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

從二月份下旬開始,中華帝國內外似乎大批都平靜了下來,不管是廣州那邊和英法聯軍的軍事衝突還是說在安徽、贛北等地的西線又或者是在河南以及山東方面的北線,中華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都已經是停了下來。

中華軍正在積蓄力量迎戰英法聯軍的任何挑戰,至於太平軍以及清軍還有什麼鎮胡軍之類的都已經被劃入了次要目標,暫時不去管了。

而中華軍在西線以及北線相繼停止大規模的戰鬥,也是讓清廷方面獲得了極爲難得的喘息時機,如果沒有英法聯軍的突然插手,估計現在中華軍已經在華北方向投入了至少五個皇家陸軍步兵師的兵力,繼而展開山東以及河南攻略了,估計不用等到夏天中華軍就能夠兵臨北京城下。

但是現在,清廷卻是可以利用這個難得的喘息時間進行恢復!

過去的幾個月來,清廷爲了挽回敗局也是動作頻繁,據傳咸豐帝在年初對軍機處以及六部進行大規模的人員調動,很顯然咸豐帝對過去幾年來這些軍機大臣們的表現非常不滿。

原山東巡撫胡林翼再一次被委以重任,被調任直隸總督,而自僧格林沁之後,清廷方面在北方的最主要將領都興阿儘管連續遭到慘敗,但是依舊被當成了救命草,被咸豐帝欽命爲‘總理新軍處’督辦,同時還有‘督辦直隸、山東、河南三省軍務’的諸多差遣,讓這個歷史上名不經穿的滿族將領成爲了當代名聲最爲顯赫的清廷將領。

不得不說,都興阿的崛起,甚至納德的興起以及胡林翼沒死在太平軍手裡而繼續升官發財併成爲直隸總督,這些都和林哲引起的蝴蝶效應有着極大的關係。

林哲出現在這個時空,其中最明顯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給中國帶來了全新的軍隊作戰體系。引進的近代軍隊,線列戰術把還處於十六世紀水平的國內軍隊直接跨越到了十九世紀。

中華軍的前身也就是餘勝軍的崛起直接讓清廷以及太平天國方面大規模建立各自的新軍,其中太平天國那邊一開始籌辦新軍還是相當不錯的。在楊秀清的支持下林成庭可是編練出來了一支將近兩萬人的鎮胡軍,可惜1856年的太平天國內訌讓這支鎮胡軍直接反叛出太平天國體系內。併成爲了獨立勢力,這也就造成了石達開時代的太平軍是沒有任何新軍的,只能依靠以往的運動、挾裹等流民軍的模式來對抗曾國藩和鎮胡軍。

相對於太平天國編練新軍的坎坷,清廷那邊編練新軍的規模要大得多,同時也順利的多,儘管最早編練的八旗新軍是個空架子,但是江淮新軍卻是相當不錯,而後清廷大規模編練的練軍也是卓有成效。

其京畿練軍以及直隸練軍更是成爲了去年清廷在北方的主要戰力。再到現在的整頓軍制,統一番號從而弄出來的‘大清陸軍’也很有後世的北洋新軍的模樣。

從京畿練軍以及直隸聯軍還有部分地方練軍整編而來的陸軍四鎮乃是目前清廷僅有的依靠。

而這陸軍四鎮成爲了清廷目前的主要依靠,從另外一方面也就直接證明了都興阿的崛起!

爲何?

因爲這清廷的練軍就是他都興阿一手建立起來的,遙想數年前的時候,誰能夠想到當時僅僅是一個京口副都統、乾清門行走的他能夠通過主辦練軍而達到今天所有在北方的清軍的統帥?

不僅僅是他,就連跟着他一起辦練軍的幾個手下也成爲了清廷北方數省舉足輕重的角色,比如說之前協助他編練京畿練軍的副手史榮椿,還有負責主辦直隸練軍的納德,如今一個是陸軍第二鎮的統帥,一個是陸軍第四鎮的統帥。

至於前幾年廣泛活躍在朝野並且名聲顯赫的那些清廷將領們已經是被革職的革職。這類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僧格林沁了,然後是戰死的比如說向榮,再過來還有被俘的比如李鴻章。

當這些人消失在清軍的序列後。都興阿以及納德、史榮椿等在原時空里名不經穿的人因爲編練新軍橫空崛起。

本時空的1858年和歷史上的1858年已經是面目全非,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已經是苟延饞喘,原本應該大放異彩的曾國藩和他的湘軍依舊只能困守湖南,新出現了一個林成庭和他的鎮胡軍盤踞在江西,清廷提前了編練新軍,再加上林哲和他的中華軍,導致中國進入了原時空裡並沒有出現過的線列戰爭時代。

這一切變數都是因爲林哲的到來!

