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

就在蒙羊和伊狸展開行動的時候。

作爲壟斷國內食品包裝的利樂公司,也知道了農墾聯盟的成立。

利樂公司魔都的華國分公司。

分公司總裁呂爾頓•維克多,是一個黑髮棕瞳的北歐中年人,此時的辦公室內,幾個高管都在。

“維克多,我已經通過關係,瞭解了農墾聯盟的一些情況,對方的發展潛力非常強大,如果能拿下他們的包裝市場,對於我們在華國的業務,有巨大的鞏固作用。”蘇言新嚴肅地說道。

呂爾頓•維克多翻了翻相關內容,發現其中的不少問題:“拉斐爾(蘇言新),這個豐民農業好像沒有生產常溫奶,他們都是巴氏奶和酸奶,你確定他們會購買我們的設備?”

“爲什麼不?”蘇言新笑道。

他之所以如此自信,那是因爲利樂公司的發展策略,就是低價出售設備,價格基本是半賣半送,然後靠出售包裝技術、包裝盒、專利,來實現盈利。

面對一套原價幾千萬的設備,只需要幾百萬,甚至幾十萬,對於那些中小奶企而言,是很難拒絕的誘惑。

只是這些奶企、飲料企業在一開始,並沒有察覺到利樂公司的意圖,當形成市場壟斷後,也意味着其他包裝公司的敗退,失去競爭對手的制衡,利樂公司自然可以輕易收割奶企、飲料企業。

正是憑藉這種推廣方案,讓利樂公司壟斷了華國和全世界的大部分市場。

呂爾頓•維克多和蘇言新等人討論後,決定由蘇言新親自帶隊,去和魯省和農墾聯盟談判。

……

另一邊。

蝸牛工業也在行動,在黃修遠打算啓動農墾聯盟時,就讓常輔國準備相關工作。

常輔國帶着調研隊伍,考察了珠三角地區的六家包裝盒、包裝設備企業,初步確定併購其中的兩家。

在長三角地區的考察隊伍,也有幾家合適的小企業。

這些企業的技術都有一些特點,那就是在專門的某一個產品上,可以和利樂公司競爭,卻因爲沒有規模和完整的體系,難以對抗利樂公司。

而蝸牛工業的目標,就是整合這些小企業,形成自己的體系。

其實蝸牛工業在包裝技術上,有自己的基本盤,那就是以硅納米鍍層技術爲基礎,形成新包裝技術體系。

而且硅納米鍍層技術的產品,大多數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可以重複利用。

剛剛上任蝸牛工業副總裁的杜金華,他負責技術方面的研發和指導,此時就在汕美海豐縣的工業產品設計中心。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在硅納米鍍層技術的深入應用上,這個設計中心,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任務,之前的防毒頭盔,就是這裡設計,並完成工業化方案的。

而關於納米鍍層技術的深入應用,這個設計中心和科研部聯合,嘗試了不在少數的應用。

當然海豐縣的產品設計中心,在任務上面,偏向於輕工產品。

還有一個在魯省濰坊的重工產品設計中心。

“杜總,這些就是我們研發的新包裝盒。”包裝技術小組的負責人陳光明,拿起一個圓柱形盒子。

杜金華接過手,發現非常的輕:“這就是超薄硅納米鋁膜嗎?”

“是的,我們用鋁薄膜作爲底材,內層複合硅納米鍍層,在保證包裝盒強度的同時,還確保了安全性。”陳光明解釋道。

杜金華放下盒子,又翻了翻相關的檢測數據。

別看這個小小的包裝盒,實際其中隱含着非常重要的技術,目前市場主流的包裝盒,通常由四種類型組成,即鋁製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複合型盒(利樂包)。

其中食品安全性最好的,是高硼硅玻璃瓶,然後是易拉罐,緊隨其後的複合型盒,最後是塑料瓶。

這個其實材料本身有關係,在一衆材料中,玻璃性質穩定,有害物質析出量最少,缺點就是太重了;易拉罐本身是鋁製品,會在表面形成三氧化二鋁薄膜,不過存在微量鋁析出的風險,缺點是造價相對比較高。

而後面的塑料瓶、利樂包,它們的最內層材料都是塑料,無論加工技術和包裝技術多麼高超,容器內部的微數量顆粒殘留、聚乙烯單體析出,基本是不可避免的情況。

因此在加熱牛奶的時候,千萬別圖方便,連同包裝盒一起扔微波爐加熱,或者水煮加熱,在加熱過程中,容器內部的塑料會加速析出。

或許這種塑料析出,一時半會不會致命,但是它們存在非常多潛在風險,極有可能在日積月累下,誘發貧血、記憶力減退、癌症、白血病之類。

改用硅納米鍍層後,微量物質析出的情況,被從根本上隔絕,就算是直接加熱,也不會有風險出現。

“這個熱復原的測試,真和報告上一樣?”杜金華指着其中一個項目問道。

陳光明從一排各式包裝盒中,隨手拿了三個,打開瓶蓋後,將包裝盒捏一團,隨即用電吹風吹熱風。

那三個糰子,迅速膨脹復原,如同脫水蔬菜覆水後那樣。連續三次揉捏,仍然可以迅速復原回來,而且不影響其密封性和使用。

“不錯。”杜金華看到這裡,也感到這個技術非常好:“光明,你們評估過生產成本嗎?”

陳光明點了點頭:“做了初步計算,材料成本大概是利樂包的三分之一,加上設備折舊和加工費用,以及知識產權的附加,成本是利樂包的60%~70%。”

“常總那邊也快了,很快我們就可以反擊了。”杜金華握緊拳頭。

國內奶企、飲料企業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利樂公司手上,不打破利樂公司的壟斷局面,國產牛奶的利潤,就一直上不去,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要知道奶企辛辛苦苦生產一瓶牛奶,如果使用利樂包,就有一半利潤被利樂公司吃了,還談何發展。

而且國內的生牛乳,無論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平均每升都在5元左右,而且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現在豐民農業的鹽鹼地改造,將有效壓低牛奶的成本,預計生牛乳的成本,會下降到每升3元左右,和米國、澳洲的原產地生牛乳成本持平。

加上本土的交通成本、稅收成本優勢,只要補上最後一塊短板的包裝成本,一瓶200毫升的牛奶,綜合成本下降到0.8元左右。

而其他國產牛奶,200毫升的常溫奶,成本在1.4~1.6元左右,這還是不能保證品質的平價奶,如果是所謂的精品奶,成本還要提升30%~50%。

看到雙方的成本,就是知道國內奶企的利潤微薄,基本就是在給外國人打工。

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二百二十六章 極限壓迫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九十章 脫鹽與檢田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二百六十八章 氣網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二百四十四章 奮鬥與追星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
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二百二十六章 極限壓迫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九十章 脫鹽與檢田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二百六十八章 氣網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二百四十四章 奮鬥與追星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