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孟婷(兩章合一)

第534章 孟婷(兩章合一)

先是睿王大婚,接着又是獻俘禮,且,獻俘獻的不是普通俘虜,一個前親王,一個前郡王,還有一位韃韃王子,檔次這麼高的獻俘,自從大魏立朝還是第一次,定會載入史冊。

這接二連三的熱鬧,令見多識廣的京城百姓也興奮不已,接下來的一個月,街頭巷尾談論的都是這兩件事。

這兩件事都與睿王有關,因此,睿王的關注度直接上升,御史們擦亮雙眼,緊緊盯着睿王的一舉一動。

以前睿王沒有封號,更沒有成親,在皇帝和太子口中,他就是一個孩子。

御史們目光如炬,可也不能總盯一個孩子挑毛病。

一個是孩子,還有一位是佛子,所以御史們前期的重點,都在端王身上。

端王以一已之力,將兩個兄弟護在了身後。

現在孩子成親了,佛子也封王了,端王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

柴晏只要出門,一舉一動都有個盯着,因此,沒過幾日,他就被抓到了把柄。

這畫像上的人雖然容貌上有些變化,但是依然可以看出,這就是孟婷,只是上了些年紀而已。”

顏雪懷失笑:“她是我的親表姐,即使你不來找我,我依然會護着她,直到她不肯再讓我護着爲止。”

京城裡少了一半御史,就連空氣也清新起來。

後來我們一路逃回大魏,便再也不知道韃剌那邊的事了。

的確,這批人招來以後,便是跟着嬤嬤學規矩,然後便離京了。

僅是要改嫁給丈夫兒子這一件事,她家娘子便無論如何也不會接受,甚至會以死明志。

紀婆子欲行禮,顏雪懷說道:“此處狹窄,免了吧。”

可是孟婷不但接受了,而且還做到了極致。

紀婆子再次行禮:“老奴替娘子謝王妃。”

雖然隱隱想到了,可是聽到答案,紀婆子還是怔住,過了好一會兒,她才苦笑道:“原來如此。”

這畫像一式三份,宮裡送了一份,刑部一份,給周弘家裡也送了一份。

而這四個人裡,有一個行至中途便病倒被送回了,最終跟着公主來到韃剌的,只有三個人。

僅是她心甘情願改嫁的做法,你家主子便接受不了。”

孟家只出過一位進士,便是孟婷的父親,子侄之中也只有兩個秀才,連舉人也沒有再出過。

孟婷自從做了女官,便沒有給家裡寫過隻言片語,孟家人早就忘了她這個,琉璃去調查時,孟婷的堂弟想了半天,纔想起來孟家的確出過一位女官。

顏雪懷奇怪地問道:“府裡有事?你怎麼找到這裡來了?”

顏雪懷點點頭:“正是。”

珍珠口中的畫像,便是王妃的畫像。

幾乎一夜之間,在京的御史便少了一半,太子落了個耳根清淨。

太子一聽就不高興了,宗室勳貴,文武百官,那麼多人還不夠你們參的,一天到晚只會盯着孤的兄弟。

孟家的姻親之中亦無在朝爲官的,如今的孟家,只是一個家境稍微殷實的普通人家。

周小白已經站到了無數人畢生努力也達不到的高度,站得高,可以比別人看得更遠,跳得更高,但若是摔下去,也會更殘。

紀婆子一口氣說完,看着顏雪懷,略一遲疑,鼓足勇氣問道:“王妃,老奴能否斗膽問一句,這畫像上的是什麼人嗎?”

中原孟家,是當今皇帝的外家,皇帝生母淑妃娘娘,便是出身孟家嫡長房。

韓寶欣自幼長在鄉下,連官話都講不好,更別說韃剌話,學來學去,她聽懂別人說的,別人也不知道她在說啥。

只是這個女官,是跟着公主去和親的,從她離家那日,孟家便知道她這種女官幫襯不到孃家,甚至這輩子也別想回來了,於是便當沒有過她這個人。

珍珠壓低聲音:“王妃,紀婆子認出了這那畫像上的人。”

可是聽完顏雪懷的一席話,紀婆子還有什麼不甘心的。

這也是柴晏和顏雪懷意料之中的,不認識沒關係,紀婆子認出來就行了。

紀婆子再次道謝:“老奴代我家娘子,祝王妃福壽雙全,富貴綿綿。”