面對面目全非的歷史,林哲腦海裡原有的少許歷史知識已經是毫無作用,面對未來的路該怎麼走。中華帝國該如何面對英法聯軍的挑戰,該如何擊敗清廷以及太平天國進而統一中國。這些事都沒有歷史可以讓他去抄襲,甚至連參考都不能。

而林哲也不是什麼天才。他並不是天生就和拿破崙那樣的統帥,也不是和袁世凱、李鴻章這些聞名晚清的名人那樣有着什麼卓越才華。

相反,來到這個時代前他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他之所以能夠帶領中華軍崛起,建立‘中華’這個帝國,成爲一國皇帝,靠的是他這多年來的努力以及對後世常識的瞭解,當然了,還和所有有所成就的人一樣,少不了他的好運氣,這一切加起來他才能夠走到今天。

然而現在,面臨着新一輪挑戰的林哲有些恍惚了,他不知道自己用這麼強硬的態度去對抗英法聯軍是對還是錯的。

是繼續用強硬的態度,最後和英法聯軍打一場,以博取徹底的勝利,從而奠定帝國崛起的基礎還是說先忍一忍,先向英法聯軍屈服,割讓一部分利益然後掉頭專心對付滿清以及太平天國,學蔣光頭一樣來個攘外必須安內?

對於這些,林哲是有着猶豫的!

但是這些內心裡的些許猶豫雖然偶爾閃過林哲的腦海,但是林哲卻是沒有太過注意,因爲現在已經沒有了讓他反悔的機會了。

自從今年一月份決定和英法聯軍對抗的時候,整個中華帝國就已經走上了戰爭的快車道,現在想要掉頭已經太遲了。

看着那棟尚未完工的新華殿,林哲的目光久久沒有收回!

這一場戰爭自己必須獲得勝利,自己眼前的新華殿也必須重新開工然後把它建成,他要帶着這個國家和民族徹底崛起。

作爲一個站在權勢巔峰的男人,林哲所追求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不管是權還是錢又或者是女色,的他已經是到了求無所求的地步,要女人的話,天下女色儘可取之,錢財現在對他而言就是一個數字,沒有任何意義,而權勢的話對於一個實權皇帝而言也是等到了頂峰。

現在的林哲還能夠追求什麼?

不外乎身後名而已,又或者是內心裡的些許野望,比如說統一中國,又比如說讓中國崛起,如果能夠做到這些,那麼自己也足以和那些名君相提並論了吧,將來在史書上,自己的名字就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名字。

不同人生階段的人是有着不同追求的,不同層次的人也是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的,而現在林哲的人生追求相對於普通人而言,是有些虛幻的。

不過這也不算他的例外,從古至今那些皇帝們的追求都是和常人不一樣,開疆擴土是最多的,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想要當木匠的,想要長生不老的。

總之而言,數千年來的皇帝的所謂理想都有些變態,不能用常人的思維去看待。

爲了實現自己心中的野望,爲了帶領這個國家崛起,他就必須把鴉`片以及關稅等問題給解決了,如此才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環境發展國內的農工商,繼而建立起一個工業國家,要不然的話他頂多也就是和歷史上的清廷一樣,搞出一個所謂的洋務運動而已。

這段時間裡林哲的內心有着諸多想法,但是臣下們自然是不知道林哲心理的諸多想法的,他們只知道自己的這個皇帝已經是下定了決心要和那麼蠻夷洋人打一場,爲此不惜調動整個帝國的所有力量。

三月下旬,經過長達三個月的緊張編練後,在江陰編練的第六軍所屬的第八步兵師率先成軍,這也是1858年度擴軍計劃裡收個正式成軍的部隊。

爲了體現自己的重視,林哲親自乘坐海軍的戰艦前往江陰,主持江陰炮臺落成以及第八步兵師的成軍儀式。

本來按照其他封建王朝的例子,這種事情一般是用不着皇帝親自前往的,一般會派遣近親的皇族或者大臣前往,但是林哲對軍隊的掌控是深入骨髓的,所以是力排衆議親自前往江陰參加相關儀式。

三月二十九號,林哲以及隨駕的諸多大臣們乘坐海軍的多艘蒸汽戰艦,而林哲的座艦自然是海軍現役最大,最先進的千噸級蒸汽暗輪戰艦紹興號。(。)

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308章 勝了嗎?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632章 帝大系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74章 上任設衙第308章 勝了嗎?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472章 工業井噴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36章 追擊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15章 公然敲詐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92章 抽十殺一第232章 奏摺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159章 王瘋子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15章 公然敲詐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1章 餘姚林家第91章 攻城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232章 奏摺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61章 爆破攻城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391章 進城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494章 研發機槍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
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308章 勝了嗎?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632章 帝大系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74章 上任設衙第308章 勝了嗎?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472章 工業井噴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36章 追擊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15章 公然敲詐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92章 抽十殺一第232章 奏摺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159章 王瘋子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15章 公然敲詐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1章 餘姚林家第91章 攻城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232章 奏摺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61章 爆破攻城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391章 進城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494章 研發機槍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