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錦抱着正陽,聽着鳳盤說要教她們學制首飾,腦子不斷地轉着。
身有一技,吃喝不愁。製作首飾絕對比養珍珠強,畢竟養珍珠那可是要靠天吃飯的。只是,鳳盤和她們生活也有些年了,爲什麼他會這個?小錦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朝鳳盤手上看去,驚訝地發現這些年她竟然都沒發現鳳盤的手竟然這樣又細又長。
一直以來,鳳盤總是在家幹體力活,那些個髒活累活都是由他乾的,加上他身體高大強壯,所以小錦從沒有意識到鳳盤的手能夠如此靈巧,現在一看,真心覺得人不可貌相,這手應該是天生就長成了,即便有了厚厚的老繭,但那形狀依然是那樣纖長。
“哥,我還是想問,你的技術真得能教我們?不會說不能外傳之類的?”小錦這回倒心細了,大概鳳盤身上讓她們驚訝的地方太多了吧,以至於她覺得鳳盤這人太不一般,他會武功,又會做首飾,她們真得能安心去學這個嗎?
“手藝是我的,我說能就能。再說我們現在難道不是一家人?”鳳盤道。
小錦看了看他,似乎還想再問,卻被小娥打斷了,小娥道:“那我們學,哥。”
鳳盤看不出是笑了笑,還是動了動脣,總之,他“嗯”了一聲,然後繼續說道:“這手藝要慢慢學,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先開鋪子,然後邊賣邊學。”
小娥點頭道:“這個主意好。只是我們開在哪呢?壽昌鎮的餘記沒了後,這兩年又興了兩家。渭涇塘有匯寶齋,我們總不能在他的地盤上做生意,而北城縣,首飾鋪遍地都是。我們能開得下去嗎?”
鳳盤來之前自然是謀劃過的,他說道:“壽昌鎮地方太小,有兩家已經飽和了,渭涇塘我知道你們是不會去那做這生意的,所以我想我們該去蘇州。”
鳳盤其實想過,在渭涇塘開鋪子還是不錯的。畢竟那裡只有匯寶齋一家鋪子,而且匯寶齋雖然做首飾生意,但是他也做其它寶貝的生意,比如說古董花瓶。所以真正的首飾鋪渭涇塘這個人口和經濟都超過壽昌的大鎮竟然沒有。但是小娥、小錦是不會拿着向家給她們的錢去做對門生意的,這有些忘恩負義,她們做不出來。
所以,最後他覺得直接去蘇州,反而是最佳的選擇。
“什麼,去蘇州?這,我們怕是沒這能力吧?”小娥明顯沒有信心。去蘇州,這起步太高了吧?蘇州那裡名流志士衆多,商賈富賈也是一抓一把,在這種地方想要佔有一席之地那不是虎口奪食,自取滅亡嗎?
“不,我覺得哥的建議是對的。”小錦這時站到了鳳盤一邊。渭涇塘一帶。包括北城縣的珠寶生意已經被匯寶齋和北城有實力的幾家店鋪壟斷,要是想佔有一席之地,還真得到虎口去奪食。至少虎口還有食,而其它地方這塊食早就被吃進肚子了。
“好吧, 既然你們認爲可行,那我也沒意見,那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呢?我們得去蘇州找店鋪吧?”小娥道。
“這個你們定。不過儘快吧,鏢局那邊我已經辭去了。”鳳盤又語出驚人。
“什麼?哥,你不在鏢局幹了?”小娥驚叫道。
“是,我得幫你們做首飾啊。”鳳盤道。
“哥。你怎麼這麼着急呢?”小娥想說你爲什麼不等大家商量好了再辭工呢,但想着鳳盤的個性從來都是我行我素,不喜歡別人插手,所以最後還是識趣地沒插嘴。
“你們不想早點還向家錢嗎?”鳳盤反問。
小娥、小錦便都不做聲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段時間。幾人便動身去了蘇州。
霞嬸知道了幾個孩子的打算,一開始似乎很吃驚,但後來也同意了。這幾個孩子志向遠大,她攔也是攔不住的。臨走前,她偷偷將家裡的一些銀票塞給他們,他們不肯要,霞嬸還落了淚,小娥只好收下了一部分。
小錦臨行前去看了依土,雖然心裡頭還是有些尷尬,但見依土狀態和心情都比之前看到他好了很多,小錦也就放心了。
一行人就這樣,帶着簡單的行禮,去蘇州開始了新的征程。