可孟婷不一樣,她的韃剌話是我們當中最好的。

太子盛怒,皇帝登基還不到三年,便發生了這種事,事關重大,太子責令刑部和督察院嚴察,不僅只查這一個案子,最近三年,各地都要查,刑部和督察院抽調人手,即刻出京。

果然,次日宮裡和刑部都傳回消息,無人認識畫像上的女子。

王美華比韓寶欣強一點,可也強不了多少,只會說最簡單的,還不如我學得快。

顏雪懷失笑,她才十七歲,就被祝願福壽雙全了,紀婆子這是多盼着她長命百歲啊。

可是公主不讓,她說這些跟着她一起來韃剌的人,全都是可憐人。

“和親韃剌不是好差事,無論是公主還是女官、宮女,此一去幾乎斷了回去的路。因此宮裡的女官們,託人找關係,想方設法不讓自己出現在隨行名單上。

恰好,沒過幾天,兩名殺害過二十多人的悍匪,在京城落網的消息便傳了出來,而這兩人早就被判了斬監候,此時此刻,理應在死牢裡等待問斬。

刑部立刻派人去當地覈對,確認關在死牢裡的只是替身。

一個人名而已,紀婆子可以直接告訴珍珠,可卻要當面和她說,無非就是想要一個見她的機會而已。

一個叫韓寶欣,一個叫王美華,還有一個便是孟婷。

原來如此,這個令她們主僕納悶了二十年的事,今天終於有了答案。

此次一見,只是想要她的一句承諾。

我們這些要留在韃剌的人,在路上便在學習韃剌話,可是卻只有孟婷學得最好,也最快。

聞言,柴晏和顏雪懷交換了目光,兩人上了馬車,那駕騾車不遠不近跟在後面,走出端王府門前的街道,馬車緩緩停下,蒔蘿扶着顏雪懷下了馬車,上了那駕騾車。

再說,她的韃剌話講得比我們都要好,帶上她會很方便。

端王最高興,皇莊裡連夜死了一頭牛,柴晏帶着顏雪懷在端王府大吃一通,小兩口吃飽喝足,心滿意足地出來,正要上馬車,珍珠快步走了過來。

就在方纔,紀婆子還在患得患失,她家主子顛沛流離,至今還不能與一雙兒女相認,可是孟婷區區陪嫁女官,卻輕而易舉奪走了原本屬於她家主人的一切。

紀婆子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她急切地問道:“您,您願意護着我家小姐?”

“那畫像上的女子,是宮裡派給公主的女官,她叫孟婷。”

不僅是她家娘子,恐怕任何一位大魏貴女都不會接受。

紀婆子閉了閉眼睛,再睜開時,眼裡沒有不甘,只有平和。

現在娘子過得也很好,姑爺對她不離不棄,一雙兒女也有很好的前程。

柴晏說道:“原來跟隨和親的女官都是現招的,難怪宮裡沒有消息,想來宮裡也沒有人認識這個孟婷。”

緊接着,柴晏進宮,調取了宮裡的存檔,找到了孟婷的名字。

宮裡和刑部都還沒有傳回消息,紀婆子卻已經把畫像上的人認出來了。

顏雪懷看着她的眼睛,心裡知道紀婆子定然也猜到了。

負責此事的衛明被來求情的乾兒子幹孫子搞煩了,恰好宮裡放出了一批歲數大了的宮女內侍,正要招新人,於是衛明便向太皇太后提議,順便也招幾名女官,太皇太后允了,孟婷便是此次現招的人。

女官都是官宦人家出身,即使家裡無人做官,父兄也定是有功名在身的,正如宮裡的情況一樣,聽說是要跟着去和親,哪家也不願意把女兒送來做女官。因此,招來招去,最終也只招了四個人。

孟婷出身的孟家,只是京城附近的一個小家族,孟婷的父親做過一任知縣,調任途中感染瘟疫,雙雙病故,孟婷因爲年紀太小沒有隨行,免於一難,孟婷幼時養在祖母身邊,祖母去世後她住進了伯父家裡,到了要議親的年紀,她瞞着伯父伯母,偷偷請族中長輩爲她寫了薦書,應召做了女官。

“我已經說了,到了今時今日,他的前程如何,別人幫不了他,只能靠他自己。”

