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

就當林抲抵達香港的時候,帝國也是向西班牙遞交了正式的最後通牒,通牒要求菲律賓的西班牙人立即無條件投降,支持五千八百萬帝國金圓作爲金華號事件以及大量華人傷亡、財產損失的賠償,將菲律賓、關島等亞洲殖民地暫時交由帝國託管。

這些要求,基本上就是逼着西班牙人拒絕!

因爲如果西班牙人答應的話,基本是等於直接把亞洲的所有殖民地交給帝國,帝國等於是空手套白狼,連仗都不用打就能夠獲得這些殖民地。

西班牙的拒絕是在預料之中,所以帝國也是做好了相關的準備,由五千多名海軍陸戰隊組成的首批登陸部隊已經是從香港出發,他們將會在海軍艦隊的掩護下直接登陸菲律賓。

軍事行動的同時,外交的行動也是迅速開始,一月十六號,金華號事件十二天之後,帝國駐西班牙大使正式向西班牙遞交了宣戰書!

由此,中華帝國和西班牙王國正式進入戰爭狀態!

而於此同時,一支海軍的分艦隊也是正在掩護海軍陸戰隊前往菲律賓,掩護登陸部隊的海軍分艦隊雖然戰艦的數量不少,但實際上主力艦也沒有多少,由之前炮擊馬尼拉的分艦隊擔任主要掩護任務。

而該支擁有兩艘舊式裝甲巡洋艦以及多艘巡洋艦等輔助戰艦的分艦隊,已經是被正式編爲‘呂宋特遣艦隊’,後續將會負責在菲律賓地區的支援、掩護等任務。

該分艦隊的主力乃是兩艘青龍級裝甲巡洋艦,分別是1875年服役的青龍號以及1876年服役的月老號,這兩艘裝甲巡洋艦都已經是擁有二十年以上的服役時間了,在帝國海軍裡頭乃是現役最老的兩艘主力艦了,本來這兩艘裝甲巡洋艦都已經是被調往了第三艦隊,也就是帝國皇家海軍的後備、訓練艦隊,平常連訓練任務都不再承擔了。

但是隨着局勢緊張,帝國在1895年就預備發動戰爭之後,海軍就把這兩艘老艦從新拉了出來,編入主力艦隊參與決戰自然是不行的,不過編入到地方分艦隊裡,擔任一些炮擊陸地,掩護登陸部隊之類的任務還是可以做到的。

同樣被從第三艦隊里拉出來的還有三艘老式戰列艦,都是一些服役二十幾年的老艦了,問題多多,戰力薄弱,所以拉出來之後,也只是執行一些近海戰備任務。

對於帝國皇家海軍來說,這些二十幾年的老艦基本是沒有什麼大用了,甚至一些只有十六年到十一年艦齡的少昊級戰列艦也是無法承擔主力爲止,在主力艦隊裡頭只能是充當二線兵力。

帝國皇家海軍的真正精華,乃是1888年後服役的前無畏型戰列艦以及同期建造服役的新式裝甲巡洋艦。

當代的各國的新銳主力戰艦,都擁有同樣的特徵,動力系統使用三脹式蒸汽機,各國的戰列艦的航速普遍可以達到十六節,而部分國家的船型甚至可以達到十八節,而在歷來注重航速的帝國,前無畏型戰列艦的航速普遍達到了十八節。

裝甲巡洋艦或者一等防護巡洋艦的航速更是可以達到二十節甚至二十二節以上。

火力上,普遍使用四門或者六門大口徑主炮,大口徑的話身管長在三十倍以上,如果只是十二英寸以下的火炮大部分是三十五倍,極少數是四十倍口徑的主炮,比如帝國的最新服役的后羿級戰列艦,其主炮就是三百毫米四十倍口徑的身管長度。

然後在副炮上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重要特徵,那就是普遍使用六英寸級別,也就是一百五十毫米或者一百五十二毫米左右的速射炮,射速多在每分鐘五發到七發之間,具體射速和各國技術水平以及炮兵的訓練水平有關,理論上,大家都能夠打出每分鐘七發的射速,但實際上能夠做到的非常少。

防護上,普遍採用硬化裝甲,也就是哈維裝甲居多,當然前期建造的一些戰艦有一些部分也還在使用鋼面鐵甲,不過也有哈維裝甲,比如英國人的君權級。

動力、火力、裝甲這三大要素的大幅度進步,都使得各國的新銳主力艦戰鬥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這些新銳主力艦面前,七八十年代府的那些鐵甲艦基本沒有多少抵抗之力。

帝國皇家海軍這邊,擁有這些特徵的新銳主力艦分別是最早的前無畏型戰列艦炎帝級,一共四艘,1888年到1890年陸續服役,該級艦標準排水量爲一萬四千噸,主炮爲四門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徑的火炮。

再過來則是炎帝級的改進型后羿級,該級艦也是四艘,在1893年到1894年之間陸續服役,標準排水量爲一萬五千噸,主炮是四門三號毫米四十倍口徑的火炮。

另外還有兩艘最新型的戰列艦風伯級戰列艦,1895年底剛完成主要施工,目前還在進行最後的緊張施工,預計1896年的五月,也就是今年的六月就能夠投入現役,另外兩艘還在建造當中,預計今年年底或者到明年年初就能夠投入現役。

