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

汕美城區距離鵬城非常近,如果開車通過瀋海高速,兩個多小時,就可以從鵬城到汕美城區。

一輛大巴車,從埔邊高速路口下來,然後直奔城區的汕美大道,找了一家普通的商務酒店。

來人一共有23人,帶隊的一位學者型的中年人,穿着普普通通的白襯衫,他是鵬城的副區李基業。

同行的人員中,還有鵬城環衛、環保、商務的一些人,以及五個相關領域的專家。

一行人放好行李,便出了酒店,在汕美城區徒步起來,他們沒有一直走大路,連一些小巷子、城中村、城鄉結合部,都考察了一遍。

與想象之中的髒亂差不一樣,儘管城市的基礎設施整體落後,但是垃圾清理非常及時。

時不時可以看到自動清掃車、自動灑水車,在大路上來回奔波。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而環衛工人負責的區域,是機械難以清掃的角落、小巷子。

垃圾桶也非常多,不過卻沒有分類垃圾桶,倒是垃圾桶的防翻設計,讓李基業印象深刻。

而更加讓一行人奇怪的事情,則是那些快速吸糞車,在考察的兩天時間裡面,他們遇到不下於二十次的吸糞車作業。

作爲專業相關的人員,蕭東明就是此時分子滲透膜研發的,這些快速吸糞車的作業過程中,確實有一種快速的管理系統,可以將污水進行過濾。

李基業好奇的問道:“蕭教授,這種處理後的水,真的可以到達飲用水級別嗎?”

“暫時不知道,目測水是挺清澈的,但是具體情況,需要抽樣檢測。”蕭東明也不敢妄下定論。

當他們試圖靠近吸糞車時,卻被操作員攔了下來,以涉及公司機密爲理由,不允許李基業等人靠近。

來到之前被治理過的新樓河,河道上的垃圾雜物,已經被清理得一乾二淨,而之前污水橫流的土路上,那些污水也消失了。

而河道中的污泥,同樣被藍色時代公司挖走了。

沿着新樓河向上遊走去,他們發現了不少養殖場,雖然氣味挺難聞的,但是那種污水和糞便到處亂排放的現象,卻沒有出現。

幾個養殖戶,看到一幫陌生人,還衣着乾淨整齊,也感到非常差異。

李基業連忙笑着問道:“老鄉,你們這豬養得不錯。”

一個正在燒火的中年人,一邊添柴,一邊漫不經心的回道:“一般般啦,最近沒有剩菜剩飯收,只能吃飼料和菜葉子、番薯。”

“你們這養殖場怎麼沒有看到豬糞之類。”李基業旁敲側擊起來,他在農村工作過,可知道這種小養殖場,根本沒有治污的觀念。

“在後面的地罐裡面,每隔一段時間都有人來收,他們來了。”

說曹操,曹操到。

一輛快速吸糞車,從汕職院門口開下土路,向這邊的養殖場過來,車上印着“藍色時代”的名字和商標。

這熟悉名字,李基業並沒有感到意外。

就在一行人的注視下,一名操作員打開被埋在地下的塑料罐蓋子,蓋子是類似於下水道井蓋的東西,還加了一把鎖頭。

將吸污管插入罐裡,快速抽出裡面的污水、豬糞,另一邊的排水口,大量過濾後的純淨水,從排水口流出。

而養殖戶自己挖掘的小池塘,很快就水位上漲起來,他們儘管不吃這些循環水,但是用來澆菜、衝豬舍之類,卻非常方便。

中年養殖戶將一張類似於銀行卡的卡片,遞給司機:“老魏,看看我有多少積分?”

司機將卡片插入車載電腦中,刷新了一下數據:“有1437積分,可以去兌換有機肥了,如果要兌換液化氣,還差很多。”

“謝了。”

“不客氣。”

污水罐被壓縮後的幹物質,每公斤幹物質可以兌換一積分,這些積分可以拿去海陸燃氣、海陸有機肥兌換東西。

這也促進了養殖戶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將污水和豬糞之類,排入污水儲存罐裡面。

趁着吸糞車去其他養殖場,幾個專家蹲在小池塘旁邊,儘管由於有泥沙,但是經過一會的沉澱,水面漸漸地清澈起來。

滔了一捧水,蕭東明聞了聞,在沒有感受嚴重的異味,就算是有一股味道,也是養殖場本身散發出來的,不像是水裡面散發的。

其他人也是一樣的結論。

這種治理污染和循環水的模式,讓衆人感到非常驚訝,這不僅僅杜絕了養殖場的排污問題,還有減少了養殖場的用水量。

就算是水池會蒸發和滲透,也至少可以減少一半的用水消耗。

儘管鵬城本身是一個現代化城市,但是同樣存在城鄉結合部,也同樣存在大大小小的養殖場。

雖然管理得比較嚴格,但是一些小養殖場的排污,仍然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如果可以引進汕美的模式,也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拿着筆記本和鋼筆的李基業,一邊考察這種情況,一邊記錄下其中他認爲有用的部分。

當天下午,他們一行人,直奔貴竹嶺工業園,表明身份後,廠長黃國同親自出來迎接。

而另一邊,這兩天的吸糞車工作人員,也向安全部反饋了一些情況,說有一羣人在觀察他們的吸糞車。

結合剛剛黃國同的彙報,安全部很快就分析出對方的意圖了,估計是鵬城官方的考察團。

林百傑指示黃國同好好招待對方,又向黃修遠彙報了此事。

對此黃修遠,只是讓林百傑見機行事,沒有必要太過於熱情,從而掌握主動權。

畢竟主動送上門,和對方登門拜訪,那是兩種情況,太容易獲得的東西,總會給人一種廉價的錯覺。

在貴竹嶺工業園參觀的李基業一行人,在進入二期廠房、三期廠房後,被深深地震撼到。

特別是蕭東明五名專家,更是心情複雜,有激動不已,也有一種後浪推前浪的挫敗感。

在借用工廠的簡易化驗室後,他們對工廠處理後的水質,進行了一次粗略的化驗檢測,發現這些水,已經是純淨水了。

要檢驗是不是純淨水,其實非常簡單,就算是沒有透鏡電子顯微鏡之類,也可以用簡單的方法來檢測。

一種是通電,純淨水是電的不良導體。

另一種方法,則是過冷法,平靜的純淨水就算是低於零攝氏度,也不會結冰,這種水叫做過冷水,因爲純淨水缺乏凝結核(雜質),所以在平靜狀態下,零度以下的純淨水不會結冰。

通過這兩種方法,蕭東明等人基本確定這些水,就是純淨水。

而李基業看到的東西,又有一些不一樣。

他看到的東西,是快速的燃氣製造、純淨水、有機肥、污染物深度回收。

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製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六百六十四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奮鬥與追星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四十五章 無心栽柳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告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
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製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六百六十四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奮鬥與追星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四十五章 無心栽柳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告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