顏雪懷說道:“顯然,她比你家主人更適合,當年那一觸即發的險境,她挺過來了,與假扮成老韃剌王的王叔成親,只是一個儀式,你們便覺得無法接受,可是孟婷不但做了老韃剌王的未亡人,還改嫁給了丈夫的兒子,並且從諸多妃子中脫穎而出,做了大妃,成爲韃剌後宮第一人

正如顏雪懷所說,周小白的未來,她護不了。

紀婆子連忙應是,可還是彎腰福了福。

看到孟婷的出身,柴晏放下心來,在此之前,他還真擔心孟婷和中原孟家有關係。

這便是民間所說的宰白鴨。

她微微一笑:“就是你猜的那個人。”

話雖如此,但是必要的指點還是可以的,不過顏雪懷不想和紀婆子說得太多。

因爲公主有病,到了韃剌以後,我擔心被人察覺,因此便把接待韃剌人的事情,全都交給了孟婷,就連公主,對孟婷也很信任。

騾車上,紀婆子神情肅然,看到掀簾進來的俏麗女子,紀婆子怔了怔,訥訥問道:“可是睿王妃?”

當年教規矩的嬤嬤想來會認識她,可是隔了二十年,那時的嬤嬤要麼已經不在人世,要麼也早就放出宮,不知去向了。

見紀婆子遲疑不語,顏雪懷心下了然。

“紀婆子已經帶過來了,她說要當面和王妃說,小的沒敢讓她進府,這會兒就在騾車上。”

紀婆子鬆了口氣,可又心有不甘:“那小少爺.”

回到睿王府的馬車上,顏雪懷把紀婆子說的話複述了一遍。

顏雪懷在她對面坐下,問道:“你認識畫像上的人?”

這兩名悍匪,便是被捉住的苟姓兄弟,他們二人什麼都不知道,齊慰便將他們交了出去。

紀婆子深吸一口氣,眼前的少女不僅是睿王妃,她還是周家的表姑娘。自家娘子和姑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真正能幫襯到小姐和小少爺的,就是這位睿王妃了。

孟家在朝爲官的不少,這還只是孟家子弟,沒有算上孟家的姻親故舊。如果牽扯上韃剌大妃,可想而知,一場朝堂動盪是免不了的。

那位代替柴婧,成爲金環公主的女子,竟然是孟婷。

顏雪懷微微頷首,她知道今日之後,這對主僕不會再出現在她的面前了。

因此,防止她大喊大叫,我便把孟婷綁了,堵住她的嘴,把她藏到牀底下,這樣其實也是幫了她,懷安郡王即使遷怒,也不會重責她。

阮娘子的身份雖然過了明路,但是柴晏是皇子,即使是親戚,也要避嫌,珍珠自幼長在裕王府,自是懂得這當中的利害,因此,他便帶着紀婆子一直等在外面。

再說,小七立了那麼大的功,沒賞先罰,這不是逼着孤的兄弟和孤離心嗎?

太子覺得,御史們太閒了,要給他們找點事做。

那日公主準備逃走,別的女官倒也罷了,語言不通,她們到了韃剌以後就變成了聾子啞子,可是孟婷不一樣,她和我們走得很近,我們瞞不住她。

“周昀已是皇長孫伴讀,他的前程在他自己手裡,我能護住的,只有周萬千。”

於是那日我便和她說,想讓她和我們一起去,她不但不答應,反而出言相譏,我一氣之下,便想殺她滅口。

初時只有孟婷的伯孃會提起她,罵她是養不熟的白眼狼,放着能幫到孃家的好親事不嫁,自己跑去做了女官,伯孃去世以後,也就沒有人再提起她了。

話雖如此,可是刑部還是查了又查,確定孟家與孟婷確實再無往來,也不會有人給韃剌做細作,這才做罷。

孟家人一頭霧水,待到官差走了以後,一家人猜來猜去,不知是哪個大聰明,猜到孟婷可能要回來了,據說這種做了多年女官的人,即使出宮也能被指門好親事,孟婷雖然年紀大了,可是朝中喪偶的老大人,應該有不少,說不定孟婷能和那位嫁給定國公的李夫人一樣,搖身一變,成爲一品二品的誥命夫人。

琉璃和刑部的人做夢也想不到,在他們走後,孟家人高高興興,卻又滿懷期待地等待着孟婷的好消息,一等就是好幾年。

(本章完)