板子的馬車不適合去蘇州如此長途之行,於是到了北城縣,他們轉乘了另一輛馬車,馬不停蹄地奔蘇州去了。
進城時,小錦掀開簾子看看外面,那其實恢宏,車水馬龍的蘇州閶門讓她既熟悉又陌生。
穿越前,她也到過蘇州許多次,老閶門的盛況她一直記憶猶新,這可是蘇州古城的標誌了。
沒想到,今時今日她能真實地看到古代蘇州。
車子拐來拐去,好一會兒纔到了目的地。小錦下車後,提着包袱,看了看周圍的景緻。
其實周圍也沒有景緻,只是一條幽深的弄堂。
鋪在地面山的青石板還帶着雨後的潮溼,蘇州難道剛剛下過雨嗎?來不及細想,鳳盤已經打開緊鎖的門,喊她們進去了。
這間民房是鳳盤託了之前走鏢時蘇州的朋友給租下的,這裡就是小錦她們暫時的棲息之地了。
走進屋子,裡面的柱樑都顯得有些發黑,大概是有些年頭了。房子不大,走進去,先是約莫五六個平方的小院子,往左邊走去,便是兩個正房和一個小廳。這應該是極簡單的蘇州民房了。
小錦想起蘇州有名的園林,不禁好奇心頓起,倒想尋機去看看那些着名園林現在的樣子。
安頓下來後,他們沒有急着去找店鋪,畢竟在這蘇州人生地不熟的,他們又常年呆在鄉下,難免會被蘇州人瞧不上,更嚴重的是他們可能會上當受騙,所以,鳳盤不得不再次麻煩那個朋友,請他抽空陪他們在蘇州到處走走。
正因爲要配合鳳盤朋友的時間,小錦他們只能在這新住所住了三天,然後每天在房子的周邊走走。
這條弄堂裡住了十二戶人家,可以說每戶人家住得都很擠,特別是住在弄堂深處的周家,兒子四個,女兒兩個,孫子有三個,可謂是擠滿了人,但是居住面積卻一點都不比他們多。小錦曾進周家坐了坐,那擁擠的場面讓她想起了上海棚戶區,這裡,應該是蘇州的棚戶區吧。
不過,當鳳盤弄明白棚戶區是什麼意思後,倒是對小錦的說法不贊同。他說他們住的已經不錯了,很多人只能搭茅草屋住。
小錦想想也是,不管古代還是現代,有了片瓦遮頭總算是能安身了,從她這幾天閒逛的結果來看,能住上這樣房子的,也算是中產階級了。
第四天,鳳盤的朋友終於來了。
“哈哈哈,鳳盤,真是抱歉,你來時我正好有比生意要做,這不剛回來。”來人性子爽朗,一進門就大聲嚷嚷。
“哪裡哪裡,志遠兄,是我們打擾了。”鳳盤客氣地招呼,請這位志遠兄上座。
小娥則將準備好的茶水端了上來。
“這兩位是令妹?”志遠看了小娥、小錦一眼,很快低頭喝了一口茶水。
通過這個舉動,小娥對這個叫志遠的印象不錯。因爲她剛剛明明看到他似乎有些驚訝,大概是沒想到小娥、小錦長得如此出衆吧,但他卻沒有多看,很快撇開眼神,專注於鳳盤身上,這讓小娥覺得很尊重她們。城北鏢局有些鏢師就不見得能有這般休養,時常盯着她們取笑,顯得輕浮。
“正是,我們兄妹三人到蘇州來討生活,還得麻煩志遠兄多多照應了。”鳳盤道。
“哪裡哪裡,我還巴不得你能來呢,如此,我也多個能說上話的朋友。怎麼樣?這幾天住的可好?這地方雖然擠了些,但卻靠近蘇州的中心地段,以後你們做生意,可不得在最繁盛的那幾條街上?”志遠說道。
“嗯,這裡很好,還是志遠兄想的周到。”鳳盤道。
“哈哈哈,你們住的習慣就好,怎麼樣?今個我們就去看看鋪子?”志遠做事倒不拖沓。
鳳盤看了看小娥、小錦,似是徵求她們的意見。
小錦連忙點頭,她早就等不及了。
四人便一起外出尋鋪子去了。
走了一天,累得腰痠背痛,總算把鋪子的事定下來了。
這裡的鋪子租金貴的嚇人,但好在志遠是地道的蘇州人,一口軟糯的吳語說得對方喜笑顏開,最後終於在一個還算熱鬧的地方租下了一個鋪子。
晚間,志遠又請他們去蘇州的一個酒樓吃了一頓豐盛的大餐,回到家時,天已經墨黑了。
這條弄堂的幾戶人家都過得不寬裕,所以晚間都沒有在門口掛燈籠,走在這漆黑的弄堂裡,小娥的黑暗恐懼症又發作了。
小錦只覺得小娥的手汗津津的,而且冰涼的嚇人。
“姐,別怕。”小錦道。
小娥卻還是有些哆嗦。
鳳盤察覺小娥的不對勁,問道:“咋了?”
小錦便將小娥怕黑的事說了,鳳盤二話沒說,背起小娥就走。
小錦先是愣了愣,隨即快步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