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步步緊逼

面對秦日綱的疑問,林成庭給了吳汝孝一個眼神,吳汝孝當即道:“這個第二混成團我和他們交手過幾次,這是林哲手底下的老部隊了戰鬥力不俗,當初我麾下近萬人駐防荊溪,但還是沒能擋住最後被迫撤退。”

說到這裡,他略微停頓了會後道:“不過之前我可是記得這個第二混成團是林安飛所部啊,怎麼變成徐言青了?如果是換成了徐言青的話,恐怕宜興那邊要更不好打了,據我所知,徐言青此人在餘勝軍裡的聲望是超過林安飛的!”

林成庭當即道:“不錯,餘勝軍的數大頭目我基本略有了解,林哲手下的頭號戰將乃是石琅翼,其他的林安飛、徐言青、施清瑄、曲攀雲、王呂雲、許鵬安大多能力不俗,而這個徐言青在這些人裡頭,據傳排的進前三之列!”

這兩年以敵爲師,視餘勝軍爲最大敵人的林成庭可是蒐集了大量餘勝軍的情報,不僅僅有編制、戰術以及駐地之類的情報,對餘勝軍內的諸多高級將領也是關注無比。

餘勝軍內高級將領的資料幾乎擺滿了林成庭的案頭,儘管這些資料有相當多都是不準確的,但是依舊可以讓林成庭看出一個大概了。

“這個第二混成團還算是好的,宜興那邊就算是短時間內守不住,但是拖延一段時間不成問題,我們的真正心腹之患是餘勝軍的第一混成團和石琅翼!”林成庭繼續道:

“第一混成團是林哲的起家老部隊,戰力爲餘勝軍諸團之首,加上該團團長石琅翼素來以擅攻能守聞名,該部居於敵軍中軍,林哲要來進攻常州的話,必然以該團爲首。”

“嗯,你說的不錯,到時候如果要擋這個第一混成團,恐怕至少需要萬五兵不可!”吳汝孝也是點點頭。

剛到常州,也沒有和林哲的餘勝軍交過手的秦日綱聽見這兩人的談話。從他們的言語中彷佛對林哲的餘勝軍懼怕無比,這怕林哲也就算了,竟然還對林哲手下的幾個將領都如此畏懼。

他都要懷疑,這兩個人是不是以前被林哲打傻了!

當即他就是開口:“林哲擁軍不過萬餘而已。你我三部相加精兵足足有八萬餘,難道還怕了他林哲區區萬人?還是說你們都被林哲打沒了膽。”

他這一說話,吳汝孝被嗆得神色尷尬,說實話他真是被林哲打怕了,當年蘇州城下的慘敗彷佛如同昨夜噩夢一般。每次想起都是讓他心驚膽顫。

但是林成庭卻是站起來冷哼一聲,他林成庭和秦日綱雖然同屬太平軍,但是他和秦日綱可沒什麼交情,他林成庭以往只是太平軍的旁系而已,後來有了東王楊秀清的看重纔有了他的平步青雲,並且在他慘敗浙北後依舊對他不離不棄繼續支持他擴編新軍,最終讓他鹹魚翻身一舉攻破江南大營,被封爲鎮胡侯。

在他眼裡,天下之大也就只有林哲才值得充當他的對手,只有楊秀清才值得他效忠。其他的就算是洪秀全他都不在乎,更加別說這個秦日綱了。

當即就是絲毫不給秦日綱臉面:“只要看看餘勝軍的戰績,那麼燕王你就會知道,成軍以來餘勝軍從未戰敗過,如此的人難道不應當謹慎對待?”

秦日綱被嗆了這麼一句,當即就是道:“哼,已經膽氣全無的敗軍之將!”

言罷就是奪門而去,林成庭卻是露出一絲冷笑:“在我林成庭眼裡,你秦日綱算個屁,擺開陣勢來。我帶領半數兵力就能滅了你三萬人!”

暫不提林成庭、吳汝孝以及秦日綱三人,且說餘勝軍這邊,林哲在蘇州彙集了中軍主力部隊後,也沒有第一時間出擊。

就和太平軍那邊已經大體查探到了餘勝軍的情報一樣。餘勝軍也是得到了太平軍的諸多情報。

“區區常州一府,竟然彙集了賊軍十萬,難道這些賊軍要鐵了心東進蘇鬆太?”王呂雲放下衆人傳過來的情報後繼續道:“此戰敵衆我寡,我們是不是先守一守?”

不過這話剛說完,一邊的石琅翼就是道:“一味的防守的話,保住蘇州估計是問題不大。但是萬一敵軍不來蘇州,直接去宜興或者常熟怎麼辦?這兩個方向都是隻有一個團而已,我軍戰力雖然不俗,但是敵軍傾巢而攻的話,怕是要危險!”

“那依石團長之見?”邊上的第五混成團沈馳雲如此問道。

“進攻,對於我餘勝軍來說,唯有不斷地發動進攻,利用時間差打擊敵軍各部,這樣才能夠抵消我們的兵力劣勢,最後合圍賊軍於常州城!”