第443章 聖旨第272章 試試第370章 馬車第62章 契書第201章 餡餅第579章 夜行(兩章合一)第399章 信箋第41章 柺子第80章 賭注(一更)第568章 巧合(兩章合一)第238章 消息第77章 贓物(三更)第501章 宵夜第249章 交換第597章 新生第577章 八卦(兩章合一)第550章 喜事(兩章合一)第50章 休書第213章 行動第67章 褲子第510章 屏風第299章 流水(兩章合一)第147章第257章 殘書第373章 燈會(兩章合一)第521章 邸抄第140章 奸細第56章 父親第577章 八卦(兩章合一)第344章 溺水第454章 住處第592章 歸來第518章 玉塵第219章 轎子第569章 案宗(兩章合一)第303章 茶莊第556章 落水(兩章合一)第100章 肉牆(二更)第549章 英雄(兩章合一)第308章 嫌棄第448章 崔蛟第47章 家人第330章 鞭法第536章 編修(兩章合一)第408章 新歡第571章 孩子(兩章合一)第320章 世子第28章 包子第498章 王子第487章 天賦第236章 君子第191章 相見(兩章合一)第292章 攻城第496章 銀票第281章 姐弟第154章 嘮叨第305章 來人第546章 行宮(兩章合一)第211章 衝殺第577章 八卦(兩章合一)第580章 碰瓷(兩章合一)第115章 孫子第3章 舊衣第122章 小牛第90章 燈光(二更)第328章 雲盼第414章 來信第17章 印信第219章 轎子第421章 銀子第438章 胎氣第394章 義父第264章 京城第414章 來信第470章 傳言第250章 驚馬第46章 金佛第58章 公堂(端午安康!)第458章 危險第532章 大婚(二)第77章 贓物(三更)第328章 雲盼第17章 印信第318章 宮燈第104章 青花第486章 東方第249章 交換第490章 嘉魚第396章 豬臉第224章 柴姝第572章 羽扇(兩章合一)第75章 鬧劇(一更)第155章 柴晏第202章 太后第502章 王子第459章 翠仙第394章 義父第313章 荷花(兩章合一)第201章 餡餅第336章 矯情
第443章 聖旨第272章 試試第370章 馬車第62章 契書第201章 餡餅第579章 夜行(兩章合一)第399章 信箋第41章 柺子第80章 賭注(一更)第568章 巧合(兩章合一)第238章 消息第77章 贓物(三更)第501章 宵夜第249章 交換第597章 新生第577章 八卦(兩章合一)第550章 喜事(兩章合一)第50章 休書第213章 行動第67章 褲子第510章 屏風第299章 流水(兩章合一)第147章第257章 殘書第373章 燈會(兩章合一)第521章 邸抄第140章 奸細第56章 父親第577章 八卦(兩章合一)第344章 溺水第454章 住處第592章 歸來第518章 玉塵第219章 轎子第569章 案宗(兩章合一)第303章 茶莊第556章 落水(兩章合一)第100章 肉牆(二更)第549章 英雄(兩章合一)第308章 嫌棄第448章 崔蛟第47章 家人第330章 鞭法第536章 編修(兩章合一)第408章 新歡第571章 孩子(兩章合一)第320章 世子第28章 包子第498章 王子第487章 天賦第236章 君子第191章 相見(兩章合一)第292章 攻城第496章 銀票第281章 姐弟第154章 嘮叨第305章 來人第546章 行宮(兩章合一)第211章 衝殺第577章 八卦(兩章合一)第580章 碰瓷(兩章合一)第115章 孫子第3章 舊衣第122章 小牛第90章 燈光(二更)第328章 雲盼第414章 來信第17章 印信第219章 轎子第421章 銀子第438章 胎氣第394章 義父第264章 京城第414章 來信第470章 傳言第250章 驚馬第46章 金佛第58章 公堂(端午安康!)第458章 危險第532章 大婚(二)第77章 贓物(三更)第328章 雲盼第17章 印信第318章 宮燈第104章 青花第486章 東方第249章 交換第490章 嘉魚第396章 豬臉第224章 柴姝第572章 羽扇(兩章合一)第75章 鬧劇(一更)第155章 柴晏第202章 太后第502章 王子第459章 翠仙第394章 義父第313章 荷花(兩章合一)第201章 餡餅第336章 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