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

對於今年六月份的全球外層空間大會,各方勢力都在私底下暗自串聯和密談。

這一次陳昇的話,其實就是一個信號,也是爲了孤立諾亞會,逼迫對方放棄大規模佈置星鏈衛星的計劃。

同時對當年的外層空間條約,進行重新修改和調整。

至少諾亞會的想法,其實他們別無他選,上一次默認他們的火星飛船順利升空,就已經非常給面子了,如果再不識相一點,將星鏈計劃的規模下調。

那直接開大,也是可以考慮的,畢竟真的玩命起來,諾亞會處理引爆黃石火山之外,別無他選。

就算是引爆黃石火山,地震、岩漿、毒氣火山灰會在短時間內,將周圍半徑1000公里左右的區域毀滅,在此範圍內的生物,將必死無疑。

但真正威脅到全球的東西,是噴射到的大氣層中的火山灰,這些火山灰會迅速隨着大氣環流,籠罩整個藍星,導致全球平均氣溫下降8~10攝氏度,進入冰河時代。

而這段冰河時代,將完成6~10年時間。

按照糧食聯盟的糧食總儲備,在嚴格的配給管理下,只能維持國內2~3年的糧食需要。

但是不用慌張,糧食聯盟國內在西北、中北、東北地區,建立了大面積的玻璃溫室。

這些玻璃溫室經過簡單的改造,可以使用日光燈替代陽光,實現農作物的光合作用。

目前該類型的玻璃溫室,已經建設了1734萬畝,如果啓動緊急預案,可以在2~3年,將這個規模擴展到2億畝左右。

另外火山灰,也不是不能清除,國內各大研究機構,包括燧人系的科研部,都有火山灰快速凝降的研究課題。

最簡單粗暴的方案,就是雄鷹航天一個實驗室提出的,利用飛鵬級龐大的運輸量,在平流層底部大量噴灑水霧,然後打幹冰彈上去,讓降水將火山灰帶下來。

當然這種方案,太費時費力了。

各大科研機構的想法,是找一種可以將火山灰凝聚起來,大面積下降的新化合物。

加上國內很快就要測試可實用的可控核聚變技術,擁有可控核聚變技術,就算是冰河時代來臨,可以憑藉龐大的能源硬撐過去。

在某種程度上,諾亞會並沒有同歸於盡的底牌。

這種戰略逐漸失衡的局勢下,自然要全面壓制諾亞會,確保對方的一切行爲,都在可控範圍內。

就在星盤公司的發佈會完成後。

諾亞會果然有服軟的態度。

雙方開了一次秘密的視頻會議。

還是諾亞會的談判代表,還是光頭白人中年尼克,而國內則是方康定。

雙方一連上視頻,就直接開門見山,尼克先開口說道:“方先生,我們需要保持克制,藍星只有一個,就算你們可以勝利,最後也是慘勝。”

“尼克,外層空間隱含着太多危險,你們把握不住的。”

尼克嚴肅地說道:“誰都不想放棄未來,你們想發展,我們同樣也要發展,這是我們無法放棄的,爲此我們做好了決一死戰的決心。”

“不用恐嚇我,你們連同歸於盡的機會都非常小,但是我們也不想將藍星搞得一團糟。”方康定平靜的回道。

對於這個答覆,尼克心裡面鬆了一口氣,知道這是對方給的談判機會,他重新調整一下心情,開口說道:

“我們可以放棄本州島和北海道島的駐軍,也會保證不採用核捆綁的運載火箭,同時縮減星鏈計劃的規模。”

方康定沉思片刻:“以北太平洋的國際日期變更線,和太平洋赤道爲大致分界線,雙方還不要太靠近爲好。”

“我需要向董事會彙報一下。”

“可以。”

雙方下線。

尼克直接聯繫了諾亞會的董事會,對於這個結果,其實在他們意料之中,只是他們需要一些時間來說服內部。

畢竟關島、本州島的大量基地,距離東亞太過於靠近,雙方目前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之間,都佈置了大量戰力。

一旦出現擦槍走火的情況,可能會引發不可預料的事情。

如果以國際日期變更線和太平洋赤道,作爲雙方勢力範圍的分界線,廣闊的太平洋,給雙方都保留了巨大的緩衝空間。

而另一邊,隨着北美經濟衰退,要維持在全球各地的基地,已經越來越吃力了。

第三天,雙方再次展開秘密視頻會議。

這一次雙方有更加重量級的人員,參與了視頻會議,不過尼克和方康定還是作爲雙方傳聲筒。

尼克嚴肅地說道:“我方可以答應這個分界線,但有一個前提,雙方都不允許將攻擊性武器,佈置在分界線2000公里的範圍內。”

“可以。”方康定繼續說道:“除此之外,你們在全球的生化實驗室,必須全部撤走,保證將實驗室內的生化產物全部銷燬。最後,不得將任何外星生物,以任何名義帶回藍星內部。”

“這……”一名諾亞會的董事有些惱怒。

雙方對這一點,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在限制條款中,甚至連藍星的中低層軌道,也不允許諾亞會建立生化實驗室空間站。

只是他們也硬氣不起來,最後只能同意這一條。

不答應的話,他們的飛船連大氣層都出不去,爲了未來和晉升星際文明的機會,諾亞會不得不答應這些條件。

主要內容談判完成,雙方就細節開始了逐條討論,包括如何善後處理、如何交接基地、確定具體的分界線、緩衝區域。

在太空領域上,諾亞會從外太空返回藍星的航天器,必須接受聯合調查組監管,確保不會將危險的外星生物,帶回藍星內部。

至於月球、火星等外星球,雙方按照大航海時代的規則處理,先到先得,但地外基地的控制範圍,限定在半徑150公里之內。

也就是,以基地的邊緣爲起點,向外延伸150公里,這就是實際控制區。

另外還有雜七雜八,一系列的條款,一番談判下來,時間都到了4月21日了。

這一份協定,又稱爲藍星和平發展協定,雙方都採用保密的方式,並沒有對外公開。

連其他幾個大勢力,都不知道這一份秘密協定。

顯然有潛力晉升星際文明的勢力,算來算去就那幾個,諾亞會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叫多一個競爭對手進來分蛋糕。

諾亞會已經打算徹底收縮勢力,全力經營美洲,爲晉升星際文明做準備。

同樣國內也在全力推進航天戰略。

兩大霸主的這種戰略轉變,讓全球的局勢,也恢復了表面的平靜,至於暗地裡的勾心鬥角,那肯定是少不了的。

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與專利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化(一)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
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與專利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化(一)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