒集團和農墾集團的合作,目前已經改造了1.9萬畝,隨着脫鹽車隊規模擴大,預計在今年九月份之前,東北地區的改造鹽鹼地規模,將達到24萬畝左右。

肖源向助理吩咐道:“我們撐得住,那些散戶和小養殖場肯定撐不住,聯繫北大荒、得益,做兩手準備。”

所謂的兩手準備,就是通過兼併地方奶企,以及簽約養殖戶。

目前得益已經兼併了魯省、冀省、豫省的四家地方奶企;北大荒集團同樣在東北和蒙區東部,兼併了五家地方奶企。

而豐民農業同樣是行動密集,藉助牛奶價格暴跌,飼料漲價的局面,一邊加大牛奶收購力度,一邊整合養殖戶。

……

冀省,滄州。

作爲最靠近東營的地區,也是豐民農業開拓最快的區域。

在南運河東側的南皮縣。

五十多戶牛奶養殖戶,被豐民農業的一個業務經理,邀請到豐民農業的養殖基地中。

穿着全身防護服和口罩的養殖戶,在業務經理楊曉風的帶領下,參觀了南皮奶牛養殖基地,以及隔壁的肉牛養殖基地。

“大家都有養奶牛,現在的行情也不用我說了。”

確實不用楊曉風解釋,由於外國進口奶粉的價格暴跌,導致國內奶企收購價也跟着降低,而且對於生牛乳的品質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着。

畢竟蒙羊、伊狸現在沒有辦法,如果奶製品被發現問題,絕對會被農墾聯盟打爆,時光信息的雲檢抽查,可是三天兩頭抽查市場奶製品,這種風頭浪尖下,之前那種偷換概念的方案,都不得不收斂。

另一邊,養殖飼料的漲價,加重了養殖戶的成本。

國內的小養殖場,普遍進入虧損狀態,如果牛奶戰爭不結束,他們將損失慘重。

“楊經理,你們公司想買我們的牛吧?”一個膀大腰圓的大漢,直接開口問道。

楊曉風笑着說道:“我們公司也不是不近人情,現在給大家三個方案,一個是將奶牛賣給我們,另一個是加盟我們公司的養殖場,第三個方案,就是你們成爲農墾聯盟的簽約養殖戶。”

“加盟和簽約有啥子區別?”另一個矮個子不解的問道。

楊曉風解釋了加盟和簽約的區別。

加盟就是帶牛入股豐民農業旗下的奶牛場,不用管事情,就可以吃到分紅。

而簽約,則是在農墾聯盟的扶持下,由養殖戶們自己組建養殖場,進行集中養殖,農墾聯盟會進行相應的技術指導。

簽約的農戶,只能將牛奶出售給農墾聯盟的成員,同時接受農墾聯盟的質量監督。

這三個方案,第一個方案,就是一錘子買賣,其中6戶感到撐不下去,又不想繼續養奶牛的養殖戶,將143頭奶牛出售給了豐民農業。

剩下的養殖戶中,一半左右選擇加盟方案,剩下的24戶,則打算組成聯合養殖場,成爲農墾聯盟的簽約生牛乳供應商。

這些養殖戶也是沒有辦法,現在只有在農墾聯盟的體系內,纔可以拿到低價飼料,和穩定的先進的養殖技術。

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一百二十章 國際糧商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四百八十二章 櫻花凋零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
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一百二十章 國際糧商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四百八十二章 櫻花凋零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