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

那名偵騎說話的時候也是帶有了一絲的驚慌,他們幾個前出進行例行偵查的時候,突然三裡外竟然有這大批的太平軍騎兵正在朝着這裡趕來。

一看到後他們立馬就是縱馬狂奔而回,這不是爲了逃命,而是爲了把這個消息即使傳回到己方部隊中,尤其是傳到第四營中來。

當即方韓林的臉上就是露出了慎重之色,當即道:“立即向團長大人報告敵騎的情況!”

隨後他又是朝着己方的幾個軍官們下令:“全體都有,緊急列隊,迎戰敵騎!”

現在,攻打前方的莊子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趕緊列隊迎戰敵軍騎兵的衝擊,不然的話,在隊形不完整的時候被敵軍的騎兵進行突襲,下場可是會非常不妙的。

隨着方韓林的命令傳來,原本向莊子進攻的第四步兵營的士兵們在各級軍官的命令下,開始退回,然後在村外的空地上趕緊列隊。

在第四步兵營緊急列隊的時候,方韓林也是聽見了東北方向正在傳來陣陣馬蹄聲,是敵軍騎兵,而且數量絕對不少。

果然,當第四步兵營剛剛退出莊子,並列隊完畢後,遠方就是出現了大片煙塵,方韓林舉起望遠鏡看去,只見大片太平軍的騎兵正在小跑着衝過來。

“全體準備應對騎兵衝擊!”方韓林已經是拔出了他的指揮刀,帶着軍官們策馬上前。

在這種面臨大股敵軍騎兵衝擊的情況下,保持部隊的士氣比什麼都重要,而這個時候就需要軍官們以身作則。

在近代線列戰爭中。爲什麼經常可以看見軍官們騎着馬和他們的部隊一起迎着槍林彈雨作戰呢,遠遠看去彷佛就像是一個個明顯的靶子。

這並不是說這些軍官們不怕死。也不是排隊槍斃是什麼紳士戰爭,不打軍官。

當代的軍官們這樣做的理由大多有三點。

首先第一點就是。黑火藥時代的戰爭軍隊一旦開槍後,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從而導致士兵們很難看見遠方的敵人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軍官騎在馬上居高觀察,隨時下達命令部隊作戰。

第二點就是鼓勵士氣,線列時代的戰爭可以說是非常殘酷的,部隊往往需要硬扛着敵軍的炮彈和子彈一步一步上前,這極其考驗一支部隊的紀律以及士氣,軍官的出現對部隊的士氣具有極大的鼓舞作用。

第三點就是士兵們對軍官的存在非常依賴。這些被訓練到只剩下作戰本能的士兵在有軍官命令的情況下,往往能夠承受高比例的傷亡繼續作戰,但是一旦士兵們看不見自己的軍官,接受不到軍官的命令,那麼就會迅速崩潰,這也就導致各級軍官必須時刻和自己的部隊在一起,親自帶領士兵們作戰。

至於說親自上陣會不會遭受敵軍的重點打擊,這倒不用太過關心,這個時代的步槍命中精度實在不怎麼樣。就算是米尼步槍在兩三百米的距離內要想狙擊敵軍的軍官,其命中率也是非常低下的。

多種原因也就造成了餘勝軍在作戰,尤其是列隊迎敵的時候,基本上營以下的軍官都是騎馬親臨戰鬥最前線。親自指揮部隊作戰的。

方韓林看着遠方衝過來的太平軍騎兵,心中沒有害怕甚至帶有一絲的激動,因爲這些太平軍騎兵似乎是直接朝着自己的第四步兵營衝過來的。而且五百米外似乎也沒有掉頭的跡象,看他們的衝鋒隊形也不像是己方餘勝軍騎兵的那種密集衝鋒隊形。依舊是太平軍的那種傳統的鬆散衝鋒隊形,不少人還拿着弓箭呢。

他們這是要來找死的節奏啊!

今天。註定是要讓建功立業!

他雖然年紀小,今年也不過二十三歲而已,但是他能夠當中營長就說明了他在餘勝軍內資歷不淺。

方韓林,字隆雲,紹興餘姚人,和餘勝軍的其他軍官們一樣,他一樣是讀書人出身,家中兄弟姐妹五人裡他排行老大,他少年時極爲聰慧,先生說以他的資質是有希望衝一衝科舉之路的。但是他家極爲貧寒,一家人連吃飯都吃不飽,家中雖然省吃儉用,但是日常所用連紙墨錢都是難以籌齊,年紀比他小的兩個弟弟更是早早放棄學業,回家種地以供他進學。

儘管家中無怨無悔供他進學,但是身爲人子見他怎忍心見父親年僅三十餘就滿頭白髮,日夜操勞只爲了他的束脩錢。身爲兄長怎能忍心尚且年幼的弟弟放棄學業,用稚嫩的雙手爲自己賺錢買紙墨,怎可忍心自己的兩個妹妹餓一頓飽一頓,只爲省出自己去應試時的盤纏。

此外他資質不錯,但是紹興一府文風鼎盛,文章出衆者不計其數,要從中殺出一條血路來博得生員功名可不容易,當他二十歲第二次落第後,無顏再考的他聽聞餘勝軍的隨營學堂招募學生,一旦考中從軍後薪資極爲豐厚,甚至以後還能夠被舉薦獲得官身後,他咬了咬牙就是放棄了科舉轉而投軍。