除了戰列艦外,還有裝甲巡洋艦,帝國建造的裝甲巡洋艦可是準備上戰列線的,所以噸位比較大,火力和防護能力都比較強。

新銳的裝甲巡洋艦有1887年才陸續服役的太武級,該級艦的數量不少,足足有五艘之多,服役時間是1887年到1890年之間。

除了太武級外,還有一艘紫元號,這艘紫元號有些特殊,因爲這是帝國準備建造更龐大的裝甲巡洋艦的一次試探,其排水量達到了一萬四千噸,和炎帝級戰列艦相當,配屬了六門兩百五十毫米的四十倍口徑主炮以及十二門,動力非常強勁,常壓下航速就已經達到了二十節,強壓下更是能夠跑上二十二節的航速。

乃是帝國諸多型號的主力艦中,跑得最快的一艘戰艦。

不過紫元號裝甲巡洋艦爲了航速付出了太多,龐大的噸位和火力嚴重不符合,防護也跟不上同等噸位戰列艦的程度,所以在帝國海軍裡,被稱之爲華而不實,更關鍵的是其造價非常的高昂,一艘裝甲巡洋艦,其價格竟然快要追上戰列艦的價格,達到了恐怖的四百萬圓,要知道后羿級戰列艦的造價也不過四百五十萬圓而已,這讓海軍內部是頗有微詞,很多人都說,有這錢還不如再加點直接多建造一艘戰列艦呢。

因此只建造了一艘就停止了後續計劃,後來開工的就是清娥級裝甲巡洋艦,該級艦也是1893年海軍第九期擴張計劃後的造艦計劃,首艦在1893年就是開工,預計今年年底就能夠看到首艦清娥號正式服役了。

該級艦有三艘正在施工當中,後續是否追加,主要還得看有沒有更加好的設計代替以及軍費能不能跟得上。

綜合上述,目前帝國海軍現役的新型主力艦,一共有八艘戰列艦以及六艘裝甲巡洋艦。

此外還有兩艘最新銳的風伯級戰列艦已經完工,目前正在進行最後的適應性訓練,預計過幾個月就能夠形成戰鬥力了,還有兩艘清娥級裝甲巡洋艦估計也能夠在年底投入現役。

以後的事先不去說,只討論目前,這八艘戰列艦和六艘裝甲巡洋艦就是帝國皇家海軍的主要依靠了。

當然了,作爲一支世界第三海軍,帝國海軍自然不可能只有這十四艘主力艦的,實際上除開這些新銳主力艦外,帝國海軍還有大量的老舊戰艦。

比如在八十年代服役的五艘少昊級戰列艦,四艘月桂級裝甲巡洋艦,雖然戰鬥力已經比不上那些新銳戰艦了,但是依舊是帝國皇家海軍的重要力量,必要時候,是可以作爲二線兵力參加艦隊決戰的。

主力艦之餘,帝國皇家海軍還有數量衆多的巡洋艦、護衛艦、魚雷艦、佈雷艦、海防艦等大量船隻。

海防艦,一般都是從老舊的主力艦居多,比如很多早年的戰列艦,在經過長達十六年的兩輪服役期,一般就會編入第三艦隊,轉爲海防艦,三艘舜帝級戰列艦現在就是編入了第三艦隊作爲海防艦使用。

佈雷艦、魚雷艦這些更是一眼看上去就是什麼戰艦,佈雷艦就是用來佈雷的,而魚雷艦,則是以魚雷爲主戰兵器的小噸位船隻的,主要用於近海、港口防禦,不過近年帝國海軍也正在研究可以出海進行遠洋作戰,以魚雷爲主要武器的船隻,如果用後世的稱呼,那麼就是驅逐艦了。

護衛艦,在帝國海軍裡主要是用來執行近海巡弋、低武裝的小噸位船隻,排水量從幾百噸到一千噸不等,主要配屬各海防艦隊以及駐外艦隊,承擔日常的雜務。

巡洋艦的話,在帝國海軍內部則是細分有一等巡洋艦、二等巡洋艦、三等巡洋艦,帝國海軍的裝甲巡洋艦就是一種典型的一等巡洋艦,帝國針對巡洋艦等級的分類,是按照噸位來區分的,火力和防護、航速等性能則是不給予考慮。

按照1888年制定的標準,排水量七千噸以上的巡洋艦即爲一等巡洋艦,排水量七千噸以下,兩千噸以上的巡洋艦即爲二等巡洋艦,排水量兩千噸以下,但是依舊以遠洋作戰爲任務目標設計的巡洋艦,此外民用船隻改裝而來的巡洋艦(此類不受噸位限制),則是稱之爲三等巡洋艦。(。)

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472章 工業井噴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19章 主動追擊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73章 設卡收稅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76章 亂世重典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60章 久則生變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391章 進城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68章 十萬兩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15章 公然敲詐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18章 閱艦式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89章 湖州之危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15章 公然敲詐第624章 婆羅洲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471章 窮教育第391章 進城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617章 出巡第618章 閱艦式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635章 李平桐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159章 王瘋子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425章 提親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311章 俘虜問題
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472章 工業井噴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19章 主動追擊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73章 設卡收稅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76章 亂世重典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60章 久則生變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391章 進城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68章 十萬兩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15章 公然敲詐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18章 閱艦式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89章 湖州之危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15章 公然敲詐第624章 婆羅洲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471章 窮教育第391章 進城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617章 出巡第618章 閱艦式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635章 李平桐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159章 王瘋子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425章 提親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311章 俘虜問題