“萬一敵軍始終彙集一處,屯兵常州不分兵呢?”一旁的督練官許鵬安也是開口道。

“那就更簡單了,我們中軍主力牽制敵軍於常州,再讓第二混成團和第四混成團繞過常州,攻略常州以及鎮江腹地,斷他們的後路補給,如果他們不想困守孤城,就必出城把我們這支中軍主力擊敗,而一旦他們出城主動來攻,完全可以重演蘇州前事,徹底擊潰賊軍。”

“如果他們死守常州或者主動退兵西去呢?”此時,林哲也是開口了。

“如果敵軍死守常州,不出戰也不退卻,那麼我們一邊和他們對持,一邊讓第二混成團和第四混成團繼續攻城略地,收復丹陽,鎮江,最後威逼江寧,如今賊軍精銳齊齊彙集常州,江寧空虛無比,只要我軍偏師進抵江寧城下,賊軍必然恐慌,到時候必然退兵回援江寧!”

“如果敵軍主動退卻,那麼我們這一次出戰的戰略目的也就達到了,可謂是不戰而勝!”石琅翼說這話的時候,看向了林哲,眼神中似乎帶有了期盼。

聽到石琅翼的這話,林哲面帶微笑對着他點了點頭,林哲給石琅翼點頭,並不是因爲他說的這些戰術方案有多麼好,而是因爲石琅翼說這些話的時候帶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信息的。

那就是他認爲餘勝軍的戰略目標並不是剿滅太平軍,也不是攻克天京或者鎮江,而是要阻擋太平軍東進,從而保衛上海爲核心的蘇鬆太地區的戰略安全。

這表明着經過這兩年的一系列事情後,石琅翼已經是終於把餘勝軍的利益置於朝廷利益之上。

朝廷的利益是什麼?自然是儘早剿滅太平天國啊。

而餘勝軍的利益是什麼?保住上海爲核心的蘇鬆太地區的戰略安全,保證餘勝軍的軍費來源。

至於剿滅太平天國,那是朝廷的事,和餘勝軍無關!

由於己方兵力過少,固守蘇州的話敵軍有可能從蘇州的常熟、邵文一帶進軍,從而讓蘇州的這些地區生靈塗炭。

林哲同樣也是害怕太平軍來一個戰略方向大轉變,不往東進反而是沿着太湖西進南下浙北,進攻宜興、長興等地。

而這兩個地方的餘勝軍都是隻有一個混成團而已,就算能夠固守某個城市,但是敵軍人多勢衆完全可以分兵繞過南下,到時候浙北或者蘇鬆太地區就有可能遭到太平軍的劫掠破壞。

爲了避免自己固守蘇州,而導致敵軍分兵去其他地方,所以林哲決定主動率軍西進,四月十二號,林哲率軍餘勝軍中軍主力近八千人離開蘇州,兩天後抵達無錫。

常熟方向的林安飛率領的第四混成團也是一同西進,在距離林哲中軍北方大約八公里的方向同時行軍,以掩護林哲中軍的側翼,避免大股賊軍迂迴到林哲中軍的側後位置。

宜興方向,經過三天激戰後,徐言青率領第二混成團成功擊潰八千餘太平軍,於四月十五號佔領該城,略微休整後該部繼續向前進軍,他們沒有去常州府城所在的陽湖縣,而是轉道東北方向,朝着金壇縣而去。

面對餘勝軍的步步緊逼,太平軍也是逐步收縮兵力,除了派出大量偵騎繼續刺探餘勝軍的情報外,林成庭、吳汝孝、秦日綱三人的部隊已經大多收縮到了常州府城內以及周邊地區,並開始構築大量的防禦工事,挖壕溝胸牆,加厚常州府城牆等。

就當太平軍和餘勝軍雙方都是如臨大敵,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

清廷那邊終於也是反應了過來,得知江南大營、江北大營相繼被破後。

清廷當即下旨把向榮革職留任,之所以革職而留任,是因爲向榮雖然戰敗了,但是好歹帶着殘兵退往丹陽繼續固守。而託明阿這個只知道自己逃命的傢伙直接被革職,連留任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另派了德興阿爲欽差大臣,督辦江北軍務。

清廷立馬下旨要把向榮革職留任,可惜革職留任的聖旨還沒送到了,向榮就是在丹陽戰敗而自殺身亡了。

向榮一死,清廷不得不調和春爲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同時任命黃宗漢、張國樑、林哲三人幫辦江南軍務。

咸豐帝下旨要求江南各軍務必儘快收復鎮江,進軍江寧云云!

和春抵達江陰後,不知道是因爲心急還是他認爲自己比向榮更牛逼,剛上任就是派了信使抵達餘勝軍大營內,限時林哲三天內對常州發起反攻,而他也會親自率領江陰的三萬大軍隨後抵達云云。

林哲看完他的信後,直接冷哼一聲,當着信使以及石琅翼等人大批下屬的面把信直接扔在地上:“我林哲收復蘇州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在那裡吃奶呢,就憑他也想對我林哲指手畫腳。”。

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173章 馮寶才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425章 提親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592章 作秀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17章 長興初戰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8章 營制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32章 大戰前夕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4章 擴張護院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16章 賊軍來襲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441章 鐵甲艦第414章 方德嬪
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173章 馮寶才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425章 提親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592章 作秀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17章 長興初戰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8章 營制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32章 大戰前夕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4章 擴張護院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16章 賊軍來襲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441章 鐵甲艦第414章 方德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