事實也證明了他當初的選擇並沒有錯,他是1853年隨營學堂早期的學生之一,儘管這幾年他的表現不算太出色,但是一路隨着餘勝軍的擴軍而慢慢升職,歷任副連長,連長,督練處協辦,副營長,第四營營長。

如今的他已經是餘勝軍的少校營長,並被舉薦爲六品營千總,僅僅是每月薪資就高達近百兩銀子,另外林哲爲了拉攏這些餘勝軍的軍官階層,也是很大方的給予其他諸多福利,比如按照軍銜職位高地就能夠免費獲得商貿區內的住宅一套。

同時爲了設立了餘勝軍隨營學堂幼年班,只要是軍官的直系親屬子弟,也就是兄弟、侄子都可免費入讀,不收學費。當然了,林哲辦這個幼年班也不純粹是爲了解決餘勝軍軍官子弟的學業,實際上還是打着從小培養班底的想法。

方韓林的幼弟在去年就是進入了幼年班學習,方韓林期待着等自己這個弟弟從幼年班畢業,並升入隨營學堂後再學一年畢業後,未來的成就能夠超過自己。

他可是知道這個幼年班不僅僅幼年班除了教授傳統的四書五經外,還教授近代的物理、化學等知識,同時還教授軍事基本理論知識。

等他們經過了三期的文科學習以及基本軍事理論學習後,將會升入隨營學堂或者水師學堂各科繼續學習,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幼年班算得上是餘勝軍中的預備軍校,而隨營學堂則是正式軍校。

如今的隨營學堂、水師學堂早已經不是當年的那種簡陋速成學制了,1855年的時候林哲就是把隨營學堂的學制進行變更,從以往的一月全日制學習,半年在職學習改爲一年期的全日制學制。

建立了完善的各科,隨營學堂有步科、騎科、炮科、輜重科這四個主要的軍事專科外,另外還有軍民合用的科班,比如醫科、格致科、測繪科、機械科、翻譯科等。

水師營學堂則是以駕駛科、機輪科、槍炮科爲主,另外附設格致科,天文科、水學科、測繪科、翻譯科等。

雖然這兩所學堂都有諸多洋人,不過採用的卻是統一中文教育,理由倒不是林哲推崇漢語,鄙視英語或者法語之類的,而是因爲學生都是直接招募的二十歲左右的傳統學子,先不提人家願不願意學那一口鳥語,就算是想要學其實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學到可以聽洋人講課的地步。

而林哲也不可能先讓這些學生們花幾年時間先去學一門外語,然後再去聽這些洋人們講課。

所以這些洋人教習的最大作用其實並不是直接授課,而是充當人肉知識庫,向那些翻譯們口述各種專業知識,然後由翻譯記錄並翻譯成爲中文,最後編成中文教材。

偶爾上課的時候,也是有翻譯隨同上課,要不然就是雞同鴨講,洋人教官講什麼下面的學生可什麼都聽不懂了。

這些經過一年學習的新學員在軍事素質上將會比原來邊打仗邊學習的軍官素質更好。

而且多個專業科目的開設,已經讓隨營學堂和水師營學堂不僅僅是一所軍校,同時還承擔了一定綜合學校的作用,可以培養具有近代科學知識的人才。

一想到自己的三弟能夠從幼年,再到隨營學堂讀下去,最後成就都有可能超越自己的時候,方韓林就知道自己當年的選擇絕對沒有錯。

如今他高額的薪資讓他的家人徹底擺脫了貧困,在寸土寸金的商貿區內有着一棟林哲賜予的宅院。把家人從老家接到上海商貿區後,早年放棄了學業的兩個幼弟重新拾起書本,老父親也是不用天天下地,而是可以穿上體面的衣服接受別人的吹捧。

這些就更加堅定了他想要在餘勝軍上闖出更大名堂的心思,因爲他要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奈何過去幾年雖然參加的戰事不少,卻是沒有太過耀眼的功勞,只是靠積累的資質熬到了營長的位置,然而今天,機會似乎終於來了!

帶着一絲興奮的心情,方韓林看着前方的太平軍騎兵,眼中的他們彷佛並不是敵人,而是一個個功勳一樣!

近了,更加近了,隨着那些太平軍的騎兵們呼嘯而來,當方韓林都可以清晰的看見他們手中刀劍長槍的寒光時,他果斷的麾下了手中的指揮刀:

“開火!”

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5章 縣令相邀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2章 大戰前夕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643章 方家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54章 兵指青浦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48章 厘金初顯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16章 賊軍來襲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472章 工業井噴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149章 董離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89章 湖州之危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52章 上海亂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7章 遭襲第74章 上任設衙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383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618章 閱艦式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17章 長興初戰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83章 添船夠炮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233章 中華門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74章 上任設衙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617章 出巡第1章 餘姚林家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52章 上海亂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779章 立儲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394章 餓狼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270章 戰爭通牒
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5章 縣令相邀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2章 大戰前夕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643章 方家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54章 兵指青浦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48章 厘金初顯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16章 賊軍來襲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472章 工業井噴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149章 董離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89章 湖州之危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52章 上海亂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7章 遭襲第74章 上任設衙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383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618章 閱艦式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17章 長興初戰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83章 添船夠炮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233章 中華門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74章 上任設衙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617章 出巡第1章 餘姚林家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52章 上海亂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779章 立儲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394章 餓狼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270章 戰爭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